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65

沐沐渔的天堂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2017年社会工作者课件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恶狼追月

已采纳

2017年社会工作实务学校社会工作知识要点

学校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及技巧运用于教育机构和相关设施中,致力于改善学习环境和条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提高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学校社会工作知识要点,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学校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的特点:专业性、科学性、艺术性、实践性。

学校社会工作的定位:一,与德育的关系:归属学校德育范畴;二,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有区别也有联系,二者相辅相成;三,与班级管理的关系:二者有所不同,但要与班级管理者全作,加强沟通;四,与生活管理的关系:包括生活管理,但不等同。

学校社会工作的要素:一,学校社会工作的属性;二,学校社会工作的对象;三,学校社会工作者;四,学校社会工作的功能;五,学校社会工作的目的。

学校社会工作的功能:一,帮助处境不利学生,促进教育机会平等;二,推进学生知识学习,为丰富人生奠定基础;三,协助学生能力提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四,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实现人生积极成长;五,协调各方教育资源,形成优质教育合力。

会对学生一般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一,学业发展与生涯规划的需要:主要通过小组工作的方式,小组设计包括明确生涯目标、注重能力培养、结合学习生活、提高学习方法。二,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入手点,帮助学生自我觉察、提高学生个性品质、促进学生养成技能、协助学生自我成长。三,自我认知与自我探索的需要:通过个案、小组、社区工作方式达到如下目的,帮助学生悦纳自己、帮助学生肯定自我、协助学生发掘潜能、协助学生规划未来。四,情绪觉察与情绪管理的需要:学会认识情绪、能够辨别情绪、懂得掌控情绪、正确处理情绪。

台湾学者洪凤仪对生涯规划的定义:生涯规划是一个人尽可能地规划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在考虑个人的智能、志向、价值,以及阴力、助力的前提下,做好妥善的安排、并借此调整、摆正自己在人生中的位置,以期自己能适得其所。

自我认知:也叫自我意识,或叫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对自己的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知。自我认知包括认知自己的价值观、人生方向和目标,认知自己的性格特征,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觉察自我的情绪变化、原因等。

霍尔把青春期说成是情绪情感的暴风骤雨期,最突出的特点是两极性的.表现,具体表现如下特征:第一,强烈、狂暴与温和、细腻共存。第二,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第三,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针对学生特殊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一,针对学业困境的学生;二,针对人际关系困境的学生;三,针对生活困境的学生;四,针对心理困境的学生;五,针对特殊行为群体学生。

学业困境:学生的学业成绩没有达到学习上应该达到的标准。

学业困境的四原因:学生自身的原因、学校的因素、家庭的因素、社区的因素。

学业困境辅导方法:个案工作方法、小组工作方法、学校社会工作者与任课教师合作、学校社会工作者协调利用社会资源。

人际关系困境:那些渴望与人沟通、得到别人理解却因为种种原因难以实现的一种状态。

类型:沉默寡言型、遭人排挤型、行为偏激型、专横霸道型。

辅导方法:个案工作方法、小组辅导方法、社会工作与学校教育结合、资源整合的方法。

生活困境:家庭贫困的学生和特殊家庭的学生。特殊家庭学生指单亲家庭、再婚家庭、服刑人员家庭、残疾人家庭的学生,其面临的问题有:情绪问题、经济压力问题、照顾的问题。

辅导入手:情感支持、发展支持系统、挖掘社会资源、开发学生潜能。

学生常见的心理困境:沮丧、压抑、抑郁、冷漠、嫉妒、焦虑、孤独、浮躁。

服务方法:个案工作方法、小组辅导方法、学校宣传方法、整合资源方法。

特殊行为群体学生:有暴力倾向、网络成瘾或者违纪违法的学生。

网络成瘾:由于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种生理性不适。原因:一,青少年心理发展不成熟,是非观不明确;二,父母工作繁忙,忽略孩子内心需求,于是转向网络世界寻求安慰;三,学习压力大。

对违纪违法行为服务方法:深入细致的个案工作、建立团体形成正向影响、关注家庭凝聚力量、开发社会资源争取社会支持。

抗逆力:克服不利环境的能力,纵使每日在复杂的环境下面对一连吕挑战,仍能地作出有建设性的生活抉择等。有常规和非常规两种形式。

构成要求:外部支持因素 I HAVE ,内在优势因素 I AM,效能因素I CAN。

1990年Richardson提出“抗逆力模型”,结论:抗逆力是激发的结果;保护因素对生命历程具有决定作用;功能失调不是逆境的唯一结果;抗逆力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重构四可能:功能失调;丧失性重构,平衡性重构,抗逆力的重构。

