•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29

晰晰沥沥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三色笔记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昂昂千里

已采纳

(1)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是每年考试出题重要方向,所以考生需要对每个模式的内容和特点十分熟悉,同时出题形式多以案例和情境结合为主,注意对模式的理解和应用。可以结合题库的模拟习题进行巩固和复习。(2)关于个案工作的各阶段工作,考生在复习时需要掌握各阶段工作重点以及主要服务内容,熟悉各个阶段处理的任务和工作重点。(3)个案工作常用技巧中的会谈技巧在近年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复习时需要对支持性技巧、引导性技巧和影响性技巧熟悉和了解,以及各个技巧在会谈中是如何的应用。(4)个案管理也是历年考试的关注点,个案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服务模式,需要对其特点、个案管理与个案管理差异、社会工作者的角色以及实施原则熟悉和理解。同时注意在做题的过程中,正确判断和理解题干所述为个案管理还是个案工作。233网校社会工作者2020年招生火热进行中,老师多层次、深刻讲解,直击核心考点>>【点击试听课程>>>】Tag: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章节重点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考点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233网校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不明真相文章:745累计阅读:关注最近一篇单选49分!2022刘晓晨老师中级综合能力考后总结好文章需要你的分享收藏微信QQ微博原生家庭治愈之作:结构式家庭与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查看下一篇热门考试热门推荐社会工作者初级实务学习笔记社会工作者初级综合能力学习笔记社会工作者中级实务学习笔记社会工作者中级法规与政策学习笔记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考试报考 社会工作者报考(全程指导)233网校客户端报考条件一站式指导行业内容行业解读报名/查分抢先报名查分在线题库真题免费刷一键安装做题累计下载用户:1000万+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一图表,帮你汇总小组工作过程5大阶段考点(下)中级综合能力学霸笔记05-28一图表,帮你汇总小组工作过程5大阶段考点(上)中级综合能力学霸笔记05-27预习笔记,小组工作方法的3大理论基础中级综合能力学霸笔记05-26收藏精品,一图表汇总小组工作的4大模式考点中级综合能力学霸笔记05-26备考笔记,一图表帮你掌握小组工作的类型与特点中级综

社会工作者三色笔记

288 评论(10)

jasmine1995

和公务员的公共基础知识差不多

118 评论(15)

吃货201510

哎,我考过哦五花八门,不过难度也不大《公共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测验》这个书你没吗?没的话去买一本吧,虽考到得不是很多时事政治多了解一点,农村知识多了解以前的试题网上找找,做做

147 评论(15)

永远的终结者

作为一名今年刚上岸的社工人,对于社工中的公基学习真的忍不住要分享一下了!绝对能帮你走进公基的“内心”~对于复习教材,学习视频课程,做练习题这三块的时间,建议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分配,不能一味抱着教材一页一页地翻看,要跟着老师讲课的进程去抓住重难点,在做题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保持最佳的应试状态。在掌握基本原理和知识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和分析问题,这样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复习过程中,抓住不同科目的特点,相对来说,公基偏向基础和理论知识,时政部分偏向实践,对于不同的科目相应采取不同的复习方法。但不管怎样,视频课是一定要看的,它会让你的复习节奏大大加快!我把任义社工课仔仔细细听了两遍,在教材上做对应的笔记,这个阶段我把公基的知识点记住了八成左右。因为老师把知识点分析的很清楚,难点也很好理解,记忆效果是我心目中的第一,啥也别说,必须给我听!像是公基的历史部分,听完再把时间线梳理一下,知识体系就建立起来了,做题也不会出错。还有公基的法律,这些比较难的考试内容,好好听课上的实例去分析,理解了再去做题,正确率就比较高了。另外,做题是判断你知识点掌握是否牢靠的有效办法,是你核查自己是否有知识点遗漏的最好工具。通过多研究真题,能够快速发现学习过程中遗漏的知识点,明白考试中常考知识点,通过积累错题,就能快速的查缺补漏。最重要还是的举一反三,通过一类型的试题练习进行总结技巧。尤其是历年真题,练习过程当中,能拿多少分不是最重要的,要吃透理解每道题目的考点,把握考试方向。在备考冲刺过程中也要学会调整心态,可以听听音乐,散散步,最短最有效的方式缓解一下,进而继续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保证学习质量。认真对待考试,好好备考,相信自己,一定能顺利通过考试的!加油!

