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嘉菜菜子
生鱼旺旺
教师性别结构失衡是包括教育评价、社会观念、学校管理、经济社会发展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 据报道数据,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报告数据,全国高中、初中和小学阶段的女性教师占比分别为54.37%、57.8%、70.02%,学前阶段这一比例更是高达近98%。部分地区和学校女教师的比例远高于上述总体比例,不少小学只有清一色的女教师。与20年前相比,各学段男教师都减少了近20%,且近几年新入职教师中,女性教师数量超过男性教师的状况还在发展且加剧。储朝晖指出,需要从源头上改进整体教育评价,激发男性优势潜能发挥,在师范院校招生环节应根据需要确定合理的男女招生比例,改进培养机制。 教师是中产阶层收入较高的群体,工作环境好,每年还有三四个月的带薪休假福利,是白领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中小学教师入门,基本上凭考试,而这类考试女性分数轻松超过男性,特别是语言类科目(语文、英语)。所以,女教师比男教师多很多。不过,到了大学,这种情况就发生改变。大学教师录用,一个是靠导师推荐,一个是看论文、看著作,不再用考试的办法,这时男性的优势就出来了。在这个问题上,有人认为需要多措并举,从整个过程和系统上解决男性愿意当教师、能当好教师等一系列问题。尤其需要建立更加人性化、多元化的教师管理与评价机制,让男女教师都能充分发挥自己所长,能够收获成就感与荣誉感,从而激励更多优秀男性当教师。 也有人认为没有什么关系,没必要一定要追求性别比例平衡,教学工作是不管男老师还是女老师都能做且能做好的,谁能把学生教好带好、谁能把教育教学工作干好,谁就是合格的好老师。当一个优秀的女老师和一个差一些的男老师来应聘,就算学校全是女老师,都应该聘用那个优秀的女老师。基层学校为什么一定需要保证一定比例的男性教师,甚至在招不到人的情况下不惜降低录用要求?其实是因为体制内外的劳保待遇差别,导致不少女性是奔着“生孩子”考取的相关岗位,学校要保证可用的人手在一定范围内,就只能提升男性教师比重。 这事再往下说,无非就是社会保障机制对于家庭扶养的辅助不到位,尤其是对于职业女性不友好。 归根结底,社会意识、社会现实和社会机制三者错位了。社会意识的基础打得好,社会现实中女性劳动参与率也高,但社会机制没跟上,导致职业女性两面受伤。教师其实是个好职业,但是再好的职业也是兴趣的选择,没兴趣的自然不会选,兴趣的源点也是教育,师范教育及更早的初高中教育有没有让男孩子们喜欢上教师这个职业,提起他们当老师的兴趣很重要。很对女孩子们选择教师职业有心理因素,也有周边环境因素,大多数家里人都会劝女儿们去当教师,所以也不尽然全是女孩子们的兴趣。教师这份职业被人们称为“铁饭碗”,如果能够成为一名老师,意味着拥有一份十分稳定的工作,社会地位高,受人尊敬,家人会感到很自豪。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虽然男教师和女教师的工作内容都一样,但性别严重失衡之后,会产生一些不良影响,比如会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也会影响教师之间的合作。 个人认为,教师性别失衡,也会对学生造成影响,尤其是小学生,因为小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性别观念,学校当中缺少男教师,会影响学生性别角色定位和品格发展。所以说这个问题需要尽快解决,各个地区也在不断提出解决办法,但是效果却不是很理想,主要是因为根本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以很多男性不愿意成为教师。
静婷雅香
我是男的,可我大学的辅修选了日语。。。。哎。。。我们班学日语20多个人就3个男的。2个马华,1个马来人,1个中国人(我)。。。哎。。。探讨。。。。QQ 499872319.....
二哥不二1993
如果想入大学做老师的话,研究生估计都不够的。日语教师很多种啊,培训学校老师的话就比较简单了。要结合自己的性格吧,如果觉得培训学校蛮适合自己的,可以注重发展一下自己各个方面的知识储备,还有个人特色的培养什么的。以后要吸引学生嘛。培训学校会非常累,同时也有钱,拿命换钱吧。如果自己性格是比较保守的,喜欢安定,那就拼命学习吧。高学历,进高校。当老师。只是一家之言,可能有欠妥的地方。仅做参考吧。
mengjia097
标准日本语有很多网课,我就安利两个我看过的,一个是唐盾老师的(忘了他是哪个网校的了),还有就是前沪江日语的叶子老师,叶子老师录制完成了标题初级到高级的所有课程。好好选择,看看哪个更符合自己的习惯。然后等你学完了初级以后,就可以看红宝书和蓝宝书了,这个的学习我强烈推荐新世界日语的老师(我好像又忘了名字),分别两个男老师,讲了n1和n2的蓝宝书,戴眼镜,讲课很严谨,清楚。 刚刚看了看,是以下这两个老师。如果你需要资源,私信我,我可以免费给你。但是一定要低调,仅提供自己学习。红宝书的话我觉得自己学就可以了,反复多次看,这个也有网课,但是必要心不大。
优质日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