培养抗逆力六步骤:一,促进亲社会联结;二,建立清晰、稳定的边界;三,教授生活技能;四,提供关怀与支持;五,建立和表达高的期望;六,提供机会,促进参与。

个案管理的基本过程:一,识别服务对象;二,对案主的生态系统进行评估;三,评定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四,完成资源——社会支持网络——案主的对接;五,监管服务的运输;六,评估。

个案管理的基本原则:一,接纳尊重,唤醒自尊:发展的观念、温暖的态度、积极的关注转型;二,真诚信任,良性互动:真实的自我、开放坦诚、避免真诚的误用;三,维护自决,灌注希望。

个案管理注意事项:一,避免学校个案工作的“德育化”;二,避免学校个案工作“心理化”。

团体辅导方法的原则:自愿原则、按需开展、小组同质性与异质性的平衡、关注共性需要、突出活动主题、学生为主教师推动、联系课程有所突破、方案设计体现动感、富有真情触动情感、循循善诱减少说教。

倾听——同感——判断——商量,是团体辅导基本的工作路径。

团体辅导的基本程序:确定选题、招募组员、组员甄选、活动实施、效果评估、服务跟踪。

活动实施分:团体辅导前期、形成期、协商期、成熟期。

2017年社会工作者课件

246 评论(11)

萌萌cxm1004

社会政策的资源

如何调动资源,是社会政策行动的又一重要的问题。在当代社会,各国政府和许多非政府组织都大规模地介入社会事务,社会政策已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公共行动体系。如此庞大的行动体系需要大量的资源来支撑。因此,如何调动资源是各国社会政策行动中的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

(一) 社会政策资源概述

1. 什么是社会政策的资源

所谓“社会政策的资源”是指维持社会政策行动所需要的各种物质条件。

2. 社会政策资源的形式

大致上可以将这些资源分为资金性资源和非资金性资源。所谓资金性资源是指直接投入资金,或者投入可以换算成资金的物资。所谓非资金性资源,一般是指不能换算成资金的投入项目,例如志愿者服务等。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社会政策方面的投入绝大部分是资金性投入,通过资金的投入为社会政策的对象提供现金资助,或调动社会福利服务所需的人力(服务)和各种物资。因此,政府为推动社会政策行动必须筹集大量的财政资源。

(二) 社会政策资源的调动方式

在社会政策行动中,政府和其它各类组织以各种方式调动资源,以满足社会政策行动的需要。可以从政府调动资源的方式和非政府组织调动资源的方式来分别分析各种资源调动方式。

1. 政府调动社会政策资源的方式

(1)税收

(2)专项收费。包括 “受益者付费”和“非受益者付费”两大类。

除了税收和专项收费以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国债、利用外资以及其它各种途径筹集资金,以支撑社会政策行动的财政开支。

2. 非政府的资源调动方式

在政府行为之外,各种非政府组织及个人和群体也在以各种方式调动各种资源,以满足人们对福利性社会服务的需求。其中主要的方式包括社会集资、捐赠、志愿者服务等。

(1)社会集资

(2)社会捐赠

(3) 志愿者服务

志愿者服务是指人们在自愿的基础上利用其业余时间无偿地或低偿地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志愿者组织不等同一般的非营利组织。

(4)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

(三) 社会政策的经费投入

1.政府社会支出

(1) 什么是社会支出

所谓“政府社会支出”(Social expenditure)是政府在社会政策各个领域所做的财政投入量的总和,也是指政府财政总支出中用做实施社会政策的部分。当代各国政府的社会支出都是实施社会政策所需经费中的主体部分。社会支出是政府财政支出中的一类总称,其具体的内容包括其社会政策或社会事业各个方面的支出。

(2) 对社会支出的测量及统计指标

衡量一个国家政府社会支出水平常用三类指标:

---- 人均支出额:政府社会支出总额/总人口;

---- 政府社会支出占政府财政支出总额的比例:(社会支出额/财政支出总额)×100%;

---- 政府社会支出占GDP的比例:(政府社会支出/GDP)×100%。

(3) 社会支出的结构与类别

对社会支出的分析,不仅要看其总支出额,而且还要看其中支出的结构,即社会支出总额中各项支出额及其比例。政府社会支出的结构体现了在一定时期中政府在社会政策领域重点投入的方向,也体现出政府社会政策的倾向。

此外,政府社会支出中还包括了不同的类别的支出。其中包括预算内社会支出与预算外社会支出;以及中央财政支出的部分和地方财政支出。(中央财政社会支出与地方财政社会支出的比例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政策体系中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责任关系。)

2. 政府对社会福利的其它资助方式

(1)减免税费

(2)人员调配和物资调拨

3. 社会政策的其它经费来源

(1) 项目配套资金

(2) 社会保险基金

(3) 国际援助

(4) 民间投入

150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