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骨精6699
陕西社区考试教材整体分公共基础知识跟社区工作知识两大类。 公共基础知识又分为 一、陕西省情省貌 二、政治基础理论 三、法律基础知识 四、公共管理与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五、公文写作。 社区工作知识又分为 一、社区概论 二、社区建设 三、社区居民自治 四、社区组织 五、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实务。 2014年陕西省公开招聘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考试大纲考试目的和要求 2014年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招聘考试考笔试一门。 考试内容主要为公共基础知识、社区工作知识,涵盖陕西省情省貌、政治基础理论、法律基础知识、社会工作基础、公文写作以及社区工作基本知识等内容。重点考察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综合素质,掌握和运用社区基本理论开展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综合能力。 考试内容 一、陕西省情省貌 (一)陕西基本概况 l.地理概貌 2.人口与民族 3.自然资源 4.主要河流和山脉 5.旅游资源 6.农业、工业与交通 7.科教资源 8.行政区划 (二)陕西历史与文化 1.陕西辉煌的历史 2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 3.现代文化 (三)建设富裕和谐美丽新陕西 1.建设“三个陕西”的战略构想和主要内涵 2 .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成就 3 .2014年王要工作任务 二、政治基础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厚理 l.哲学及其基本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和本质特征 3.辨证唯物主义 4.历史唯物主义 (二)毛泽东思想概论 l.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与历史地位 2.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及主要内容 3.毛泽东思想话的灵魂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l.邓小平理论 2.“三十代表”重要思想 3.科学发展观 三.法律基础知识 (一)法的概述 l.法的概念、本质与特征 2.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 3. 法的制定与实施 4.社会主义法制 5.法制史 (二)宪法 1.宪法概述 2.我国现行宪法的基本内容 3.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三)民事法律 1.《民法通则) 2.《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 3.特殊人群的权盏保障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l.道德的含义 2.社会主义道德的内客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一).公共管理概述 1.公共管理的概念 2.公共管理的基本特征 3.公共管理的性质和特点 4.公共管理的主体和对象 5.公共管理的目的 (二)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构成要素 l.社会工作的含义 2.社会工作的目标 3.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 (三)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1.社会工作者的概念 2.社会工作者的能力要求 (四)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 l.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 2.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 (五)社会工作直接方法 1.个案工作方法 2.小组工作方法 3.社区工作方法 五、公文写作 (一)公文基础知识 1.公文的概念 2.公文的特点 3.公文的种类 4.公文的文种 5.公文的组成要素 (二)常用公文写作 l.通知 2.通告 3.报告 4.请示 5.批复 6.通报 7.函 8.纪要 9.倡议书 10.调查报告 11.证明信 12.启事 13.海报 (三)公文写作要求 l.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2.公文的语言运用 3.公文写作程序 六、社区概论 (一)社区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1.社区的含义 2.社区的基本特征 3.社区与社会,社区社会组织、行政区划单位的关系 (二)社区的基本要素和类型 1.社区的基丰要素 2.社区的基本类型 (三) 社区的基本功能 1.社区的内部功能 2.社区的外部功能 七、社区建设 (一)社区建设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社区建设的意义 2.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 (二)社区建设的特点和功能 1.社区建设的特点 2社区建设的功能 (三)社区建设发展历程 1.从街居制到社区制——我国城市社区转型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脉络 2.社区制的确立与特点及其与街居制的比较 3.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发展 4.国际社区建设的发展及趋势 (四)我国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l.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 2.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 3.社区建设的目标 4.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 (五)社区治理 1.