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吸烟的肺
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宣传
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宣传,树公共卫生爱心、热心、细心、耐心的服务理念,创建健康、幸福、欢乐、和谐的社会环境。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宣传,快来看看吧
一、公共场所卫生知识
1、 公共场所的概念:
即供公众使用的具有围护结构的场所。包括:(1)人工的生活环境;(2)从业人员的劳动环境;
2、 公共场所包括哪些?
(1) 宾馆、饭馆、旅店、招待所、停车场、咖啡馆、酒吧、茶座;
(2) 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厅等;
(3) 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等;
(4) 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
(5) 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
(6) 商场(店)、书店;
(7) 候诊室、候车室、公共交通工具;
3、 公共场所的特点:
(1) 人员集中,流动性大;
(2) 场内设备和物品容易受到污染;
(3) 公共场所容易传播疾病。
4、 公共场所卫生工作应从哪几方面入手?
(1) 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
(2) 建立卫生管理机构;
(3) 建立呵实行定期监测制度
二、消毒与控虫
1、 公共场所消毒常用的物理方法有哪几种?
(1) 煮沸消毒:
(2) 湿热消毒,主要利用蒸汽的热力进行消毒;
(3) 紫外线消毒;
2、 公共场所四害指哪几害?
指蚊子、苍蝇、跳蚤、老鼠,是公共场所呵人类生活环境中重要生物性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危害。
3、 公共场所蚊虫的防治方法有几种?
(1) 改善环境;
(2) 第一文库网物理防治。如:捕杀、火烧、煮沸等;
(3) 化学防治,通过触杀、熏杀、胃毒的方式使昆虫死亡;
(4) 生物防治。利用防治对象的天敌或致病微生物捕杀害虫。
第二章 公共场所卫生要求
一、公共场所的'基本卫生要求
1、公共场所应达到的温度:15-35℃。
2、公共用具有哪些卫生要求:
(1) 控制污染源;
(2)妥善保管用品用具;
(3)严格消毒工作;
(4)湿式清扫;
(5)认真执行卫生标准;
(6)从业人员要搞好个人卫生;
3、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应该达到的基本卫生要求:
(1)通过室内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2)通过自然采光和合理装置照明设备,使采光照明达到卫生要求;
(3)环境整洁安静;
(4)卫生设施完好,符合卫生要求,运转正常;
(5)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
4、公共用具的最主要污染有:
(1)顾客对公共用具的直接接触;
(2)通过从业人员的直接、间接接触;
(3)空气中的灰尘。
二、旅店业卫生要求:
1、旅店业应达到那些卫生要求:
(1)应有健全的卫生制度;
(2)环境整洁美观,地面无果皮、痰迹和垃圾;
(3)客房内卫生间的洗漱池、浴盆和抽水马桶应每日清洗消毒符合国家标准;
(4)各类旅店应有防蚊、蝇、蟑螂和防鼠的设施,并经常检查设施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5)店内自备水源与二次供水水质应符合国家标准;
(6)有集中空调装置的宾馆、饭店、旅店等,应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的要求。
2、旅店业公共用品用具应达到的卫生要求:
(1)旅店被套、枕套(巾)床单等卧具应一客一换,长住旅客的床上卧具至少一周一换;
(2)毛巾和旅客的床上卧具细菌检测符合卫生标准;
(3)公共茶具应每日清洗消毒,清洁的茶具必须符合卫生标准;
(4)脸(脚)盆、浴盆、坐垫、拖鞋不得检测出致病菌。
3、旅店的公共卫生间的卫生要求:
要求做到:每日清扫、消毒,做到并保持无积水、无积粪、无蚊蝇、无异味。
4、旅店房内卫生间的卫生要求:
要求做到:有通风设施,抽水马桶、浴盆、洗漱池每日清洗消毒。
三、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卫生要求
1、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内照明度的要求:
人工照明应光线均匀、柔和、不炫目、照度充足。室内照度不得低于100Lx。
2、主管部门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卫生管理?
