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19

huifeideyu98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关于云计算的论文3000字免费下载安装

4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upertgs

已采纳
你好!这个比较困难了啊! 我觉得这个你需要自己总结一下, 云计算安全还是比较尖端的技术的!相关的文章还是有的!祝你成功!

关于云计算的论文3000字免费下载安装

235 评论(15)

郝白东

一、云计算概念二、云计算历史三、云计算现状四,云计算发展前景五、云计算实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写论文多参考:华为的云计算,wingdows云计算,goole云计算。明天看看再补充些,多参考
263 评论(13)

中空纤维膜

“SaaS 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发展模式已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SaaS是软件应用的一种模式,软件即服务,在线应用,软件租赁等都可以诠释,既然是在线应用,就少不了互联网,少不了电子商务,少不了在线交易,在线支付,在线结算,在线服务等等。这是买软件走向买服务的必由之路,SaaS应用模式由电子商务的方法和手段来完成交易的完美结合是实现三网融合不可或缺的环节。  如何将二者无缝耦合?目前被大家关注的几个SaaS平台都多少涉及到SaaS与电子商务的紧密结合。最近SaaS云计算领域冒出一个新兴案例,近期推出的多讯科技WISSIP平台(维赛网)是非常典型的“SaaS 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并且该平台对于云计算与三网结合的发展也列入未来发展战略中,目前得到了IBM、微软、上海超算中心等机构的紧密关注。维赛网集成了ISV(独立软件供应商)的在线应用,该平台上集合了四大主要角色:ISV、平台运营商、渠道商、用户。也具有实现交易、支付、结算功能的工具——软银通,以及实现供需双方互动衔接的实施顾问平台。  好的创想实施起来必然存在极大的困难。当前急需要解决的是如何通过“SaaS 电子商务”的手段使云计算应用实现真正价值,更深入更便捷更廉价服务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客户,又如何将三网有效融合。业界很看好SaaS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结合发展趋势,三网融合意义深远,这也是众多平台运营商的下一步发展战略,发展目标。  广义的SaaS应用模式是贯彻企业内部,打通企业外部数据和信息的有效模式,辅助以各种电子商务流通工具,将物流、信息流、数据流、资金流等通过应用工具进行计算、处理、分配、实施。建立全新的三网生态体系,智能计算,自动循环。  当我们在分析软件行业存在的信息孤岛、软件垃圾的同时早已看到现实生活中同样存在信息孤岛与垃圾,只有三网融合这种大融合、大集成才能彻底解决整个社会的这类问题。虽说任重而道远,但大家一直在为此付出努力,先解决部分信息化应用过程中的孤岛问题,促进企业内部及企业间的信息融合与集成,相信通过全社会各行各业的共同努力,三网融合后的和谐社会很快会呈现。 6月11日,IBM在京举办了"IBM 2010云计算高峰论坛",宣布推出两项最新云计算解决方案--"物联网云"和"分析云",并通过推动云引擎计划明确了植根中国市场、积极构建本土云计算产业生态圈的策略。预计500人规模的论坛最终挤进了7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用户以及合作伙伴,充分显示了云计算在中国市场的热度。  分析咨询机构Springboard Research亚太区软件部副总裁Michael Barnes在论坛上发布了一组调查数据,在大中华地区50%的企业被调查者认为云计算跟自己的企业有关,被调查的中国企业中有30%已经采取了云计算的措施,比去年增加了一倍。他说:"2010年中国云计算市场将以超过60%的速度增长,随着各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本地云计算平台的投入和建设,以及各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在云计算上的研发和业务试点,一个全产业的上下协作创新模式即将形成。"  IBM在近两年来深耕细作中国云计算市场,大力推动中国云计算发展。论坛上,IBM特别邀请到来自无锡软件园、山东东营软件园、北京工业大学、首都经贸大学以及国家地震局等中国云计算的先行者现身说法,用实际案例阐述IBM云计算解决方案在各行业实施落地的情况以及成果。  为进一步推动云时代下的协作创新和共赢发展,IBM宣布启动"云引擎"--云计算合作伙伴认证计划,其规定IBM软件授权的业务合作伙伴,若获得基于IBM软件的公共和私有云计算解决方案开发能力的认证,即可获得IBM云计算架构认证和销售授权。该计划还将在IBM创新中心和渠道市场活动上举办一系列针对业务合作伙伴的云计算发展研讨会,以帮助更多的IBM合作伙伴更快的加入"云引擎"。  新推出的物联网云为各种不同的物联网应用提供统一的服务交付平台,涵盖应用的创建、运行和管理整个生命周期。物联网云可以为物联网应用提供海量的计算和存储资源,提供统一的数据存储格式和数据处理及分析手段,还提供应用集成的接口,可以大大简化应用的交付过程,降低交付成本,建立一个由应用开发商、运营商和用户构成的生态系统,推动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IBM分析云则可以为企业提供创新的商业智能解决方案,把传统的商业智能和分析环境转变为一个自服务的知识管理系统平台,把企业多孤岛的信息系统整合为统一的商业智能分析环境。该解决方案通过动态快速的云计算部署方式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资源服务,为更多的用户提供商业智能服务,为领导层的决策提供快速支持。  IBM大中华区云计算业务副总裁陈良忠在演讲中鼓励客户积极尝试:"云计算会是一直保持演进的,所以不要等。虽然一开始使用可能有挫折,但也会积累很多经验。关键是要找很好的伙伴,IBM愿意在云计算方面成为大家的伙伴。" 以上是关于云计算和物联网还有三网融合一些资料和新闻,希望对你有帮助,祝好运!
198 评论(13)

