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115

凡人帽子11
首页 > 日语培训 > 日语培训发展历程简述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谁的吴邪

已采纳
日本语专业发展史--------------------------------------------------------------------------------转眼间,我们日语专业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风雨历程。在这三十年中,她不断地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逐渐地从幼稚走向成熟,到 2004 年发展成为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正以昂扬的姿态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前辈们创业的艰辛。值此日语专业开设三十周年之际,本报将从本期开始陆续介绍我们日语专业的发展史。以下是我们就东语学院院长 张升余 老师(日语专业的第一届毕业生)做的采访。 1974 年我校准备开设日语专业,当时计划设在俄语系。石永明老师作为日语专业的第一任老师从张家口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来到我校,随后翟冠政老师、张焕福老师分别从宝鸡、大连某地来到我校担任日语专业教师。这三位老师的到来,预示着日语专业的开设成为可能,他们是我校日语专业的创业元老。 1975 年我校开始正式招收日语专业学生,当时是以俄语专业的名义招生,共有 21 名学员。学生主要来自西北地区及河南、山西等地,考虑到方言对发音的影响,只挑了西安周边地区的 5 名同学作为日语专业的首届学生。因此原来的俄语系更名为俄日语系。 随着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队伍也在不断壮大。 杜慧中 老师和华侨 郭华民 老师分别于 75 年、 76 年下半年来到我校任教。 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 5 名同学是在相当艰苦的条件下学习和生活的。日语专业的教学条件非常地简陋。没有正规的教材,唯一的学习材料是铅字印刷的一张张讲义,再有就是老师抄在黑板上的课文。整个图书馆就只有一本《日汉词典》,并且在外面也买不到相应的材料,这 5 位同学共用这一本词典。当时的大学生是地方推荐上来的先进、积极分子,他们思想觉悟高,学习勤奋刻苦、生活艰苦朴素,每天过着紧张而又充实的生活。 78 年这 5 位同学毕业,只有张升余院长一人留校担任专业教师。 1978 年(恢复高考第一年)我们学校招收第二届日语专业学生,当时招入两个班,每个班 18 个人。 4 年后,这一届中有黄丽华、王欣荣、曲永弘、候为、周小臣 5 位同学留校任教。此后, 79 年、 80 年分别招收了一个班,其中 79 级的有张官仓留校任教, 80 级的有王小林、王新明、王军哲三名同学留校任教。 78 年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冯任远、李忠启,大连外国语学院江燕玲三名毕业生被分配到我校任教。 79 年刘建强老师从大连外国语学院来到我校,王军艳老师于 80 年从苏州大学来到我校任教。 日语专业的中 国 老师数量在增加的同时,外教的队伍也在不断地扩大。黑坂满辉于 79 年来到我校,填补了日语专业外教空白的历史,其妻子菊地也参与了系里的教学。此后有荒井、宫崎幸雄、加纳陆仁夫妇等日本专家相继来到我校任教,他们的到来使日语教学更加专业化,教学质量也有很大提高。特别是加纳陆仁夫妇带来了许多音像资料以及电视机等设备,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锻炼了学生的听力水平。他们与学生相处的和谐融洽,很好地充实和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82 年以后,日语专业的教师队伍结构逐步合理,数量相对稳定。同时,教学条件也得到了大的改善,开始有铅字印刷的教材,并且是吸取大连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学院、上海外国语学院等大学教材的精华,融合而成,教材质量有很大提高。由于日语专业开始设在俄语系,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上自然受其影响比较大,主要表现在日语专业的学生口语能力普遍较强。

日语培训发展历程简述

353 评论(12)