(1)应建立健全职工健康档案,定期检查身体;
(2)凡有法定禁忌症这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3)应合理进行室内外环境清洁,严禁随地吐痰和室内吸烟,专人负责室内通风换气和空调系统的管理;
(4)对这些场所开展经常性消毒工作;
(5)对馆内噪声源进行管理禁止室内嬉闹喧哗。
公共卫生健康知识宣传内容篇
一、常见的传染病
根据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分为以下几类:
1、肠道传染病:霍乱(二号病)、痢疾、伤寒、甲肝、戊肝、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感染性腹泻等;
2、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白日咳、白喉、猩红热、风疹等;
3、血源 性(传)染病 :乙肝、丙肝、丁肝、艾滋病等;
4、虫媒传播及自然疫源 性(传)染病 :鼠疫、狂犬病、钩体、乙脑、疟疾、登革热、黑热病等;
5、性传播疾病:艾滋病、淋病、梅毒、尖锐湿疣、软下疳等;
6、其它:炭疽、布鲁氏菌病、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红眼病)等。
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1、有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蠕虫等;
2、有传染性:传染病病人必须隔离治疗;
3、有流行病学特征:不同传染病的发病时间、地区、人群等方面有各自的分布特点;
4、有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可抵抗相同的病原体。
三、病毒性肝炎
1、种类: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等。
2、主要表现:
(1)急性肝炎:起病急,畏寒、发热、全身乏力、厌油、恶心、呕吐、皮肤巩膜黄染;
(2)慢性肝炎:疲乏、厌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肝区不适等。
3、传播途径:
(1)甲肝、戊肝:主要通过肠道传播,即进食被病毒污染的食品或水而感染生病;
(2)乙肝、丙肝、丁肝:主要经血液传播,可通过输血、不安全注射、血透等途径传播,亦可经由母亲传给新生儿。
4、预防方法:
(1) 接种甲、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甲、乙肝;
(2)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冷、变质食物,生食、熟食要分开存放,剩饭菜要热透(尤其是热天),不随便到不卫生的摊点、饮食店就餐,防止病从口入。
(3)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不与他人共用针头(包括针灸);尽量避免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患乙肝或携带乙肝病毒的妇女分娩时应加强对婴儿的防护,避免传给孩子,新生儿生下24小时内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不接触病人的血液及被血液污染的物品;不与病人共用食具、洗刷用具、剃须刀等。
四、流脑
1、主要表现:起病急,高热,剧烈头痛,呕吐,皮肤黏膜出现淤点淤斑,少数严重患者可出现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咳嗽、喷嚏等经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
3、预防方法:接种流脑疫苗;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室内通风,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不与病人接触。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宣传标语
1、让人人享受公共卫生服务的阳光。
2、老人、妇女、儿童、残障是我们的`家人。
3、居民健康大管家,真诚服务为大家。
4、卫生为健康护航,服务携社区腾飞。
5、宣传、预防、保健、医疗是我们的职守。
6、敬业、诚信、关爱、助人是我们的理念。
7、关心老人和困难群体的身心健康。
8、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9、走进社区,深入家庭,服务百姓,健康人生。
10、定期体检,保障健康。
11、社区和百姓两相连,卫生与健康一线牵。
12、居民的贴心人,健康的守门人。
13、感受社区服务,享受健康无忧。
14、让百姓公平享有公共卫生的“阳光”远离疾病。
15、老弱妇孺皆受益,又防又治社区医。
16、保护健康就是保护生产力。
17、加强和改善农村公共卫生,促进社会与自然和谐发展。
18、搞好爱国卫生,爱护自然环境。
19、建立农民健康档案,完善健康管理系统。
20、送健康到家,结关爱奇葩。
水中央1985
公共场所是指人群经常聚集、供公众使用或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活动场所,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公共场所人口相对集中,相互接触频繁;设备物品供公众重复使用,易污染;健康与非健康个体混杂,易造成疾病特别是传染病的传播;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大。其环境的卫生质量与整体人群的健康水平关系及其密切。
小知识
公共场所共有7类20种:
(一)宾馆、旅馆、招待所;
(二)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
(三)影剧院、录像厅(室)、游艺厅(室)、舞厅、音乐厅;
(四)游泳场(馆);
(五)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
(六)商场(店)、书店;
(七)候诊室、候车(机、船)室;
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公共场所不得设置自动售烟机;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
