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03

YeezyYeezy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社会工作者的访谈感想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嗨吃嗨胀

已采纳

如何做好社区工作? 社区是城市居民的家园,社区的安定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繁荣与稳定。创建“平安社区”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区域竞争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际行动。 我觉得,要做好社区综治工作和群防...

社会工作者的访谈感想

223 评论(13)

吃客5588

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价值伦理,理论基础,方法技巧,动用资源进行一番思考之后,我发现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首先,从社会工作的功能着手分析,就会发现社会工作者的重要作用。清华大学孙立平教授提出过社会溃败的概念,所谓社会溃败就是指社会机体的细胞坏死,机能失效。个人也好,家庭也好,都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避免这些细胞的坏死,社会工作者就能起到巨大的作用。社会工作者要做的不仅仅是助人,救难,解困,更重要的是要帮助人发展。社会工作尊重人,认为人是有潜能的,并把充分挖掘个人潜能,达致个人幸福和社会进步当做自己的目标。社会工作者让社会的每一个细胞健康发展,也就为整个社会有机体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提供了保障,这也就对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价值伦理,理论基础,方法技巧,动用资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社会工作者应具备怎样的价值伦理?又会有那些现实困境呢?尽管西方社会工作体系存在矛盾与争论,但“爱人”“助人”是不争的核心价值观念。“爱人”“助人”不仅是西方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在此基础之上,社会工作者就应具备平等,信誉,独立,礼貌,孝顺,抱负,勤奋和竞争的社会基本价值和敬业,接纳,自决,个别化,尊敬人等专业价值,树立“为人服务”的观念,某种意义上说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利他型的人格。如果只把社会工作当做谋生的职业,我想这样的人是不能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社会工作者。那么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困境,社会工作者也要生存发展?他们的权益又该得到怎样的维护呢?社会工作者对当事人的伦理责任包括当事人利益的首要性。尊重当事人的权利和特权,做出一切努力来最大限度地培育代表当事人的自我决定权利。尊重当事人的秘密和隐私。当设定费用的时候,社会工作者应该保证其所履行的服务于当事人的支付能力比较合理公平。前三点与社会工作者的技能有较大的联系,费用却是我们在现实中不能回避的问题之一。我们在参观老年公寓时,护理老人的社工就对自己的收入提出了不满,对五位老人实施全护,一个月的基本工资才1600多元,而且休息的权利也得不到保障,在这样的情况下社工必然是带着不良情绪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又如何保证前三点伦理责任的实现呢?毕竟社工也是人,也需要自身的发展,而案主通常是弱势群体,无法支付高额的费用,而在中国,NGO,NPO发育又不完善,那么政府是不是应该在这方面担负更多的责任呢?加大对社会工作的投入,培养高素质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实际上能够节约社会管理的成本,如果有社工前期介入,北京同仁医院徐文被砍的惨剧也许就会避免。社会工作者需要较高的价值伦理要求,同时他们的权利也需要保障,也只有在社会工作者的权利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谈社会工作者的价值伦理要求才不会那么空洞。在我看来,社会工作者应具备的理论基础不一定有多么深,但广度要求较高。社会工作者区别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法律工作者等,让他们在这些领域有较高的造诣确实有些强人所难。我想社会工作者的理论基础要广,能够应对多样的案例情况,并确保能够解决案主的问题。在我们上课所接触的案例中,较多的应用了偏重于心理学相关理论,比如人本治疗模式理论,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等。由此可见,心理学相关理论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认知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社会系统理论,标签理论,沟通理论,人文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增权”或“倡导”理论,女权主义理论等也都需要社会工作者的掌握。此外,我认为,社会工作者不仅仅局限于一些理论,在法律常识,健康常识上也要有较好的掌握,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案主服务。社会工作者在具体为案主服务时,也要掌握较好的方法与技巧。从我们上课所接触到的案例来看,个案社会工作基本遵循接案 ,预估,计划,介入,评估 ,结案的工作程序。在接案的过程中要注意对案主个人资料,个案背景,接案原因进行全方位收集,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估,如果超出了社工的能力范围,就有必要建议专业机构和人士的介入。在介入个案过程中,则要注意与案主沟通的方法技巧,学会运用各种社会资源来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我也深刻的体会到方法技巧也必须建立在耐心和对社工事业的奉献基础山,把方法技巧深深内化于心才能得到较好的工作效果。在总结案例的基础上,我发现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需要学会动用各种资源。比如,家庭资源,社会工作者要学会通过案主的亲人来帮助案主走出困境,在大班个案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就是与陈姓小朋友的母亲进行了很好的沟通,在其母亲的帮助下帮助案主解决自身问题。社交资源,案主的好朋友往往能对案主有较大的影响,社会工作者要学会通过案主的朋友来帮助案主走出困境。单位资源,在中国这种特殊国情之下,单位对一个人往往起着很大的作用,社会工作者适当的与案主单位接触,通过单位的影响来帮助案主走出困境,政府及社区资源,社会工作者要学会通过官方机构的政策帮助案主走出困境,在退休老人照顾案例中,社会工作者就是通过政府的优惠政策来解决案主的住房问题。专业资源,当社会工作者发现自己无法满足案主的要求时,要学会求助心理医生,法律工作者等专业资源来帮助案主走出困境。山西电视台某频道有一节目叫《小郭跑腿》,节目里的记者就是扮演了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帮助一些处于家庭纠纷,人际矛盾等人们,节目中的记者往往就是动用了案主的朋友圈,社区街道,村委会等各种社会资源来帮助案主走出困境,其中有很多我们值得借鉴之处。总之,社会工作的重要功能就决定了社会工作者在价值伦理,理论基础,方法技巧,动用资源等方面的较高要求,建设一支专业的高水平的社会工作者队伍,任重而道远。

