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71

钮咕噜嘟嘟
首页 > 日语培训 > 营口日语翻译培训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听风者三

已采纳
日语的工作并不难找,在苏州上海这边 很多公司都找日语的担当或者翻译 语言培训学校招教师也比较多 待遇也都很好 但是对你的水平要求也很高的 一级证书很重要 这是你的敲门砖 进去都会有日语的核考 如果你的实际能力不足的话 那么只拿个一级证书也没有用的 所以要打算学习日语专业的话 一定要做好基础 否则就业也比较难的

营口日语翻译培训

249 评论(14)

角落小泰迪

前景还是广阔的 但前提是你的日语水平的确不错... 将来学成可以担任翻译 或者外企职工 什么的 有机会一定要去日本 到那里去锻炼一段时间 对你的语言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相对于现代人才的需要 务必将英语也重视起来... 而且日语的口头翻译是很难的... 这我深有体会啊... 众所周知日企在中国所占市场相当之广 因此 对于具备良好日语水品的职员的需求也相当之大 祝你好运啦~~!

331 评论(12)

美林小姐

日语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好,第一是日企数量大幅攀升,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日本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是日企人才需求旺盛,日企在快速消费品、金融和贸易商社等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

214 评论(11)

jennyzhao701

招聘。一、满铁剪报是日本侵华期间满铁调查部资料股在1918—1945年从当时能够订阅到的《英文满报》《奉天新闻》《大阪朝日》《辽东新报》《奉天每日》《晨报》《泰东日报》《大公报》《中央日报》等近一百七十种中、日、俄、英报刊中,按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文化、法律、人口、社会、历史、地理、交通、气候、物产、民俗、宗教等20余类近百个小类,分门别类地将涉及我国,特别是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中、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以及蒙古和前苏联远东地区的相关新闻、评论及游记等文章剪裁下来,黏附在剪报本上,制作形成并遗留下来的独特史料,到1945年8月15日前,累计达3587册,记录和反映了1918—1945年日本投降前满铁调查部资料股搜集的中国、日本、朝鲜、前苏联和美国等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军事、交通等方面的情况,是世界范围内迄今为止涉及20世纪初至40年代中国及东北亚问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采集范围最广、分类最细致、数量最庞大的资料剪报,是近代以来利用报刊资料最广多、时间跨度最长、分量最大的综合性资料宝库,对相关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满铁剪报是指新中国成立初期在移交过程中遗留在沈阳、由辽宁省档案馆馆藏的那部分满铁剪报,共计一百零八卷两万余页,其中大部分是日语资料,另外还有中文繁体及英文、俄文资料等。将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满铁剪报中的日语、英文、俄文等外文资料翻译成中文,是《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满铁剪报选辑》出版项目的一部分。《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满铁剪报选辑》出版项目是辽宁省档案馆服务于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要求,落实国家档案局“十三五”时期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作总体规划,推进满铁档案的深度研究,发挥满铁档案的历史凭证作用的重要举措,是国家档案局“十三五”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的分项目。2016年8月,根据《财政部关于下达2016年度国家重点档案专项资金的通知》(财教〔2016〕143号)文件精神,辽宁省档案局(馆)启动了《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满铁剪报选辑》的编纂工作。2016年8月11日,《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满铁剪报选辑》出版项目立项。同年9月9日,该项目招标成功,我社非常荣幸地中标。要将两万余页满铁剪报中的日语、英文、俄文等外文资料翻译成中文,从规模来看,确实是一个超大型的翻译出版项目。经过统计,目前其译文初稿总字数近三千万字。要想做好这样一个超大型的翻译项目,确实需要很好地组织才行。二、我们在翻译组织方面的做法在组织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满铁剪报的翻译工作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如下做法:第一,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挑选一位人脉广、资源多、组织能力强、翻译经验丰富的权威专家做该项目的主译者,也就是该项目翻译的组织者。