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hao开心
社会工作者个案工作基本技巧
会谈技巧是个案工作中最基本的技巧,主要包括了关注技巧、非语言技巧、倾听技巧、澄清技巧、提问技巧、总结技巧等。下面是我为大家分享社会工作者个案工作基本技巧,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 、会谈技巧:
会谈技巧是个案工作中最基本的技巧,主要包括了关注技巧、非语言技巧、倾听技巧、澄清技巧、提问技巧、总结技巧等。它们无论是在个案的那个阶段都可以适应,而且也是必须使用的技巧,尤其是在个案接案阶段,应用沟通技巧建立有信任的专业关系,让案主尽快地自我探索,了解和发现个人的问题。
1.关注技巧
对别人的关注表示你与案主同在,所以,有效的关注有两个意义:让案主感到你与他在一起;使你成为有效的倾听者。从技术层面上看,关注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微观技能的层次;身体语言的层次;和体现人情的层次。
2.非言语技巧
非言语行为反映你与自己,与助人过程和案主之间的内在协调。你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都应该毫不含糊地表明:你心甘情愿地与案主一起工作。如果你关怀案主并愿意为他的幸福而尽力,但你的非言语行为传达了相反的意思,那就太不公平了;如果你实际上对案主并不关心而你的非言语显示出一幅愿意尽心的样子,那是不真诚。
在个案中,社工的身体可以作为沟通的工具和管道,你的非语言行为所传达出的讯息,对案主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非言语行为可能促进案主对你信任、开放、并开始自我探索;它也可能引发不信任,抗拒而拒绝自我表露。所以,你不仅认识到你的身体作为沟通的管道,你还要学会用你的身体作为沟通的媒介。
3.倾听技巧
完全的倾听包括三个方面:观察和觉察到案主的非言语行为——姿势、面部表情、举动、语调等;倾听和理解案主的语言信息;倾听会谈的上下文,对整个人进行倾听。
4.澄清技巧
在个案会谈开始阶段时,社会工作者在做出任何结论之前,一定要证明案主的信息内容的'真正含义。当你无法确信自己是否明白案主的信息,并需要详细叙述时,检查你从案主信息中听到的内容。
澄清技巧是要求案主对于含糊而模棱两可的或意义隐藏的语句给予详细叙述澄清反应通常以疑问句的形式表达。“你是说……?”“你能再说一下吗?”“你能澄清……吗?”“你说的……是什么意思?”……从案主的回应里,社会工作者能够肯定澄清是有效的,因为案主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并加入了先前信息遗漏的部分。所以,社会工作者不要过早地做出判断和结论,而是花时间检查案主信息中省略和含糊的内容。
5.提问技巧
有效使用提问:提出的问题要围绕案主的关注点;提出问题后,要给案主必要的时间来回答;一次提一个问题,堆积问题会使案主糊涂,他们也可能回答最不重要的那个问题;尽量避免指责性、评判性的问题,指责性的提问令人产生防卫心理;提问服从目的。不要提漫无边际的、目的不明确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应帮助案主具有实质意义;提问时将注意力放在案主身上;避免把提问作为主要的反应方式;
个案工作时不断的提问会产生许多的问题;案主对工作者的依赖性;工作者把自己放在专家的位置上;减少案主的责任和参与度;容易引起案主的反感;太多的问题令案主有被考问或盘问的感觉,当不情愿的案主产生被盘问的感受时,提问更有害。
6.总结技巧
总结代表了案主想要讲的主要意思,社会工作者应该有能力把它在适当的时候表达出来。总结是把案主的口语表达、情绪感受和行为进行综合,整理后向案主表达,找到谈话的重点,帮助案主更加专注而具体地探索自己的问题。
总结技巧能够将案主提供信息的若干元素联系起来,把零散的想法和感觉整合起来;辨别出明显的主题或者模式,促进案主更细致地讨论某个主题;引导谈话的方向,打断案主重复、凌乱的谈话;调整会谈节奏,提供双方心理适当的空间;回顾在过去会谈中的成效,社会工作者在总结中提到案主的长处会更加有用,协助案主发觉自己未曾利用的资源和能力。
二、 反应技巧:
反应技巧是对案主的言语和思想进行编制,将案主的主要思想用工作者的语言表述出来。有效的内容反应不是鹦鹉学舌,而是能够引起进一步的讨论,或者增加对案主的了解。强调案主所表达的最关键的语词和想法很有用。
案主:我知道如果我一直这样混没有什么好处,但是我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我只能这样了.
