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42

Sally-yiner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调研青少年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大力非水手

已采纳

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运用方法

社会工作专业的通才要求决定了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由于现代社会的纷繁复杂,社会工作专业十分强调通才实务工作观。这一基本前提促使社会工作专业朝着拥有全面性、综合性知识基础的方向发展,尊重多元价值体系,推崇拥有广博的专业技巧。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提供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运用方法,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服务中的运用

社会工作方法包括直接和间接两个部分:①直接的社会工作方法包括针对个人、群体、社区开展工作所必须运用的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社区工作方法;②间接方法主要包括社会工作行政和社会工作研究等。

(1)个人层面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个人层面的社会工作一般称之为个案工作,即以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对个人或者家庭进行服务。

个人层面的社会工作包括以下含义:

①个人层面的社会工作服务主要是针对个人或家庭层面的面谈辅导服务;

社会工作者在开展个案服务时,必须对于青少年服务服务对象的服务需求做出专业判断;

③社会工作理论模式在个案服务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个案服务计划的基本指引和理论基础;

④个案服务目标和步骤形成个案服务计划的基本框架;

⑤评估可以帮助社会工作者进一步反思个案工作的成效和专业技能技巧的运用程度;

⑥服务对象的改变动机和参与是个案取得成效的关键,专业关系有助于个案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个案目标的实现。

(2)家庭层面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家庭社会工作是以社会工作方法或理论为基础,以家庭为中心及维护家庭的完整为目标。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对整体家庭及各家庭成员两者的需要预估、介入及评估等。

(3)群体层面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小组工作方法是群体层面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小组工作方法强调小组过程及小组动力去影响服务对象的态度和行为。某核心要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目的性小组工作是一一项有目的的工作,它以组员的需求为基础,在小组工作者的带领下达到改善小组成员社会功能的目的。

②过程性小组过程是小组产生动力的载体。小组工作者通过过程产生小组动力,从而去改变每位组员。

③计划性小组过程是社会工作者通过程序设计而逐步进行的。小组计划体现了社会工作者在需求、理论、程序等各方面的思考和谋划,反应了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工作专业素养。

④互动性小组的互动性是小组工作方法的重要特征,相互支持和相互分担是小组工作的重要工作方式。

小组工作对于青少年行为治疗所具有的功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小组可以为青少年提供同伴增强的机会;

②小组的过程更能刺激出大多数当事人的真实世界;

③小组规范会对规范小组组员的行为起到很好的制约作用;

④小组能够提供很多的示范者、行为预演的协助者,小组也可以提供如实验室般模拟练习的机会,这些练习中不同性格的人相互交流和反馈,大家在小组内获得的经验将有助于组员重新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和行为习惯。

在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社会工作者还可以针对青少年的改变及发展性需要,开展各类小组工作。具体有:

①娱乐小组的目的是提供令人享受和锻炼的活动;

②游戏技巧小组的目的是在享乐的同时学会一套游戏技巧;

③教育小组的目的是帮助青少年获得知识,以及学习到较为复杂的技巧;

④任务小组的目的是完成一套具体的任务或目标;

⑤问题解决和决策小组的目的是协助青少年学会基本的问题识别、解决技巧,以及提高决策能力;

⑥焦点小组的目的包括确定需求或者问题、形成解决被识别问题的方案、检测对解决问题的替代方法的反映等;

⑦自助小组是自愿形成的,小组形成是为了相互帮助和完成特定的目标;

⑧社会化小组的目的是改变组员的态度和行为使其更易被社会接受、发展基本的社会技巧增强自信心、为将来制订发展计划等;

⑨治疗小组的目的是要让组员深度了解他们的问题,然后形成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一般由具有严重情绪或个人问题的成员组成。

(4)社区层面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社区工作是以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社区工作包含了以下特点。

①以社区为对象,包括地域社区和功能社区。

②以结构导向的角度分析问题,认为个人不是问题产生的原因,社区环境、制度、政策影响了人们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因此要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去调整各种关系。

