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59

gracesea123
首页 > 社会工作者证 > 最美社会工作者总结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阳光靖好

已采纳

社会工作实践总结论文

一个新的严谨的理论的出世,一定伴随着跨越不同的组织层次。下面是社会工作实践总结论文,为大家提供参考。

2017年12月3日,我们社会工作2012级3班的同学来到了来到了乌鲁木齐水磨沟区苇湖庄雨虹自闭症服务中心,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康复实践。时间不长,我们体会甚多。明白了那句话:读万里书,不如行万里路。

本次实践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个人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培养与人相处的技巧、团队协作精神、待人处事的能力等,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希望能帮助自己以后更加顺利地融入社会,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

一般来说,学校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的工作环境存在很大的差距,学校主要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社会主要专注于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要适应社会的生存要求,除了要加强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外,还必须要亲自接触社会参加工作实践,通过对社会工作的了解指导课堂学习。实际体会社会对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以培养自己的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

我们在实践期间,与自闭症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同参与了三部分的矫治课程,分别是生活自理课、动手实践课、音乐课。三部分课程各不相同,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因而我们也很用心。

首先,我们进行的是生活自理课。在矫治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志愿者每人负责带一名儿童,辅助他们学习戴围巾、戴手套、戴帽子。在常人很容易做到的戴围巾等任务,在我们的课程上却难以进行,自闭症孩子有的不愿意参加,有的不愿意学习,有的认知有障碍,难以理解所教的内容。尽管这样,我们作为志愿者,一点一滴手把手的给孩子们进行教学,让他们认识并学习生活自理,在这节课上,我们深刻感受到自闭症孩子真的很需要人去关爱,社会需要一个爱护自闭症孩子的大环境,我们也应该呼吁更多人加入到这个服务队伍中去。

接着,我们进行了动手实践课。这节课我们来到了矫治中心的活动场地,我们每个志愿者带一名自闭症孩子动手捏橡皮泥,做游戏,折纸等一些少儿的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展现了他们的天真活泼的一面,我们志愿者在活动中也做到了志愿者的耐心服务。我们很难去想象,对于常人家的孩子,如此简单的游戏,对于自闭症孩子却如此困难,为何这样简单的快乐也要剥夺,我们真心希望社会大众更多的关注到自闭症孩子。

最后,音乐课作为结束活动登场。在音乐课上我们志愿者和自闭症孩子围成一圈坐在一起,我们教孩子打手鼓、唱儿歌、做简单的节奏动作。在这很欢快的气氛中,出现了些插曲,有的孩子玩着玩着突然大哭起来,有的孩子总是欺负旁边的孩子,还有的孩子坐立不安,来回走动,很是影响课程的进行,我们看着在这些可爱的孩子的影响下和他们一起玩儿、一起做动作、一起打节奏、一起拍手鼓。

虽然已经是大三,但对于实际社会工作还是茫茫然的,毕竟书本上的只是一个概念,具体操作并没有教你。难得的实习机会,我想把它做好。在这段时间学会了一些比较琐碎的事情,但确实体会到了工作的辛酸,觉得自己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严重不足,不能适应激烈的工作要求,像那些实际操作性极强的工作,我们这些刚出来没什么工作经验,而且本身就没好好学学校的专业课的人来说,根本无法和那些老手相竞争,有时候感觉确实无从下手。

回顾这两周来,我们的实践情况,扪心自问,坦言总结。在诸多方面还存在有不足。因此,更要及时强化自己的工作思想,端正意识,提高实践的方法技能。

首先,在不足点方面,从自身原因总结。我们在一定程度的存在有欠缺的知识技能,打动服务对象。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的首要目标就是架起一坐连接我们与服务对象的桥梁。为服务对象带来改变。在这个方向的指导下,怎样用真诚的心,打动服务对象,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以后的实践工作中,我们必须努力提高沟通能力,同时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为下一阶段工作积累宝贵经验。

其次,注意我们在服务过程的细节,谨记助人自助的理念。用自己真诚的微笑,清晰的语言,细致的关怀,体贴的服务去征服和打动服务对象的心。让所有接收到我们我们服务的对象,都有所改变。树立起我们的优质服务。

再次,要深化我们的实践工作素养。熟悉服务方法,把握服务技巧,做到烂熟于心。学会面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服务技巧。力争让每一位服务对象都有所提升。

最后,端正好自己心态。不论做任何事,务必竭尽全力。这种精神的有无,可以决定一个人日后事业上的成功或失败,如果一个人领悟了通过全力工作来免除工作中的辛劳的秘诀,那么他就掌握了达到成功的原理。倘若能处处以主动,努力的精神来工作,那么无论在怎样的工作岗位上都很难有所建树。