社会工作者1:你想改变现状但好象没有更好的办法。
社会工作者2:你希望能够改变这种情况。
反应技巧的作用:让案主了解你对他的理解,如果你的理解是全面的,案主会进一步地澄清他的想法;鼓励案主对一些关键想法或思想做出进一步的解释,使他们深入地探讨某个重要的话题;帮助案主更集中注意具有重要性的特殊情景、事件、思想和行为,而不是分心。准确的内容反映还可以打断案主罗嗦的重复;可以帮助案主做决定,重复关键词语和思想会使问题的实质显现出来。
三、对质技巧:
只有在专业关系良好,个案工作过程出现接纳、信任、温暖、同感时,才能运用对质的技巧;对质把焦点集中在案主的感受、想法和行动中明显存在的差异、矛盾、冲突和含糊的信息上;对质的目的不是生硬地撕去案主的防卫,而是邀请案主来挑战那些矛盾的问题;帮助案主意识到在他们的想法、感受和行动中存在着差异或不协调。
在个案工作过程中案主的语言和非言语行为明显存在不一致。案主通常不会或者很模糊地意识到这种矛盾的存在。使用对质的方法就是对案主自相矛盾的地方进行描述,在描述这些矛盾时,使用对质反应非常有助于展现矛盾,或将这些矛盾的两个方面联系起来。准确地找出案主的不和谐和自相矛盾的地方是对质的一个重要步骤。
对质技巧的基本原则:
第一,对质是要帮助案主检验自己行为的结果,而不是对社会工作者的行为进行防卫。
第二,清楚使用对质的动机:对质不是对案主的攻击;不是寻求机会烦扰案主;
第三,对质不应作为消除社会工作者挫折情绪的一种手段;对质针对的是问题中的矛盾本身,而不是案主;对质应是积极的,是提供具有建设性和指导性反馈的手段,而不是提出异议和批评。
四、表达技巧:
作为一个社会工作者,当你认为你的不公平可能会影响你的案主的关系时,如果案主希望你就告诉他可以做另外的见面。工作者在表达时要尊重案主的,不要认为自己的看法或意见是唯一的,必须接受的。
内容表达:社会工作者传达自己的观点、看法以及信息等;与内容反映的区别:内容反映是社会工作者反映案主的陈述;内容表达是工作者表达自己的意见;
情感表达:社会工作者识别自己的感受并向案主表达,情感表达可以是针对案主,也可以是自己或者其他事情。与情感反映的区别;情感反映是社会工作者反映案主陈述中的情感;情感表达是社会工作者表达自己的感受.
社会工作者的情感表达是为了帮助案主的自我探讨和认识,而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表达欲望和宣泄自己的情感,因此社会工作者所表达的内容、方式应有助于案主的陈述和咨询的进行。
五、及时技巧:
及时,或直接共同沟通——直接地和开放地讨论在个案关系里正在发生的事情的能力——是与沟通情感紧密相关的技术。及时一个很主要的方面是处理在目前关系中所发生的一切。你这个反应是在处理过去的议题。当你用及时技巧时,案主很可能参与在一个直接的开发的谈论中。所以,你必须用开发、没有防卫的方法来和案主谈论。
六、个人分享技巧:
社会工作者的个人分享或自我表露本身并不是主要目的,而且是促进案主的进一步探讨。个人分享的功能:示范作用:案主经常发现分享个人的信息是很难的事情:他们也许认为分享个人信息是不恰当的;他们也许对自我暴露很不舒服;他们不知道该怎样进行自我暴露。帮助案主发展新观点;好的个人分享能够使案主继续和社会工作者讨论而不会改变方向。
游客56742389
社会工作个案方法建议
个案社会工作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运用有关人和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个人或家庭提供心理调整和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那么,下面是由我为大家带来社会工作个案方法建议,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个案社会工作方法/步骤
1.接案
社工接案的来源,一般有三种,分别是1.服务对象的主动求助;2社工在外展服务过程中发现的潜在对象;3其他机构转介而来的服务对象。
在接案的过程中,社工第一要做的就是与服务对象初步接触和建立关系。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服务对象的问题是否是本机构可以为其服务与解决的,切忌盲目承诺。
2.预估
在预估的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资料的收集与问题的评估。社会工作比较强调“人在情境中”,所以我们在了解服务对象自身情况的同时,也要对他的环境,家人进行了解
3.计划
计划这个阶段,就是让社工与服务对象一同,确定服务的目标,以及为这个目标的实现制定计划
4.介入
介入阶段,就是根据计划阶段所制定的计划进行实施。但是在服务过程中服务对象也会发生很多变化,计划也需要随机应变。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服务的过程中,社工提倡“助人自助”,我们可以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但是需要让服务对象自己的抉择。
5.结案
结案这一步骤,是需要根据服务的实施过程进行的。比如服务对象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就可以着手结束服务。当然如果在服务过程中,并没有改善,那么就需要社工的自主反省,或者是将案件进行转介。
6.评估
评估分为过程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社工在服务的过程中也需要作出相应的记录,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服务案主,另一方面也是更好的对服务和对自己进行一个评估。当然并不是说评估结束后,整个服务都结束了。后期社工也需要进行跟进,了解案主服务结束后的情况是否良好。
【一】让案主明白什么是社会工作。
很多主动求助也好,社工挖掘的个案也好,并不知道个案工作是什么,那更不用说建立工作关系了。想想我刚刚做社工之初,就是因为专业关系未能建立,每天做个案像探访一样,去到服务对象家里,聊的都是一样的事情,案主每天诉一样的苦。这时社工做个案的压力真的非常大,因为不但觉得自己无法帮助案主,还觉得自己对案主是一种打扰。我想这也是社工刚开始为何不愿意做个案的原因了吧!
