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21

皛白白皛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京津冀社会工作者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家装e站邯郸站

已采纳

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等12个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北京市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到2022年,本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0%。      本市将增加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资源,通过星级评定等方式,鼓励大中型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可引入医疗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将部分养老床位转化为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床位;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统筹规划,毗邻建设。到2022年,本市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0%。      本市着力提升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能力,鼓励二级医院医务人员参与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进康复、护理及安宁疗护服务,对辖区65岁及以上居家养老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支持服务。通过医联体、“互联网+医疗健康”、远程医疗等,将医疗机构内医疗服务延伸至居家。      街道(乡镇)要组建养老服务联合体,并依托市区两级医养结合培训基地探索建立医养联合体,并通过信息联通、设施共享、人员对接等手段,整合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区域养老和医疗资源,将巡视探访、上门巡诊等居家医养服务有效衔接,提高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      本市将引导支持10所左右办学条件及校企合作基础较好的职业院校,重点建设康复、护理、社工、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挂牌认定3至5所北京市养老服务人才培训学校。2020年至2022年,每年至少培训1万名养老护理员、500名养老服务机构负责人、500名老年社会工作者,将医养结合服务纳入重点培训内容。      本市将推动京津冀范围内医师执业资质互认,推动三地医院实现医保直接结算;探索三地医养结合资源共享和协调机制,推动养老院、护理院、安宁疗护机构对接。

京津冀社会工作者

235 评论(13)

心菲殿下

社工证考试报名人数近两年呈30%的增长,社工证考试为什么这么火爆呢?接下来我们就从社工证的就业前景、政策保障两个方面方面来为大家解释一下社工证考试报名人数增加的原因。1.人才缺口大,就业选择广社工的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象征。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京在京津冀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专题研讨会上透露,根据国家人才培养战略规划,到2020年需要145万名社会工作者,但根据2018年底,民政部召开的民政领域社会工作推进视频会议上公布的数据,全国仅有44万人通过考试取得职业水平评价证书,其中,助理社会工作师万余人、社会工作师万余人。还有将近100万名的人才缺口,所以持证社工在各个城市社区工作中都是非常受欢迎的。社会工作者的服务领域涉及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社区建设、婚姻家庭、精神卫生、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就业援助、职工帮扶、犯罪预防、禁毒戒毒、矫治帮教、人口计生、纠纷调解、应急处置等。通过社会工作师考试,顺利拿到社工证后,你可以从事的工作范围会更广,可以是医院、学校、企业、福利院、养老院、司法矫正机构、NGO组织等。2.政策支持,保障发展民政部先后于2008年和2016年出台了《关于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意见》,推动建立基于岗位的社会工作职级与薪酬体系,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成本核算机制,逐步提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整体薪酬水平。近年来,各地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工作从事人员的待遇也在不断提高,不少地方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纳入本地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范畴和高层次人才选拔范围,对入选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给予户籍、住房保障、创业资助等方面激励。以广东省为例,2018年投入经费达17亿元,同时在各级民政服务机构设置编制内社会工作专业技术岗位约1000个,2019年出台了《关于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遴选的办法》,对当选的领军人才给予每年10万元的奖励。同时,广东省正在制定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的有关政策措施。除此之外,各省市也在积极鼓励已在职的城乡基层工作者、事业单位、慈善组织的工作人员考取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随着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力度越来越大以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在未来社会工作执业考试报考人数还会增多,赶紧行动起来,一起get这一项技能吧!

152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