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马桶去飞行
第十:龙舌 用龙筋制作弓弦的传说中的名弓,速度和准确性极高。三国时吕布用龙舌弓辕门射戟,见《三国演义》。吕布是三国中很牛的人,用的弓也很牛,但是他背信弃义,老做小人,只能排第十名了。 第九:万石 用比钢铁还要坚硬但非常轻的紫檀木制作而成的弓,为三国时黄忠所用,《三国演义》中黄忠能开二石力之弓,百发百中。战长沙时他本可以射杀关羽,何奈二人都是义士,英雄惜英雄怎生下得了手。 第八:游子 力猛弓强,离弦之箭如游子归家般急切。北宋时花荣所用,花荣,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九,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第一员。原是清风寨副知寨,使一杆长枪,箭法高超,有百步穿杨的功夫。清风寨正知寨刘高陷害宋江,花荣得知后造反,大战黄信、秦明,救了宋江。花荣多次用箭法建立奇功。宋江三打祝家庄,花荣射落祝家庄的指挥灯,使祝家庄兵马自乱。 第七:神臂弓 史书记载——神臂弓 “实弩也。以山桑为身,檀为弰,铁为枪膛,钢为机,麻索系札,丝为弦”“射三百步,透重札”。 第六:灵宝 李广所用之弓,汉武帝时,匈奴侵入汉朝边境,杀死了辽西太守,打败了韩安国将军。后来,李广被封为右北平郡太守,匈奴人由于惧怕李广,数年不敢入侵右北平郡,称他为“汉朝的飞将军”。李广镇守右北平郡时,有一天外出打猎,远远看见草丛中有一只老虎,就拔箭射去,随后走近一看,原来是块石头,而箭已经射入石头中。唐代诗人卢纶还专门为此事写了一首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第五:震天弓 公元661年,薛仁贵奉命率军在大山一带与突厥人决战。突厥人为北方游猎民族,强悍善骑,素有弯弓射雕之风。突厥人方面率军作战的就是号称为“天山射雕王”的颌利可罕,率兵十多万。战斗一开始,对方突厥军就精选十几个骁勇强壮的将士向唐军挑战,颉利可罕最赏识的三员大将元龙、元虎、元风出现在前面。只见薛仁贵镇定自如,持此弓射击,三箭连发,龙、虎、凤应声倒下。顿时,突厥军吓得乱作一团,纷纷投降。唐军取得重大胜利,金军欣喜若狂,薛仁贵的威名大震。“将军三箭定天山,战士长歌入汉关”,成为唐军长期传唱的歌谣。 第四:轩辕弓: 本是轩辕皇帝所铸,选用泰山南乌号之柘,燕牛之角,荆麋之弭,河鱼之胶精心制作了一张弓,名叫轩辕弓,蚩尤被黄帝轩辕用此弓三箭穿心而亡!在封神演义中又名乾坤弓,为李靖所用,骷髅山白骨洞碧云童子被这一箭正中咽喉,翻身倒地而死。 第三:落日弓 传说中后羿和嫦娥都是尧时候的人,神话说,尧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把土地烤焦了,庄稼都枯干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来,倒在地上昏迷不醒。因为天气酷热的缘故,一些怪禽猛兽,也都从干涸的江湖和火焰似的森林里跑出来,在各地残害人民。 人间的灾难惊动了天上的神,天帝常俊命令善于封射箭的后羿下到人间,协助尧除人民的苦难。后羿带着天帝赐给他的一张红色的弓,一口袋白色的箭,还带着他的美丽的妻子嫦娥一起来到人间。 后羿立即开始了射日的战斗。他从肩上除下那红色的弓,取出白色的箭,一支一支地向骄横的太阳射去,顷刻间十个太阳被射去了九个,只因为尧认为留下一个太阳对人民有用处,才拦阻了后羿的继续射击。 第二:霸王弓 这把弓乃是当年楚霸王项羽的随身之物‘霸王弓’,威力无比,弓身乃玄铁打造,重127斤,弓弦传说是一条黑蛟龙的背筋。相传项羽15岁那年,乌江中有黑蛟龙作恶,危害四乡。项羽听说后,当夜单枪匹马来到乌江,找到黑蛟龙。与黑蛟龙搏斗了一天两夜,把黑蛟龙杀死,取得此筋搓股为弦。黑蛟龙乃至寒之物,坚韧异常,故此弦不畏冰火,不畏刀枪。” 第一:成吉思汗的射雕弯弓 成吉思汗用他的弓箭和铁骑打下了世界上最广大的国家,亚洲除日本以外,几乎占据了所有国家,他的军队到达了非洲的埃及,占领了欧洲的一些国家,甚至他的子孙贴木儿汗在旗帜上画了三个圈,象征占领了世界的四分之三。(还是他的弓厉害啊,不排第一谁能排啊!) 上面是找来的,我只知道养由基弓养繇基——养由基,神射手,但是不知道他的弓叫什么,只知道有游戏里叫养由基弓...
