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杰哥哥
自去年以来,很多地方相继面向社区工作人员招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可以说未来社区工作人员转成事业编制可能性较大。比如:2020年3月23日,天津发布《天津市2020年度招录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公告》,明确指出担任村党组织书记的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即纳入事业编管理。社会需要社工的奉献,未来我国的社工前景看好。
明天再说0865
在大家传统的印象里,公务员和事业编才是名副其实的“铁饭碗”工作,旱涝保收,工资待遇也非常的稳定。但是能考上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毕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其实还有一些工作虽然没有编制,但是同样也非常的稳定,学历门槛相对来说也比较的低,很容易考上。而且根据目前的政策来看,更容易考公务员或者事业编。可以参加定向招录绿色通道。社区工作者一般是指目前我们所说的一个社区干部,又叫“社工”。在今年7月份的时候,中组部人社部等七部门联合下发了一个文件,这个文件的名称叫做《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的通知,通知中就提到了要加大从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中,招录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特别是街道乡镇干部的力度,社工受到政策红利的青睐。另外社区工作者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考《社工工作者职业资格证》,考上之后工资待遇,也会有相应的一个增加。辅警目前全国各地的辅警又迎来了一个比较好的契机,一些地方开始实行辅警改革,进一步提高辅警一个工资待遇。目前主要有三种改革措施。第一种措施就是一个等级的管理。第二种就是调整薪酬结构。第三种就是优者入编,面向优秀的人员,定向招录成为事业编,或者是公务员,开辟辅警入编入警的一个绿色通道。特岗教师特岗教师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一个特殊政策。每年都会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乡村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义务教育的这样一份工作。特岗教师三年服务期内是没有编制的,但是工作三年考核合格后,基本上都会直接给事业编。如果想去考公务员的话,它的优势是更明显的。
LiaoL童鞋
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 要以创新理念,将先进的社区管理和建设理念应用到社区改革过程中,突破传统理念,在组织设置上进行大胆的创新。② 重新确立街道政府职能定位。街道的职能定位应该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街道机构设置的指导原则应该是“自下而上”的社区需求导向。为了更方便联系社区群众,建议将现有的街道职能进行调整:审批职能归位到区政府和区职能部门,现有街道行政服务中心作为区审批职能部门的派出办事机构,而原有街道其他职能部门根据社区需求进行“大部制”机构设置,街道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分流下派到各社区面向服务对象现场办公服务,构建“大社区”,充实社区服务工作人员,有利于完善社区管理功能,整合社区资源,促进社区建设。并可精简机构和人员,理顺条块关系,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运转效率。③ 重新确立社区职能定位。关于社区的定位,目前全国有三种做法:一是定位在居委会,以原有居委会所辖区域作为社区;二是定位在街道办事处,以街道办事处所辖区域作为社区;三是定位在街道办事处与规模调整前的居委会之间。第一种做法的弊端是,社区规模过小,资源分割,各类生活要素只能在有限的狭小空间内配置,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无谓损耗。第二种做法的弊端是,社区组织容易成为政府的附属物,不利于推进社区民主。第三种做法吸取了前两者的优点,避免了前两者的缺点。社区建设的主体是社区成员,社区成员参与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是社区建设的生命力所在。只有定位在这个层面上,才能便于社区成员的民主权利发挥,把社区成员建设社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社区建设,特别是在社区的初始阶段,还离不开政府的指导、支持和帮助,将社区定位在这个层面,既使政府超脱于社区之外,又融于社区建设工作当中。④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法律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是导致目前社区建设和改革中诸多问题出现的关键。目前我国尚未制定有关社区的专门法律或法规,原有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显然已不能适应社区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快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社区的性质、作用和职能,社区管理机构的产生和设置及各自的职责权限划分,社区管理的方式及运作机制,社区与居民、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以规范社区的建设与管理,规范相关各方的行为,为社区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上、法律上的保证。⑤ 启动社区工作者专业化工程,建立一套社区建设的评估体系。社区体制的优越性,不是自然而然体现出来的,需要通过社区工作者富有成效的工作来体现。社区建设是社会工作,是有规律可循的,工作要有成效,光有热情不够,还需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需要启动社区工作者专业化工程,即开展培训工作,包括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方法、社区工作实务等。另外,还要建立一套社区评估体系,在评估体系中,居民和社区单位的参与应作为一个重要指标。
快乐之光
社区工作者现在是没有编制的,所以也不属于事业单位编制。2020年,黑龙江、江西、山西等多地相继出台优惠政策,有些是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选拔事业编、公务员编制人员,有些则直接招录享受事业单位编制和待遇的社区工作者。这样的趋势,某种程度上来说,将使以下几类人非常直接的感受到“政策的善意”:一,学历不高,无法通过事业单位考试、省考公务员、国考公务员考试等途径获得编制的人群。当下的编制类考试,但凡是有编制的考试,都要求本科及以上学历,这一门槛将很多有能力、有梦想的人挡在了“编制”的大门之外。但社区,让这些学历不高,又渴望获得编制的人,看到了希望。二,优秀的社区工作者。一直以来,有那么一群社区工作者,始终活跃在社区一线,服务居民,但因为没有编制,他们无论付出多少,始终是“体制外人员”,但今年部分省份接二连三的招录政策,让一些在基层服务和奋斗的社区工作者,要么直接享受了事业编和事业单位待遇,要么直接成为了乡镇公务员。三,想兼顾家庭和事业的宝妈们。很多宝妈从怀孕开始,淡出职场,产假结束后因孩子无人照料,选择做全职妈妈,等到孩子三岁去幼儿园之后,宝妈们便又一次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但无论在生宝宝前,是多么雷厉风行的职场女强人,生了孩子之后重返职场,始终心中有一份牵挂。然而,社区工作者考试,让这些想兼顾事业和家庭的宝妈,看见了希望:能在家附近上班,工作时间相对宽松,能够接送孩子上学,待遇稳定,且还有机会转事业编。这样的职业发展前景,远比去规模小、不正规、压力大、工作时间不自由的小微企业任职,更有吸引力。但目前,仍然有很多观念,让小编操碎了心:1.我这么年轻,我为啥要去社区?——年轻人就不能去社区实现人生价值和职业理想吗?全国社区工作者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很多优秀社区工作者都是90后。2.去企业上班不“香”吗?为啥非要去当“社区大妈”?——去大型国企、上市公司?学历和工作经验、专业资质不允许!去中小微企业?经常“996”,福利待遇无法保证!你佛系求职,就想找个清闲的公司、清闲的岗位,不求挣钱和升职,但求企业给交保险?虽然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钱多事儿少,但做梦终究是做梦呀!3.社区工作者就是个临时工,没前途,更没“钱”途,为啥要考?——有“钱”途的岗位,一定会要求学历高、能力强,且工作压力大;你说社区没前途?“三岗十八级”的职业体系早就已经形成了,从优秀社区工作者中选拔事业编、公务员编制,已经不止一大规模招聘了!4.我还年轻,不想考这么早,再等等不行吗?——明明可以睡到早上8点起床,8点40出门,8点45到单位,你为什么一定要选择6点起床,6点半出门,8点50到公司,连早饭都来不及吃的工作?明明有机会只要复习且不要求有初级和中级社工资格证就能考,你为什么一定要等到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有中级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了,再悔恨莫及?上海普陀、金山也发布过居民区党组织书记考核录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告!!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