③介入的层面比较广泛。既要针对社区居民的功能改善做出相应的'服务介入,也要针对制度、政策和环境的改善开展一些社会倡导工作,还要在整个社区层面开展社会意识提升以及社会资源的重整工作。

④强调居民的参与。

⑤社会资源的广泛运用。

(5)社会工作行政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社会工作行政是一个把服务机构的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行为,包括行政人员一领导者一与所有其他职员一下属或团队成员。社会行政的基本过程通常是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和控制。

社会政策变为社会服务的过程可分为三个层面的工作。

①根据青少年发展需要以及青少年政策要求,制订青少年服务发展规划和相应政策。

②把规划和政策化为具体的青少年服务活动,同时根据实际服务过程归纳经验并修改机构服务规划和政策。

③建立机构内部管理制度、机制和程序,保证青少年服务的正常有效进行。

(6)社会工作研究在青少年社会工作中的运用社会工作研究是获取知识和发现事实的过程,可以包括几个层面的内容:①青少年群体特征和社会环境状况研究;②青少年需求调查和服务设计研究;③服务过程研究;④社会服务与政策改善研究;⑤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社会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行动研究法等。社会工作是一项具有伦理性的社会活动和过程,因此社会工作研究对于社会工作目标的达到具有重要作用。

整合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服务中的运用

在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方法的运用具有整合性特征。

(1)青少年需求的多元性决定了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青少年的成长性需求包括生理、心理、认知、行为、交往、社会适应等各个层面。对应青少年需求而开展的服务,也应该是多种方法的整合。

(2)社会资源的综合性决定了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青少年社会功能的社会性,反映在他们如何在社会环境中发挥其功能。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察看社会环境对于青少年发展的要求,也要看个人环境中的资源情况。他们十分重视青少年环境处境中可得到的资源和阻塞资源的障碍,社会工作者会根据需要,积极地整合各类资源,去促进青少年社会功能的改善与提高。

(3)社会工作专业的通才要求决定了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的整合性由于现代社会的纷繁复杂,社会工作专业十分强调通才实务工作观。这一基本前提促使社会工作专业朝着拥有全面性、综合性知识基础的方向发展,尊重多元价值体系,推崇拥有广博的专业技巧。

社会工作者调研青少年

113 评论(10)

家军小太郎

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方法

274 评论(11)

