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16

宜木构思家具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石狮现有社会工作者多少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七彩娃娃豆

已采纳

“助人为乐模范: 石狮市 永恒阳光餐饮店店长陈松芳……”9月5日,石狮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印发通知,公布第五届“石狮市道德模范”名单,共有10人获授第五届“石狮市道德模范”荣誉称号。“感谢这座城市对我的认可,我只是尽了微薄之力。”两天来,面对不少朋友的来电祝贺,陈松芳(阿峰)从最初的兴奋到后来的平静,他思索更多的是如何将“阳光馒头店”更好地运行下去。十年坚守 石狮人关注免费馒头的记忆,最早可追溯到11年前。 “免费派发馒头,专送贫困群体,不对外售卖。”2011年8月3日,石狮永恒阳光馒头店在石狮悄然开张,只要是困难群体都可以免费吃。《石狮日报》首发报道后,引起石狮社会各界及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阳光馒头”还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评价称“送馒头温暖人心”。 “我也曾苦过累过,有能力的时候希望用微薄之力做一些公益,算是自己对社会的回馈。”开办馒头店,陈松芳的初心很简单。然而,十年坚守,却超乎寻常的艰辛。 2013年8月,馒头店第一次陷入资金困境,经媒体报道后,馒头店开始接受社会各界的捐助,捐款金额及账目每月向社会公开,依然坚持“只送不卖”。但爱心捐款“青黄不接”,2015年以后,馒头店收到的捐款数额随之下滑,而馒头店房租、水电、原料费用却在增长。“流水的伙计,铁打的店长”。陈松芳用自己在石狮的事业收入来贴补馒头店,让“免费馒头”在石狮持续飘香。 2021年11月,受各种因素影响,陈松芳不得不宣布“暂时闭店”。十年光阴,历经3000多个日日夜夜,馒头店免费发放超过300万个馒头。 重获新生 《“免费馒头”十年 说声“再见”不容易》《免费馒头,终说“再见”》……馒头店“暂时闭店”的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很多人惋惜不已。石狮市委文明办、灵秀镇党委政府、锦尚派出所以及多家爱心企业、单位纷纷找到陈松芳,积极为永恒阳光馒头店出谋划策,希望找到更适合它的运作模式,让馒头店渡过难关继续发光发热。 归来,仅仅在3个多月后。2022年3月5日,在政府部门牵头之下,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及社会各界共同助力,“闭店”三个多月的石狮永恒阳光馒头店在灵秀镇新址重新开业。国内外40余家媒体关注报道、全网超1000万人次关注、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石狮永恒阳光馒头店重新开张”一事引起新华社、学习强国平台、《》、福建电视台、东南网等中央、省、市各级媒体报道,并引发广大网友的点赞与热议,“愿天下好人有好报”“馒头虽小,但满满都是爱”“真是小城有大爱啊”…… 新店重启不久,石狮遭遇新冠疫情。今年3月至4月间,石狮永恒阳光馒头店先后制作四批约4000个爱心馒头,通过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灵秀镇政府工作人员、志愿者等渠道传递到抗疫一线,用尽了店内余下的最后一袋面粉。 变与不变 “让温暖传递,让善举延续!”永恒阳光馒头店重新回归石狮百姓生活当中,不变的是公益初心,变化的是公益模式—— “以商养善,自我造血。”重获新生的永恒阳光馒头店采用公益新模式,即:每天向有需要的群体提供免费馒头,每人每次不超过2个;以每个1元的价格进行销售,所得收入全部用于支持店铺的日常运营。经各方对接,石狮市慈善总会为石狮永恒阳光馒头店提供专属公益账户。 来自市慈善总会的统计数据,从今年3月至9月5日,石狮永恒阳光馒头店专属公益账户已收到社会各界捐款38万余元。从一个人独立支撑,到如今的慈善机构、政府、企业多方合力,公益路上,陈松芳不再是孤军作战。 馒头店在改变,陈松芳的生活状态也在改变。过去十年,陈松芳与妻儿一直分居泉州石狮与广东汕头两地,永恒阳光馒头店是他的又一个“孩子”,无法割舍,全情投入。今年7月,陈松芳将儿子接到石狮就读初中,一家人终于可以常在一起。事业、家庭、公益三者兼顾,让陈松芳对这座相守十年的城市有了更多归属感。 “爱心捐款终有用尽之时,我还需要考虑不断升级馒头店的公益模式,让它真正实现‘自我造血’。”陈松芳表示,希望更多的人关心支持阳光馒头店,让阳光馒头爱心持续飘香,一直延续下去。

石狮现有社会工作者多少

273 评论(15)