公共场所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是其经营场所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规范的要求,保证提供良好的卫生环境;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组织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禁止大量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公共场所经营者对发生的危害健康事故未立即采取措施,导致危害扩大,或隐瞒、缓报、谎报的,将被处以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卫生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公共场所的采光照明、噪声应当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公共场所应当尽量采用自然光。自然采光不足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配置与其经营场所规模相适应的照明设施。如果噪声严重干扰公共场所内外相关人员活动,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降低噪声。
每到暑期,游泳场馆就进入客流高峰期。然而,一些游泳池因水质不合格屡屡引发游泳者身体不适甚至中毒,能否“安心一游”成为百姓关心的问题。
有媒体调查发现,余氯含量超标是游泳池水质较常出现的问题,而换水消毒“偷工减料”、健康“把关”形同虚设等是游泳池管理中常见的安全漏洞。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在醒目位置如实公示水质等检测结果。监管部门需加强监管,推动有关规定的落实,规范游泳池等场所的卫生管理,保障群众的身体健康。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是为创造良好的公共场所卫生条件,预防疾病,保障人体健康而制定的条例。条例规定公共场所应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
1
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须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法律依据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第十条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组织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从业人员在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第三十八条公共场所经营者安排未获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的从业人员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工作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一万五千元以下罚款。
2
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应在取得工商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后,依法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未取得《卫生许可证》之前不得营业。
法律依据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第二十三条公共场所经营者申请卫生许可证的,应当提交下列资料:
(一)卫生许可证申请表;
(二)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身份证明;
(三)公共场所地址方位示意图、平面图和卫生设施平面布局图;
(四)公共场所卫生检测或者评价报告;
(五)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制度;
(六)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
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还应当提供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检测或者评价报告。
法律依据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第二十二条国家对公共场所实行卫生许可证管理。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卫生许可证。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不得营业。
第三十五条对未依法取得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一)擅自营业曾受过卫生行政部门处罚的;
(二)擅自营业时间在三个月以上的;
(三)以涂改、转让、倒卖、伪造的卫生许可证擅自营业的。
对涂改、转让、倒卖有效卫生许可证的,由原发证的卫生行政部门予以注销。
3
旅店业必须设有消毒间。消毒间内应配备杯具用柜,杯具消毒池上方应有清晰的“去污”、“消毒”、“清洗”醒目字样,消毒间内应有配比消毒药液的量具及消毒药物。
执法依据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第十五条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根据经营规模、项目设置清洗、消毒、保洁、盥洗等设施设备和公共卫生间。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建立卫生设施设备维护制度,定期检查卫生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不得擅自拆除、改造或者挪作他用。公共场所设置的卫生间,应当有单独通风排气设施,保持清洁无异味。
第三十七条公共场所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给予警告,并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对拒绝监督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卫生许可证:
