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汉代书法教育论文题目有哪些好写的字体

  •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3

xyh2017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汉代书法教育论文题目有哪些好写的字体

3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静0805

已采纳
篆书「篆书」是一种呈现曲直相映乐趣的文字。广义的篆书,包括甲古文及金文,此处的篆书特别只大篆及小篆。一般将秦以前的古文及籀文称之为「大篆」,而由李斯整理出来的文字称之「小篆」。隶书「隶书」的出现,是为了因应日益繁复的文书处理。为适应快速书写的要求,秦狱吏程邈作出了这种方广字体,改变了篆书的结构,强调横平竖直、间架紧密。隶书写起来比篆书方便很多,为后代子孙节省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在学术上亦具有极大的价值。楷书「楷书」是在汉朝时以隶书字体作楷法加以改进的书体,今人称之为正楷。由於楷书写起来又比隶书方便,因此汉朝人民都采用它以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楷书至唐代大盛,书家如颜真卿,以雄健恢弘的气势独树一格,影响后世甚钜。行书「行书」介於楷书与草书之间,方不如隶书,圆不如篆书,换言之就是楷书的变体,因写起来像人行路,故称行书。一般认为行书起於东汉刘德升,至魏初钟繇稍变其异,二王造其极,行书乃大行於世。行书写起来十分方便,能达到赴速应急的目的。历代有名的行书作品多如恒河沙数,而尤以东晋王羲之的「兰亭序」为第一书迹。 草书「草书」的名目相当多,如草篆、草隶、狂草等,其结构省简、笔划纠连,书写流畅迅速,不易识别;然而也由於有以上的特点,故有「书已尽而意不止、笔虽停而势不穷」之妙。在五种书体中,草书是最具抽象艺术特质的。历代能草书者,如东晋王献之、唐代怀素以及近代的于右任等,均能乱中有绪,独树一格。

汉代书法教育论文题目有哪些好写的字体

251 评论(8)

porthemia

不是我说你个,楼主的问题有些"猪"欠加考虑啊!你说的分类,给个规范啊!按什么方面进行分类,大千世界分类的方式多了,何况我们有5000多年的文化在里头!字体本身就有着悠久的历史啊!按文字的发展变化来分: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帛书、竹简(夏、商、周、秦)秦刻石与秦小篆汉代刻石汉代墨迹(汉代书法) 三国刻石 魏晋术简、写经墨迹南北朝的碑刻 南朝碑刻北朝碑刻(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书法)等等不同时期的书法有不同的风格!你所说的那些"柳体、颜体、赵体"只是书法中"楷书写法的小小分类而已!还有近代电脑软件字体,曾出不穷!"长城字库""方正字库"等你没发现这些人给你回答的答案很乱吗?我说的要注意以后问问题的经验!我说话就是很直,楼主别介意啊?!希望你下次问问题能找到更好的答案!
210 评论(14)

shanqiang1

我国古代汉朝时期使用的字体是隶书。它是从篆书演变而来的,字比篆书好认得多,使用也比篆广泛得多,它的字体比较扁,笔画讲究一波三折。[lì shū]  隶书分两种:秦隶、汉隶  ,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根据出土简牍,隶书起源于战国。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定义:关于隶书的定义,近人吴伯陶先生一篇:《从出土秦简帛书看秦汉早期隶书》的文章中说道:“可以用这个字的本义来作解释。〈说文解字〉中解释‘隶’的意义是‘附着’,〈后汉书·冯异传〉则训为‘属’,这一意义到今天还在使用,现代汉语中就有‘隶属’一词。〈晋书·卫恒传〉、〈说文解字序〉及段注,也都认为隶书是‘佐助篆所不逮’的,所以隶书是小篆的一种辅助字体。”
344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