173 评论(15)

丸子丸子小樱桃

社会工作作为“以生命影响生命”的服务性实践学科,要求社会工作人员全面介入服务对象及其生活环境,通过同理心去理解服务对象面对的困境。因此,社会工作者需要在服务过程中与服务对象建立真诚、分享、包容、接纳的信任关系,达到用心沟通的专业要求,而不是仅仅通过社会学调查研究分析就能完成的。社会工作作为以服务为导向的实践性学科,不仅要求工作人员要对其服务对象及其所在社会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服务对象所处困境的成因,还需要针对服务对象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并负责实施和评估,它是一个过程性的服务工作。社会工作以服务为导向,则需要对服务对象及其系统全面加以分析并最终找到解决服务对象问题的办法。涉及到包括自然、历史、社会环境、组织行为、心理分析、社会保障等多学科多角度内容,既包括方法性的技术,也包括理论性的指导,实践经验的总结等。

200 评论(13)

蓝Luckyclover

“你当初为什么选择社工这份工作?做社工累吗?”

“嗯,其实做社工挺累的。开小组、策划活动、做个案、上门探访、写文书、外展服务、布置场地、与政府部门或媒体打交道......但我愿意,因为当初那颗助人之心没变过。”

作为一名90后,作为一个新崛起的“社工人”,2012年是我的起点。

成为一名社工,与其说是偶然更不如说是自然。或许,社工之路是我命中注定的路。

回想当年读大学的时候,社会工作,这个专业,想必大家听起来挺陌生的,很多人都默认为社工又像是义工,又像是护工,甚至有些嫌弃的感觉,当然这不是我自己自愿选择的专业,我是调剂的,服从分配的。当时,我真的有点抗拒这门专业,更多带着的是懵懂和好奇,而后来慢慢接触之后,我却爱上了这个专业,也因这个专业改变了我的一生。

(图片来自网络)

2014年10月,我在广州一间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进行专业实习,当时领着微微的500元实习补贴,要解决吃饭、住宿、交通等生活问题,真心不容易。可正因为那颗心还在,没忘记过,一直坚持地熬过去了。

2015年6月,我顺利地大学毕业了,专业对口地成为了一名一线社工。没有华丽的着装,没有成熟的服务经验,只有最质朴的理论知识。记得当时,身边有很多大学同学毕业后都没有选择社工之路,说白了,大家都觉得社工工资低,发展前景渺茫,琐碎事甚多。就连当时朋友他们都不太看好我选择走社工这条路。

(图片来自网络)

而自己恰恰是属于那种想象力比较丰富的人吧,一直抱着对社工憧憬的幻想,坚信:总会有那么的一天,微小身躯的我会为服务对象带来巨大的快乐,会让服务对象都记住自己的名字。告诉自己理想一定是要有的,万一不小心实现了呢!

事与愿违,两年了我还是坚持下来,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成长中的磕磕碰碰,让自己对自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和改变,而且做得还算可以吧,从一线社工跳跃到项目主任。怎么说,做一线社工,是你快乐和成就感并存的时候;做项目主任,是你责任感爆棚,挑战你内心最低谷的时候。

社工之路,亦是狂欢之路,亦是孤独之路。

(图片来自网络)

实习期间是在家综的青少年部,每每跟着“冬菇”姐(化名,青少年领域组长)来到学校,那群学生总会乐呵呵地笑着说:“小潘姐姐来啦,我有好多话要跟你说......”毕业后,我却选择了一间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担任一名一线社工。这是一个变化与调整的时期。幸好,我在这里找到了存在感和成就感。刚开始的我在中心开展的第一个小组是一个长者中文学习小组,那些长者会亲切地叫我:“潘老师”。每次去到社区探访,周边的长者总会笑着跟我打招呼:“小潘,你又去上门探访啦......”那是一种温暖的传递,一种爱的感染,也许是作为一个刚刚毕业的社会工作者吧,我自己总会因此倍感骄傲。

(图片来自网络)

每一次小组,每一次活动,因为经验不足,很多时候自己都要加班加点,从前期策划、撰写计划书、招募组员、安排时间和场地、活动内容选择、活动物资购买、活动游戏道具准备、困难预估及解决方案、风险控制等方面都要准备充足。虽然要花点时间和心思,也会很辛苦,但每次小组或活动你会看到长者们脸上挂着开心的笑容,嘴上说出活动满意度挺好,自己那些因为不能好好地休息,要周末加班而不能陪家人的消极情绪瞬间也就烟消云散了,觉得晚上10点还在电脑面前写活动评估报告,还在中心布置场地,还在用手机编辑活动新闻稿发去微信群的辛苦也值得了。

当然,做一线社工自我感觉还可以,但当你要负责一个项目,学做管理,刚开始是我感觉不适应,有点力不从心的阶段。你会感觉困难,感觉没人协助你,孤独感油然而生。这就对啦,谁说社工成长之路是一帆风顺的?有开心与激情,也有失落与孤独,有过挫折,有过跌倒,这是无可避免的。幸好,还是最初的那颗心让我度过了这个难关,让我开始找准了方向,坚持下去。这一次转变,让我成长起来并带来了思考,社工需要不断接受成长,并学会解决成长所遇到的困难,迎刃而解,更要促进服务对象的成长,实现整个社会的成长。

(图片来自网络)

一步一脚印,献给在社工之路正处于迷茫或同感之人。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愿能继续在社工之路,怀着那颗助人初心,坚持走下去,直到永远......

158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