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09

且吃且增重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养老院工作记录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笨笨猫Shirley

已采纳

报考社工考试,可以去哪里开社工工作证明?一般可通过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民政部、养老院、福利院等社会工作单位开具证明。开具工作证明需下载报名表,找单位盖章,用做资格审查; 社会工作者工作经验分专业工作经验与相关工作经验两种,前者特指从事社工一线服务或者行政的工作,一般特指专业的社工机构或者NGO等从业人员,后者指与社会工作相关的工作单位,例如社区居委、公益事业、政府民政等职能部门。

社会工作者养老院工作记录

157 评论(11)

竹径通幽处

养老护理员工作内容1、清洁卫生:帮助老人清洁口腔,修剪指(趾)甲,洗头、洗澡,进行床上浴和整理仪表仪容;为老人更衣,更换床单,清洁轮椅,整理衣物、被服和鞋等个人物品;能预防褥疮等。2、睡眠照料:帮助老人正常睡眠;分析造成非正常睡眠的一般原因并解决等。3、饮食照料: 协助老人完成正常进食;协助老人完成正常饮水;为吞咽困难的老人进食、给水等。4、排泄照料:协助老人正常如厕;采集老人的二便常规标本;对呕吐老人进行护理照料;配合护士照料二便异常的老人等。5、安全照料:协助老人正确使用轮椅、拐杖等助行器;对老人进行扶抱搬移;正确使用老人其他保护器具;预防老人走失、摔伤、烫伤、互伤、噎食、触电等。

97 评论(10)

末末很烦躁

养老护理员就是在养老院里做老年人的护理工作,主要就是照顾老年人的衣食起居。工资比较高,但很少人去应聘,这是因为照顾老年人需要很大的耐心以及不怕干脏活累活的精神,这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护理工作,毕竟有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生活不能自理,就需要护理工的帮助,一般年轻人很少愿意去做这样的工作。养老护理工除了需要时刻陪伴在老年人周围,还需要有爱心,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老年人体会到温暖。毕竟没有家人的陪伴,老年人是比较孤独的,有爱心的护理工能够照顾到老年人的方方面面,除了身体方面的护理之外,还需要陪伴老人聊天解闷,让老年人感受到在养老院也是有温情的,除了身体健康之外,保持心情愉快是最关键的。养老护理员的要求也是比较多的,不仅仅能够照顾到老年人的衣食起居,还需要有一定的医护知识,能够在老年人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这样才能让老年人生活在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内,所以具备这样条件的员工,宁愿去医院做护士,也很少愿意去养老院做护工。尤其是遇到不理解的老年人,或者是精神状况不太好的老年人还会对工作造成阻碍。而能够接受这份工作的人又是少数,这就让养老院陷入了即使花高价也很难找到合适的员工。所以养老院不仅仅是要提高工资,而且还要照顾到员工各方面的因素,解决种种限制后,才能够让更多的员工愿意为养老院工作付出努力。

298 评论(15)

那右怎样

养老社工的工作内容:一是常规外展服务。服务对象主要是社区行动不便的老人、贫困家庭老人、独居和空巢老人,社会工作者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入户探访,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进行需求评估,制定服务方案,向居家老人提供长期稳定的服务,通常包括为老人洗衣、做饭、巡诊、代购陪诊、精神陪伴等内容。同时,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提升团队工作品质,社工还积极定期为成立的家政服务团队和高校志愿者提供专业培训。各方参与人员通过面谈、电话等多种不同方式进行双向交流,最大程度的通力合作,争取实现对老年人多需求的整合性满足。二是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定期开展的活动。服务对象主要是具有较强活动能力的老人。在某社区服务中心,社会工作者引导组织成立了多种形式的兴趣活动小组,在小组活动开展中,社工适时引导老年人自我管理、主动参与,不仅丰富和发展了老年人的生活兴趣,增强了积极情绪,提升了生活品质,更进一步扩大了老年人的社交互动网络,增强了老年人社区支持,提升了老年人的能力建设,从而使老年人发现自我价值和意义,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年人情感、尊重、自我价值实现等高层次的需求,实现了“老有所为”。三是组织大型社区活动。社区活动可以丰富老年人的社区生活,增加社区对于老年人的正向价值认识,降低对老年人的负面标签化理解。社区活动是以老人的需求为导向的,当社工了解到老年人有走出家门到近郊旅游、亲近大自然的愿望时,组织实施中短途旅游活动,为社区普通老年人与弱势老年人提供了展现自我的平台,实现老年人对社区的参与,增强老年人对社区的归属感,充实了老年人的社区生活。

