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
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基本方式
社会工作的通用过程模式指的是从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描述和总结了实务运作过程中的重要变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基本方式,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接案
接案是社会工作助人活动的开端,是社会工作者与潜在服务对象开始接触,了解其需要、帮助其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社会工作服务的过程。
1.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是: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建立专业关系、决定是否服务、订立初步合约。
2. 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1)做好面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面谈提纲
2)面谈:主动介绍自己、沟通、倾听
3. 影响接案成功的因素
(1) 工作者和服务对象的期望;
(2) 工作者的能力;
(3) 临时事件和外部障碍;
(4) 服务对象是否愿意接受帮助;
(5) 社会文化因素;
(6) 不同专业间的配合问题.
4. 接案应注意的事项
•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
•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
•决定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
•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机构的工作范围
预估
1. 预估的目的、任务、特点及原则
预估:收集与服务对象有关的详细资料,了解服务对象问题形成的过程,是依据既定情景中的事实与特点推论出有关服务对象问题含义的暂时性结论的逻辑过程。预估是收集资料和认定问题的过程。
2. 预估的基本步骤
收集资料
↓
分析
↓
解释服务对象的资料与问题-
↓
认定问题
↓
撰写预估报告
3. 预估的主要方法
1) 社会历史报告法
2) 家庭结构图描述法(家庭树,家庭图谱)
3) 社会生态系统图法
4) 社会网络分析法
计划
服务计划是基于对服务对象问题的理解获得的。在预估阶段,将所获得的有关服务对象系统的资料,通过整理,形成了对服务对象及其问题的认识,并力图去解释问题。在解释清楚的基础上寻求办法去改变问题情境就是计划要完成的任务。
介入
介入也称社会工作的实施,行动,执行和改变。
直接介入:以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为对象,针对他们采取的行动。
间接介入:以更大的社会系统为对象;由社会工作者代表服务对象采取行动,通过介入服务对象以外的其他系统间接帮助他们的行动。间接系统的介入也称为改变环境的工作,或中观和宏观的社会工作实务。
综合介入:直接介入+间接介入
评估
评估是评价社会工作的介入结果、总结整个介入过程、考察社会工作的介入是否有效、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与目标的过程。
要做好评估,还要注意在评估中:注重社会工作者的自我评估与反思;调动服务对象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评估的方法要与社会工作的价值相吻合,并注意保密;要切合实际需要。
结案
结案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根据工作协议逐步结束工作关系所采取的行动。
liuruojing
2017年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接案要点
在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包括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建立专业关系、决定是否服务、订立初步合约。下面我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接案要点,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掌握]
在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包括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建立专业关系、决定是否服务、订立初步合约。
(一)接案的重要性
接案工作的目的:
(1)澄清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的期望和义务。
(2)激励服务对象。
(3)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的改变。
(4)促使服务对象积极参与改变的过程。接案过程不仅决定着求助者是否能从潜在的服务对象转变为实际的服务对象,而且影响着服务对象在后续服务中与社会工作者的关系以及参与助人过程的积极性。
(5)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接案阶段的早期印象会对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今后工作中的互动产生影响。
(二)接案阶段的主要任务
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三种来源)
(1)主动求助的。
(2)他人转介的。
(3)由社会工作者主动接触而成为服务对象的。
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
根据来源不同,可以将服务对象按寻求服务时的意愿分为几种类型:自愿、非自愿和被强制接受服务的服务对象。
3.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
4.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5.与服务对象初步建立专业关系
二、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掌握]
(一)做好会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面谈提纲
1.资料准备
服务对象资料准备。(研读资料;是否接受过服务;是否有特殊事项;走访社区)
2.拟定会谈提纲
在资料准备和了解服务对象来源与类型的基础上拟定初次面谈的提纲。(内容5项)
(二)会谈
1. 会谈时间、场所的安排(方便彼此、安静私密、适当的会谈距离等)
2. 会谈的主要任务(界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澄清角色期望和责任;激励并帮助服务对象进入受助角色;促进和引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3. 会谈的技巧(非常重要)
1)主动介绍自己。
2)沟通。(提供支持;减轻焦虑;协助服务对象建立对自己和解决问题的正确看法;促成服务对象为解决问题而采取有效的行动)
3)倾听。(表示出兴趣,并且积极参与,有回应)
4. 会谈中回应服务对象的方法
1)对象服务的相反与反应有透彻的了解。
2)将自己与服务对象融合。
3)敏锐地感觉服务对象的各种情绪态度及反应。
4)向服务对象表达愿意协助的态度。
5. 会谈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留意服务对象对接受社会工作协助的看法并进行适当处理;
2)中国人有困难时首先是向非正式的社会网络和助人系统求助;
3)时刻保持对服务对象的敏感度。
4)不要显示权威性;要对分析的负面事件作为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提出来。
(三)收集资料
(1)资料收集的内容和范围(人与环境两个方面)
个人资料、身体情况、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2)收集资料的方法及常用的记录资料的方式
方法:询问咨询查阅档案 进行家访
管理式服务记录;临床式服务记录;(摘要式记录;过程记录;问题取向记录;观察记叙性记录)
(四)初步预估
初步预估的主要任务是再次界定并确认服务对象的问题。
正确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需要把焦点集中在所需要的信息上。
(五)建立专业关系
1.社会工作的专业关系
2.社会工作专业关系对实务的意义
3.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特点
4.建立专业关系的五要素
5.建立专业关系的技巧(同感;诚恳;温暖与尊重;积极主动)
(六)决定工作进程
1.终结服务
2.转介其他服务
3.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七)签订初步的服务协议
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主要目的在于双方有一个目标与约束,以便使后续工作富有成效。
三、影响接案成功的因素[掌握]
(一)不能建立关系的原因
1.期望不一致;
2.社工能力不足;
3.临时事件和外部障碍;
4.服务对象不愿接受帮助;
5.社会文化因素
(二)避免过早终止关系的策略
1.增进彼此关系
2.订立明确的接案指引
3.订立初步协议
4.回应服务对象的迫切需要
5.运用网络资源
6.不断给予鼓励
四、接案应注意的事项[掌握]
(一)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自杀、性暴力、离家出走、虐待)
(二)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
(三)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
(四)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