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平安
社会工作者强化社区矫正作用
目前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帮扶等。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社会工作者强化社区矫正作用,欢迎大家观看学习。
一、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帮扶等。监督管理体现刑罚执行的强制功能,应该由社区矫正机构司法专职工作人员承担,而教育帮扶等,体现了刑罚执行中的矫正功能,可以委托社会工作者通过开展社会服务来完成。2011年中央组织部等18个部门和组织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已经明确提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具有一定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如矫治帮教等领域直接提供社会服务的专门人员。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在困难救助、矛盾调处、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行为矫治、关系调适等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方面的专业优势,对解决社会问题、应对社会风险、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基础性作用。
从我国2003年以来社区矫正的实践来看,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已经在两个层面得到了一定体现:
第一,对于社区服刑人员来说,社会工作者运用尊重、平等、接纳的价值理念,以及专业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其提供了心理矫正、情绪辅导、行为治疗、家庭关系调和、人际关系协调、就业辅导、法制教育、社会适应性训练、帮困解难等等各项专业服务活动,使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认知、行为、关系等方面得到矫正,有效地恢复了社会功能,重新回归了社会。
第二,对于社会环境来说,社会工作者开展专业矫正服务,改善了社区服刑人员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营造了健康和睦的家庭和社区环境。矫正社会工作本着人道主义精神,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所从事的更新改造罪犯、改善社会环境的服务活动及成效,有力地证明了宽严相济、人性化、科学化的新型刑罚执行制度的有效性和先进性。
在一些地区,社会工作者成为了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工作的重要专业力量。由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社会组织)、社会服务组成的“三社”体系,成为社会化矫正,以及社区矫正领域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从大部分地区的实际情况看,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作用的发挥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据我们于2011年对上海、深圳等地社区矫正社会工作者的调查发现,至少有40%左右的社会工作者认为自己并没有发挥出专业服务者的角色。
一些司法行政部门仍然受重刑主义思想的影响,重惩罚监管轻矫正服务,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工作相对薄弱。
大部分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对社会工作者了解甚少,对社会工作者应担当的角色功能的认知差异较大,普遍认为社会工作者就是社区矫正机构的“协管员”、“志愿人员”,把社会工作者纳入监督管理为主的社区矫正工作内容中,大量的行政事务使社会工作者沦为社区矫正事务的行政辅助人员,弱化了社会工作者作为社区矫正社会服务专门人员的角色和职责。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活动很难有效开展。
在已经颁布的社区矫正制度、政策及相关规定中,有关社会服务组织、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定位、角色的规定几乎是一个空白。对于社会服务机构或者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领域中的资源条件、队伍建设、运作方式均没有制度规定。社会服务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领域中没有独立的平台、空间和角色职责,目前只能依附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资源开展有限的社会服务工作,社会工作者的独立定位和专业优势很难有效发挥。
再则,各地社会服务组织、社会工作者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水平不一,一些地区社会工作制度建设薄弱,也导致社会工作者承接社区矫正专业服务的能力有限,阻碍了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领域的介入。
由于上述原因的存在,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与社会服务组织及社会工作者间的关系成为一种行政主导的管理与被管理、行政垄断与资金依附关系,社会工作者的职责定位缺失,被“同化”于行政事务协管员而丧失了其独立角色,由此削弱了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工作中应该发挥的专业功能。如果这样的现象得不到解决,社区矫正的社会化矫正、通过恢复矫正社区服刑人员社会功能从而实现其回归社会的矫正目标就难以实现,也难以体现通过社会治理创新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制度成效。
二、强化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作用的建议
我们认为,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区为基础,社会和市场广泛参与的杜区矫正制度,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方式,发挥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的专业作用,是保障社区矫正目标实现的关键。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应该更为明确和强化。
社区矫正领域中的社会工作者的岗位设置可以有两种形式,一是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内设置社会工作者专职岗位。社会工作者在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的统筹规划、委派和指导下,专门从事如评估、个案管理、教育帮扶等矫正服务。社会工作者需具有专业资质且岗位职责明确。二是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服务组织的社会服务专门人员,在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的安排下,负责实施由社区矫正机构委托、社会服务组织承接的社区矫正服务项目。
为了进一步发挥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的作用,我们建议:
第一,需要在相关法律和制度规定中进一步明确社会工作者在社区矫正中的角度、职责、定位。明确社会工作者是社区矫正工作中具有独立职责地位的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服务专门人员,与志愿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工作者系统。发挥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优势,是实现社区矫正目标的重要基础性保障。
第二,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需要建立和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制度。这既事关基层社会治理格局的建设,也是社会稳定目标的要求。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明确社区矫正工作中的政社关系及各自的职责。形成统筹规划、各司其职的管理格局,着重建构社区矫正中的政社合作机制。