社区治理的基本内容 2.推进社区治理体制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3.各地创新社区治理的初步探索 4.国外社区治理的有益经验 5.社区治理的重点工作 八、社区居民自治 (一)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l.社区自治的定义 2.杜区居民自治的基本要素 3.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治权 4.社区自治的职能 (二)社区居民自治的主要规范和意义 l.社区居民自治的主要规范 2.社区居民自治的特点和特性 3.社区居民自治的意义 (三)社区居是自治的形式 1.居民会议制度 2.民主选举制度 3.民主决策和民主瞥理制度 4.民主监督制度 (四)促进我国社区民主自治的途径 1.采用多种形式调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自治的积极性 2. 大力培育社区自治组织 3.提高社区内单位广泛参与社区自治的积极性 4.加强政府在社区建设、社区自治中的推动作用 九、社区组织 (一)社区党组织 l.社区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 2.社区党组织的主要职责 3.社区党建工作 (二)社区居民委员会 l.居民委员会的创立和发晨 2.社区居民委员会的性质和主要职责 3.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组织制度 4.社区居民委员会与基层政府和驻区单位的关系 (三)城镇社区服务站 l.城镇社区服务站的功能和设置原则 2.城镇社区服务站的主要职责 3.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 (四)其他社区组织 1.社区志愿者组织 2.社区社会组织 3.业主委员舍 4.物业服务企业 十、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实务 (一)社区管理概述 l.社区管理概念 2.社区管理的重要意义 3.社区管理的原则 4.社区管理的特征 5.社区管理的模式 6.社区应急管理 7.社区宣传管理 (二)社区服务概逑 l.社区服务的含义 2.社区服务的特征 3.社区服务的功能 4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 (三)社区服务的工作方法 l.社区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工作方法 2.社区安全工作方法 3.社区人民调解工作方法 4.社区卫生和社区环境保护工作方法 5.社区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工作方法 6.社区矫正工作方法 7.社区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工作方法 (四)社区工作的步骤 l.社区工作的步骤 2.开展社区调查的方法 (五)社区工作人员素质要求 1.社区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社区工作者职业道德 3.社区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十一、时事政治
zhinaltl333
(一)助理社会工作师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
社会工作实务(初级)
(二)社会工作师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
社会工作实务(中级)
(三)高级社会工作师
社会工作实务(高级)
1、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
“社会工作法律与政策”科目所涉及的政策法规,均以2021年6月30日前有效的政策法规为准。
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考试大纲以《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考试大纲(2018年修订版)》为准。
2、高级社会工作师
高级社会工作师考试大纲以《社会工作实务(高级)考试大纲》为准,见民政部网站()。
一、社会工作实务的通用过程
(一)接案
1.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
2.接案应注意的事项
(二)预估
1.预估的目的和任务
2.预估的基本步骤
(三)计划
1.服务计划的构成
2.制订服务计划的原则
3.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
(四)介入
1.介入的分类
2.选择介入行动的原则
(五)评估
1.评估的目的
2.评估的方法
3.评估应注意的事项
(六)结案
1.结案的任务
2.结案时服务对象的反应及处理方法
二、儿童社会工作
(一)儿童的特点及需要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
(一)青少年的特点及需要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四、老年社会工作
(一)老年人的特点及需要
(二)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五、妇女社会工作
(一)妇女的特点及需要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六、残疾人社会工作
(一)残疾人社会工作概述
(二)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七、矫正社会工作
(一)服务对象的特点及需要
(二)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矫正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八、优抚安置社会工作
(一)服务对象的特点及需要
(二)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三)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九、社会救助社会工作
(一)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二)社会救助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十、家庭社会工作