实践是学生大学学习课程后的最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这次的实践,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也是对这几年大学里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从这次实习中,我们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再学习,我们可谓受益非浅。仅仅的二周的实践,我们受益终生。通过此次实习,不仅培养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加了实际的操作经验,缩短了抽象的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对实际的工作的有了一个新的开始。实践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的论文选题是“跨学科融通视野下社会工作者专业认知与归属感研究”。

首先整理一下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

1.社会工作硕士毕业论文应注重实务研究而非理论,需更换实务课题。

2.整个论文框架逻辑混乱,思路不清晰。

3.论文选题太模糊,跨学科融通并不影响社会工作者的归属感。

4.探讨社会工作的存在意义,多为哲学层面,没有实际研究意义。

师之建议,我之不足,自应遵从并逐令改之。然而因个人兴趣浓厚,且条件多有限制,所研究问题又确实存在,又得导师支持,实属无奈,不愿弃之。开题述说之前,思路并未整理透彻,以致如此。

科学具有主观性。

扎根实务的老师希望学生能多写理论研究的论文,偏理论研究的老师则更希望学生能将理论融入实务。庆幸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排斥社会工作专硕研究生做纯理论研究。我们无法排除个人价值观或相同文化群体的影响,考虑到各种原因,如是否能顺利拿到毕业证,老师希望学生保守写论文。

价值观对社会工作者的实务及研究工作既有直接的影响,也有间接影响。社会工作不仅仅是分属不同学科利益的集合,同时还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在科学研究领域,个人观点无足轻重,科学证据是最终的裁判。然而,社会工作理论研究真能做到如此客观吗?社会工作者的自身价值观以及人们行事遵循的个人信念,会以怎样的方式作用于具体的社会工作研究当中?

当价值观以客观事实的形式出现时,我们常常很难认出它们。客观现实的确存在,但我们总是透过信念与价值观的眼镜观察它们。哲学家休谟于200年前指出的在科学描述与道德评价之间的鸿沟,直到今天也没有缩小。

当社会工作者在进行研究工作时,价值观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由于在社会工作领域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通常持有共同的观点和价值准则,在相同的文化群体之中,他们的研究假设一般不会受到挑战,我们便倾向于认为那些被西方社会心理学家称之为社会表征的共同信念,是相当重要且无需加以验证的。然而,有些时候,社会工作者在实践工作中不得不面临的困境,将潜在的问题暴露出来,从而引发我们去关注这些假设,如妇女工作者的政治保守主义更倾向于接受对社会行为中性别差异的生物学解释。

不可忽略的是,近年来社会工作的发展步伐加快,但对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理论、 价值理念、知识体系、实务操作的研究还处在非常薄弱的状态。发表的论文缺乏系统性,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衔接也存在重大问题,多为重视社会工作的实务操作而轻视理论研究。

社会工作面临实务与理论脱节的困境,若不能形成专业的本土理论知识体系,社会工作实务的交流只能流于形式,不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可取经验。一线社工在所接触到的众多案例中不免会发现无法处理的孤例,仅仅依靠社会工作的介入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学术界与一线社工之间缺乏互动沟通是导致上述现状的主要原因。但是处于许多两难境地,并非无从着手,这时,跨学科如神经生物学(抗逆力)、犯罪心理学(青少年犯罪心理)、医疗(身体及精神疾病)众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及理论同社会工作方法的综合运用,便有了用武之地。

至于论文框架逻辑混乱,思路不清晰。我承认是自己将“客观认同”和“主观判断”混淆了,很像是一场自说自话的闹剧。本论文思路的着重点是社会工作的跨学科理论体系建构,并非是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及归属感。我的观点是“社会工作面临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脱节的专业化困境,必须寻求跨学科的理论体系建构的帮助,以社会工作跨学科的理论体系建构为起点,重新理解‘抛却价值评判之后的社会工作的存在意义’,就会使公众乃至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的理解进入一个新的维度,对社会工作的实务开展或新理论的构建都有借鉴意义。”

但客观认同并不一定等同于客观事实,虽然有大量的事实不符合客观认同,但作为有效讨论的基础,客观认同是并不在讨论的范畴之内的。比如社会工作的专业认同。我们大部分人对社会工作的认同和归属感,多半只停留在价值道德层面,往往显得廉价而苍白。科学研究是可证伪的,而价值因素是不可证伪的,因此道德是无法用科学研究证明的。