185 评论(13)

Rita泱泱

经常有小伙伴说,看过的书很快就忘记了,怎样才能记住呢?还有小伙伴说:自己看书好慢,一本书要看很久。 怎么办呢?其实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困惑,当时找了很多这方面的书来看,学了不少的阅读方法,但是也没有找到一把立即就能解决这个问题的金钥匙,后来发现《超级阅读术》这本书,提供的正是“如何比别人读得更多、比别人读得更精、读后马上就能用”的方法。 这本书的作者斋藤孝是日本知名教育学家、明治大学文学部教授、畅销书作家,他专心于阅读学研究多年,著述甚丰,在国内常见的有《学会学习》《深阅读》《阅读的力量》《经典的魅力》以及《超级阅读术》等多部著作。 读斋藤孝的文章总是既轻松又能有所收获,每一个小节就是一个方法,言简意赅,非常适合碎片化时间阅读。我在读《学会学习》一书时,就是利用午休的时间每天读上10分钟,很快就对16位名人的学习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再把适合自己的方法记录下来。 这本《超级阅读术》是他的著作里面,比较系统的一本,从速度、精读、选书以及输出四个环节来给出具体方法的著作。 下面我们就从这四个方面,来具体了解作者给出了哪些关于阅读的方法和技巧: 第一, 如何速读? 不断高速化的时代,养成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过去平均每分钟200字的朗读速度,现在已经变成每分钟300字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包括上年纪的人也同样如此。相应地,我们的阅读速度也不得不大幅度地增长,而且我们在工作上所需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培养速读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要理解一点,速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书读得越多,读一本书所花的时间就会越少,理解得也会越准确。 比如说,我在读《象与骑象人》这本书时,第一次接触到“象”与“骑象人”的概念,类似哲学家提出的“自我”“本我”“超我”的概念,我的理解就是“本能”和“理智”的区别。后来再读到《身心合一的力量》中“自我意识一”和“自我意识二”的概念,这个时候就很容易理解,读起来就可以一带而过了。 当我们想了解某个领域的知识时,不妨集中阅读几本相关的书籍,在读完6、7本之后,就掌握了差不多80%的内容,以后再读这方面的书籍,大约阅读20%的内容就够了。 现在,我们再来了解一个不太合常理的读书方法,就是“逆算法”。 常规的读书方法是从前往后,一字不落的读。“逆算法”则是从结论开始读起,大多数书都是把结论放在书尾,所以相当于看了结尾,再回过头去读。这其实也比较符合金字塔原理的总分总结构。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读到结论,然后再读,就比较容易准确地把握书的内容,读书效率也会更高。 另一个比较有新意的速读方法是“探照灯式的读书方法” 。 在阅读一本书之前,先看内容提要,在自己的脑子里定下五六个关键词,边阅读边用笔画出你发现的关键词。当你提前设定了关键词,阅读的时这些词好像会自动跳入你的眼帘,从而提高阅读速度。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讲的“孕妇效应”,也就是当你或者你亲近的人怀孕了,你忽然就察觉,大街上孕妇也多了起来。其实,孕妇可能没有多,只是你平常并没有注意到她们。 还有一个让我特别受益的方法就是“假设你要将现在所读的内容讲给某人听”。 因为你要向别人介绍,所以在看的时候,就会格外集中注意力,而且在讲述之前你需要在脑海里对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整理,实际上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 最近这几个月,我每天都会在联机学习小组里,和小伙伴分享读书感悟或所思所悟,所以,当我读书的时候,我会留意哪个内容适合去做分享,分享过的内容,自己也会记得格外清楚。“以教为学”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第二,如何精读? 总有些书是需要我们认真品味、仔细揣摩的,这时候就需要掌握精读的方法。 朗读是精读最有效的技巧。 李笑来、剽悍一只猫等知识达人也都曾推荐过这个方法。 如果你试着认真地、带着感情、并且加上节奏来朗读,你一定会惊喜地发现,你对这篇文章的体会更深刻。 以我为例,我在每天早晨上班的途中,都会在自己家的车上和女儿大声朗读一篇文章或书中的一个片断,最近这一个多月相继读完了刘墉的《每天进步多一点》和《做个快乐的读书人》两本书,每一次女儿准备下车时,还有点儿意犹未尽,我也对书中提到的“格物致知”等内容印象深刻,并尝试着应用到自己的写作过程中。 