(三)未按照规定设置与其经营规模、项目相适应的清洗、消毒、保洁、盥洗等设施设备和公共卫生间,或者擅自停止使用、拆除上述设施设备,或者挪作他用的;
4
经营单位在选址、设计及竣工验收应符合国家《旅店业卫生标准》相关要求
执法依据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第二十六条公共场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的,应当符合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经营者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预防性卫生审查手续。
预防性卫生审查程序和具体要求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第三十七条公共场所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给予警告,并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对拒绝监督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卫生许可证:
(六)未按照规定对公共场所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办理预防性卫生审查手续的;
5
1
健健康康讲卫生—客房清洁操作规范
卫生要求
《住宿业卫生规范》
第三章 卫生操作要求
第九条 工作车
(二)工作车应有足够空间分别存放客用棉织品、一次性用品及清洁工具并有明显的标识;
(三)工作车所带垃圾袋应与洁净棉织品、一次性用品及洁净工具分开,清洁浴盆、脸盆、抽水马桶的工具应分开存放,标志明显。
第二十一条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
(二)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应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
第二十二条 客房服务
(一)客房应做到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卫生标准。
(二)床上用品应做到一客一换,长住客一周至少更换一次。
(三)清洁客房、卫生间的工具应分开,面盆、浴缸、坐便器、地面、台面等清洁用抹布或清洗刷应分设。
(四)卫生间内面盆、浴缸、坐便器应每客一消毒,长住客人每日一消毒。
(五)补充杯具、食具应注意手部卫生,防止污染。
第二十三条 公共卫生间清洁
清洁坐便器(便池)的清洁工具应专用。每日应对卫生间进行一次消毒。
《推荐的住宿场所用品用具清洗消毒方法》
四、化学消毒注意事项
(五)保证消毒时间,一般公共用品用具消毒作用15分钟以上。
6
旅店业应严格按照《北京市控烟吸烟条例》执行。经营单位根据《条例》全面禁烟,并设置明显的禁烟标志和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标识。
法律依据
《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
第九条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
第十三条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负有下列责任:
(一)建立禁止吸烟管理制度,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二)在禁止吸烟场所设置明显的禁止吸烟标志和举报投诉电话号码标识;
(三)不得在禁止吸烟场所提供烟具和附有烟草广告的物品;
(四)开展禁止吸烟检查工作,制作并留存相关记录;
(五)对在禁止吸烟场所内的吸烟者予以劝阻,对不听劝阻的要求其离开;对不听劝阻且不离开的,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投诉举报。
禁止吸烟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可以利用烟雾报警、浓度监测、视频图像采集等技术手段监控吸烟行为,加强对禁止吸烟场所的管理。
第二十四条 场所的经营者、管理者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的,由市或者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的,由市或者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7
旅店业要备有供清扫客房的工作车,车上要有足够空间分别存放棉织品、一次性用品及清洁工具,同时在清扫客房及卫生间内的面盆、浴盆、马桶、地面的抹布上要有醒目的标识加以区分。
卫生要求
《住宿业卫生规范》第二章 场所卫生要求
第九条 工作车
(一)住宿场所宜配备工作车,其数量应能满足工作需要。
(二)工作车应有足够空间分别存放客用棉织品、一次性用品及清洁工具并有明显的标识。
(三)工作车所带垃圾袋应与洁净棉织品、一次性用品及洁净工具分开,清洁浴盆、脸盆、抽水马桶的工具应分开存放,标志明显。
8
1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定期清洗维护和检测
卫生要求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规范》
DB11/485-2011
6 检测要求
检测时限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初次运行时应进行卫生检测,运行后每两年进行1次卫生检测。
开放式冷却塔在运行期间,每三个月至少进行1次卫生检测。
9
旅店业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冷却(凝)水以及加湿用水不应检查出嗜肺军团菌。
法律依据
《北京市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
第五条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期间,管理责任人应当对开放式冷却塔的冷却水进行持续消毒,并按照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标准进行检测。冷却水中检出嗜肺军团菌等致病微生物,管理责任人应当及时报告所在区、县卫生行政部门,并按照有关规定采取防控措施。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初次启用或者停用一定时间后再次使用的,管理责任人应当按照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标准对开放式冷却塔进行全面清洗消毒。