不计较的心
长弓 长弓源于威尔士,后来传到英格兰。长弓用榆木、榛木和罗勒木制成,后来主要用从意大利和西班牙进口的优质紫杉木制造。长弓具有长远的射程和巨大的威力,而且造价相对来说便宜,部分还可以重复使用,是古代战争中必不可少的武器。在火器还没有诞生的时代,长弓手被大量雇佣,在战场上灵活运用,及时机动到有利的阵位上实施致命的发射,大批有经验的长弓兵往往为敌人带来极大的杀伤力。他们可以向个别的目标作精确射击,或是对一个特定的区域作密集的射击。 古代混材弓的长度一般是不足4英尺(1.2m)的,但土耳其弓则在5英尺以上(1.5m),其穿透力大于其他弓。英国长弓估计就是在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3世纪的英国开始发展长弓,从爱德华一世(1272——1307)到亨利八世(1509——1547),这一时期内的英国君主无不大力发展弓箭部队,提高弓的杀伤力,从而使长弓得到了很大发展。 长弓用榆木、榛木和罗勒木制成,后来主要用从意大利和西班牙进口的优质紫杉木制造。长弓的长度为6英尺(1.8m),箭长3英尺(0.9m)。弓架的前部为圆弧形,后面是平的。弓身的中间手握部宽1.5英寸(3.8m),往两端方向逐渐变细,端部用角料镶包。 长弓的最远射程达400码(365.8m),有效射程为250码(228.6m),是十字弓的两倍。它的射速高达每分钟10——12箭,更是十字弓所无法比拟的。在技术熟练的英国士兵手中,长弓的命中率大大高于十字弓。由于长弓更轻便,更容易掌握,威力巨大,适用于散兵射击和方队齐射,这些优点最终导致了十字弓的淘汰。就当时来说,长弓是战场上最有效和用途最广的单兵武器。 长弓的不足之处在于使用者必须有强健的体魄,高超的技术和各方面的协调配合。为此士兵必须经过长年累月的训练和实践。为了使青年能够致力于这种艰苦的训练,因此踢足球在14世纪的英国是不合法的(?!!!)。 说了这么多,长弓到底有多厉害?让我们来看一场著名的典范战例——发生在1346年8月26日的克雷西战役。在这次战斗中,以弓箭兵为主力的英国人击败了——我认为用“屠杀”这词更好——当时最难对付的法国骑兵。 1346年7月,英王爱德华三世率部从朴次茅斯出发,渡海抵法,支援处境危急的盟军。一个月后,他来到了欧洲低地国家的背后,而法王菲利普六世率领一支强大的军队紧紧追赶。渡过塞纳河后,爱德华决定与法军决战。他在克雷西——茵彭特尤村庄附近选了一块平缓的斜坡,摆下阵势,控制了法军的必经之路。 英军共约2万人,均分为三队,左队位于瓦迪库尔特村的前方,有树林和战壕做掩护;右队靠近克雷西,有一条河做屏障;后队位于两队之后,由爱德华国王亲自率领。 每个分队中央由约1500名不骑马的重骑兵组成方阵,纵深为6排,每排长250码(228.6m)。英国骑兵不骑马,倒不是因为他们没钱买马,更不是马也得疯牛病了,而是因为:一、出于心理上的需要,要是弓箭兵坚信他们不会被自己的骑兵丢弃,一定能顶住法国骑兵的冲锋(欧洲的骑士一贯是只讲风度不讲义气的)。二、出于作战的需要,要为弓箭兵以及从事反击的小股骑兵预备队提供一个坚强的后盾。
优质日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