自从卡尔 · 波普尔提出科学必须可以证伪以来,科学界已经把可证伪性作为科学的基本标准之一。非科学的本质不在于他的正确与否,而是在于它的不可证伪性。于是数学和逻辑学便被划分为非科学的。同样,心理分析学说,占星说,骨相学,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也都是非科学的。它们都不可被证伪。数学和逻辑学之所以被划分到了非科学的原因在于他们并不需要经验去检验它们,他们被休谟称为必然真理。

然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和美国杜克大学的心理学家们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不可证伪性”可以增强人们的信念。换句话说,不可证伪性其实是虔信者的催化剂,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越是无法用事实来验证,越是要诉诸于模糊、神秘的因素,他就愈加深信不疑。

虽然很难理解,但请一定要理解,科学往往只是其中一类动机,人们很可能是由于其他更重要的心理动机做出选择,比如传统、意义、价值感、目标感等等。价值因素是归属感的动机,而不是原因,彼此之间只是相关关系,无法构成单一的因果关系。

隐含的价值观也会影响到我们对概念的正确理解。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常隐含这种价值判断,对婚外情的评价是追求"婚姻解放"还是给予“道德谴责”,这取决于我们的个人价值观;人们把自己反对的社会影响称作“洗脑”,把自己从不尝试的性行为称作“性变态”,价值观隐含在我们对社会科学的种种建议与标签之中。

既然如此,公众对社会工作的理解仅仅是建立在价值评判上,即社会工作就是为了帮助别人,只不过是运用专业的社工方法而已,忽略了社会工作的学科体系建构的存在,从而造成了大量的误解。而对事物存在的根本解释是抛却先验价值观之后此种事物的存在逻辑,而不应该建立在这种简单的价值评判之上,将社会工作的存在原因放置在它的学科体系构建当中,也就是各个学科当中的重要理论、学说构成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我还是坚持,一个新的严谨的理论的出世,一定伴随着跨越不同的组织层次。心理学、生物学为什么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就是因为它们天生就是跨越不同组织层次的学科,从社会生态跨越到人类的大脑和心灵。21世纪,随着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统计技术等的发展,抗逆力研究超越了早期的研究成果,形成整合性的多元的跨学科研究,特别强调让神经生物学重新进入现有的抗逆力理论和实践框架中。

所谓的专业化,实不能固守一亩三分地不知变通,而是在跨学科理论建构的基础上,在实践领域有所突破。要把专业知识普及推广到社会实践生活当中,并从社会实践当中总结本土性理论。一句话,从自身专业限制中跳出来,各学科中对社会工作有重要作用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实践岗位的结合才是发展和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的现实道路。

以上针对此次开题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建议,重新整理论文思路,以及总结我的论文当下的处境,实在坎坷非常。但我依然坚持跨学科的理论研究。对跨学科融通概念的清晰理解,对于梳理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困境有很大帮助——在社会工作还没有发展壮大之前,规范、制度只能导致专业的限制。而此时,认知显得比实务更加紧迫。

后续在老师提出的建议的基础上,加强对选题设定及论文逻辑框架的改进。

最美社会工作者总结

162 评论(14)

felicity03

4月28日,临近 五一劳动节 ,亦是世界工作安全与健康日,医药新零售企业叮当快药集团与建国门街道总工会、建国门街道社工联合工会在外交部街社区联合发起“关爱社工,守护健康”的公益活动,向建国门街道社区186名社会工作者送上包括口罩、酒精喷雾、芦荟胶、凉茶、水杯在内的健康包。,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最美劳动者 观后感 ,希望你喜欢。

最美劳动者观后感1

前天早晨轮到我值日,所以我比平时早起床了半个小时。一出门,一阵寒风迎面而来,我不禁拉了拉衣服的领子。走在路上,天上下起了零落的小雨。途中我经过垃圾中转站,听到里面传来嘿嘿的声音,我走进去看到了一个穿着环卫服的老爷爷正在使劲推着垃圾车向垃圾池中卸垃圾,因为垃圾太多,老爷爷正在喊着为自己加油,于是我连忙跑过去帮老爷爷卸下垃圾,老爷爷回过头向我说了声谢谢。

我看了看老爷爷,他虽然穿得十分单薄,但是他的额头上却有一些汗珠,这说明老爷爷已经干了很长时间了。我问老爷爷每天什么时间起床,老爷爷告诉我每天凌晨3点钟就起床了,像现在都已经快干完了。我想了想自己,今天只不过比平时早起了半个小时就很困,老爷爷年纪都那么大了你,却每天坚持那么早起床,比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还要辛苦,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况且我们是为了自己的学习和将来,而环卫工人们更多的却是为了这座城市。老爷爷还说:每天垃圾多,累的时候,就自己喊着 口号 为自己打劲儿。冬天,即使再冷,一干起来就出汗;夏天,每天身上的衣服都会湿透。就算再辛苦,只有一想到自己在为这个城市做事,干起来就有劲儿。我从老爷爷的笑容里感觉到了那份自豪与快乐。