从人的生理构造来说,看书或听书只是调动了你的眼睛或耳朵,一个感官,而朗读却至少调动了你的两个感官,让你在读书时更加集中注意力,所以更容易入脑入心。而且因为需要带着感情去读,你会更好地理解书的内容,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 接下来,我们看看在精读过程中如何做笔记。 一边读一边做批注是很多大文豪的阅读习惯,做笔记是精读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色笔记法”是作者斋藤孝一直使用的做笔记方法,就是用三种颜色的圆珠笔对书中内容做标记。红色用来标注非常重要的部分,蓝色标注比较重要的部分,绿色标注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部分。当你用三色涂满了一张张页面后,书就完全成了你自己的读书笔记本,你就可以豪不费力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 为了应用这个方法,我当即从网上网购了三支四色笔,先生、女儿和我一人一支,除了用三色标注外,我习惯用灰色来写几句批注,现在这支笔已经成为我的随身物品了。 除了“三色笔阅读法”,“三段引用法”也是值得一用的精读方法。就是阅读的时候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三个篇幅,在日常交谈、写文章日记的时候进行引用。任何时候,“金句”都能令我们平淡的语言焕发光彩。第三,如何选书? 现在市面上的书琳琅满目,非常丰富,但同时也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斋藤孝有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读书是人类为了在茫茫的人生大海中行船,而为自己寻找指南针的作业。 怎么找到自己的“指南针”呢?斋藤孝在他的另外一本书《深阅读》中提出,好书有两个评价标准:一是易读、二是有内涵。根据这个标准,他首推的就是对经典书籍的阅读。因为经典书籍一版再版,是经历过时间考验的。 另外,在学生时代要多读一些古典、科学这种与现实社会没有直接关系的领域书籍。等到走到社会,再注重读能够提升你的能力的书。 滚雪球式的阅读是斋藤孝本人最喜欢的方式。就是当我们喜欢上某一个作者或某个风格的书籍时候,可以顺势把这个作者一系列的书都看完。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是找到读书愉悦感的最佳方式。 列书单也是斋藤孝常用的一个方法,做法是:记录书名、作者、出版社,再添加一句感想文。这种书单,既是自己的读书记录,也是输出文字时的主要资料,而且还能激发你阅读各种书籍的热情。我自己就有这样一个书单,每当我进行月度总结和年度总结的时候,已阅书单总是能再次激发我的读书热情。 第四,如何输出? 据说,一项知识如果你和人分享三次,就会变成你自己的东西,且终身不忘。以输出为目的的读书,是提升我们的表达力、思考力和精神力最有效的途径。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将读书的内容传递出去,分享给你身边的人。分享,不一定非要像老师一样在课堂上给一帮学生讲,分享可以有很多种形式,甚至在饭桌上都可以进行,比如:“我最近看到一本介绍阅读方法的书《超级阅读术》,其中一个方法我觉得特别有用……” 最后,我们要明白,最有效的输出就是践行。我们在阅读时将学习到的新概念熟记下来,将其吸收并熟练使用它们,这是将读书在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的强大武器。所以,读书不应浅尝辄止,而应当始终思考如何将书中读到的东西化成自己的思想,这才是一个高效率的读书人。 好了,说到这儿,今天的内容就聊得差不多了。下面,来简单总结一下今天分享的内容。 首先, 我们要明白速读能力是在大量阅读过程中逐步提升的,“逆算法”、“探照灯式读书法”和“以教为学”都是提升速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第二, 遇到好书一定要精读,朗读、“三色笔记法”和“三段引用法”都是锻炼精读能力的好方法。 第三, 选书就好比航海时的指南针,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滚雪球”和“列书单”都是作者常用的好方法。 第四, 分享是最好的输出方式,读书的终极目标是学以致用。 最后,用一句我最喜欢的话和大家共勉:我看过就忘记了,我听过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172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