辣椒0908

回答网上日语培训班推荐1、新东方新东方多年日语优秀培训经验,使用经典教材,留日海归顶级名师精彩讲授,融入网络互动科技智能元素,在全面建立牢固系统的日语知识体系基础上,帮助学员提升日语能力考试技能和语言实际运用能力,深入了解日国文化及留学概况。因倍受学习者赞誉与推崇,已成为首选的日语培训课程。2、友达日语友达日语自主研发的课程体系更符合现今社会的需求,张弛有度,学以致用,让学员彻底告别塑料日语。 通过手机、电脑、平板都可以随时随地上课,下载app轻松和老师一对一沟通。3、外唐日语外唐国际结合国内外院校、企业、政府的优质资源,在2016福冈留学生支援中心协会(FISSC)授权外唐国际开办大型中日国际交流会, 2016年底,日本文理大学授权外唐为华中区域唯一一家招生办,2017年,湖北省对外友好服务中心正式与外唐进行国际交流项目合作,共同培养国际人才。提问比较便宜的呢回答选择网上日语培训班的方法1.学校师资:学语言选对老师很重要,除了老师本身的专业素质外,还要自己喜欢,愿意跟他(她)学。好老师是语言学习的好的起点,发音标准地道、语言知识的丰富、教学手段的新颖灵活、高颜值、好性格等都会成为学生选择这个老师的依据。2.学校实力:一个机构的实力是保障,比如看机构的教学历史和课程体系是否完善,比如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教学服务等。校区规模和开班频率也可以参考。3.学费:机构的收费一直都是学员选择关注的重点,有很多人认为贵就是好,便宜就是没好货,这样的说法其实是不一定,并非所有高端机构的教学都是好的,甚至很多高端机构的教学质量可能还不如一些中端机构好。而便宜也不一定就说教学水平低。目前口碑最好,性价比最高的线上日语培训机构当属“友达日语”了1. 品牌实力:|是一家实力较强的机构,教学体系成熟,课程选择也多,有少儿日语、成人日语、雅思托福和日语四六级等不同需要的课程设定。2. 免费试听:这是|的388元免费试听大礼包:外教一对一试听课+个人日语水平测试+量身定制学习计划,任何基础又可以报名,不缴纳其他收费零基础日语学习方法,如果也想了解的也可以试试,扫一扫二维码即可,可以先和老师|学习感受一下合不适合再正式报名学习,试听课是免费的在线学日语费用,这家机构的教学课程质量我又体验过,教材还有学习效果却很好,现在学了一段时间,日语水平方面却增加了不少。3. 性价比高:|平均一节课才二十多块钱。对比其它机构的费用价格确实便宜了这些,在别的机构上一节课的价格,可以在|能上一周的课。4. 外教 有证:|是现在唯一一家能够确保所有的外教 都持有jtest教学资格证书的机构,有证的老师才能最系统的教好日语,更使人放心。提问鸿鹄梦 这个机构呢怎么样回答您好!正在帮您查询鸿鹄梦*小欢老师老师简介日语科班出身,大二获得N1证书;大三作为交换生去往长崎大学留学;伊藤忠的前职员(总经理的随身翻译)。平时喜欢看日剧,对日企文化有独到的见解,课堂氛围轻松愉快。提问报名的话怎么样?回答您好!您想报名哪一家提问比较便宜的可以分期还上课,一个月300这样子回答您好!为您查询到日语分期案例大一,之后比较冲动,然后有人到寝室来招生学日语,国庆的时候自己比较无聊就去了,结果掉进了一个大坑,当时那个日语老师就让我很心动,说是可以帮忙介绍兼职,不用担心学费的问题,因为当时学半年是1400左右,做一个非常贫困的人就很犹豫,然后听他这么说,然后我就去学了,然后觉得把兴趣爱好变成学习是真的一个很麻烦的东西,渐渐的我就失去了兴趣后来疫情,然后我妈也在阻挠我学,我就没有学了,但是这个沉没成本真的很高,因为我没有用日语考研的打算,也因为只学了一半,也不能去考日语的等级考试,当时宣传的是可以用日语考研,可以去考日语教师资格证,还可以去考等级证书,可以进外企,然后我发现这些对我来说真的不是必须的,一姐妹们,以后碰到什么外语招生就不要听他们瞎吹,我觉得我就是听他们瞎吹,花了好多钱来我大二的时候,虽然没有跟着班课学,但是我还是有因为有书,然后我自己还是在学嘛,虽然学的不是很勤快,所以我觉得真的没有特别必要,他浪费了我特别特别多时间培训机构报名费可分期付款?实为金融借贷,培训贷雷区多谨防中招您好亲亲!建议您谨慎选择哦提问我高考回答网上的分期付款需谨慎更多21条

170 评论(12)