第二十条 管理责任人未按照本办法第五条第一款规定对开放式冷却塔的冷却水进行消毒检测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检出嗜肺军团菌等致病微生物未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未按照有关规定采取防控措施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3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10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应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
卫生要求
《住宿业卫生规范》
第三章 卫生操作要求
第二十一条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
(三)清洗消毒应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设备(消毒柜)应运转正常。
(四)清洗饮具、盆桶、拖鞋的设施应分开,清洁工具应专用,防止交叉传染。
11旅店业消毒后的杯具应“光、洁、涩、干”,放入保洁柜内。
卫生要求
《住宿业卫生规范》
第三章 卫生操作要求
第二十一条 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
(五)清洗消毒后的各类用品用具应达到有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并保洁存放。清洗消毒后的茶具应当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规定。
(六)洁净物品保洁柜应定期清洗消毒,不得存放杂物。
12客用棉织品如果外送清洗,需提供加盖公章的清洗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清洗合同、棉织品出入库记录。
卫生要求
《住宿业卫生规范》
第二章 场所卫生要求
第十二条 洗衣房
(三)公共用品如需外洗的,应选择清洗消毒条件合格的承洗单位,作好物品送洗与接收记录,并索要承洗单位物品清洗消毒记录。
13棉织品宜存放于储藏柜中。星级宾馆应设立专用布草间,普通旅店应有密闭储存布草设施。不同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物品距墙壁、地面均应在10厘米以上。物品的储藏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
卫生要求
《住宿业卫生规范》
第三章 卫生操作要求
第二十条 公共用品用具储藏
(二)不同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物品距墙壁、地面均应在10厘米以上。棉织品宜存放于储藏柜中。
(三)物品的储藏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并定期检查,及时清理过期物品。
14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 康检查和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法律依据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第二章 卫生管理
第七条 公共场所的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是其经营场所卫生安全的第一责任人。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立卫生管理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本公共场所的卫生工作,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档案。
第三十七条 公共场所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给予警告,并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对拒绝监督的,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卫生许可证:
(一)未按照规定建立卫生管理制度、设立卫生管理部门或者配备专(兼)职卫生管理人员,或者未建立卫生管理档案的;
(二)未按照规定组织从业人员进行相关卫生法律知识和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培训,或者安排未经相关卫生法律知识和公共场所卫生知识培训考核的从业人员上岗的;
15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进行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及佩带饰物。
卫生要求
《住宿业卫生规范》
第五章 人员卫生要求
第三十六条 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进行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及佩带饰物。
16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甲型病毒性、戊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渗出性或接触性皮肤病患者必须立即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岗位,治愈后方可恢复原工作。
法律依据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第二章 卫生管理
第十条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组织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检查,从业人员在取得有效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上岗。