第三,要对社区矫正工作内容进行专业分工,明确社会工作者承担社区矫正中的教育帮扶服务的具体工作要求、服务质量标准,建立对社区矫正服务的评估、监管制度。并把社区矫正领域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列为社区矫正的重要工作内容。早日完成结构合理、分工明确、专业凸显、监管服务并重的社区矫正工作者队伍建设。
第四,开展面向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其对社会治理、社会工作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意义、功能的理解、认同,并达成共识。通过政府职能转换、管理体制创新,服务型政府角色的创建,为社区矫正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更好的制度条件。
抬头走我路
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来说,对于这个话题我真的再清楚不过了。社会工作者首先大家要知道这个定义,是用专业的办法和知识来帮助人解决困难,给予可以帮助自身的能力。而在社区的矫正社会工作者就是帮助社区里面那些服刑人员的管理工作的人群,作为社区工作者,我们拥有专业的知识,可能会有人觉得帮助人就是志愿者,不然,我们是有着系统的理论知识层面作为支持的。一般这样的服务,都是由政府出资购买服务,然后帮助服刑人员顺利被社区接受等。
这个公益性服务是政府买单的,服刑人员是不需要出钱的,而且这个工作是要和司法单位经常打交道的。我们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连接资源,向社区服刑人员提供一些岗位的指导和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让他们服刑结束后也可以和这个社会融洽,找到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自食其力。并且当服刑人员有问题时,矫正社会工作者会给予相应的支持,我们会引导他们自助,顺利的走出困境。例如,服刑人员家里出现问题时,我们也可以帮助解决。
而且,为服刑人员提供的服务除了就业方面,还有一些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等内容,让服刑人员深刻意识到自己的曾经问题,从而走上正确的道路。针对一些特殊的情况时,我们会采用个案的形式,为他制定适合的矫正计划方案,一对一进行帮助,可以更快速高效的解决问题。我们利用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的方法,积极配合司法部门的工作,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
即使是在服刑人员,他们也是公民,也是可以接受国家对于他们的权利的保护的,如果想要做一名矫正社会工作者,可以考社工证。
beckywei12266
1.司法判决前的社会工作司法判决前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犯罪嫌疑人及其亲友。(1)针对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工作介入。在此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工作职责是通过与受助者(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属和周围社区的接触了解,写出一份有关犯罪嫌疑人背景的调查报告,提交法庭作为审判参考。其中,判决前的调查报告应包括犯罪事实的记录、前科、本人的生活史三部分。(2)针对犯罪嫌疑人亲友的社会工作介入。在这里,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职责是针对这些陷入困境的犯罪嫌疑人的家人提供帮助。包括家庭关系协调及家庭成员心理、情绪辅导;社区资源连接以应对生活困难;为失去依靠的家庭成员提供生活照料。2.监禁场所中的社会工作对违法犯罪人员实施监禁的场所包括戒毒所、看管所及监狱等。事实上,这里所说的监禁场所主要是指监狱。社会工作者为在监狱服刑人员提供的服务主要是调动罪犯自身的潜能以及社会资源,引导罪犯向积极的方向转化,以达到改过自新、回归社会的目的。在监禁场所中.矫正社会工作者所能提供的专业服务主要包括:(1)协助服刑人员适应监禁场所生活。包括:帮助服刑人员熟悉监狱环境;协助服刑人员戒除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协助服刑人员解决生活困难;预防服刑人员间犯罪观念和行为的交叉感染。(2)为在监服刑人员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包括:公民教育;心理、情绪辅导;职业技能训练;人际交往意识与能力提升。(3)帮助在监服刑人员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包括:帮助服刑人员了解外面社会的变化:帮助服刑人员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帮助服刑人员构建支持性社会网络。3.社区矫正中的社会工作(1)缓刑、假释、监外执行人员的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主要包括:保持良好品行,不得与品行不端者来往;服从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的命令;接受社会工作者辅导;及时汇报工作、生活和居住状况,不经批准不得离开居住地等。(2)院舍训练的组织管理。院舍服务是社会工作领域中一种重要的服务模式。通过向受助者提供住院或寄宿等训练机会,使受助者掌握正常生活的技能,从而顺利回归社会。主要形式有中途家庭、寄养家庭、教养院、感化院等。(3)社会服务计划的执行。社会服务是通过判定罪犯在社区中从事规定时间的无偿劳动或服务,以此赎罪悔过的刑罚措施。考生要理解,在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中:通过社会服务计划的执行,目的不是劳动惩罚,而是通过从事公益劳动和服务以培养罪犯的劳动习惯和社会责任感,在服务过程中学会生产、生活技能以增强就业能力,在社会交往中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的本领以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这种处遇方式大限度地避免了监禁刑罚造成的隔绝和恶习的交叉感染。同时也需要调动社会的关注和志愿者的支持。(4)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社会服务。我国在尝试开展社区矫正之时,就强调要做好保障性服务。包括促进就业、帮助接受教育、做好基本生活救助、落实社会保险等四项工作。才能让矫正对象脱离后顾之忧.全心参加矫正服务。4.刑满释放后的社会工作刑满释放人员往往缺乏社会适应能力.又受到社会歧视、家庭拒绝、同伴疏远、就业困难、学习中断等多重压力和困扰。在为他们提供服务时,考生更多地要从如何帮助他们度过释放后的初阶段,协助他们顺利进入往后的生活。主要服务内容包括:(1)提供住宿场所。(2)提供就业、就学辅导。(3)提供生活辅导和医疗保健转介服务。(4)提供物质援助。5.针对涉毒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针对涉毒人员的社会工作介入也称禁毒社会工作。它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社会工作方法,包括个案辅导、家庭辅导、小组工作、学校活动和社区活动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帮助涉毒人员戒毒和康复,并教育动员社会民众远离毒品、健康生活。禁毒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1)为吸毒者提供戒毒治疗及康复服务,包括建档、探访和辅导、提供支持、培训和就业辅导等。(2)为社会大众提供预防性禁毒教育及宣传服务。包括宣传预防、辅导戒毒、禁毒教育、社区志愿者服务等形式,来扩大禁毒宣传,帮助戒毒人员回归社区。注意:矫正社会工作在我国属于新领域、新尝试,有本土化的专业经验,但是成效尚不明显,考生在理解本知识点时,一是要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矫正社会工作的起源和发展的探寻;二是要借鉴西方社会工作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和知识:三是要善于运用社会工作的服务需求评估手法,识别案主属于哪种类型的矫正对象,并根据其特点选用相应的社会工作介入实施策略。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