爱吃爱疯

日语是日本的官方语言,其文字被称为日文。对于这一点,你我皆知。 但它是怎样诞生的,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你知道吗? 如果你不知道,那么跟随本篇文章,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如果你知道,那你不妨抱着猎奇的心理,看看我有没有介绍点不一样的东西给你。 正文: 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日语的起源。 其实,关于日语的起源,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日语是从北方移民方言中脱胎而来的。因为从句法上来说,日语接近诸如土耳其语和蒙古语之类的阿尔泰语言。(注:"阿尔泰",是蒙古语,意为"金"。) 听到这,马上就有一些学者站出来表示不服。 你们怎么能这么认为呢?日语的发音和南岛语的发音那么相似,日语的诞生肯定跟东南亚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呀。 也有人认为日语跟朝鲜语共属于一个新的语系,因为日语的语法与朝鲜语的语法有惊人的相似度,都是使用主宾谓结构,且两者都受过古汉语的影响。 当然也还有其他的说法。不过因为说服力没有上面两种那么大,都被“干掉”了。 至于到底是日语源自什么,语言学者们争论了很多年,至今仍然没有得出定论。 虽然,日语的起源是不明确的,但日语的发展历程是清楚明白的。 所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详细了解日语是怎样发展的吧。 在公元3世纪以前,日本都是只有语言,没有可以用来记录话语和事件的文字的,所有的事情都靠口口相传。 一开始,因为处于新石器时代和奴隶社会早期,那时社会规模较小,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并不密切,没有文字并没有给日本人带来很大的不便。 但到了奴隶社会中期以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就变得越来越多,起。很多事情,单靠语言,已经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人们迫切需要文字的诞生。 但要想创造出系统性的文字,也是没有那么容易的。日本人想了很久,也没有创造出让他们自己满意的文字。 直到公元3世纪(对应中国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的某天,拯救日本人的“救世主”来了,百济的和尚把我们中国的汉字带入到了日本。(关于这一点,在日本史书史书《古事记》和《日本书记》中有记载)。 在这里解释下“百济”,“百济”是扶余人(公元前3世纪)南下在朝鲜半岛西南部建立的国家,也就是现在的韩国。百济的和尚去日本传教,通过经书等载体,把中国古汉字带到了日本。 反正绞尽脑汁想也想不出,看到中国文字后,日本人果断选择了放弃自我创造文字,直接去借用中国文字来书写。 亲,你们就不能再多想会吗?说不定再多想个几天、几年,你们也会想出来的。 偷懒的日本人直接借用中国汉字来做自己的文字进行书写,也是没有那么容易的。由于日本和中国的语言不统一,很多东西无法直接用汉字来进行书写。 秉承着不浪费的原则,于是日本人开始尝试着用汉字来表示日语的发音。 具体的做法也就是像我们很多英语学习者刚开始学习英语单词的时候一样,用汉字来给英语单词注音,比如good  morning,有的同学就给它标上“古德摸你”。 虽然我们现在看着有点可笑,不过对于当时的日本人来说,这也是物尽其用了。 这也就是日本最早的假名文字 —— 万叶假名。 之所以会叫万叶假名,是因为日本人用他们所学的这些汉字写了一本诗歌集——《万叶集》。 这本诗歌集,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能不太熟悉。但对于日本人来说,它的地位很高。其地位就相当于《诗经》在我们中国的地位。 你可能会好奇,日本的诗歌到底是怎样用汉字写出来的?是像我们汉语诗一样写吗? 不是的,上文说了,是用汉字来标音 。 比如“山峰”的“山”在日语里的发音是“やま”(后来才创造出来的)。这两个字的发音跟我们汉语中的“亚麻”的发音很接近,于是日本人就用我们的汉字“亚麻”来标音表示“山”。 日本最古老的诗歌集 —— 《万叶集》也就是这样被创作出来的。 因为这本诗集里采用的都是汉字,所以这些汉字因为也被称为“万叶假名”。那么这些字为什么被称为假名呢? 其实从它的字面意思我们就可以知道,这里的“假”是“假借”的意思,“名”是“字”的意思。所谓的“假名”就是“假借”的字。 用着用着,汉字标音的弊端,就开始出现了。那就是一个发音可能有多个汉字来对应,一句话可以有多种写法,这导致了书写语言的混乱。 亲,汉字就是这么博大,多个汉字可能都是一个音。 在后来,随着日本人对我们汉字词的更深入的了解,知道了很多我们中国汉字词的发音和意思。 日本人就开始尝试着利用汉字是表意文字的特点,把汉字和他们的语言对应起来。 比如日本人知道“山峰”的“山”跟他们日语里面“やま”这个发音描述的东西是一样的,都是表示“山”这个物体。于是他们就用汉字“山”来作为“やま”这个发音的文字。 这也就是日语中汉字词“训读”发音的来源。训读 " 是按照日本固有的语言来读这个别国字,如汉字时的读法。 学过日语同学会知道,日语中的汉字词还有另外一种发音方式—— 音读 。音读词是日本人直接借用汉字的发音来发音。比如“森林”在日语里面的读音是“しんりん”。 它的日语读法跟汉语“森林”的读法很像。至于为什么会有偏差,一方面是因为模仿发音不到位导致的,另外一方面则因为日本人借鉴的发音是我们中国古代的发音,那时的发音跟我们现代汉语的发音还是有差异的。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 我们中国古代也是有方言的,不同的地方发音会有所不同。因为传入到日本的汉字来源地的不同,从而导致日本人学习到的发音也有所不同。 这也就是我们现在学习日语时,也会经常看到日语中的一个汉字可能对应多种发音的缘故。 我们中国人对我们的汉字在不断简化和发展,日本人在利用汉字进行书写的过程中,也慢慢写出了他们的风格,对汉字做出了简化。 其实是不简化不行,我们中国古代的那些汉字都是繁体字,太难写了,写起来十分麻烦。 在简化书写的过程中,日本和尚将汉字简化成了汉字楷书的偏旁部首。后来慢慢地演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日语片假名。如日语五十音假名的前五个ア、イ ウ、エ、オ是不是跟我们汉字的翩翩部首很像。 片假名,一开始只供男性使用。后来日本皇宫负责抄写工作的宫女也在记录时对汉字进行了简化,创造除了有日系草书风格的平假名。“平假名”则是利用汉字的草书来演变的,如“安”字演变成日语平假名“ぁ”,跟“安”的草书写法(如下图)是不是很像。由于在当时的日本,宫廷女官和和尚的地位都很高,都属于上流社会人士,他们简化写出来的文字很快就受到人们的追捧和模仿,在日本的民间也慢慢普及并且固定了下来。 当然在日本也有很多人喜欢写汉字,很多汉字还是被原汁原味地被保留了下来了。从而形成了在现代日语中既有平假名和片假名,又有汉字的局面。 另外, 日本人还利用了汉字的形声和会意造字 法,创造出了具有日本独特风格的汉字,比如峠、辻、畑。上面这三个字都是利用汉字的会意造字法创造出来的,比如“辻”这个字的意思就是“十字路口”, 畑(はたけ)它的意思旱田。 后来,随着西方文化传入日本,日本人还使用了以西方字母形式出现的罗马字。但 罗马字的使用范围相对比较小,多用于招牌和广告 中,在文章中很少使用。例如著名日本品牌“东芝”写作“Toshiba”。 另外“罗马音”还有录入日语假名的功能。如下图所示:只要输入假名对应的罗马音就会出现对应的假名文字,类似汉字的拼音打字。 从而也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日语是平假名、片假名、汉字、罗马字四足鼎立的局面。 以上就是日语的起源和发展,你 get 到了吗?

