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0918
论文开题报告基本要素标题开题摘要目录介绍文献综述研究问题与假设方法论工作安排预期结果和结果的意义暂定论文章节大纲参考文献列表各部分撰写内容标题论文标题应该简洁,且能让读者对论文所研究的主题一目了然。 开题摘要摘要是对论文提纲的总结,通常不超过1或2页,摘要包含以下内容:问题陈述研究的基本原理假设建议使用的方法预期的结果研究的意义目录目录应该列出所有带有页码的标题和副标题, 副标题应缩进。 介绍这部分应该从宏观的角度来解释研究背景,缩小研究问题的范围,适当列出相关的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这一部分不只是你已经阅读过的相关文献的总结摘要,而是必须对其进行批判性评论,并能够将这些文献与你提出的研究联系起来。 研究问题与假设这部分应该告诉读者你想在研究中发现什么。在这部分明确地陈述你的研究问题和假设。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研究问题应该足够广泛,而次要研究问题和假设则更具体,每个问题都应该侧重于研究的某个方面。 
推荐你看《学前教育研究》。我的专业也是学前教育,我毕业好几年了, 不过我本人有几遍自己的论文可以给你。有发表过的和没哟发表过的。需要的话加我qq。
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2012)》发布会,2012年4月18日在京举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和来自国务院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务院参事室、国家信息中心等部门的多位专家学者,以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等出席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武寅致辞。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李周主持。 2012年“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和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共同完成,内容涵盖了对2011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运行状况的描述和分析,以及对2012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展望和一些重要指标的预测,并就农业科技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门讨论。农村绿皮书集宏观性、完整性、连续性、权威性、可靠性和前瞻性为一体,旨在深入、系统地分析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正确评估发展成效,准确预测发展趋势,对与农业、农村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有关的宏观经济决策及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2012年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2012)》新观点如下: (一)2011年是新世纪以来“三农”发展形势最好的一年 绿皮书说,2011年,农田灌溉面积占农田总面积的比重首次超过50%,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农业生产经营继续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迈进。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达到5%。粮食种植面积3万公顷,总产量57121万吨,达到了2020年粮食产能规划水平。粮食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5%,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35%以上。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81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21万公顷。棉油糖、蔬菜水果、肉蛋奶、水产品全面增产。2011年,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高,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发展继续提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全面加强。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77元,净增加1058元,实际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纯收入3222元,比2010年增加389元,增长7%。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再次超过城镇居民,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均超过东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农村居民收入区域之间差距均呈缩小态势。 (二)要把远洋渔业作为农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部分 绿皮书指出,促进我国农业“走出去”,近期的重点应是积极参与境外农业资源开发,但是,长期的重点则是发展远洋渔业,参与公共海洋资源的开发。专家认为,辽阔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海洋为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大大超过耕地的生产能力。生命周期短、再生能力强的软体动物,在海洋里的蕴藏总量大,可开发利用潜力也很大。充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对于解决生物蛋白来源缺口,缓解中国人均耕地资源短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三)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超过8000元,实际增长率达10%左右 绿皮书预测,2012年,促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多数有利因素仍然存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仍然可能相对较快。在就业市场上,体力型和技能型劳动力供给相对偏紧,这将成为支撑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和非农产业获得更高工资率的有利条件。农产品生产价格总体上可能呈现回落的态势,但是整体价位仍然相对较高,这会支撑家庭经营农林牧渔业纯收入的较快增长。估计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超过8000元,实际增长能够达到10%左右。绿皮书预测,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很可能继续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为进一步缩小的态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缩小到3∶1左右。 (四)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实现连续8年增产 绿皮书发布,201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突破11000亿斤大关,达到11424亿斤,比2010年增产495亿斤,增长5%。分季节看,夏粮总产量2525亿斤,比上年增产62亿斤,增长5%;早稻总产量655亿斤,比上年增产28亿斤,增长5%;秋粮总产量8244亿斤,比上年增加405亿斤,增长1%。分品种看,稻谷产量4016亿斤,突破4000亿斤大关,比上年增产101亿斤,增长6%;小麦产量2358亿斤,比上年增产55亿斤,增长4%;玉米总产量3835亿斤,比上年增加290亿斤,增长2%。绿皮书指出,2011年粮食总产再创新高,比1998年所创下的上世纪最高粮食产量水平高1176亿斤,增长5%,增幅比上年高近6个百分点,粮食产量实现连续8年增产,连续5年超过1万亿斤,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夏粮、早稻和秋粮全部实现增产,而且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区)粮食总产量达到8684亿斤,增长4%;增产448亿斤,占全国总增产量的5%。粮食主产区的稳产、增产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绿皮书认为,2011年粮食增产主要取决于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推动、粮食种植结构变化引致的增产效应、农业气候条件总体有利、防灾减灾效果明显、粮食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