这两天我一直在想:当我们还在睡梦中睡得正香时,道路上就已经传来了环卫工人扫地的沙沙声。天亮后,人们去工作时,道路上已经是干干净净的。而这些我们平时很少去注意到。我们每随地丢一个垃圾,那些年老的环卫工人就要艰难的弯下腰去打扫,可环卫工人们从不去抱怨,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职责是让这座城市整洁、美丽。环卫工人们真不愧被称为城市美容师。是他们,用劳动使这座城市更加美丽;是他们,用劳动创造了美!

最美劳动者观后感2

叮铃铃,叮铃铃一阵清脆的铃声随着一声口哨向我传来,我回头一看,原来是清洁工老伯伯骑着垃圾车清理垃圾来了。每天早上不到七点钟,他就开始忙碌的工作,所以每天当我跨出家门口上学的时候,周围是干净清爽的,一片绿草如茵。但是,每当我放学回来的时候,地面和草地上又有了星星点点的垃圾:碎纸片、废塑料袋、果皮、矿泉水瓶这不清洁工老伯伯又来打扫了,他可真是辛苦。

是呀,小区是我们大家的家,如果只知道破坏,而不知保护,那么小区就算有100个清洁工人来打扫,也依然很脏。我忽然想起,放寒假了,我们就可以在假日活动时来自发的打扫卫生呀!这样,既可以让小区干净、整洁一些,还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真是一举两得啊!

去打扫的那一天那天的天空真蓝,一看就是一个干活儿的天。我们一到社区就勤快地干起活儿来。有的捡果皮纸屑,有的扫地,还有的擦栏杆一个个忙个不停。 这时,人多了,队长徐婧洁就说了:我们一共有五个人,挤在一起会影响工作的,还是分成两组,我、董文欣、汤芪去扫楼道;陈亦然、俞可枫继续扫马路。这样既可以扫得快一点,又避免了重复或干扰,提高了劳动效率,你们说好吗?我们异口同声说:好!听从队长吩咐。

我扫了一半,发现董文欣在吃东西。我就去劝告,叫他们快扫地。她经不住我唠叨只好听我的话,也来扫地了。她扫了一会儿又想溜走了,但是没门,她哪里跑得过我。只好乖乖地跟我回来一起扫地。

太阳高高的挂在天上,天空依然很蓝,只是比起刚来的时候,太阳显得更大更热了;我看了看表,天啊!都快12点了,我们都干了好几个小时了。这时,我看见远处有几个身影也在忙碌着,走过去一看,原来是几个叔叔阿姨看见我们在干活儿,便自发的来帮忙。王叔叔说:以前我总是把垃圾乱丢,可给清洁工人添了不少麻烦,可今天看见你们这群孩子自发的来打扫,我也很惭愧啊,以后我一定会好好保护环境,不在破坏,大家说对不对?对!所有人齐声说道,声音特别的响亮。

12:30我们终于干完了,看着身后一尘不染的地面我的心里特别有自豪感。在这次打扫卫生时,我深深的懂得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只要用心,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事!更何况我们并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在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在帮忙,因此,我知道了团结就是力量。

最美劳动者观后感3

正月十五家家户户有吃汤圆的习俗,在今年这个特殊的 元宵节 ,广州有不少坚守岗位的一线工作人员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温暖时光,作出平凡贡献。8日下午,越秀区珠光街道的一线环卫工人们就吃到了热气腾腾的爱心汤圆,收获了一份温暖的力量。

受疫情影响,环卫站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站内还有120位留守在一线的环卫工人,他们的家乡在四川和湖南。但今年他们放弃回家团聚,毅然坚守岗位、抗击疫情。每天从凌晨5点到夜晚23点,轮流值班,从不懈怠。

这份温暖来自于岭南五号酒店开展的“元宵节送爱心汤圆”活动,为了感谢坚守在一线的环卫工人,特别以手作、用心、有温度的方式致敬这群为城市运转、市民生活提供方便而奋战的劳动者。500个南瓜红豆汤圆由8位在一线上班的酒店当值员工共同制作。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广州不少餐厅店面已开通外送或自提的服务,提供给市民更加安全便利的用餐途径。据悉,岭南五号酒店五号茶居目前也已开通微信电话点单服务,下单后可到店自提,餐厅的招牌菜品如白胡椒鸡、古广菠萝咕噜肉、招牌功夫汤、牛油香煎三葱咸牛脷等都在可选范围。

