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问答网 论文发表 期刊发表 期刊问答
  • 回答数

    2

  • 浏览数

    145

木虫仔
首页 > 期刊问答网 > 期刊问答 > 有关郭沫若的论文题目大全高中

2个回答 默认排序1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我是人你是猪

已采纳
郭沫若世尊“郭老”,其书法亦有“郭体”的时誉,此概因他在文学、历史、古文字、戏剧、翻译、社会活动、书法等领域建树卓越。新中国建立以后,“郭体”一度仅次于“毛体”的出镜率。一些报纸、刊物、大学、出版社、文博机构等,都相继采用并长期沿用“郭体”作为重要的形象识别,这些字有的出自于他的亲笔,有的则是他书作里的集字。这不是简单的个体事件,这些事件的趋同说明着“郭体”在社会上已被广泛且深入认同。  郭沫若出生时脚先下地,这是他一生成为反逆者的第一步。在学堂生涯中,他对封建教育专制的反逆使他三度遭遇“斥退”。再后,为反逆封建的包办婚姻,郭沫若婚后五天便走出夔门报考天津陆军军医学校。这种反逆终使他接触了外面的世界,为他的宏远的人生图卷奠好了第一基。  郭沫若并没有在医学上拓展人生的疆域,学医途中,由于两耳重听,没有可能把医学、尤其是临床医学学好,加之无法割舍的文学情结,郭沫若便弃医从文了。无论是留学日本,还是投身抗战,甚而作为新中国的“文化尖兵”,他的文化观照由早期的浪漫主义倾向日渐转向了对现实社会和中国古代社会的关注,但书法一直是他的文化活动中的重心和核心所在。他的人生历劫和宏远的文化视野,使他的书法在气格上有大河奔涌之势。字里行间的恣肆、狂放、浪漫、自由与他的诗性才情有关,他的书法逆入平出,回锋从容,转向自如。平中寓奇,奇正相生。疏密有致,俯仰有姿。他的书法的个体风貌是异常显明的,这种鲜明确立,已经说明他的书法语言是个人的言说,写出了自我,世称“郭体”并非因人而名,故非虚誉。  郭沫若说:“有笔在手,有话在口。以手写口,龙蛇乱走。心无汉唐,目无钟王,老当益壮,兴到如狂。”他的字豪放明快、不拘绳墨的浪漫风格,自是他此语的注解。他在取法上必然显见出这种反逆传统的个人倾向。他虽然研究中国的古代文化,甚至与书法关联最紧的文字学亦达致相当高的造诣,但在他的书法里多显露诗人性情,而缺乏温润清和的理性一面,细节处也无法用精到来深究。他研究过孙过庭的《书谱》、包世臣的《广艺舟双楫》等等书学理论,且自己亦有许多关乎书法的理性剖白,但在他的创作中并未有适度自律。在他的书法中,用笔起落翻飞,洒脱飘逸,但却时时有飘浮之感,处处有荒率之笔,线条质量良莠不一。郭沫若的字是才子的性情书写,作为法书自是有许多缺憾。今人曾有学“郭体”者,皆会落入取法乎中、仅得其下的境地。学书不溯源古法,与古为徒,终是下策。  郭沫若诞生于大渡河与岷江汇合处的一个叫做沙湾镇的地方,而在他逝后,遵照他的遗愿,骨灰撒落在大寨。魂归河山,对于诗才郭沫若来说,是最富诗性的篇章。

有关郭沫若的论文题目大全高中

148 评论(8)

ng不ng

读郭沫若著《石榴》有感 本文是郭沫若先生的一篇随笔之作,但它的风采却能敌过万作, 石榴是夏天的心脏,火热的灵魂,这是《石榴》的中心,文中作者把石榴比做心脏主要原因是所谓的“榴红似火”,也许所指的,并不仅仅是色彩上的相似,而正是这种火热的生命力量。 《石榴》这篇文章是一篇写自然的散文,郭沫若这位作家笔下的石榴不仅有着夏天的品格,它的花朵,还是夏天的心脏。在自然与科学的意义上,漫无边际的夏天的热力虽然来自于太阳,但在《石榴》之中,在文学角度上来讲,这样的热力却是来自于“石榴”,来自于那一朵一朵的小小的“榴火”。正是那火红的、燃烧的石榴的花朵,在给夏天输送着源源不断的热力,她是夏天的心脏,也是夏天的灵魂、夏天的生命之源。这篇文章的思想还代表着火热的心,与顽强的毅力,告诫人们要想石榴一样有梦想有活力,这篇文章是一篇很有特色的文章,我建议大家去读一读!!对大家无论是精神上还是思想上都有帮助!!!
203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