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绿绿2014
019年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合格证书已下发,请厦门考区的考生前来领取。一、证书领取时间每周一、周三8:30-11:30; 2:30-17:00 (节假日除外)二、领取地点厦门市人事考试测评中心领证处(厦门市湖滨东路319号C座三楼)三、证书领取方法为了方便广大考生实行现场取证与邮寄取证两种方式:1、 现场取证:考生凭身份证原件领取证书,若需要代领,代领人需同时携带代领人和考生身份证原件。2、 邮寄取证(邮费自理):通过扫描厦门市人事考试中心证书邮寄二维码,按流程办理快递业务[请参阅《关于开展职(执)业资格证书(专业技术人员类)快递邮寄服务的通知》]。四、其他事宜随证书一同下发的“×××证书登记表” 须放入个人档案存档或交给单位、学校(在校生交给学校),由单位、学校存入考生档案。
疯哥觅食
关于社工证如何考取,下面全面介绍一下:
一、社工证报名条件
二、社工证报名流程
三、社工证考试科目
初级社工证: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社会工作实务(初级),全部为选择题,60分通关,一年一个考试周期。
中级社工证: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综合与法规为选择题,实务为主观题,60分通关,连续两年通关三门。
四、社工证备考资料选择:
视频课程+题库+教材模式,建议官方指定的正版教材,比盗版贵一些,但是质量更保证,教材配合着视频课程来看,效率更高。
五、备考方法
通过率是参考,规划备考方向
任何考试都有一定难度,社工考试亦然!通过率说明什么问题呢?唯一的说明就是要端正备考态度,踏踏实实就足以碾压一切花里胡哨。对待考试,大意可以失去荆州,骄兵也必败的道理不用在这里多重复的说了。没有掌握教材知识体系、没熟悉考核重点,没有研究题库,那么通过率必将是未解之谜。
教材是核心,视频课程是突破口
2021年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最新教材已经出版,强烈推荐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的正版教材,之所以不推荐几十的盗版,无论师教材或教辅,都没有经过精准校验,错误一大堆,误人子弟。古往今来,贪小便宜上大当的道理就不在此多说了。2021的教材除《中级社会工作实务》没有什么变化外,其他各科目的变动还是比较大的。在复习的时候,教材最起码要通读两遍以上,最好是配合着视频课程看,老师讲解的重点和必考点能助你快速的掌握知识点,也能发现你不曾掌握或遗漏的地方。
光说不练假把式
掌握知识点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运用于做题之中,很多考生在学习时觉得知识点已经掌握了,但是一做题就出错,通常来说很正常,掌握知识点并不代表你能运用好知识点,因为运用本身就要求灵活性的,各种真题、模拟题、练习题做起来,不管什么“妖魔鬼怪”,终究会练成一双火眼金睛。关于做题,我们之前专门写过,在此不多说,千万别迷恋刷题,反而本末倒置。
没有不够的时间,只是你一直拖延
社工考试的教材少则两本,多则三本,还要配合看完那么多节视频,眼看备考时间也就90天了,今年变化大一点的区域,要重点关注,入考的几率非常大。
熟悉专业词汇,关注时政新闻
尤其是中级社工考试,无论是案例分析题还是方案设计题,很多时候都是需要我们结合案例材料来进行答题的,在答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一些专业术语来进行写作,这不仅会给阅卷者一种好的印象,也会为自己的答案加分。所以考生在平常复习的时候,专业术语的理解和运用一定要学会,平时也可以多关注一些时政新闻或热评文章,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
ellegirlme
通过社会工作师考试后,可以凭相关证件到当地的人社部门领取。证书持有人本人领取的,凭身份证原件领取;代领的,凭代领人身份证和证书持有人身份证原件领取。具体领取的地点要根据以当地政府通知的地点为准。
在领取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时要注意,不是所有时间段都可以领取证书的,要根据通知的领取时间来领取证书。
考试科目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考试实行全国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的考试制度,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
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科目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社会工作实务(初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科目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以上内容参考:阳江人事考试网——关于发放2019年度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的通知、百度百科——社会工作师考试
蜜桃红茶
社会工作者资格证书有什么用
社会工作者资格证书有什么用,近期,全国多地启动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报名工作。近年来,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报名人数不断增多,社会工作者资格证书有什么用。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分为助理(低级)社会工作师、中级社会工作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三个级别。高级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评价办法另行制定。
考社工证有什么用?
社会工作师证有利于找工作,并且参加面试等会有加分等福利,具体如下:
1、该证书获取后属于职称类的证书。简单的来说不论我们将来走到哪里,在哪里工作,这一个水平职称将会伴随着我们终身,它是我们能力水平的一种证明,更是我们工资待遇的评定标准,并且是跟随我们人事档案留存的。
2、考取社工证,可以为社区招聘考试免笔试或者加分,从事社区工作的人员每月也会获得相应补贴。
3、从近4年来,国家取消了很多的证书,截止目前保留的发证一共还有151个。其中社工证被列为中国十大最有用的证书之一。由此可见,过去很多职业的内容和方向都将并入社工证的范围之内。
社会工作者是做什么的?