175 评论(9)

今天天很蓝

现在日语培训班大大小小非常多,至于哪里教得好,需要在选择时多方面考察下,选择日语培训机构具体要注意一下几点:一、 教学资质就像你会说中文但是不一定会教中文一样,日语在线培训的老师必须是通过一定的培训和考试的,所以最好找有国际上公认的教学资格证的。一般在报名前是可以进行试听的,听听看的发音是不是地道,一定要注意发音这块,这影响到你后期学习效果。建议最好是浸入式或者日式的上课,也可以问问培训机构这些老师的国籍。 二、 老师的稳定性初次与日语在线培训交流时,可以询问下会在这停留多久,如果学习到一半换的话多少会有点影响。 三、 老师的国籍注意是否母语国家。这可以通过签证和口语去区分了解,常见的母语国家有日本、加、澳等,还有些是在这些国家生活过的其他国家人士,他们的发音也是可以的。 四、 教学质量在选择之前,可以先试听一下,观察下老师的口音、上课方式等是否满足你的要求。还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老师的沟通互动能力强不强,如果上课非常沉闷,完全是老师一个人在不停的讲,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总之,找日语培训班并不能只听口碑或者看价格,要多方面考虑,尽量先试听再决定报名,找到适合自己的培训班学起来才是事半功倍。

350 评论(12)

小豆包么么

2006 5月 特爱外语十周年院庆4月 2006年新闻晨报中高级人才招聘会 日企专区独家代理3月 成功主办第二届中日留学恳谈会1月 特爱外语进修学院闸北分院成立3月 全国招生的住宿制就业定向培训班开班1月 〈日企招聘信息月刊〉创刊8月 普陀分部开张6月 成立特爱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03年01月 徐汇分部开张02年03月 获得上海市教委认定的A级学校荣誉称号,获得ISO9001资格管理体系认证01年03月 杨浦分部开张,开始全日制日语培训00年04月 经上海市教委批准,升级为学院99年12月 举办迎APEC全市青少年外语大奖赛98年04月 获得上海市教委认定的A级学校荣誉称号,获得日语能力考1级第1名97年12月 开始推出日语高级翻译资格培训课程;东风分部开张96年12月 开始推出日语能力考培训体系96年03月 上海特爱外语进修学校成立

160 评论(10)