执念梦浮生

小玲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你作为社区家庭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了解到社区内像小玲家这样的隔代教养家庭(即祖父母抚养孙子女)越来越多,请针对这类儿童的需求情况,拟订一份社区服务方案。答题要点1.问题的陈述与分析隔代教养是由于社会的整体变迁而产生的,例如人口结构老龄化、独生子女政策、家庭结构愈加核心化、妇女劳动率提升及夫妻双职工等原因,造成儿童无人照顾,加之又缺乏政策的支持,所以才造成这样的情况。生活在隔代教养家庭的儿童可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需要。(1)爱与关怀的需要。隔代家庭教养的产生往往由于年轻父母需要在工作中投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对于孩子的关爱、抚育、管教和照顾时间大大减少。然而,对儿童期的孩子而言,建立对父母安全的依恋可以发展儿童的许多亲社会行为,促进其心理、智力和社会化的发展。(2)交友和游戏的需求。隔代教养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是家庭的中心,在受到家庭保护的同时,更加需要与同伴合作,需要竞争的成长环境。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益的游戏活动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教育、道德形成、社会化发展等都产生积极影响。(3)课业辅导的需要。由于隔代教养家庭中的儿童基本是与老人生活在二起,而相当一部分的老年人不具备辅导孩子课业的能力,也无处获得帮助。因此课业辅导也是一部分此类家庭中儿童所迫切需要的。2.方案设计根据上述隔代教养家庭儿童的需要,现设计如下社区服务方案(1)方案名称:儿童群益(2)方案目标:增强隔代教养家庭中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拓宽儿童的社会交往与活动范围,使其获得更优质的成长环境。(3)方案实施策略:①开展亲子关系活动,为隔代教养家庭中的成员提供亲子教育的指导性服务:②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资源,定期开展儿童交友、游戏活动;③成立社区志愿者队伍,定期为社区内儿童提供课业辅导服务。④方案执行:涉及整合社区资源、提供服务、监督执行进度、处理危机等。⑤方案评估:包括方案执行情况评估、家庭成员对各项活动的满意度、儿童对于相关活动的满意度以及效果评估等。案例四银燕幼儿园中二班周老师这半年多来,经常发现她班上的小朋友施巧巧身上有淤青,三天前,周老师在幼儿园门口还亲眼看见施巧巧的母亲张女士在打施巧巧,于是,周老师来到社区的家庭服务中心,要求社会工作者介入。如果你是一名专业社会工作者,请按照个案工作的进程设计一下社会工作者在各阶段的工作要点。答题要点在本案例中,求助者是幼儿园周老师,她反映的是班里小朋友施巧巧可能受到母亲虐待的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本案中的案主并不是求助者周老师,而是施巧巧及其母亲张女士。所以通过和周老师会谈、了解了事情的基本情况后,社会工作者需要拜访张女士,通过和她的会谈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开始个案辅导。(1)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与张女士初次见面,了解此次会谈目的,社会工作者要运用同情心、尊重、真诚、具体等技巧以及接纳、非评判等原则和张女士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同时会谈选择一个安全、温馨、舒适的场所,这可以帮助张女士在放松的状态下说明事实,澄清事情。社会工作者初步了解问题的成因、程度、频度等。(2)预估阶段。在现有资料的下,进一步全面搜集资料,和张女士一起确定问题与需要。资料收集可以从问题、人、环境三个维度进行考虑,同时关注张女士的优势与长处。根据现有的资料,可以初步判定张女士的问题属于心理和行为两方。心理方面的问题需要根据实际访谈情况而定,但可能是由于张女士的生活压力大,这既可能来自家庭事务也可能来自工作,故仍有待收集资料后,进行预估判断。行为方面的问题表现为负面情绪的宣泄,不适当的教育方式,例如打女儿等。此外,女儿施巧巧也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情绪辅导。(3)计划阶段。社会工作者协助张女士一起设定个案辅导的目标和计划。个案工作的总目标是改善张女士的心理压力和教养方式,使其用恰当的情绪宣泄方式处理情绪,对于女儿也要采用适当的教养方式;处理施巧巧由于被打而带来的情绪问题。为了达成这个总目标,需要对张女士进行心理辅导和行为修正。其一.协助张女士宣泄积压于心头的负面情绪;其二,帮助张女±学习恰当的情绪宣泄方式硬压力管理技巧;其三.改变张女士不适宜的教养方法,教导其采用适合的教育方式。与此同时,对施巧巧进行必要的辅导,一则处理被打的情绪伤害,二则教导其与父母沟通的技巧。(4)实施阶段。根据计划展开服务,并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里可以围绕三个方面进行:其一,增强案主力量,处理张女士的负面情绪,并教导其学习积极的压力管理技巧及教养技能;其二,处理施巧巧的情绪伤害,教导其与父母正向沟通的策略;其三,改善案主环境,强化家庭及幼儿园对于施巧巧及其母亲的支持,促进其改变与成长。(5)评估阶段。社会工作者对个案辅导进行成效评估、过程评估和满意度评估。此处,社会工作者也可以约见张女士的女儿施巧巧,询问其母亲的改变状况以此分析个案辅导的效果。此外,需要提前告知个案辅导即将结束。(6)结案阶段。社会工作者要与张女士一起回顾个案辅导的整个过程,巩固辅导效果。在张女士表现出离别依恋时,社会工作者要恰当地处理其离别情绪,鼓励她坚持采用个案辅导中学到的方法来处理自身情绪及女儿的教养问题。(7)跟进服务。个案结束之后,可对个案进行跟进,必要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回访,并请求幼儿园给予施巧巧更多的关注与关心。

228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