171 评论(11)

我是乾宝宝

报送户籍或者工作所在地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机构即可。

依据《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办法》第六条规定:申请首次登记的社会工作者,应当将下列材料报送户籍或者工作所在地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机构:身份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申请表。

受理首次登记申请的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予以登记并根据所通过的职业水平评价级别相应发给民政部统一印制的助理社会工作师登记证书、社会工作师登记证书或者高级社会工作师登记证书。审核不合格的,应当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扩展资料: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相关要求规定:

1、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及时将登记资料录入登记信息系统,并定期将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当年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情况报民政部备案。

2、鼓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公益类社会组织和社区根据工作需要,优先聘任获得登记证书的社会工作者。

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可以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当地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服务的具体规定,并报民政部备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办法

259 评论(13)

大馄饨小馄饨

社会实践的目的是让学生提早进入社会,下面就是养老院社会实践报告总结,请看:

篇一:养老院社会实践报告总结

一、实践目的:

通过对敬老院的访问,了解目前中国老年人疗养情况,以及老年人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

实践单位为乐颐敬老院,选择的原因为:该敬老院的规模和服务质量属于中等水平,能较好的反映当代社会敬老院的发展状况。

二、实践内容

1.实践方案:本次实践以小组为单位,四到五个人为一个小组,负责两个老人。

主要以谈话和表演节目、做游戏的方式进行,另外一些小组还主动帮助老人料理一些生活,比如洗头、喂饭等。

通过与老人建立良好,和谐的关系,了解他们日常生活以及内心的想法。

另外,还通过实地观察,以及与该单位工作人员的交流,调查敬老院实际工作状况、工作中的困难和老年人社会工作整体发展。

2.具体过程:我们一大早就来到乐颐敬老院,该敬老院的地理位置不是很好,位于几栋高大建筑之间,很难接受到充足的阳关,这对老人的身体是很不利的,特别是现在冬天,一些身体不好的老人很容易生病。

敬老院的规模不是很大,一座简单构造的两层小楼房,房前一个狭窄的小院子,院内是些简单的花花草草和健身器材。

里面的老人并不是特别多,我们去的时候他们可能刚刚起来,都在院子里活动。

整个敬老院给我的感觉并不是很好。

首先对于我们的到来老人似乎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其次。

工作人员的态度也并不是很好,对老人的照顾也不是很尽心。

虽然给我这样一些负面的印象,但是我们仍然抱着很大的积极性去开展活动。

在与老人的互动中,大部分老人还是比较配合的在表演节目和做游戏的环节,气氛也十分融洽,但是一些老人由于身体原因,听的不是很清楚或者说话不清楚也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不便。

我们为了这次实践活动准备了几个节目,包括两首合唱的歌曲和两段舞蹈,还排了一个小型的话剧,老人们在观看的过程中都很认真。

在做游戏环节,一些会手工的同学还提前准备了一些作品作为游戏的奖品,这也提高了老人们的参与热情。

在与老人的交谈中,我们尽量做到不触及老人的隐私和一些伤心事,因为大部分来到这里的老人都是由于儿女不愿意照顾他们或是不想照顾他们,他们渴望家的温暖,亲人的陪伴。

我觉得这是无论再好的生活条件都不能替代的。

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这里的工作人员都不是很尽心地在照顾老人,老人的穿着都不是很好,住宿条件都很差,生活用品都很久,而一些工作人员还在一边很悠闲地看电视,也不经常和老人进行交流,所以很多老人都感觉很孤独、寂寞,都不喜欢这里,更别说把这里当成是家了。

他们感觉自己被抛弃、遗忘,只有等待死亡,这些都令我们同学感到很难过,却又无能为力。

三、实践结果以及分析

结束了当天的实践后,我感到很不轻松,从这些老人的眼中,我读到一种深深的绝望,孤独,我想这除了是因为他们的儿女不孝顺造成的外,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社会。

