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正正
社会工作督导的三大功能当中,支持性功能是比较独特的,主要是因为它多数情况下,不是作为一项明确的、独立的督导工作来开展,更多是教育性督导和行政性督导的一部分。也可以这样说,支持性督导是被包含在行政性和教育性督导当中,发挥有效的教育性督导和行政性督导,也能够对社工发挥良好的支持作用。 作为督导者(离开前线的家综管理者)的开展督导工作的一年半中,要发挥良好的支持性功能是不容易的。良好的支持性功能,主要包括为社工提供有效的情绪支持、促进社工提升能力、提升社工的自我价值感三大方面。 (一)提供有效的情绪支持 社会工作是一项需要较多情感投入的工作,社工也会由于服务过程的不顺利(或没有工作成效)、感到工作得不到认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紧张、甚至小区居民的误解和自身生活上的压力而产生失落或焦虑等负面情绪。无论是那种情况,理解社工的感受是极其重要,就如个案服务一样。当督导者与社工面谈时候,更多是以上下级的身份进行,在没有能够纯熟地运用督导技巧时,督导者会更倾向于以管理者的身份与社工面谈。这种状态下,督导者会或多或少地通过教育的方式来进行面谈。这对督导者理解社工的感受会有阻碍,也对面谈的过程的和发挥支持作用产生不利的影响。然而,即使在个案辅导中能较好地向案主表达所谓的同理心(或说共情),也较难在与社工面谈中娴熟自然地运用。尽管技巧是一致的,但督导者本身会担心未能有效地同理社工而感到有些压力,而这种压力,在个案面谈中则没有那么明显地产生。 当社工向我提出,有事情需要和我谈时,我总会让社工稍等三五分钟来给我做适当准备。在面谈中,他们或多或少地会表露一些情绪或感受,我希望通过稍作准备,来让自己能够较好地理解到他们的感受,并能较好地响应。曾有一名主管表达期望,希望中心能够给予社工提供足够的支持。社工的需求表达,让我略显紧张,扪心自问,在代理中心主任期间,对社工的支持确实不足。令我感到轻松的是,原意接受社工表达的要求和意见,对他们也是一直情绪上的支持。“足够的支持”是比较模糊的需求,督导者需要了解其中具体的含义。感到“没有足够的支持”的社工表示,希望督导者能多一点称赞和鼓励社工,得不到鼓励会感到没有信心,而且会比较大压力。这让我多次思考,在督导过程中,督导者首先急于看社工的工作成效,而没有先关注和了解社工可能存在的压力和困扰,则会未较难地发挥支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直接教育的方式都是无效的支持。当社工对督导者比较信任,并且期望督导者给予他意见时,督导者没有首先给予社工感受上的响应,并不会影响面谈的进行和效果,因为社工当时更期望督导者直接提供意见。情绪困扰的处理在先还是在后,也视乎社工与督导者的关系和社工当时的期望。 (二)促进社工提升能力 尽管社工的能力提升,较多通过教育性督导来达成。但不得不承认,督导者本身的知识和经验也是有限的,督导者无法源源不断地作为一个知识和经验的传授者。社工产生的情绪困扰,也有源于认为自身专业能力不足,并且相信,当自身的专业能力提升了,便能更好地助人解决问题。若问社工未来半年或者一年中,希望自己哪方面能有所提升,他们的响应几乎集中在“提升实务能力”这个范畴内。与此同时,社工在专业能力提升上,却也有较多的困惑。督导者在进行支持性督导时,引导社工的反思和自主学习,促进社工的能力提升是十分必要的。尽管督导者自身的知识可以不断增长,但这种知识一旦没有通过督导社工来促进社工的成长,是难以体现督导工作的效果。实际上,每个社工希望提升具体哪方面的能力不尽相同,督导者也需要根据社工的专业背景、实务经验、优势劣势等方面,与小区的服务需要相结合。 在促进社工的能力提升上,引导社工的自主学习十分关键。在服务的指导解疑过程中,与社工回顾工作经历,其中对他们有用的经验,通过促进社工整合经验和反思,使其获得能力提升方法。社工在个案服务上,能够根据培训和督导所学习的内容尝试在在实务中运用,社工在能力提升上,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督导者需要引导社工在进一步且系统地学习。例如提供相关材料或者书籍、对比同类型的服务案例有何共通之处、归纳同类服务的介入手法模式等,重点说明社工发现自主学习对自身能力提升的帮助,这都能促进社工在自主学习上,有更多个人的思考和方法探索,社工自我反思的积极性也会提高。当社工在实务中使用某些有效的方法后,督导者也需要将发现到的进步回馈给社工,肯定其实务效果的改善是得益于能力的提升。 支持性督导之所以比较独特,还因为督导功能中的教育、行政和支持的要素其实是互相交织的。通过教育性督导帮助社工的专业能力提升了,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社工在工作中产生情绪困扰,社工也会更有信心地取得工作的成效。通过行政性督导,建立某些服务的指引,诸如入户探访的方法指引,接触个案之前的技巧指引,服务文书撰写的方法指引等,都能为社工尤其是新入职社工提供相应的支持。 (三)提升社工的自我价值感 提升社工的自我价值感,可以说是督导的支持功能发挥最有价值的体现。同时,要让社工获得良好的支持,也需要先处理好社工的情绪困扰,进而与社工提升能力的方法,才会更好地提升社工的自我价值感。目前社工的从业动机不一,社工能够获得高薪之类的外在物质激励是极少机会的,能够有职位晋升的空间也不多。为了让社工能时常发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藉此提升员工的自我价值感,对社工保持工作的积极性是极其重要。多数情形下,社工对于自己工作缺少价值感,都是夹杂着情绪的困扰及工作中的迷茫和无力感。 