最美劳动者观后感4

2020年的春天不一般,在北京这座伟大的城市,每位平凡又不平凡的劳动者都在通过不同的方式为“战疫”贡献力量,守护着我们的小家和大家。

在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北京链家与贝壳找房宣布联合家电、家装和生活服务等领域的知名品牌,于4月28日至5月3日期间,为劳动者们送出免费专属礼品、特价商品和专属优惠,来回馈他们为社区和城市做出的贡献。

本次公益专享礼活动的参与方包括美团、百度、国美、苏宁易购、物美、多点DMALL,中国移动、中粮优选、学而思、花筑、春播、自如、被窝等覆盖人们日常生活的多个品牌,共同向劳动者致敬。

自4月28日起,北京市民可通过链家和贝壳APP首页、二手房主页进入活动页面。其中,百度、国美、美团、中粮、中国移动五大品牌将每日轮换推出优惠商品;并有视频网站全年VIP、小度音箱、小度智慧屏等产品每天2轮免费领取;在居住专区,用户可享受由被窝、自如推出的针对家装和租房的优惠活动;此外,活动还有大量家电、生鲜、民宿满减优惠券可以领取。

多年以来,北京链家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参与社区共建,为社区居民提供日常便利和必要帮助,面向社区推出了应急打印复印、应急充电、应急雨具、应急电话、应急上网、询路指引、便民饮水、手机到店咨询答疑等十大便民服务,并积极创新公益形式,贡献更大的社区价值。

疫情期间,北京链家也积极向社区和社区居民提供多种形式的协助与志愿服务:超过500家门店“变身”线上购物代收点,经纪人以志愿者角色参与社区防疫管理人员超过3000人次,为社区老人和隔离人员送菜上门、代送快递、清理垃圾1800余次,各大区、各门店向社区捐赠物资、慰问品200余次。

最美劳动者观后感5

用耳朵能听出机车各部件的工作状态、不用看表就能将不同长度列车的充排风时间精读到秒、运行时可以让驾驶台上盛满水的杯子滴水不溢、两万吨列车停车对标一米不差……如果说大秦铁路是一条与时间赛跑的铁路,那中铁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重载列车司机景生启就是这条赛道的运动员。26年来,他以工匠之心往返于全线20个站场设备、52座隧道坐标、19个长大坡道,成为我国铁路万吨重载列车司机领跑者。

世界重载看中国,中国重载看“太铁”,“太铁”重载看“大秦”。素有“中国重载第一路”的大秦铁路沿线60%是山区,两万吨列车需要经过两处首尾高低落差米、相当于10层楼高的大坡道。开行初期为了保证安全,提高运载效率,景生启结合不同车型、不同车底、不同煤种、不同制动力、不同气候, 总结 出了以“早给、少给、早撂、少撂”为精髓的“三段给、退流法”以及“列车头部进入上坡给退再生、头部进入下坡给退牵引”的操纵办法,成为当时解决大秦线平稳操纵列车的唯一宝典。为了练就稳中求快、快中有稳的技术,景生启把仅有10厘米长的操纵手柄滑槽细分成100个级位,以头发丝般的触感,用心揣摩级位与速度之间的完美结合,把大秦铁路平均712分钟的运行时间缩短在560分钟以内,被业内公认为“重载司机第一人”。

2014年,大秦铁路启动了三万吨重载列车开行试验。三万吨列车受到的纵向力、横向力、垂向力成几何级倍数增长,运行中一旦发生冲动,轻则造成断钩,重则造成列车脱线颠覆。景生启白天和试验团队上车试验,夜晚梳理试验数据,一米一米计算制动距离,一秒一秒修正制动时间,一段一段绘制操纵方案。2014年4月2日,景生启操纵的三万吨重载组合列车安全平稳到达柳村二场终点,标志着我国重载列车操纵技术从并跑走向世界领跑行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最美劳动者观后感5篇600字相关 文章 :

★ 2020致敬最美劳动者观后感作文5篇

★ 2020致敬最美劳动者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 2020五一致敬最美劳动者观后感例文大全5篇

★ 中国梦劳动美向劳动者致敬观后感5篇

★ 2020《中国梦·劳动美》观后感5篇

★ 2020中国梦·劳动美致敬劳动者五一特别节目观后感范文5篇精选

★ 《中国梦·劳动美》致敬劳动者观后感作文2020【5篇】

★ 中国梦·劳动美五一致敬劳动者观后感5篇

★ 中国梦劳动美致敬五一劳动者观后感体会范文5篇精选

★ 中国梦·劳动美观后感

126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