lavender522

是上海人与日本人和编的日本是世上最没有个性的国家,到处拷贝,在日本生活过就知道文化垃圾化.种群自私不知道廉耻话说潘金莲爱上西门庆后,武大郎很生气,但他也实在没办法。打吧,打不过西门庆;说吧,潘金莲又不听。士可杀不可辱,一气之下,武大郎决定跳海自杀。 他在大海中漂呀漂,被海水卷到一个岛子上,当地的渔民将他打捞起来,发现还有一口气,赶紧做人工呼吸,将垂死的武大郎救活了。 渔民们大喜,奔走相告,说是岛上来了一个高大、英俊、威猛的男子,咱们祖祖辈辈都矮,要利用这位先生的身高优势来改良咱们的人,推他为咱们的国王。于是武大郎就作了国王。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武大郎很快有了一大群王子。这些王子散到民间与平民女子通婚,于是从此以后当地居民的身高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武大郎作为国王,开头还相当勤勉。每天都是“有事出班早奏,无事早早退朝”。但过了些日子,他发觉很没劲。官员们鸡毛蒜皮的事都要讲大半天。于是他说:“你们以后把事情的重要内容写成奏摺,交给我看吧。”官员们很惊奇说:“甚么叫做“写”?我们不识字,不会写”。武大郎说:“好吧,我给大家办个补习班,扫扫文盲吧。”于是他以自己有限的知识,给官员开了个扫盲班,学习文字。但武大郎是个买烧饼的人。只认识很少的字,很多字他只记得一些偏旁部首。官员们学习以及往外传播的时候,又忘掉了一些字的部分,于是这就形成一“假”文字,平假名、片假名之类。这是岛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武大郎推行这项改革后,得到了更多的拥护。有一天他发觉臣民们没有姓名。于是他说:“这可不行,大家得有名有姓才行。当然,赵钱孙李等你们没法叫了,谁住哪里就叫哪姓吧。”于是有了“田中”、“松下”、“山口”之类的姓氏。至于名字,就由一、二、三、四的排吧。但老大不能叫“大郎”,那是我的忌讳,只能叫“太郎”。老二不能叫二郎,那是我弟弟武松武二郎的忌讳,只能叫“次郎”。其余的你们就按顺序叫吧,我没有意见。”于是这个国家有了“山口太郎”、“田中次郎”等名字。 武大郎推行这项改革后,得到了更多的拥护。有一天他发觉臣民们没有姓名。于是他说:“这可不行,大家得有名有姓才行。当然,赵钱孙李等你们没法叫了,谁住哪里就叫哪姓吧。”于是有了“田中”、“松下”、“山口”之类的姓氏。至于名字,就由一、二、三、四的排吧。但老大不能叫“大郎”,那是我的忌讳,只能叫“太郎”。老二不能叫二郎,那是我弟弟武松武二郎的忌讳,只能叫“次郎”。其余的你们就按顺序叫吧,我没有意见。”于是这个国家有了“山口太郎”、“田中次郎”等名字。 武大郎当了国王后,老是吃山珍海味,吃都吃腻了。他想起当初在海上漂流时,没有东西吃,只能捉生鱼吃。现在回想起来,那味道还是相当好的,于是他叫自己的厨师做鱼时一定要生做,不用做熟。这道菜推广以后,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并从此成为该国一道名菜----“鱼生”。武大郎还发现,当地人民是像中国人一样,睡觉时睡在床上。他很生气,想当初潘金莲和西门庆搞婚外情,西门庆经常到自己家,搞得自己没有地方睡,只好睡在地上。既然我当国王的亦要睡在地上,你们也只能睡在地上!这样“卧薪尝胆”才能不忘夺妻的耻辱!于是他照这意思颁布了一项法令。从此以后,该国的人民只能睡在块席子上,这就是所谓的“塌塌米”。 武大郎想,在中国当国王那气派,前呼后拥、旗子满天飞。咱现在这国家,连个标志都没有,那多没劲。于是他把自己卖烧饼的围裙拿出来,叫仆人洗洗,还算是白色的,就用它当旗子吧!但旗子上总得有个标志,武大郎脑子里所有的印像,只有卖过的烧饼。于是他烙了一个红红的、圆圆的烧饼,贴在围裙子的中间,这就成了那个岛国的国旗了。 武大郎当了若干年国王,无疾而终。他临死之前,仍然因为打不过西门庆、报不了夺妻之仇而耿耿于怀,于是留下遗训,要子孙后代找西门庆报仇雪恨。后来他的子孙们日夜操练,并到少林寺偷学了几招功夫,为了纪念国王武大郎,取名“武氏道”(后来由于学功夫的人文化程度低,加上该国文字是“假文字”,结果被传成了“武士道”),又因为武大郎白手得天下,这些功夫又被称为“空手道”。 (1)文字 日本使用汉字、平假名、片假名3种文字,此外有时也使用罗马字。 汉字是从中国传入的表意文字。后来创造了万叶假名,利用汉字的音训来表现日本的国语。此后又从万叶假名的简化写法产生了平假名和片假名(9世纪前后)。平假名和片假名都是音节文字,现在各有46个。 在书写日语时,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多数用汉字写,动词及形容词的活用变化部分、助动词和助词都用假名写。副词用汉字、假名都可书写。现在平假名已经广泛使用,片假名主要用于表示外来语。 在学校最初教的文字是平假名。但是,现在的孩子入学之前多数已经会读写假名了。 日本文字最初适用于竖写,但也可以横写。竖写的时候自右向左移行,古代竖写居多,为了便于表示数字和引用外国语,横与也逐渐普及了。不过阅读时仍是竖写的方便,所以一般报刊、杂志、书籍大多数是竖写。 (2)汉字 一种象形和指事均为十分发达的表意文字。例如,表示太阳的文字“日”了自太阳的形状,表示树木文字“木”是模仿树木的形态而创造的。又如表示“林”的文字由两个“木”并列而成,表示“森”的文字由3个“木”字重叠而成。汉字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据说汉字总数有5万左右。 这是指“字”数,“词”数则高达数倍以上。在日本官厅、公司及报纸使用的常用汉字规定为1945个(1981年)。