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吃多多评价
第一题 1.以上案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了基线测量法,请说明什么是基线测量法,并且和案例说明基线测量评估的操作程序。 2.用上述案例整体功能的测量顺序,请根据下列给出的基线坐标示意图在专用答题卡上复制此图并完成基线测量评估坐标图,对接入前后大勇每周愤怒情绪出现的平均数进行比较并对介入效果进行分析。 1.基线测量法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以评估介入前后服务对象的变化并以此判断介入目标达到的程度基线测量法可以应用于对个人,家庭小组或者社区的社会工作进入评估通过对服务对象介入前进入中和介入后的观察和研究,比较服务提供前后变化。基线测量法具体的操作程序包括: (1)建立基线。建立基线的方法是 确定介入的目标,本案例中的介入目标是大勇的愤怒情绪。 选择测量工具,包括直接观察或使用标准化问卷及量表。本案例中的测量工具是大勇对自己出现愤怒情绪时的相关指标进行直接观察。 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的情况。这个过程建立的是基线数据,此过程也称为基线期。本案例中,在介入前,对大勇每周愤怒情绪出现次序的测量过程即为基线期。 (2)进行介入期测量。建立基线后,就开始对服务对象实施介入并对机械调查中所测量的各项目标,行为和指标进行再测量以为数据比较直,用在这个过程称为介入期本案例中,从第四周开始,社会工作者为但有进行情绪控制训练并记路,大有每周愤怒情绪出现的次数即是介入期的测量。 (3)分析和比较。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按测量时间和顺序制成图表,将每个时期的数据资料进行连接,权限数据的变化轨迹和变化趋势并将几限期和介入期的数据进行对比,如果两个数据不同,一般可以认为是几介入本身作用的结果。本案例中带有每桌的愤怒情绪出现的次数,在基线期和介入机发生了明显的减少改变。 2.根据上图对介入前后占有每周愤怒情绪出现的平均次数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存在非常明显的介入效果矫正对象大勇的主要问题是情绪不稳定,在描述自己的犯罪经历,家庭背景,社会交往等情况时,常常伴随着愤怒情绪的出现社会工作者针对大勇的问题,最后决定对其采取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改变其情绪和行为认知行为治疗模式非常注重服务对象行为的改变和学习规律在此基础上,结合人的内部信息加工的特点,把人的内部意识的变化过程也作为考察的内容这样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既看到人的行为改变规律,又看到人的认知行为特点使内部和外部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中中和的方式开展个案工作通过上图可以看出,带有每周奋斗情绪的出现次数,在社会工作者介入后大大减少了,说明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
长亭不再送别
(一)通用过程模式的内涵 通用过程模式的内涵 概念 1、通用过程模式是对社会工作实务活动共性的概括和总结。 2、通用过程模式涵盖了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阶段和不同系统。 强调整各价值观 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整合了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在每一个阶段强调服务对象的参与,体现对服务对象的接纳。 1、强调全人服务观。 社会工作实务过程是一个有结构、有步骤、彼此连贯、有逻辑练习的整体,每个阶段有必须完成的任务。 2、强调社会工作实务是结构化的规范性实务活动。 通用社会工作过程模式用于帮助个人、家庭、小组和社区工作中,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通用方法,对助人活动的基本和方法概括。 (二)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依据 通用过程模式的理论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社1、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不仅要为服务对象提供个人化辅导,满足服务对象小,同时还要协调好有共同需要和问题的团体和社区。 2、其焦点在个人、群体、社会和经济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上。 系统理论 1、社会工作的系统视角 (1)系统是社会系统内各个成员如家庭、邻居、医患、小组、机构等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2)社会工作的系统视角强调客观评估生活环境,以及个人问题与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 2、系统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着重点 (1)注重个人整体性和完整性 (2)强调社会系统家庭对人的行为和生活状态影响 (3)注重运用社会资源,包括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网络资源 3、社会工作的系统视角 (1)对问题分析不再是个人归因; (2)对个人问题的评估不仅是个人生理或心理方面,还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等各层次相关外在环境进行评估; (3)动态性实务过程。不断地、连续地评估服务对象问题; (4)整合的实务取向。 生态系统理论 1、实务分析框架 (1)栖息地。指人生活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2)生存空间。指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扮演的角色。 2、评估的核心内容 (1)生命周期:人作为生物体出生到死亡过程。社会工作者运用“时间线”重新整各历史事件,找出不同社会力量帮助服务对象。 (2)人际关联:对人际关联评估是认识人与环境关系的重要指标。 (3)能力:个人与社会环境互动过程中掌握环境的能力。 (4)角色:个人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 (5)地位与栖息地:地位是个人在社会环境中拥有的成员地位,栖息地指人生存的环境。 (6)适应力:人与环境互动过程,个人较好扮演社会角色,较好适应社会环境。 3、生态系统理论的焦点 (1)人与环境是互动的,两者互惠,形成较好调适关系; (2)人是有目的、有意识的行动者; (3)个人问题要在所处环境理解和判断。 优势视角和增能理论 1、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特点 (1)不把服务对象看成是“有问题”的人。 (2)重视服务对象自身的优势。 (3)强调整全性干预服务。强调完整与整体,综合考虑问题,重视服务对象自身。 2、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实务的重点 (1)个人、小组、家庭和社区都有优点,强调内在和外在资源。 (2)贫穷、歧视、疾病既是困难,也会成为机遇和挑战。 (3)人的成长和转变的能力是巨大。 (4)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协助配合。 (5)每一种环境都充满资源。
优质社会工作者证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