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oyau
你可以去网上搜一搜 改一改啊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和特点以及对后世设计的影响导言:后现代主义是西方20世纪七十年代兴起的一个设计运动流派,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形成于美国,很快波及到欧洲及日本,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理论基础,并由建筑领域扩散到其他的设计领域尤其是工业设计领域。根据各种描述、争论的文章来看,后现代主义并没有严格的定义,其中包括了各种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观念、流派、风格特征,似乎是一个大杂烩,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它们都是西方工业文明发展到后工业时代的必然产物,都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反思中产生出来的,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或修正。关键词:后现代主义 设计 风格特点 影响 正文:(一)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概念后现代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西班牙作家德·奥尼斯1934年的《西班牙与西班牙语类诗选》一书中,用来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特别有一种现代主义纯理性的逆反心理,即为后现代风格。50年代美国在所谓现代主义衰落的情况下,也逐渐形成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思潮。受60年代兴起的大众艺术的影响,后现代风格是对现代风格中纯理性主义倾向的批判,后现代风格强调建筑及室内装潢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探索创新造型手法,讲究人情味,常在室内设置夸张、变形的柱式和断裂的拱券,或把古典构件的抽象形式以新的手法组合在一起,即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错位、裂变等手法和象征、隐喻等手段,以期创造一种溶感性与理性、集传统与现代、揉大众与行家于一体的即“亦此亦彼”的建筑形象与室内环境。对后现代风格不能仅仅以所看到的视觉形象来评价,需要我们透过形象从设计思想来分析。后现代主义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这是由后现代主义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决定的。不确定性是后现代主义的根本特征之一,这一概念具有多重含义。后现代主义对当代人的精神冲击是全方位的,在思维理论论层面上可以肯定后现代主义的批判否定精神和异质多样的文化意向,后现代主义室内设计只有在其“异样事物”中,才会获得自身的规定和理念。(二)后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后现代主义风格是一种在形式上对现代主义进行修正的设计思潮与理念。后现代主义室内设计理念完全抛弃了现代主义的严肃与简朴,往往具有一种历史隐喻性,充满大量的装饰细节,刻意制造出一种含混不清、令人迷惑的情绪,强调与空间的联系,使用非传统的色彩,它所具有的矛盾性常使人产生厌倦,而这种厌倦正是后现代主义对过去50年的现代主义的典型心态。在今天看来,后现代主义设计作为一个模糊的,非特定的概念,他不是一个具体的艺术风格流派,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设计艺术风格和设计理念而是包括观念,态度,知识,行为,思维变化而形成的具有时代性的文化思潮,整体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后现代的设计风格纷繁复杂,但是,他们都有一个特征:非理性。后现代设计中大量引用矛盾修饰法,讽刺和隐喻的手法来进行设计,桌子不再是桌子了,更是一种概念,一种符号,甚至是一种政治态度。这种多样化风格现象的出现是对现代主义最大的挑战,它抹杀了现代主义的纯洁性和至上性,它将设计带入到一种可以是“很多“的状态。这种现象还不能一概而论的评价他的还坏,一方面因为它既有进步的一面,又有他反动的特征;另一方面,这种潮流本身还只是处于探索阶段,所以还不能过早的盖棺定论。 很多思潮都影响到后现代的设计风格:朋克,高科技,低技术,极少主义,结构主义以及各种历史主义变体。后现代设计并非设计师孤独的尝试,市场给了他们最有利的支持,同时设计师的名望也是利润的来源。