天可莲见

广州市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及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薪酬待遇实施办法(试行)根据《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国人部发〔2006〕71号)、《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精神,参照《关于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08〕84号),结合我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一、本办法的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具有社会管理或服务职能的人民团体以及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社区建设、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劳动就业、司法矫治、卫生服务、老年人服务、青少年服务、婚姻家庭服务等领域提供社会服务或参与社会管理的企事业单位、城乡社区和农村基层组织以及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二、实施原则(一)遵循科学合理、精简效能、按需设岗、竞聘上岗、分类管理的原则。(二)坚持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的原则。(三)坚持不新增人员编制和社区专职人员员额的原则。(四)坚持职责任务、工作标准、任职条件和薪酬待遇相对应的原则。三、社会工作专业岗位等级、名称及聘用晋升条件(一)岗位等级。结合我市实际,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分为高级、中级、初级、员级四个等级(即高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员)。其中,高级社会工作师分三档,分别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五、六、七级;社会工作师分三档,分别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八、九、十级;助理社会工作师为二档,分别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一、十二级;员级一档。(二)岗位名称。社会工作专业岗位通用名称从高到低分别为:高级社会工作师一级、高级社会工作师二级、高级社会工作师三级;社会工作师一级、社会工作师二级、社会工作师三级;助理社会工作师一级、助理社会工作师二级;社会工作员。(三)任职及晋升条件。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聘用。竞聘者须符合如下基本条件: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履行社会工作专业守则,具有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水平,取得相应的国家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社会工作员除外),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同时,按以下规定实行聘用及晋升:1.高级社会工作师:待国家明确该职称政策后另行确定。2.社会工作师:持有中级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考取证书后首次聘用为三级社会工作师。原则上社会工作师区间内由低到高晋升聘用每级工作时间不低于3年。3.助理社会工作师:持有初级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考取证书后首次聘用为二级助理社会工作师。原则上二级助理社会工作师晋升聘用为一级助理社会工作师的工作时间不低于2年。4.社会工作员:未考取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如下人员:《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颁布前,通过广州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社会工作者(三级)职业资格鉴定的人员;持高校社会工作及社会工作相关专业毕业文凭的人员;具有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在社会工作领域实际从事社会工作满5年,经过社会工作专业的系统培训并达到相应要求的现有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四、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及等级结构比例根据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社会工作专业岗位设置及等级结构比例。(一)岗位设置的结构比例1.人民团体:暂不规定岗位设置数量,但这些单位中具有社会管理或服务职能的岗位,要逐步设置或明确社会工作岗位,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2.事业单位:主要以社会工作专业技术提供公益性社会服务的单位,应保证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总量的70%;社会工作专业与其他专业在单位岗位中同等重要的,社会工作专业岗位一般应占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总量的50%左右;社会工作专业在单位岗位中是属于辅助岗位的,社会工作专业岗位一般占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总量的20%以下。3.城乡社区组织:城乡社区按服务对象的一定比例设置社会工作岗位。社区服务机构内从事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就业服务、社区矫正、心理疏导、人民调解、婚姻家庭服务、残疾人服务、青少年服务等工作岗位,明确为社会工作岗位。居(村)民自治组织可以参照城乡社区组织的岗位设置,促进专职人员提高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4.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以及应以社会工作方法为主提供服务的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岗位一般不低于机构岗位总量的35%;其他接受政府购买服务的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岗位比例一般不低于机构岗位总量的25%。(二)岗位等级结构比例1.社会工作专业岗位为主体岗位的单位,高级岗位控制在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总量的20%—25%之间,中级岗位比例控制在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总量的30%—40%之间。2.社会工作专业岗位为同等重要岗位的单位,高级岗位控制在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总量的10%—15%之间,中级岗位比例控制在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总量的20%—30%之间。3.社会工作专业岗位为辅助岗位的单位,高级岗位控制在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总量的5%左右,中级岗位比例控制在社会工作专业岗位总量的10%—20%之间。4.社会工作专业岗位高级岗位五、六、七级之间的结构比例为2:4:4;中级岗位八、九、十级之间的结构比例为3:4:3;初级岗位十一、十二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5:5。行政主管部门和其授权机构,应将上述岗位设置要求作为机构登记注册、年检、日常管理的依据,作为评估从事公益服务社会组织的重要指标。同时,作为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重要条件,并依此核算购买服务机构的人力成本。五、社会工作岗位设置办法及人才配备方式(一)岗位设置办法采取“明确一批,增设一批,开发一批”的办法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在具有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人民团体以及实际承担社会管理服务职责的其他有关单位和社会组织中,明确一批社会工作岗位。在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和城乡社区组织中,通过岗位调整、合并的方式,增设一批社会工作岗位。在社会工作机构等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中,着力开发一批社会工作岗位。(二)社会工作人才配备方式各区(县级市)和市有关部门应根据社会工作专业岗位的原则和相关要求,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城乡社区组织和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配备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配备方式,以提升转换和引进专业人才相结合。对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现有在编在岗人员,主要采取提升转换的方式,通过专业培训及参加考试并获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转换为专业社会工作者。设有社会工作岗位的人民团体、事业单位、城乡社区组织,有空编且招考、录用或招聘人员时,应主要面向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和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专业人员。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通过提升转换和引进的方式,按要求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社会工作专业技术岗位,按现行程序呈报审批;其余组织按相关规定考核聘用。六、社会工作人才薪酬待遇(一)人民团体的在编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薪酬,仍按照我市现行机关工资制度执行,并由财政统发。其他事业单位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薪酬,仍按照我市现行事业单位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执行,对社会工作专业人员集中的事业单位,在核定津贴总量时可适当高定。(二)政府定期公布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薪酬指导价。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内从事社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薪酬与其他福利待遇由签约机构按拟聘用人员学历、资历、工作能力和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确定。在试点阶段,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可根据所在地区事业单位的薪酬水平等实际情况,在《广州市2010年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技术人员薪酬指导价位表》(见附件)标准内作上下10%的调整,确定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薪酬成本。政府在与公益服务性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合约中明确规定用于支付薪酬的资金,不得挪作它用。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有效期5年。有效期届满,根据实际评估修订。

14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