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p786639854
胎儿在胞宫中通过脐带接受母体供给营养来生长发育。胎儿娩出后脐带虽被切断,但这一先天供养系统依然存在,即“先天经络系统”,并据此提出“神阙布气假说”。
认为以神阙为中心的腹部有与全身气血运行相关的通道,存在着全身高级调控系统,这就是 腹针疗法的理论基础 。
腹壁浅层为全息系统,可以找到与人体各部位应答关系明确的全息位置;腹壁中层为传统经络系统;腹壁深层存在八廓系统,八廓的每一个方位代表一个脏腑。
因此, 腹针的针刺深度分浅、中、深即天、地、人三部,深刺地部八廓系统可调理脏腑功能,中刺人部经络系统可疏通经络,浅刺天部全息系统可治疗病变局部。
当疾病发生时,通过针刺相应层次,就能达到调理脏腑、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目的。
胞宫与脏腑和冲、任、督、带脉有着密切的关系。
妇科疾病多责之于冲任二脉失调。《内经》云:“冲脉为病,女子不孕”“任脉为病,女子带下瘕聚”。
女子以冲任二脉为本,冲任二脉气血充盈、畅通是行经、摄精、胎孕的前提条件。妇科诸病有“病在冲任二脉,当责之于肝脾肾”之说。
冲脉为病多责于肝,任脉为病多责于肾,冲、任气血不足多责于后天脾胃。
零碎的回忆123
针本身细,造成的创口小,而医者手法的快准熟练,能使患者的触感达到最小状态,甚至无感(当然除了气至时的气感,有气感才有效果)通过针灸直指病灶,刺激特定的穴位经络而达到调通全身气机的功效,有肿消肿,有湿去湿,中医认为气机调畅阴阳平衡,这样的身体才是最佳状态
凡人帽子11
腹针取穴方法1、腹部分寸的标定:骨分寸取穴法。上腹部分寸的标定:中庭穴至神阙穴确定为8寸。下腹部分寸的标定:神阙穴至曲骨穴确定为5寸。侧腹部分寸的标定:从神阙、经天枢穴至侧腹部腋中线确定为6寸。2、腹部分寸的测量:水平线法。中庭穴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8寸。神阙穴至曲骨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5寸。侧腹部的腋中线至神阙穴两个穴位点之间的水平线上的直线距离为6寸。(三)腹针的针刺方法1、针刺手法进针时应避开神经、血管,根据处方的要求,按照顺序进行针刺。(1)进针准确度量,确定穴位后,采用套管针,快速弹入皮下。针刺深度:浅刺—皮下;中刺—脂肪层;深刺—肌层。(2)行针①缓慢捻转不提插1-2分钟②轻捻转慢提插1-2分钟(3)出针留针30分钟后出针,出针时按照进针顺序缓慢捻转出针。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