(一)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二)家庭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十一、学校社会工作
(一)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二)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十二、社区社会工作
(一)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二)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十三、医务社会工作
(一)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二)医务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十四、企业社会工作
(一)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二)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其他科目笔试大纲内容戳:网页链接
往事随风@遗忘
2017年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接案要点
在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包括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建立专业关系、决定是否服务、订立初步合约。下面我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接案要点,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掌握]
在接案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包括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建立专业关系、决定是否服务、订立初步合约。
(一)接案的重要性
接案工作的目的:
(1)澄清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的期望和义务。
(2)激励服务对象。
(3)促进和诱导服务对象的改变。
(4)促使服务对象积极参与改变的过程。接案过程不仅决定着求助者是否能从潜在的服务对象转变为实际的服务对象,而且影响着服务对象在后续服务中与社会工作者的关系以及参与助人过程的积极性。
(5)为后续工作打下基础。接案阶段的早期印象会对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今后工作中的互动产生影响。
(二)接案阶段的主要任务
1.了解服务对象的来源(三种来源)
(1)主动求助的。
(2)他人转介的。
(3)由社会工作者主动接触而成为服务对象的。
2.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
根据来源不同,可以将服务对象按寻求服务时的意愿分为几种类型:自愿、非自愿和被强制接受服务的服务对象。
3.了解服务对象的求助过程
4.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5.与服务对象初步建立专业关系
二、接案的步骤及核心技巧[掌握]
(一)做好会谈的准备并拟定初次面谈提纲
1.资料准备
服务对象资料准备。(研读资料;是否接受过服务;是否有特殊事项;走访社区)
2.拟定会谈提纲
在资料准备和了解服务对象来源与类型的基础上拟定初次面谈的提纲。(内容5项)
(二)会谈
1. 会谈时间、场所的安排(方便彼此、安静私密、适当的会谈距离等)
2. 会谈的主要任务(界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澄清角色期望和责任;激励并帮助服务对象进入受助角色;促进和引导服务对象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3. 会谈的技巧(非常重要)
1)主动介绍自己。
2)沟通。(提供支持;减轻焦虑;协助服务对象建立对自己和解决问题的正确看法;促成服务对象为解决问题而采取有效的行动)
3)倾听。(表示出兴趣,并且积极参与,有回应)
4. 会谈中回应服务对象的方法
1)对象服务的相反与反应有透彻的了解。
2)将自己与服务对象融合。
3)敏锐地感觉服务对象的各种情绪态度及反应。
4)向服务对象表达愿意协助的态度。
5. 会谈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留意服务对象对接受社会工作协助的看法并进行适当处理;
2)中国人有困难时首先是向非正式的社会网络和助人系统求助;
3)时刻保持对服务对象的敏感度。
4)不要显示权威性;要对分析的负面事件作为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提出来。
(三)收集资料
(1)资料收集的内容和范围(人与环境两个方面)
个人资料、身体情况、服务对象的特点与能力、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
(2)收集资料的方法及常用的记录资料的方式
方法:询问咨询查阅档案 进行家访
管理式服务记录;临床式服务记录;(摘要式记录;过程记录;问题取向记录;观察记叙性记录)
(四)初步预估
初步预估的主要任务是再次界定并确认服务对象的问题。
正确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需要把焦点集中在所需要的信息上。
(五)建立专业关系
1.社会工作的专业关系
2.社会工作专业关系对实务的意义
3.社会工作专业关系的特点
4.建立专业关系的五要素
5.建立专业关系的技巧(同感;诚恳;温暖与尊重;积极主动)
(六)决定工作进程
1.终结服务
2.转介其他服务
3.进入下一个助人阶段
(七)签订初步的服务协议
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主要目的在于双方有一个目标与约束,以便使后续工作富有成效。
三、影响接案成功的因素[掌握]
(一)不能建立关系的原因
1.期望不一致;
2.社工能力不足;
3.临时事件和外部障碍;
4.服务对象不愿接受帮助;
5.社会文化因素
(二)避免过早终止关系的策略
1.增进彼此关系
2.订立明确的接案指引
3.订立初步协议
4.回应服务对象的迫切需要
5.运用网络资源
6.不断给予鼓励
四、接案应注意的事项[掌握]
(一)决定是否需要紧急介入;(自杀、性暴力、离家出走、虐待)
(二)权衡是否有能力处理问题;
(三)决定问题的优先次序;
(四)保证服务对象所要求的服务符合服务机构的工作范围。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