但是,人名及地名使用的汉字还有许多,因此认识的汉字必须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否则看不懂报刊书籍。 此外,日本自己创造的汉字(称国字)也很多。从中国传入的汉字有中国式的音读和日本式的训读之分。 (3)日语的特征 日语具有独特的文章结构和固有的文字,与其他语言不太相似。从语系看,认为它与朝鲜语、阿尔泰语属于同一语系的主张较为有力,但至今尚无明确的证明。 从使用人口之多、语言文化程度之高来说,它与英语、俄语、汉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阿拉伯语一样,也是世界上重要的语言之一。 现代日语的特征有以下几个。 ①混合使用几种不同种类的文字,有汉字、平假名、片假名、罗马字等。 ②使用的文字数量多,一般通用汉字约3000个(其中常用汉字1945个),平假名和片假名各46个。 ③文章可以竖写,也可以横写。 ④音韵结构单纯,音节种类少(标准母音仅ァィゥェォ5个)。音节由母音或由子音和母音构成,常以母音结尾,单独使用的子音仅ン1个。 ⑤表示同一事物,往往可用好几个单词。尤其是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代名词种类极多(如表示第一人称的有ゎたし、ぽく、ぉれ;表示第二人称的有ぁなた、きみ、ぉまえ等)。 ⑥同音异义的音词很多(如对象、 对照、对称;追求、追究、追及等)。 ⑦由于职业、年龄、性别的不同,所使用的词语也相应有明显的不同。 ⑧助词(が、を等)、助动词(なぃ、だろぅ等)对句子的构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⑨主语在谓语之前,谓语在句末,句节的顺序比较自由,主语常常借助谓语的用法而省略。 ⑩敬语十分丰富而又复杂。 (4)日语难学吗? 一般认为,学习日语在开始时感到较容易,原因是发音简单、语法规则方面例外较少,句子结构的限制较宽,难点主要在汉字的读写。 根据说话者是男性还是女性,是大人还是小孩日语在表达上也稍有差别。例如表示“我”这个词语,不同的说话人有不同的表达方法。更麻烦的是根据与对方的关系不同,表达方式也不同。另外,由于同音异义词过多,外国人有时一下子难以理解。 不过,日本人明白自己说的外语比较差劲,所以即使外国人说错了日语,他们也会努力去理解。 由于日语与其他语言有很大的差异,所以人们往往认为日语很难,其实日语的会话并不难,许多外国人在日本生活了1年以后,日常会话都说得很好,这就是一个证明。 据说目前世界各国日语学习者达200~300万,而且这个数字还在逐渐增加,尤其是东南亚各国日语学习者急遽增加。 (5)日语中的外来语 日语吸收了许多外来语。其中最早最多的是汉语。但是,这部分汉语大多数已经与汉语本来的含义不同,赋以日语的含义,因此难以称作外来语。 ①来自英语: 19世纪以来,吸收的英语词汇很多。随着中等教育以上的英语教育的普及,人们十分喜欢使用这些外来语,其数量之多可以说数也数不清。 信箱、球、公共汽车、游泳池、自动化、交通高峰时间、电视。 ②来自荷兰语: 从17世纪到19世纪,作为欧洲国家,只有荷兰和日本开展贸易,所以许多外来语来自荷兰语。厨师、焦点、软管、水泵、钻床、蛇麻草、啤酒、德意志、轻佻姑娘、两脚规、碱、咖啡、玻璃、橡胶、油漆、马口铁、锰、马达。 ③来自爪哇语: 席子、印花布。 ④来自葡萄牙语: 葡萄牙人是最早来到日本的欧洲人,所以日语中葡萄牙语的外来语也有很多。 炸虾、阌淳(字典没那两个字)、雨大衣、钮扣、面包、香烟、纸牌、秋干、扣针、十字架、荷兰、希腊、汗衫。 ⑤来自朝鲜语: 日语中来自朝鲜语的词语很多,但是现在能够作为外来语跟日语区别开来的已经很少了。 单身汉、徽章。 ⑥来自意大利语: 来自意大利语的外来语以音乐用语和烹调用语居多。歌剧、奏鸣曲、细面条、通心粉、终曲。 ⑦来自法语: 素描、公升、米、独立派、波兰舞曲、女帽、高级时装店、客观、克、怠工、剪影、未婚夫、土拨鼠、资产阶级、牛排、假日、瑞士、炸肉饼。 ⑧来自德语: 课堂讨论、主题、漂亮、打短工、病历卡、药布、淋巴、甲酚、煽动、神经衰弱、高压气体筒、流浪者、放大镜、歇斯底里、钠、小夜曲、伤寒、血色蛋白质。 ⑨来自马来西亚语: 不合格、铁锤、晰蜴。“日本汉字的表音性和表意性”中援引英国语言学家MOORHOU SE的著作《文字的历史》中的一段说法,试图假定文字和语言是各 自独立的传播手段。他说,从罗马字体系和汉字体系的文字传播的历 史看,正是“首先有文字”,而后有语言攀附于这些视觉性符号上的。 这话可能惟独对于日文的发展史差不多是正确的。拉丁文在欧洲的传 播与日本引进汉字的办法是大不相同的。不把语言和文字结合起来, 单凭它使用什么书写符号形式是无法区分体系的,而没有“形、音、 义”三结合的符号大都算不上文字。您能说因为越南文改用了罗马字 母就成了罗马字体系了吗?的确,当前的各种文化里都普遍地采用一 些表意符号,例如,阿拉伯数码、数学运算符号、化学元素符号、各 种表意用的字母、以至交通标志、商标符号和公共厕所上的男女标记 等等,不管这些符号与语言结合的程度密切与否。交通标志符号的指 意作用比文字还要具体,而且还被赋予了法律效力,但是不能因此而 强调文字都可以用符号来代替。按他的逻辑推广开来,那么是否将来 会创造一种国际符号文字呢?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语言比视觉符号要 复杂得多。汉字的表音功能虽然差了些,但是还没有退化到只表记 《说文解字》上描述的那种“字义”的表意符号的的地步。不然,日 文里的汉字本来就不必有音读这个现象。汉字有表意作用,西文也有 表意作用,不然英文就不会出现to,too,two;for,f ore,four;rite,right,write这样的异形 拼写法。