社区工作者,是指经过一定的选拔或公开招考程序,被各街道(镇)或社区的两委一站(党委党组织、居委会、社区服务站)选用的人员。并在以社会基层社区为基本的服务区域,为居住在小区内的各类人群提供各类公共服务(协同治理)与其他公益服务的专职工作人员。
社区工作者,工作一般在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工作站等社区组织,目前的社区工作者,大多数城市是没有编制的,不过,有的经济发达地区,在社区书记、主任的待遇可以参照当地的事业编制的待遇享受。
社会工作师,是一种新的职业资格,《全国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大纲》日前已获人事部审定通过,这意味着社会工作者首次被纳入国家专业技术人员范畴。
近期,全国多地启动了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报名工作。近年来,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报名人数不断增多,去年,全国超80万人报名参加这一考试。社会工作是个什么工作?社工考试为啥突然火了?
社工是个啥职业?
全国万人取得社工职业资格证
日前,民政部介绍,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呈逐年递增态势,目前全国共有万人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
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一项核心制度,由民政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共同建立,分为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三个级别,采取全国统一考试和评审的方式开展评价。
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副司长孟志强介绍说,自2019年以来,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以每年10余万人的数量逐年大幅递增,2021年报考总人数更是达到80余万人。
考生涵盖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应届毕业生等。
孟志强表示,社会工作者主要面向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心理疏导、关系调适、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服务,他们不仅来自民政工作领域,还大量分布在青少年事务、职工服务、禁毒戒毒、矫治帮教、卫生健康、教育辅导等领域。
2022年社工考试报名已经启动
按照民政部的介绍,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工作岗位的不断开发、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服务站点的不断增加,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程度显著提升,对社会工作者的评价需求也相应提高。
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安排,今年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将于6月18日、19日举行,目前,各地考试报名工作已经陆续启动。
例如,河南省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4月27日开始报名,报名时间为4月27日至5月4日,资格核查分网上在线核查、网上上传证明材料和考后核查三种方式。
山东、广东、上海、黑龙江等地的报名时间为4月26日至5月5日。多地考试报名严格执行属地化管理,报考人员须选择考试时工作或居住所在地市进行报名。
“社工职业资格考试以注重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应用相关知识,有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出发点。” 华图教育研究院专家欧海对中新网表述。
欧海表示,随着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步伐的加快,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身份和专业作用进一步明确。
去年80万人报考 社工为何越来越火?
近几年,全国范围内社会工作者招录人数明显成上升趋势,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也不断增多。
欧海表示,国家高度重视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社工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就会随之增加,报考人数就会不断增多。
除此之外,各地通过各种奖励措施鼓励社会工作者考取职业水平证书,以此来提升社区治理的专业化水平。例如,在江苏无锡滨湖区,助理社会工作师每月补贴500元,社会工作师每月补贴800元,高级社会工作师每月补贴1000元。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王思斌对中新网表示,近年来,部分地区对社会工作者提出考取证书的硬性要求,同时,提供补贴等奖励政策激励社区工作者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使得报考人数不断增多。
“这一方面推动了社会工作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和在基层工作的人员获得职业认同的一种方式。”
王思斌表示,社工的工作范围较宽、面对的问题繁多复杂,而目前部分基层工作者的职业要求不明显、对岗位能力的需求缺乏细致的规范,部分基层工作者的专业理念和知识不足、不扎实,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
“持证上岗”对社工的专业资质提供保障,掌握专业知识和方法,有助于他们获得群众的认可,在具体的社会工作中深入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在王思斌看来,要进一步畅通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提升社会工作群体的能力,才能实现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专业化、本土化和社会化,发挥社会工作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民政部举行2022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民政部第一季度民政重点业务工作进展和第二季度相关工作安排,介绍社会组织管理和慈善社会工作领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是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一项核心制度,由民政部和人社部共同建立,分为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三个级别,采取全国统一考试和评审的方式开展评价。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工作岗位的不断开发、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服务站点的不断增加,社会工作职业化、专业化程度显著提升,对社会工作者的评价需求也相应提高。”
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副司长孟志强介绍,自2019年以来,考试报名人数以每年10余万人的数量逐年大幅递增,2021年报考总人数更是达到了80余万人,创历史新高,考生涵盖了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应届毕业生等。
目前,全国共有万人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有效促进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结构的优化和素质的提升。按照人社部统一安排,今年的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将于6月18日、19日举行,目前各地考试报名工作已经陆续启动,具体事项可查询中国人事考试网、各省(区、市)人事考试机构发布的有关通告。
孟志强表示,社会工作者主要面向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心理疏导、关系调适、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服务,他们不仅来自民政工作领域,还大量分布在青少年事务、职工服务、禁毒戒毒、矫治帮教、卫生健康、教育辅导等领域,日益成为服务人民群众、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治理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孟志强提到,在这两年各地疫情防控工作中,广大社会工作者着力为受疫情影响群众提供情绪疏导、资源链接、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等服务。
湖北省在疫情期间,探索形成了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区志愿者为依托、以社会慈善资源为助推的“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机制,助力化解了疫后综合征。目前,民政部在全国积极推动创新“五社联动”机制,引导发挥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优势和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