在一位入职仅一年的社工说她已感到职业倦怠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惊讶:从业仅一年就感到职业倦怠!此响应以表达,我便感到并没有去理解社工的感受。受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影响,我认为社工起码从业三年才会产生职业倦怠。而事实上,社工的感受是真实的,督导者也应该关注社工“此时此地”的感觉和需要。在马上意识自己的错误后,接着的面谈当中,尝试让社工讲述更多她对于职业倦怠的感受。从面谈的细节中发现,社工的感受被理解,才更有利于督导者之后帮助社工发现自我的价值。社工表示,在跟进较多同类型的个案中,自身没能摸索到解决此类个案的方法,因而感到沮丧,对此类的个案已惧怕。在处理此社工的倦怠当中,让社工看到一年以来,自己会有哪些方面的提升,甚至跟进同类个案时。自己的介入视角、分析思路有哪些改变,并指导社工从个案面谈中发现案主哪怕微小的改变。或者服务对象对社工的哪些回馈,让其感到工作有意义。其工作也是有价值的,这需要社工用心和努力付出所得来。还强调,专业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久的过程。 这个经历,也提醒我在督导过程中,怎样帮助社工发现工作的意义。尽管并不容易,但十分重要。这经历也提醒自己,在文书批阅当中,总会期望看到社工有更好的跟进效果,而对社工某些细微的良好表现有所忽视,这会不利于提升社工的自我价值感。文书中哪怕是细微的可圈可点之处,也应该重点突出,尤其是对经验较少的社工更有帮助。社工受到有诚意的鼓励和称赞,得到认同的社工会更有能地工作,会更容易提升自我价值感。 督导者更需要保持自我反思 作为管理者的督导角色,对于社工的能否在督导过程中获得支持需要重视。在面谈即将要结束时,我通常会问社工不愉快的感受和压力是否少了;是否已发现可以去尝试的方法,若有,简单说说;是否会觉得工作是有价值的(认为毫无价值的想法是否有转变)。通过这种问题来用于评估督导的效果。尽管我会担心社工表示没有解决其困扰而产生压力,但是社工的真实回馈更重要。当社工表示其困扰仍没有解决时,则询问社工,我们再花一些时间来探讨他最急切、最细希望解决哪一点。同时也回顾面谈之中,指出哪些是可以去尝试做的。成为督导者一年半以来,在督导的能力提升上,要比在前线时的实务能力提升更有难度,成就感也更难获取。这或许是与督导者缺少相应的指导有关,这也要求督导者更需要自我学习和反思的能力,也要求督导者本身应比社工有更强的反思和自我察觉能力。毕竟,督导者不会像社工那样,会有专门的督导者来支持工作。督导者同样存在的情绪支持、提升能力和自我价值提升的需要,督导者的自我反思显得尤为重要,督导者更需要多加反思和总结经验。 文章仅是个人在从业过程中接受督导、督导他人的经验思考,不一定具有代表性。一八年一月十七日记。
吃得圆圆的
社会工作督导过程及其技巧有以下一些:(一)社会工作督导的一般过程从督导者与被督导者的相互影响的过程看,督导过程可分为 4 个阶段。1.督导前期督导前期是督导者与被督导者建立关系的基础期,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任务是相互熟悉。督导者通过直接面谈了解被督导者的相关信息,让被督导者放松心情、接受督导。2.开展期开展期的重要任务是建立互相信任和双方同意的督导形式,并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确定。督导者要和被督导者一起分享督导的目的,清楚描述双方的角色、期望与要求,并征求被督导者的意见。3.工作期工作期是督导历程的最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督导者要与被督导者分享实践经验与感受,解疑释惑,指导工作,促进其发展,支持被督导者做好服务。4.终结期终结期督导者应总结督导过程中各个阶段所讨论过的事情,并综述被督导者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过程,回顾被督导者的长处和弱点,帮助被督导者更加清醒地把握自我,加强自我改进。(二)社会工作督导过程中的技巧1.督导的相互契合技巧督导的相互契合是督导前期的最重要技巧。相互契合是指督导者在每次督导中都要用一定的时间了解和关心被督导者的处境,并表示关心。相互契合的重点在于寻求问题和面对要处理的问题,而不是用感情淡化困难,甚至拒绝面对困难。2.订立协议这里的协议是指每次督导时所订立的协议,尽管督导者与被督导者已经就督导的整体、历程、目标和互相的角色订立了协议,但每次督导时应再为这次督导订立协议,将督导双方的要求和期望不断更新,并回顾上次的协议,根据督导的阶段和需求进行适当修正。3.开展话题的技巧督导者可以采取 5 类技巧鼓励被督导者提出并探讨问题:一是由简入难。二是包容。三是专注地聆听。四是提问。五是保持沉默。4.同感与分享感受的技巧同感是社会工作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巧。不要刻意与被督导者保持距离,反而应该注意关心被督导者。当被督导者谈到感受时,督导者要勇于面对,并能够就被督导者的处境给予自然回应。最后,督导者应能总结被督导者所面对的问题,这样才能使他知道你了解他的处境和感受。5.要求被督导者努力工作和分享资料为了让被督导者能够顺利完成工作,督导者要收集有关资料,并要提供和分享相关资料,容许被督导者就资料提出问题,这样也有利于沟通。6.督导会谈的结束技巧督导者应该在每次督导结束时总结本次会谈讨论过的事项,并将讨论的收获作为日后工作的指引。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