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疾病的人员,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
Iceberg2013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法律和技术知识培训试卷 —、选择题(每题只选一个答案,在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字母上打圈)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何时公布施行? a:1989年10月1日b:1983年7月1日c:1982年11月19日d:1995年10月30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共有几章几条? a:九章45条b:六章50条c:九章57条d:九章50条 3.食品经营人员持有的健康证有效时间是: a:半年b:一年c:二年d:三年 4.《食品卫生法》规定,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向上级机关申请复议或向法院起诉的期限为: a:15天b:20天c:30天d:10天 6) 5.违反《食品卫生法》规定,如无非法所得,罚款为: a:500元至3万元b:20元至50万元c:20万至3万元d:5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6.违反《食品卫生法》规定,如无非法所得,罚款为: 6\ a:全部非法所得b:5万元以上c:非法所得1至5倍d:5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7.下列哪种不属于《食品卫生法》适用范围: a:食品(用)工具b:药品c:食品设备洗调剂d:食品包装纸 8.细菌性食物中毒在什么季节发生: a:夏秋季节b:春季c:冬季d:秋冬季节 9.海产品常带有什么细菌: a:肉毒杆菌b:副溶血性弧菌c:葡萄球菌d: 10.患有何种疾病就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工作: a:痢疾或伤寒b:病毒性肝炎或活动性肺结核c:化脓性或参出性皮肤病d:以上都对 11.卫生许可证有效时间为: a:半年b:一年c:二年d:三年 12.为防止交叉污染,下面做法哪种是不正确的: a:生、熟食品分开放b:成品、半成品、原料分开c:接触生食品后手必须消毒d:熟食品和生食可以用同一板 13.食具消毒要实行”四过关”指的是: a:洗、刷、冲、保管b:洗、刷、冲、消毒c:洗、刷、消毒、冲d:洗、刷、消毒、保管 14.下列哪种材料或容器可用来包装食品: a:荧光纸b:报纸c:废旧书d:以上都不是 15.销售直接入口食品哪种行为是错误的: a:食物与货款分开b:吸烟售货c:做好防蝇、防虫等防护措施d:有专用售货工具 16.定型包食品标志要有: a:品名、厂名、产地、批号或代号、规格b:生产日期、保质期c:配方或主要成分、食用或使用方法d:以上都对 17.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食品摊贩应: a:先开业,再申请卫生许可证b:先取得卫生许可证后,再向工商部门登记后才可开业c:只有有工商部门的经营许可证即可开d:先向工商部门登记,申请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开业 18.食品入库时应做到: a:验收、登记、编号、挂牌、b:分类分架c:隔墙离地d:以上都对 二、问答题 1.食品的卫生要求包括哪三项? 答:食品的卫生要求包括:(1)食品应当无毒、无害。(2)食品应当符合相应的营养要求。(3)食品应具有相应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状。 书p170 2.简述为防止农药中毒,蔬菜加工前应如何处理? 答: 蔬菜的处理必须做到“一系、二浸、三烫、四烹调”。书p174 3.生产经营场所的”四防”措施是什么? 答:“四防”措施:防蝇、防鼠、防蟑螂、防尘。书p175 4.食品存放应做到哪”四隔离”? 答:食品存放实行“四隔离”:生与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杂物、药物隔离,食品与天然冰隔离。书p177 5.个人卫生应做到哪”四勤”? 答: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头发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和毛巾。 书p177 √三、单择题(答题要求:将唯一正确答案前的圆圈涂黑或填满) 1、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实施日期是: ①②③④ 2、必须维持足够新风量的场所是: ①露天剧场②非空调场所③空调场所④泳场 3.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每: ①一年一次②两年一次③年半一次④三年一次 4.经营单位须领取__方可向工商行政部门申请登记办理营业执照 ①卫生许可证②健康合格证③卫生监测结果④报批申请表 5.化妆品生产设备、工具、容器和场地,使用前后在卫生方面应注意: ①安全检查②计量验证③配置检查④彻底消毒、清洗 6.从业人员须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的场所有: ①商场②图书馆③旅业④医院候诊室 7.公共场所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人员须持有: ①待业证②健康合格证③结业证④介绍信 8.发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部门是: ①国务院②全国人大③卫生部④环监所 9.《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的复核须每: ①两年一次②年半一次③一年一次④半年一次 10.公共场所新建、矿建、改建前需报: ①工商行政部门②所属卫生防疫机构③派出所④街道管理处 11.各类公共用具每客用后可: ①与私人物品一起存放②与其他工具一起存放③分类集中④分类存放备用 12.发布《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的部门是: ①全国人大②国务院③环监所④卫生部 13.《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条例》施行日期是: ① ② ③ ④ 14.