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blue086
一、日企数量大幅攀升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日本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在沪的日资企业数量大幅度增加。日企增多了,吸纳劳动力数量自然也增多。据测算,在华日资企业直接和间接吸纳就业人数920万人。二、日企人才需求旺盛从专业的日语人才服务机构上海创价人才服务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前4个月,日资企业招聘需求旺盛,每个月都有400多项岗位需求委托。和去年同期相比,日资委托猎头招聘的比例增加了,这表明一些高端职位正在向本地人才招手。 根据上海创价交流部长郑军分析,日企在快速消费品、制造业、金融和贸易商社等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一些金融方面的岗位需求量也有增加,原因是部分日本金融和保险公司进入了上海。另外,IT企业对软件人员需求量也很大,懂日语的软件工程师尤其难觅,很多公司不得不委托培训机构代为培养。如果你想学习日语可以来这个扣群,首先是478,中间是932,最后是026,里面可以学习和交流,也有资料可以下载。三、日语是入职门槛李小姐曾经是一位护士。两年前,她计划转行到日资企业做文秘,但日语是最大的门槛。如今,经过两年培训,通过日语能力一级考试的李小姐已经到一家日资企业上班。日语是进入日企的一大优势,日语专业人才求职相对容易,一般能得到人才机构至少三次推荐。目前,上海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只有十几所,培养的总人数不过几百人,难以满足日资企业对于日语人才的需求量。当然,仅仅会日语是不够的,如果应聘高级岗位,还需具备多方面素质。 人们普遍认为,日资企业的工资要低于欧美企业,事实并非如此。创价曾对日资企业薪酬进行过不完全调查,发现日语专业的学生起薪一般为3000元左右,高于其它语种的学生。而且这种差距会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而拉大,最小差距也在千元以上四、能用日语流利对话 日资企业青睐“能说会做派”青岛市中小企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举办的日资企业人才招聘专场传出信息,能上机能操作、可用日语流利对话交流的“能说会做派”最受日资企业的青睐。此次专场提供日资企业各类岗位数百余个,求职者众多。 继2月底本市举办首次日资企业人才招聘会,日资企业对本地人才的需求继续呈现旺盛态势。近七成为制造类企业,今后一二年内万余家日资中小企业也以机械制造、时装加工生产类为主,因此,相关的机械制造师、时装设计师、各类操作工、以及企业担当(日企主管)的职位需求最多。此外,贸易类、服务类日资企业分别占第二、第三位,贸易主管、销售经理、市场经理、营销服务等岗位需求数量也很大。 据人事专家介绍,日资企业需求人才突出要求是懂日语、具有专业操作技能,即“能说会做派”;同时要有日企特别重视的做事勤奋、为人谨慎、讲究仪表、懂得礼貌等优点。 据了解,日资企业薪资一般管理层高于国内企业1.5倍,技术操作工高于国内企业50%-70%。实习生薪资也有2000元-3000元。招聘人才非常有竞争力。
agnes唯有Momo
他们派往日本的是非正社员,是派到东方标准(日本公司).至于正社员和非社员的区别在这我就不多说了,每期派的人很少很少,几个班连一个人也去不了也是正常的事情.另外现在日本经济这么差,要想通个东方去就更难了,就算多重面试通过了,日本不给你签证照样去不了,这可是真实案例.
上海阿稀
学商务还是学教育日语在学校学的东西差异很小。在学校基础打好,真正和工作相关的东西都是进入社会以后接触到才慢慢学会的。你相信学英语的人就什么方面的英语都懂?所以还是要靠自己自觉去积累单词,和俚语那些的。
RRRenee火锅控
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期,且经济增长很大一部分由高耗能、高污染的第二产业所牵引。2008年,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8.6%,并且,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一比例在不断提升。相应地,第三产业的比重只有40.1%。而美国目前第二产业占GDP比重不到20%,第三产业的比重则达到近80%。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是中国政府在低碳革命中面临的最大课题,这一过程将是艰巨而漫长的。2008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也是自2003年以来增幅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中,能源结构升级将是实现碳减排的一个重要途径,即提高低碳能源比重,主要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利用量占比,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而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全球可再生能源与核能利用量占比在2007年就达到12%,美国为11%,欧盟达到16%,日本为14%。为此,中国政府表态称,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利用量比重力争提高到15%,其中,水电、核能、风电、光伏发电都存在非常大的增长空间。此外,中国作为煤炭供应大国,煤炭作为第一能源的现状甚至在中长期都无法逆转。因此,发展清洁煤燃烧技术同样至关重要。低碳革命中,最为有效和可行的碳减排途径是节能。而中国能耗水平有非常大的下降空间。事实上,中国已经显示出了很强的降低能耗潜力。2009年上半年,国内有色金属和化工行业的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分别大幅下降了20%和15%,钢铁、建材和石化行业的能耗水平分别同比下降8.4%、9%和8.2%。到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占比将达到15%左右,这将超过目前美国、日本以及全球平均水平,接近欧盟。实际上,中国非化石能源供应非常丰富,未来增长空间巨大。目前国内水能仅开发了20%;陆地风能开发2.4%,海上风能则几乎没有开发,太阳能、核能的开发量也非常少。而到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以及核电总装机容量将分别从3000万千瓦、180万千瓦和4000千瓦大幅调高至1亿千瓦、2000万千瓦和7000万千瓦,这给了中国新能源产业非常大的增长空间。节能降耗也是实现碳减排目标的最有效手段。而且由于中国能耗水平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节能降耗有非常大的潜力和空间。节能潜力主要来自四大领域:输配电领域节能降耗、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以及交通节能。工业节能的意义同样重大,由于中国高耗能、高污染的第二产业对GDP贡献比重非常大,因此,电机节能、锅炉余热利用、钢铁废弃利用、化工热气利用、水泥余热利用等领域的增长空间非常大。减少温室气体的直接排放,也是实现碳减排目标的最直接手段。具体来看,一方面,针对高污染行业的除烟除尘以及脱硫将继续推进,另一方面,需要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碳汇。另外,增加对碳捕捉技术的研发投入也是重要途径。根据中国国家环保部的统计,到2008年底,全国已建成脱硫设备的火电装机累计3.63亿千瓦,形成年脱硫能力约1000万吨,脱硫装机占火电总装机的比例由2005年12%提高到了60.4%。根据国务院的规划,2009年,全国新增燃煤电厂烟气脱硫设施5000万千瓦以上。照此计算,火电脱硫装机比例将提高到68.7%。未来几年内,脱硫设备在火电领域将受政策引导而进一步提高装机比例,另外,针对烟尘粉尘的排放污染,除尘器也将得到政策的鼓励推广。
优质日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