其实西文也不是不能按照日文的办法使用汉字!如英文可以 把“海和伦敦”读作“sea+London”没有问题,把“看e -看w-看n-看ing”读作“see-saw-seen-se eing”,这正是日文的办法。 语文的问题是复杂的!日本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教育的普及,文化 的普及又掩盖了语文发展中的矛盾;对外开放的文化交流涌入了大量 外来语,逐渐地破坏了民族语文的稳定性。冗长拗口的片假名外来语 迫使日文采用日式缩写,如罢工由英文strike→sutora iku→日文suto,示威由英文demonstration→ demosutorachion→日文demo,大楼由英文bu ilding→birudeingu→日文biru,帐单也由英 文bill→日文biru,又造成许多同音词。必须说明的是,用 日本片假名写起这些英文外来语来要比上述罗马拼音字在感官上松散 模糊得多。信息时代的日语和日文正在处于急剧的变更中,这是肯定 的。 (2)汉字和“拼音文字”的视觉效果问题 该书的开头和末尾(前言和第237页)都反复强调“汉字一旦 “熟认”以后(关键在“熟认”二字!--评者注),脑神经马上会 起闪电式的反射作用而得其意义,拼音文字因为不能形义结合,必须 经过大脑转驳而生反应作用,才能得其意义。如交通部曾一度废弃汉 字改用拼音地名,后来经常出错,在不得已只下又恢复了汉字地名, 这是现实生活中证明汉字不能废弃的例子。”我国的中央电视一台也 播送过一则日本的研究报告,举几个汉字词和它的平假名拼音词为例, 也得到上述的结论。我不怀疑这样的结论,正像前面提到过的,日文 假名的视觉效果本身就那么差,写在一起像一束杂草,汉字的整体性 比假名要好得多,这里还有一个习惯成自然的问题。可惜这样的研究 都只是做汉字和假名拼音之间的视觉效果比较,而有没有人做过让学 国日文的西方人来比较“扎幌-Saparo、东京-Tokyo、 京都-Kyoto、大阪-Osaka、横滨-Yokohama、 名古屋-Nagoya”这些地名对之间的视觉效果呢?我可以肯定, 如果把这四个地名分别以第一个日文假名“sa,to,ki,o, yo,na”或罗马字母S、T、K、Y、N表示,视觉效果一定会 更好!我以为,这种研究根本说明不了问题,只能起到混淆视听的作 用。您还不如这样说呢:汉字既可以从上向下写、又可以从左向右写、 还可以从右向左写,因此它比日本假名好,比拉丁字母更好。 (3)日文信息的现代化处理技术 世界计算机文字处理的历史不到半个世纪,西文系统的文字输入 从一开始就没有问题。如今在美国市场上,您可以花不到200美圆 就能买到一套“英文和西班牙文、意大利文、法文”之间这三对文字 的互译软件。日本在研究日文电脑处理方面比我国起步早了至少20 年。尽管日文有许多像格助词以及动词和形容词的语法词尾变化提供 翻译软件的编程信息,据说至今还没有设计出有实用价值的任何翻译 软件。问题当然是复杂的,但与日文中使用接近50%的汉字词汇不 无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后,汉字输入法在70-80年代曾进步很快, 一度呈现“万码奔腾”的局面,但花了近20年的时间,可以说还没 有一个成熟的汉字输入法,使用起来错误比机械中文打字机还要多, 一旦涉及汉语信息的计算机文字处理技术,就有一种一筹莫展的尴尬, 近10年来呈现停滞局面。归根结底,一种没有内部规律可寻的文字 书写体系,如何使用计算机做“智能、联想”的信息处理呢?有人不 承认这个现实,认为不是汉字的问题,而是使用计算机上的人没有仔 细校对。我以为,这话只说对了一半。您两眼目光炯炯地看着还要出 错,您叫计算机如何迅速地进行文字信息处理呢? 该书前后反复陈述了由于使用日文文字处理机引起汉字复活的现 象,由于计算机容量的迅速扩充,储存50,000个汉字应该不成 问题。“过去曾因计算机(容量)的关系只使用片假名,而最近汉字 和假名混合使用的现象多起来了,并且已经超过当用汉字、常用汉字 的范围。。。。,趋向于无限的复杂的汉字。这样,现代人就能现实 地去读汉字,去写(打)汉字。比起手写来,用文字处理机可以打出 很难的汉字,有时连接续词、副词、形式名词等不必要的部分也都能 打出汉字,这确实在表面上可以说是汉字的复活。但是。。。。(只 会打字不会写)。。。并且,汉字变换的时候,机器不会处理同音问 题,人们也往往不去注意,这些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汉字复活。” (P。3)“因此,如果你是一个主张使用汉字的人,你可以利用他 写出含有大量汉字的文章。”我不懂,这样说来,人们写日文是可以 爱怎样写就怎样写了。这还有什么读写规范可言呢?我看你就别指望 使用计算机进行日文信息处理了。 该书也注意到“文字处理机产生的错误,是没有注意同音异义汉 字的变换,而照样翻出来。”如果照该书提供的统计数据,“日语的 同音词约占日语词汇36。4%,同样的读音,往往可以写成几十个 汉字,如果不用汉字书写,就会混淆不清,就会发生误会。”这两条 信息结合起来,你说文字处理机产生的错误率有多少。看来使用计算 机进行日文信息处理的希望更渺茫了。我希望我们一衣带水的近邻不 会因为借用我们的汉字而落到如此尴尬的局面。 (4)中日汉字文化的对比 我高度评价日本人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我们的汉字书写方 式提取了拼写日语的音节字母表(假名的五十音图)的文化价值。我 认为,日文之所以能够借用汉字表记现代汉语和能够限制汉字的数量, 都要归功于日本的音节字母(假名)的存在。