这里的老人大多身体不是很好,甚至有些都不能自理,他们觉得自己不再被儿女需要,不再被社会需要,只是一个累赘,等待死亡,所以他们不把敬老院看作是自己的一个家,这对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收容所,一个社会唯一能容纳他们的地方而已。

这令我反思,究竟怎样为老人提供良好的养老环境?仅仅只是提高老人的生活条件吗?我并不这样认为。

人活着的意义不仅在于吃饱穿暖,还要有精神上的满足,就像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介绍的一样,人首先需要生理上的保障,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

然后是安全上的需要,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

其次是情感和归属的需要,这就包括了亲情。

接着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

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

只有在低层次的需求满足后,才回有高层次的需求。

我们国内的很多养老机构大多只重视老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及生理需求,而忽略了其他的需求,或者根本就认为老人没有更高层次的需求,这些都是我们老年人社会工作中的思想误区。

在这点上,国外的养老机构的做法很值得借鉴。

有报道新闻说国外有家养老院,为老人们制定了一整套延缓衰老、保持年轻的课程,每天都给老人们布置作业,鼓励他们开动脑筋。

这就是为了满足老人自我实现的需要。

反观我们的养老院,最常见的情景是老人们在一块儿闲聊,除了偶尔打牌下棋,就是毫无兴致地翻翻报纸杂志,或独自散步,或呆坐着晒太阳。

院方开展的集体活动很少。

不动脑筋,精神空虚,会加速人的衰老,可我们的很多养老院显然没意识到这一点,把对老人的关心、体贴单一地表现在物质条件改善、生活待遇提高上,精神方面却很少顾及,老人在养老院只能消磨时光,闲度余生。

有些老年人刚进养老院时还挺有精神,几个月呆下来,便苍老了许多,衰老的速度很让家人担心。

只有当一些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来到养老院时,和老人们做游戏、聊聊天,他们才会很开心地笑。

其实国外养老院的不老经早已告诉我们,让老人们快乐、充实一点,有时并不需要多大的成本。

(一)对我国未来养老模式的思考与建议

由于我国老年人口基数过大,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养老问题更加突出。

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仍以传统的家庭养老为主,但在社会服务系统完善以前,这种养老方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而社会养老又存在明显的不足,同时很难设想政府能够拿出一笔巨大的资金建立众多的养老机构。

因此我们的当务之急,一是要发挥社会各界力量,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通过各种方式建立完善的服务系统,通过良好的社会服务帮助老年人在原有住所内安度晚年;二是要建设适合老年人居住的住宅,或对现有住宅进行改造,以适应老年人需要,使家庭养老成为可能。

老年人退休后仍住在原有社区,保持原有社会关系的连续性;同时鼓励活跃期和自理期的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发挥原有专长,投入到社区建设中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负责社区安全巡视与监管,参与幼儿园和托儿所的工作。

这样,老年人参与社区服务机构的工作,不仅能为社区建设贡献余热,而且能通过劳动充分肯定自身的社会价值,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延缓衰老过程。

既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又可减轻政府负担。

(二)关于老年居住环境的创造

采用社区服务与家庭养老结合的养老模式,应注重创造适合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并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住宅建设上应考虑老年人的生活需要。

日本建设省在1995年推出了长寿社会对应住宅设计指针,规定今后所有住宅建设都应考虑老年人生活需求,尽可能在同一楼层配置门厅、厕所、浴室、老年卧室,在楼梯、厕所、走廊等空间设置扶手,厕所、浴室尽可能确保可供护理的空间,为老年人创造独立生活的居住环境,为家庭养老创造条件。

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在住宅建设中至少应在多层住宅的底层按照老年住宅的要求进行设计,或为改造成为老年住宅创造条件,如减少室内外高差、将踏步改为坡道、将浴缸与洗脸盆分开以做到干湿分离等等。

2.建立完善的社区服务体系和社区文化设施。

目前在大多数居住区中服务设施十分欠缺,社会服务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老年人仅有的娱乐场所就是条件简陋的麻将室。

这种状况亟待改变,建议在居住区规划中配套建设老年人活动设施,如修建老年人活动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和交往场所;修建老年人日托中心,白天可为老年人提供餐饮等服务,晚上老年人可回到家中与儿女团聚,共享天伦之乐;建立社区医疗服务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卫生保健等服务,同时可吸收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

318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