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57

karastt823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养老驿站社会工作者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金弓木小火

已采纳

不知道老人们最近有没有留意身边的变化?不少社区都在想尽办法更好地为老人们服务,设立助老员只是入门级的,有些街道、社区有了“养老驿站”、“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专门给老年人提供一些“私人定制”的服务或活动。这些居家养老的新尝试,正在杭城悄然走红。香樟社区养老驿站 代买菜搬家具香樟社区在春节后成立了“养老驿站”。社区的电教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厅都是“驿站”的一部分,会举办免费的电脑学习班、微信学习班。香樟社区书记厉惠敏说,电脑学习班是由一位30多岁的程序员兼职,每周三下午固定开课,微信学习班则是由社区工作人员代教,每次学习的老年人有三四十人。“有些老年人,甚至连电脑开关机都不会的。社区里有一位80岁的大伯,唯一的女儿在澳大利亚工作,平时联系女儿主要靠电话,他老是来问我,电脑上能看到人的那种东西是什么?其实就是最普通的视频聊天嘛!后来他来学了几次,学会了,有一次我碰到他,他很高兴嘞,说会了会了,现在用电脑毛方便。”除了学习电脑和微信,社区还安排了志愿者和社工,专门解决老人的“定制”服务,而且,都是免费的。“比如天气不好了,老人家出门买菜不方便,就打个电话到养老驿站,电话都是24小时服务的,写好菜单,我们给他们买,再送到家里。还有的老人家可能要搬东西,米、面、油都是小事,还有沙发、家具的。再比如,社区有个吴大伯,84岁,因车祸瘫痪了,老伴也有83岁,过年的时候,大伯从床上翻下来了,他有200多斤,老伴帮不上忙啊,打电话给养老驿站,我们去了两个志愿者、一个社工,花了十几分钟把老人扶到床上。”厉惠敏说,只要是老人有特别的需要,都可以打电话给养老驿站,会有志愿者和社工协助解决问题。

养老驿站社会工作者

314 评论(12)

豆哥豆爷

首先是菜品丰富。养老驿站虽然点位众多,但大多数驿站没有厨房,而是与第三方合作提供助餐服务。中央厨房把餐食配送到驿站,社区老年人来驿站自取,或是由驿站进行配送。在这种模式下,养老驿站大多只能提供盒饭形式的老年餐。无论是两荤一素还是两荤两素,只能解决老年人最基本的需求。“老人对盒饭有一种天然的抵触情绪,认为不如餐盘打的餐食卫生。”劲松二区美好邻里食堂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相比之下,社区食堂却有着养老驿站不可比拟的优势。社区食堂同样扎根社区,贴近老年人,菜价比较亲民,也同样能为老人提供配送餐服务。更重要的是,社区食堂菜品种类丰富,选择空间大。为了能够吃到更丰富的菜品,家住鲁谷街道惠民乐园的王阿姨专门跑到“理想·云厨房”就餐。“这里吃饭很方便,我家门口什么时候能开一家就好了。”

其次,服务群体更广泛,这样就有条件分摊制作老年餐的成本。社区食堂不仅仅为老年人服务,也为附近的上班族、社区里不爱做饭的年轻人提供了方便。杨女士是鲁谷社区的核酸检测员,社区食堂对她来说就像“职工食堂”一样亲切,“社区食堂好吃又便宜,比去其他地方方便很多。”

相比之下,依托养老驿站建设的助餐点服务能力十分有限。记者发现,一家养老驿站每天的订餐量一般只有十几份到几十份。由于养老餐是微利,这样的体量,再加上配送成本,让驿站几乎挣不到什么钱。想单纯靠经营老年餐维持驿站生存更是不切实际。

而反观社区食堂,因为服务群体更加广泛,客流量大,从而可以将成本摊薄。在一些可以提供老年餐的社区食堂,其社会餐的利润甚至覆盖老年餐的成本。一线养老工作者孙淼认为,社区食堂或许能为养老助餐服务提供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养老驿站可以加强与社区食堂的合作,让社区食堂帮助养老驿站解决助餐问题。

339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