日文之使用汉字是既成 的历史事实,我想斗胆冒昧地说,那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除了大量的 汉字有利于中日文化交流的作用之外,很少有值得推崇的地方!日本 之限制汉字是理所当然,这是建立日文读写规范所必须的第一步骤。 日本创造国字解决不了大问题。汉字复活绝对不是日文发展的方向, 因为它会无限地破坏日文的读写规范。我明白,一种书写符号系统一 旦在一种文化里生了根,要想改变是十分困难的。如果日本战后能够 接受美国教育使节团的报告里《劝日本改革书写语言》中推荐使用罗 马字的方法,日文的发展会更健康。一些同音词可以避开,许多问题 都可以在实践中逐步解决。但是日本选择了在原有的基础上限制汉字 的老方案。日语的假名(音节字母)难以胜任单独表记日语的重任, 但是作为日语的中介文字还是可以的,而且日本人很容易在假名日文 的基础上掌握日语罗马字,用以在无日文平台的电脑上收发日语信息, 这比中国人使用汉语拼音收发汉语信息要成熟得多。 日文关于限制汉字和汉字复活之争与中文关于使用简体字还是繁 体字之争有许多类似的地方。大陆的GB码只有6,763个简体字, 对于现代汉语已经足足有余,而台湾的BIG5码有13,000多 个繁体字,对于古典汉语尚且远远不足。于是又出现了一种包括中日 韩三国汉字的UNICODE,包括近21,000个汉字。又能怎 么样呢?《汉语大字典》就包括53,000个汉字,日文也说过去 使用过50,000多个汉字。显然2.1万汉字对于中文和日文都 不够!难道真的要把电脑词库增加到5万个以上汉字吗?电脑能够做 到,可是人脑能做到吗?关键在于如何迅速地从电脑词库里调出来使 用的问题。如果说日文取消汉字确有技术上的问题,那么汉字复活就 没有技术问题了吗?恰恰相反,汉字复活得越多,日文的同音词就越 多。 汉字是中国人自己创立的古老文字系统,在表记汉语的功能方面 当然比在日语中要好得多。虽然汉语的同音词也不少,但是多音字不 算太多,因此绝大多数汉字在中文里有固定的读法,在方言里也有各 自统一的规律。但是汉语缺乏语法形态变化,没有明确的汉语词汇分 合界限(如空格或词尾等),而且中国人的拼音意识比日本人差得远。 在古代,日本的音节字母(假名)比我们唐、宋时代用以研究汉字音 韵的三十六字母要高明了不知多少倍。使用假名注音和书写自己不会 用汉字写的词语在日本文化里已经根深蒂固。要知道,在民国初年制 定国语注音字母之前,中国任何汉语方言地区都始终没有创造出自己 的表音字母表。现在虽然有了汉语拼音字母,但是主要是用来给汉字 注音,没有广泛地进行过以汉语拼音书写汉语的社会实践。许多人在 小学毕业以后就把它丢到脑后了。汉语拼音汉字输入法还很不成熟的 主要原因就在这里。当前汉字输入法的所谓“智能”或“联想”,不 过是对于电脑词库里的汉语词汇的一种检索方法,语法功能还太少, 因此使用起来经常出错,非用人工干预选词很难写出可读性的文章来, 还不如纯粹使用汉语拼音根据上下文猜读更舒服,如果你的汉语拼音 熟练的话。看来日文文字处理机的水平应该比汉字的电脑输入法水平 高一些,不过问题都不少,应该说这主要是使用汉字造成的。关于这 个问题,我在讨论中国文字改革时已经争论过了,在这里不想再重复 了。 中国的汉语电脑信息处理水平是有目共睹的,只是有许多人对于 这个问题盲目乐观,看到可以用电脑打汉字上因特网传输就万事大吉 了。汉字语音输入法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要达到使用水平并不 容易。即使汉字语音软件已经达到了可以朗读汉字文本的水平,要设 计汉字文本与外文的互译软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以为,图形般 无规律的汉字是问题的关键。 (5)汉字在日文里会消失吗? 该书作者根据近年汉字复活的现象反对1963年《语言生活》 137号安本美典“汉字的将来”一文中提出的汉字会像楔形文字、 埃及象形文字、克雷特文字一样终止了他的全盛时代,在2-300 年后接近消亡。他认为汉字不会在日语中消失。他的第一条理由就是: “汉字在日本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日本的重要典籍和文物,都 是用汉字载录的,废弃汉字,等于切断历史,是日本人与他的传统文 化隔绝。再说,汉字跟儒家有关,跟忠君爱国有关,废了汉字可以动 摇日本的国体。天皇的名字,祖宗的名字都是用汉字写的,废了汉字 就是数典忘祖。”本人不懂,只要不提倡焚书坑儒,人在、典籍在、 文物在,只是文字的形式变化了,就能发生这样骇人听闻的意识形态 变化吗?如果使用日语罗马字,难道日本人就变成了欧洲人了吗?越 南人没有因为改用了拉丁字母而改变成欧洲国体吧?也不知道这样的 汉字优越论论调是中国人自己发明的还是从日本的汉字保护派引进的。 日本确实是个性格很强的民族,日本政府要员坚持每年参拜靖国神社 的做法,在战败被美军占领的条件下制定的“当用汉字表”还特地为 日本天皇的名字保留了几十个特殊汉字,这都体现了日本上层人物对 它的忠君爱国和国体的理解。不过这样的性格对于世界有好处吗?对 于世界文化有好处吗?这是值得我们推己及人加以深思的。汉字复活 对于日本的语文绝对不会带来什么好处。这与中国在使用简体字还是 繁体字,以及是否应该进行文字改革上所进行的争论十分类似。作为 一个使用汉字的中国人,我不会去反对汉字在日文里复活。但是我们 中国人不要受日文汉字复活思想那种混淆是非的理由的影响,而提倡 繁体字复活和反对中国的文字改革。中国古老文化的负担太沉重了, 如果我们也认为要像日本一样要保留从盘古开天到末代皇帝之间所有 的皇帝的姓名、年号和百家姓的家谱用汉字,才不算数典忘祖,我看 咱就什么改革也别做,就坐在纪念碑前做梦吧。

142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