当60,70年代波普,朋克文化,迷幻药文化以及女性主义兴起时,设计师也应这群新人类标新立异的生活方式而大胆的进行各种后现代主义的尝试,文化的多元化,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使设计突破功能主义的束缚而自由的发展。(三)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点与品位高尚,严谨得几近刻板的现代主义相比,后现代主义设计像挣脱了父母的孩子一样任意挥霍他们的年轻与灵动。叛逆的,游戏的,洋洋自得,甚至有些颓废和放荡的各种后现代主义风格如同水银似得涌入我们的生活。当物质丰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的欲望自然会变的多样化,而且会更注重自我在社会上的存在,他们会让社会及当权者意识到有他们的存在。而存在的显现就需要他们的特定的面貌。这种面貌以不同于以往正统文化为特征;一方面是走相反的的道路,另一方面就是找另外的出路。以美国的罗伯特·图温里为首的设计师们以创新精神进行着反现代主义的,幽默的,滑稽的和理性的家具设计,用后现代的全部语言载体在现代主义版本上做着极其严肃的尝试;而意大利的孟菲斯和查尔斯·詹姆斯等人则高唱着市井俚语,高高兴兴地追随通俗文化的潮流。与此同时,却还有一些西北欧的设计师用黯淡的语言诉说着“机器”的压迫。MICHAEL COLLINS 和ANDREAS PAPADAKIS 在他们合著的《后现代设计》一书中除了将后现代产品设计归纳为后波普设计,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和晚期现代主义外,还单独列举了罗伯特·图温里的设计,并将他作为后现代设计在美国的代表。(四)后现代主义设计对后世的影响装饰在后现代主义设计中的复兴,在很大的程度上在于为了摆脱严肃的、冷漠的、单调的现代主义与国际主义设计风格带来的压抑,最早在建筑上提出明确的后现代主张的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认为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是丑陋的、平庸的,对于“少即多”的教条,他恢谐地将其改为“少即厌烦”。1969年,文丘里利用历史建筑符号,用戏谑的方法设计了在宾夕法尼亚的胡桃山的“文丘里住宅”。是具有完整后现代主义特征的最早建筑。随着后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装饰在设计中的地位重新回归。彼得·霍夫曼在《八十年代的美国建筑》一文中说:“再也不把装饰视为邪端。几乎所有这些建筑都充分展示出一种对‘修饰’的新兴趣,表现一种建筑的趣味性”。在产品设计领域,意大利的索特萨斯等人组成的“孟菲斯”设计小组成为代表,设计作品造型独特、色彩艳丽,装饰化、波普化和娱乐化。后现代主义设计的显著的特点在于其历史主义、装饰主义、折衷主义和娱乐性。这些手法的运用适应了人们各方面需要,使人们在视觉与心理上都逐渐扫除了对工业产品中由现代主义、国际主义风格造成的理性与冷漠的感觉。当强调创新的现代主义设计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滥觞时,现代主义创造一个全新世界的决心使人们在机器的丛林中迷失了自己。而当人们意识到人类古老悠久的传统和似乎已很遥远的过去时,后现代主义者出现了,他们企图连接起过去和现在及未来的链,找回在机器声中失去的自我。后现代主义设计是在设计领域中的探索性活动,具有明显的实验特点。其目的是要打破现代设计中国际主义风格单调乏味的沉闷气氛,表明了人类面临信息时代而惧怕"失去控制"的感觉,是一种乌托邦的构思与物质材料的结合。 查尔斯·詹克斯认为后现代主义不仅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动,也是对现代主义的超越,后现代主义承认了被现代主义否定的传统,注意对各地区各民族优秀文化艺术传统的吸收和借鉴,在综合传统和现代的文化精华方面超越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风趣且充满怀疑,但不否定任何事物,也不排斥模糊性、矛盾性、复杂性和不一致性,从而使设计变得丰富多采。这种对新生活的积极参与和干预,使设计的内涵和外延都更加丰富了。后现代主义没有给历史研究提供成体系的框架,但是它提供了一种批评的眼光、质疑的态度、开阔的视野以及多角度审视问题的可能性,这也许是我们应当积极关注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原因所在。我们生活在新的时代,生机勃勃,一切都在发展和变化之中,激动人心又困惑不已,我们期待着即将发生的一切。参考文献:《浅议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李健《后现代主义设计特征之我见》曹天慧《解读后现代主义》 巴特勒著 朱刚,秦海花译《世界现代设计师》 王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