所以,我们的第一步,便是要让服务对象明白什么是个案工作。有时我会这样介绍:“专业的社工在开展服务时,有三大工作方法,一是社区工作,例如。。。二是小组工作,像上次你与儿子 一起参与的活动。。。。第三种便是个案工作,这是一对一的服务,社工会与你定期进行面谈,一起澄清你内心的需要,并探讨如何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这样会让服务对象明白个案,并且不抗拒个案,因为从社区、小组中得知,并不是有很大的问题才会找社工。
接下来,社工如果能够说明社工及案主之间的角色和作用,就更好咯!我会采用类似这样的语句:“在这个过程中,社工会通过面谈让你明晰自己内心所想,我也会提供一些方法和资源让你很好地解决问题,但是你才是个案里的主体,很多东西要靠你去实行和解决,所以你也要付出努力哦!不过你放心,社工也会一直陪伴着你。”
【二】对社会工作的知识有信心。
像上段所说,有时我们会觉得自己做个案反而是在打扰案主,自己无法帮助他们。那这时我们就要多看书咯!坚信不是因为社会工作的知识不能帮助别人,而是我们还不够专业!当然,也给予自己成长的机会和时间,与案主一起成长吧!
【三】约定一个面谈的时间。
社工尽量能够在初次签订服务协议时,便咨询案主的工作时间,和与她约定面谈的频率及时间,这样会更好哦!
【四】激发案主的改变动机。
这里有一些小技巧,夫妻的关系中,通过孩子的成长促进他们的改变动机;也可以用一些语句:“那今天你来找姑娘聊了这么多,有什么是需要我帮到你的吗?”这个语句有个巧妙之处,一下子让社工从一个被动的角色转为主动,变成是案主找社工帮忙,而不再是社工硬要帮她的忙了。还有一些语句,是上次我在萨提亚培训时用过的,如:“你能否发现你更多的可能性?”、“你下定决心改变了吗?”这些语句看似简单,经本人使用过后,感受到确实非常有用。另外在控制情绪方面的'个案,可以说:“感觉现在你的生活,被这钟情绪掌控着,你愿意尝试放下这个情绪,宽恕自己,让自己更快乐吗?”
【五】试着去使用一套理论吧!
试着去培养自己学习一套你最有兴趣的理论,并且大胆地去使用你学习的东西。很多人会因为以“社工不是心理咨询师,使用理论不够专业,还不如不使用”或者“这些理论感觉太抽象,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用”等等的理由,阻碍了自己去学习或使用理论。其实很多东西不使用,并不知道它的作用所在。使用理论未必真的能够完全解决案主的问题,但是这会让我们学习评估个案,还有发现个案的一些切入点,提高我们的敏感度。
例如,之前我在学习萨提亚家庭治疗时,我也觉得这套理论很抽象,但是当我开始运用时,我便发现它的美妙之处。近期我有一个个案,案主非常非常痛恨她的家婆,与家婆家公的矛盾已经非常激烈,导致夫妻二人的感情都产生了不好的影响。一开始,她在个案中表示,她无法放下她对家婆的恨,每次家婆冤枉她、误会她或者在村上向其他邻居说她的不是,一旦她发现,她的情绪便会爆发,不但会做出对家公家婆一些十分不敬的行为,甚至有时当有老乡与她交往,说笑的话也会令她想起家婆传她的不是,而影响人际的交往。
一开始,社工也百思不得其解,应从何处入手?后来,我与她一起“走冰山”,才得知,她是很讨厌别人误会她或冤枉她,因为她是一个渴望被认同的人,也联想起小时候不被父母认同的事,案主一直将自己的价值通过别人的认同树立起来。
当社工与她分析到这一点时,案主深有体会,她终于明白自己的需要和感受。然后社工向她分析,自己对自己的认同才是最重要。后面再问她,能否尝试宽恕他人,也宽恕自己的时候,案主从一开始坚定表达不会,到现在,她表示愿意尝试。你能感受到理论的魅力了吗!?当然,如果我们在学习完之后,用理论将自己分析一次,治疗自己一次,这样会让你更加坚定你对它的喜欢!
【六】有危便有机。
当在个案中遇到夫妻冲突、社工与案主冲突、尴尬等场面,接纳自己担心的情绪,冷静下来,这有可能恰恰是个案的转机!这也考验社工内心强大的程度,我们需要再案主面前保持一致,学习表达感受,例如:“很抱歉,让你觉得我不能帮你的忙,听到你这样说,我也觉得很紧张,很担心。”我们内外一致,也给案主一个示范作用。如果夫妻、亲子间的冲突,你也实在制止不了,当他们冲突后,冷静下来,再试图问他们对这个冲突的感受,和这个冲突,使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不要避开这个冲突不谈!
【七】充份同理和无条件接纳。
当你遇到一些个案,因与案主观念不合,或案主性格原因导致关系难以建立,个案进展不下去,这时候,不要想如何帮助他,先学习同理他吧!倾听、同理、接纳,这些技巧能够帮到我们!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