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眼睛晶
在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中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个核心,充分发挥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黑龙江省在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的关键。高潮村在村党支部和社会工作者的积极发动下,首先成立了第一个服务型的社区社会组织——村屯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除参加村党支部各项活动外,以服务村屯志愿服务的方式,参与村公共实务,以奉献精神和行动向村民展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农村社区治理中发挥了党员的示范引领。黑龙江工程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教授苏光说:“在培育农村社区社会组织中,应积极发掘党员骨干带动社会组织其他人员严格遵规守纪,贴近群众,积极树立自身形象。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不仅加强了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建设,也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了工作载体。”引入专业的社工机构培育骨干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培育既需要街道党政领导力量,基层社区力量,更需要社会专业力量。黑龙江省民政厅依托并指导黑龙江省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采取引入+孵化的模式,入驻农村社区,开展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和持续性的支持,探索出了一些新路径。深耕农村,精准评估。驻村社工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工作,一户一户走访,田间村头与村民拉家常,从需求评估开始,启动村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工作,了解农村社区的人员结构、生产生活情况、邻里关系、居住状况、社会支持等基本情况,摸清村情民意,为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摸清了底数,与村民建立了初步的信任关系。找准突破点,精准发力。针对农村社区公共活动少、村民参与公共服务意识较弱等现象,黑龙江省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对原有的秧歌队等文娱性社区社会组织进行了提高服务性功能的培育,充分发挥这些组织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正能量,增强村民的归属感,为乡村振兴凝聚人气。先后开展了大型社区活动15场,村民参与的热情空前高涨。挖掘能人,培育骨干。农村社区社会组织骨干是社区社会组织成立和保持活力的关键。社会工作者在驻村过程中发现90后的杨超是个热心肠,在文化节等活动中积极协助村委和社会工作者完成相关工作,经过社工的引导和培育,马家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正式成立,杨超担任马家沟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长。服务队成立后多次入户为老人讲解防诈骗的知识,为村里的留守儿童提供志愿服务,同时为村里的公共事务献计献策。大学生成当地“网红社工”社会工作“科班”出身的大学生高珊现在是黑龙江省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副总干事,七年前,听说深圳有着成熟的“社会工作”样本,能学到真本事,她执意南飞“取经”。如今,学成归来的她回到家乡,成为“北雁回归”计划带回来的首位专业人才,跟小伙伴儿一起扎进平房区,成为当地有名的“网红社工”。从实习生到社工团队核心人物,高珊最大的感受是社会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的建设。“社会工作的宗旨就是助人助己。没什么比因为你坚持着去努力,然后一个人或一个群体有了很大的改变,更有成就感了。在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在通过这个职业学会看待、解决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不断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完善着自己。”高珊说。从最北漠河到佳木斯,从北安到柴河、五大连池,从城市到农村,高珊善于总结,形成工作经验。通过遵循专业伦理规范,坚持“助人自助”宗旨,综合运用专业理念和技巧,立足社区发展建设需要,协助社区完善“三社联动”制度建设、社区工作人员能力建设及社区居民多元高品质专业服务,将多年工作经验结合东北地区实际,探索东北地区本土社会工作模式。基层治理新样本——激活“互助基因”的王家屯哈尔滨市平房区平盛街道高潮村王家屯可以算是“教科书级空巢村样本”了,屯里空巢老人占到95%以上,平均年龄也有60多岁。王家屯通往外界的路只有一条,老人要走1公里才能搭上车,要想节省点路,就得翻高速路上的立交桥,非常危险。希望社工团队去王家屯上班的交通工具是"蹦蹦"车,从城里进屯要两个多小时,在 2018中央财政支持的《脱贫攻坚农村困难家庭和"三留守"人员社区关爱支持项目》的支持下。希望社工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在屯子里住了五个月,扎根农村,发挥专业社工的作用。屯里的小卖店是村民闲暇时的聚集地,几个月来,小卖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家门口的地方”建起了“邻里关爱互助点”,小卖店华丽转身,成为联结村民感情,互助养老的重要场所,成为基层党建的重要阵地。2018年10月,在屯唯一的小卖部里,老年人互助养老协会成立了。村民白惠芝,过去是大落忙,现在是王家屯老年人互助养老协会的会长,这可是村民举手选出来的。当选后的白会长,一改过去爱找各级领导反映问题的作风,转为经常在邻里互助关爱点王家屯的会员们讨论未来的发展,组织大家自主解决村民互助养老问题。天冷了去看行动不便的老人,下雪给高龄老人清雪,快过年了给独居的老人洗洗被褥。“在这么温暖干净的环境里学养生,做手工,与邻里乡亲唠唠嗑,生活得有滋有味,别提多舒服了,城里有活动室,咱村里也有。”如今,四个“邻里关爱互助点”已经在高潮村建立起来,老伙伴们可以在这里一起温暖过冬。从基层社会治理的角度看,培育当地农村社区社会组织,打造多元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引导更多村民参与到农村自治、农村社区治理中来,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途径,黑龙江的探索已扬帆起航……