小小木虫8580

不能具体点吗?比如说云计算的定义,服务模式,优势劣势,关键技术还是案例啊? 1.云计算的概念1.1 NIST云计算定义草案美国标准局(NIST)专家于2009年4月24日给出了一个云计算定义草案,概括了云计算的五大特点、三大服务模式、四大部署模式。1 云计算定义 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云计算模式提高了可用性。云计算模式由五个主要特点、三个服务模式、四个部署模式构成。2 主要特点(1)按需自助服务。消费者可以单方面按需部署处理能力,如服务器时间和网络存储,而不需要与每个服务供应商进行人工交互。 (2)通过网络访问。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能力, 并可以通过标准方式访问,以通过众多瘦客户端或富客户端推广使用(例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PDA等)。 (3)与地点无关的资源池。供应商的计算资源被集中,以便以多用户租用模式服务所有客户,同时不同的物理和虚拟资源可根据客户需求动态分配和重新分配。客户一般无法控制或知道资源的确切位置。这些资源包括存储、处理器、内存、网络带宽和虚拟机器。 (4)快速伸缩性。可以迅速、弹性地提供能力,能快速扩展,也可以快速释放实现快速缩小。对客户来说,可以租用的资源看起来似乎是无限的,并且可在任何时间购买任何数量的资源。 (5)按使用付费。能力的收费是基于计量的一次一付,或基于广告的收费模式,以促进资源的优化利用。比如计量存储,带宽和计算资源的消耗,按月根据用户实际使用收费。在一个组织内的云可以在部门之间计算费用,但不一定使用真实货币。注:云计算软件服务着重于无国界、低耦合、模块化和语义互操作性,充分利用云计算模式的优势。 3 服务模式(1)云计算软件即服务。提供给客户的能力是服务商运行在云计算基础设施上的应用程序,可以在各种客户端设备上通过瘦客户端界面访问,比如浏览器。消费者不需要管理或控制的底层云计算基础设施、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存储,甚至单个应用程序的功能,可能的例外就是一些有限的客户可定制的应用软件配置设置。 (2)云计算平台即服务。提供给消费者的能力是把客户利用供应商提供的开发语言和工具(例如Java,python, Net)创建的应用程序部署到云计算基础设施上去。客户不需要管理或控制底层的云基础设施、网络、服务器、操作系统、存储,但消费者能控制部署的应用程序,也可能控制应用的托管环境配置。 (3)云基础设施即服务。提供给消费者的能力是出租处理能力、存储、网络和其它基本的计算资源,用户能够依此部署和运行任意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消费者不管理或控制底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但能控制操作系统、储存、部署的应用,也有可能选择网络组件(例如,防火墙,负载均衡器)。四、部署模式(1)私有云。云基础设施被某单一组织拥有或租用,该基础设施只为该组织运行。(2)社区云。基础设施被一些组织共享,并为一个有共同关注点的社区服务(例如,任务,安全要求,政策和准则等等)。 (3)公共云。基础设施是被一个销售云计算服务的组织所拥有,该组织将云计算服务销售给一般大众或广泛的工业群体。 (4)混合云。基础设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云(内部云,社区云或公共云)组成,每种云仍然保持独立,但用标准的或专有的技术将它们组合起来,具有数据和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例如,可以用来处理突发负载)。2云计算领域现状的特点是:(1)当前市场上主要的云计算厂商都是一些IT巨头,都处在攻城略地阶段。(2)标准尚未形成。在标准问题上基本各说各的。目前,市场上的云计算产品与服务千差万别,用户在选择时也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359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