其人脉、资源的多寡,组织能力、翻译水平的高低,对项目翻译成果的质量高低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选好这位主译者至关重要。鉴于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满铁剪报以日语资料为主,我们经过多方寻找和周密考察,邀请了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一位具有丰富翻译组织经验的业务型领导担任该项目的主译者,请他组织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满铁剪报的翻译工作。第二,请该项目的主译在全国范围内邀请相关专业的高水平专家,组织成立了一个翻译委员会和五个校译小组,同时由沟通、协调能力强的工作人员组建五个联络小组,其中翻译委员会负责翻译工作的组织统筹与翻译过程中的答疑;校译小组负责译文初稿的校订;联络小组负责相关文件的发放、回收和记录等工作,同时设立相应的微信群,相关人员随时通过各自的微信群进行相关信息的沟通和交流。第三,由翻译委员会把关,以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中的专业日语教师和翻译人员为对象,挑选具有日语能力测试一级证书或赴日留学经历的翻译人员组建翻译队伍,登记其相关信息,并将其分成五个团队,一个团队分别对应一个校译小组和一个联络小组开展工作。其他语种的翻译组织与日语翻译类似,只是规模较小、人员较少。第四,翻译委员会根据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满铁剪报的翻译要求制订了翻译规范,根据翻译规范对翻译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提出统一要求,保证译文相关体例和表述的统一。1.日文翻译完整准确,不遗漏档案信息;2.使用书面语;3.古日语的识别要准确;4.日语地图需译为中日对照版本;5.翻译人员了解满铁历史,译文与史事、史实相符,语句通畅。特别是地名、人名准确、统一。遇原文有省略内容的情况应根据历史背景酌情补充完整,补充内容特别标注说明。(1)地名尊重历史原名。(2)人名的翻译:如果是非常著名的人物,要与公开出版发行的出版物或者约定俗成的译法保持一致。如果不是著名人物,没有约定俗成的译法,要保证此人在所有译文中的名字保持一致。(3)外来语人名、地名等,应翻译成中文后括号标注原文,如“カ一ヂフ”应译为“卡迪夫(Cardiff)”;6.专有名词翻译尊重日文习惯,如“出张所”等;7.人物、机关称谓、日期等尽量完整,遇原文不详的情况查找前后文考证;8.密码电报且无译稿的可不翻译;9.日本年号尊重日文表达方式,以“()”标注对应的公历年份;10.每篇译文的开头均需标注相应数字化档案的命名,以便排版时将译文与数字化档案图像对应。第五,翻_委员会陆续收到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满铁剪报资料扫描文件后,依据其内容和工作量将其分配给五个联络小组,各联络小组进行文件登记后,通过邮寄、电子传输等方式传送给事先登记的翻译人员手中,在规定好完成日期后,再次进行翻译要求说明。第六,在翻译人员进行翻译的过程中,翻译委员会和校译小组的成员,依靠事先组织好的政治、经济、交通、物价、军事等方面专家,对翻_人员提出的问题分别进行网上答疑。第七,在规定时间到期后,联络小组人员通过邮寄和电子传输等方式进行译文回收,并按照原文件编号进行整理,然后将其陆续发送给对应校译小组进行校译。校译人员完成校译后,联络小组成员对回收的译文进行整理,达到相关要求后,交出版社负责人员。第八,对出版社工作人员在编辑、校对译文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翻译委员会和校译小组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三、我们的经验第一,人脉广、资源多、组织能力强、翻译经验丰富的主译者,为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组建相关的优秀团队、顺利完成翻译工作提供了保障。第二,完善的组织架构,保证了翻译工作的顺利进行。翻译委员会、校译小组和联络小组分工负责,通力合作,为翻译人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得翻译工作顺利进行。第三,根据原稿内容聘用近代历史、地理、军事、政治、金融、交通等方面的专家,他们同翻译委员会和校译小组一起为翻译人员提供专业支持,保证了译文的专业性。第四,聘用大量懂得日语、英语、俄语等语种的近代演变过程的专业翻译人员,才使得许多由语言演变产生的翻译难题得以顺利解决。第五,在译文前面放置对应的原文图片及其编号,保证译文与原文的对应,为后续编辑、排版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第六,同时以并行和线行两种方式组织翻译工作,加快了翻译工作的速度——并行是指同一时期大部分翻译人员都在同时进行翻译工作;线行是指按陆续收到的原件扫描文件进行流水线式的翻译组织工作。四、存在的问题辽宁省档案馆馆藏满铁剪报的翻译涉及日语、英语、俄语等语言自20世纪初期以来近一个世纪的用语变化和相关人名、地名从近代到现代的变化,又涉及报刊用语从口语向书面语的过渡过程,包含的内容既有近代日本侵华战争,又有沙俄、苏俄和蒙古地区的政权变化,同时涉及政治、军事、交通、物价、金融、地理、造船、汽车、纺织、矿产以及国际关系等多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工作量巨大,参与人员人数众多、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一些译文中出现了翻译不准确或者没有翻译,而发生误译,译文用语口语化严重等问题,给后续的校订和编辑工作增加了不少麻烦,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改进。

266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