哈布斯窗帘
走访低保家庭,社会工作无小事 | 社工日走访低保家庭,社会工作无小事 | 社工日记社工客 >《待分类》阅207转关注2016年12月7日 天气:晴,3~13℃今天天气格外的晴朗,阳光也特别的好。不知不觉前期调研工作已进行了一多半,今天继续入户走访做调研。上午原计划走访四户低保对象,了解低保对象的具体情况,并做调研。但经过联系,因低保对象有的回老家,有的在上学,有的住院等,有3户低保对象,我便通过电话访谈的方式,了解服务对象及其家庭的相关情况,并填写问卷,做好相关记录。只剩一户是入户做调研。入户后,因服务对象的家人交谈分享的较多,访谈的用时较长。在近段时间走访中,低保对象的家人普遍比较愿意向社工倾诉交流。由此,我看到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为低保家庭成员做减压工作,也是社工开展服务的一个内容。作为一名社会工作者,除服务对象本人外,与之息息相关的生活环境中的人,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所谓“人在情境中”。服务对象的生活,有微观系统,有宏观系统,而这些都在我们的服务视线内。联系好下午走访的服务对象,对问卷做进一步的完善,上午的时间也就过去了。经常有小伙伴说,进入工作,我们是上了发条的人,根本停不下来,是呀,一个街道,十个社区,服务对象居住分散,一户一家的走起来,需要体力,需要时间,需要耐心,需要细心,更需要专业价值观的始终贯穿。我们的职业要求我们对服务对象要有敏感度,对其生活环境能够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并尽快给予专业的支持和扶助。促进这些特困人群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这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判断,需要我们不断的积累和丰富工作经验,才能够驾轻就熟的开展工作,而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知识,社会工作无小事,不能松懈呀!下午上班后,向许主任说明外出调研后,便出发前往已提前联系好的一户低保对象家中做调研。做完调研之后,回到街道办便及时整理入户、电话访谈的相关记录,做好档案资料的留档工作。之后,安排好明天的工作,今天一天的工作便结束了。今天了解的低保对象中,其中一户让我印象深刻。这位服务对象是听力重度残疾,上学、工作时因遭受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导致其心理受打击,现在只与父母交流,也不愿外出等,出现一系列消极情况。作为服务对象的父母均已退休,家中只有服务对象1个孩子,在他们本该儿孙绕膝,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的年纪,却还在为孩子的未
幸福的考拉721
通过半年来的工作,关于走访工作我总结如下3点:走访是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的基本形式,也是收集服务对象信息的基本手段。在走访中才能体现我们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在走访中才能发现服务对象的需要,在走访中才能摸索出工作方法,在走访中才能发掘服务对象的潜能实现助人自助的宗旨目标。 那么怎样更好的开展走访(入户走访、电话访谈)呢? 其实走访无外乎就是一个说话,但是社工怎样说困难群众才听进去,社工怎样听才能支持到困难群众?因为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国家政策弱有所扶所以才有我们这群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做好困难群体的服务员。就像鱼水之情谁也离不开谁,只有共同营造幸福的家园,创造更有价值的生活。首先作为专业社会工作者,我们要有一个<态度>。态度对了,工作的方向也就对了,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那么,什么样的态度才是我们走访时面对困难群众的态度呢?平等、真诚、尊重、礼貌。有时工作中会听到,困难家庭不敢碰。所以有时也需要我们有上对下的姿态,来敲开一扇扇困难家庭的门,拿着民政局派的工作人员下来核对低保等理由,来亮明自己的身份。但是当我们真正和他们有了连接,开始对话,建立关系时,要放下这个上对下的姿态。因为他们多是长期处于弱势,抱怨指责声不断,而且难以摆脱目前的困境。这时专业社工需要<换位思考后再说>:如果我是对方,我想听到什么,我需要工作人员帮助我什么。没用的话少说,批评指责抱怨的话不说。 <听>:如何听对方说话,要认真仔细地听,要身心同时在场听,可以听到对方的坚持,听到对方的不容易,听到对方的优点。然后从支持对方的方向回应对方。有时,社工的一句话、一个方向,一个视角,就真的给了困难群众一根爬出生活困境的稻草。而且当我们走访了每一户困难群众后,要及时建档一人一户。因为在整理的过程中,我们会记录下来每一户的具体信息特征,还有他们留给我们的深刻印象。这时发现有类似共同特点的,可以放在一起。如疾病康复类的群体可以建成一个小组(微信建群、组织开展小组)。有康复良好方法的又长期坚持做下来,取得良好效果的,就可以把它们作为一个小组的核心人物,利用团体的动力来解决部分成员(中途放弃的、无力改变的、抱怨牢骚的)的问题。树立身边的榜样来影响带动其他人。还可以通过我们的嘴巴在走访中把做的好的、示范分享给他们,这就是授人之渔的助人自助的专业方法,在走访中悄无声息地用一个生命影响带动另一个生命的成长。也践行着教育的真谛: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生命影响另一个生命。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