空调场所必须维持足够新风量:每人每小时__并定期清洗空调过滤材料 ①10立方米②15立方米③20立方米④25立方米 15.《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直接从事供、管水的人员必须取得体检健康合格证后方能上岗工作,并每__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才能上岗工作。 ①.半年②一年③二年④三年 16.每两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的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有: ①图书馆②公共浴室③理发店④游泳场 17.化妆品标签上除应当注明产品名称、厂名、生产日期和有效使用期外,还需注明: ①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②操作人员编号③产品编号④检验员编号 18.直接从事化妆品生产的人员,必须每__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从事化妆品的生产活动。 ①半年②一年③年半④两年 四、是非题(答题要求:在你认为正确的题前面的括弧内打”√”,错的打×) ( √ )1.在公共场所的空气、微小气候、水质、采光、照明、噪音、顾客用具个卫生设施等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要求. ( × )2.各类旅店和公共浴室必须有消毒间消毒设施,功用茶杯、茶壶、毛巾、浴盆、脸盆、拖鞋等每客用后需予消毒. ( √ )3.游泳场公共浴室应设置明显的禁止患有性病和各种传染性皮肤病的顾客进场标志 ( × )4.理发工具用后应消息,剃须球则可以使用多次才废弃 ( √ )5.卫生监督员有权对公共场所进行现场检查,索取有关资料,经营单位不得拒绝和隐瞒 ( √ )6.《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患有痢病、伤寒、感冒、病毒性肝炎、活动肺结核、化脓性和惨出性皮肤病的疾病以病原 带者不可以从事供、管水工作 ( √ )7.化学消毒方式有:含氯制剂、过氧化物制剂、75%医用酒精等。 ( × )8.化妆品生产的工作人员和物料无需经缓冲区,可直接进入或送入生产间。 ( √ )9.专用的洁厕工具不能与其他清洁工具混合存放和使用 ( √ )10.展览、博物、美术、图书馆、候诊室、交通等候室应有明显禁烟标志 ( √ )11.游泳场应有净化消毒设施 ( × )12.理发店无需备有供患头 等皮肤病患者的顾客专用理发工具 ( √ )13.通过游泳池走道中间应设强制式浸脚消毒池 ( √ )14.化妆品生产操作员有外伤时不得接触化妆品原料 , ( √ )15.个人卫生应做到五勤:勤洗澡、勤理发、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五、问答题 1.公共场所的基本卫生要求是什么? 答:公共场所的基本卫生要求:选址设计合理、空气质量优良、微小气候适宜、采光照明良好、环境整洁安静、饮用水质卫生、公用物品清洁、卫生设施完备、卫生制度健全、从业人员健康、个人卫生讲究。p194 (66字方针) 2.当饮用水被污染、可能危及人体健康时怎么办? 答:当饮用水被污染、可能危机人体健康时,有关单位或责任人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污染,并向当地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报。p196 (《办法》第十五条规定)
缠藤小妖
浅谈如何做好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质量1 专业人员的业务培训规范化专业人员培训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应用质量。各级公卫人员通过竞争上岗择优录取。为保证培训质量,建立一整套培训机制,确保培训质量。通过业务培训,不断加强提升业务水平。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将临时性、应急性培训逐步转变为长期性、制度化培训。通过专题讲座、脱产进修、对口支援等形式,对基层公共卫生人员进行普及型技能培训,培养适用型人才。集中对全区公卫办人员和公共卫生协理员分期分批实施全员培训、考核。参加或承办公共卫生领域“名医讲坛”,组织医疗卫生单位业务指导人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项目工作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提升项目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多次组织管理人员到其他区、市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做法,并组织召开全区现场会,加强工作交流,促进工作开展。2 分级管理工作规范化建立健全分级负责责任体系。区政府成立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区卫生局专门成立公共卫生管理办公室,明确专职人员。各乡镇、街道确定1名正式在编人员为公共卫生联络员。各乡镇(街道)成立了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公室,按辖区服务人口3/1000 0的标准配备业务技术好、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在行政村(居),由标准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正式工作人员担任本村(居)的公共卫生协理员,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实施。 明确各级公卫工作职责与制度按照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办公室建设的统一标准,全区设立公卫办12个,设置了专门办公场所,管理办公室按“五室分开”模式,设置疾病预防控制室、卫生监督室、妇幼保健室、慢病管理室、健康教育和档案管理等工作室。配备必要设施,进一步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工作,推进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将各级公卫工作职责与制度装订成册并上墙,率先在全市制订区、乡镇(街道)、村(居)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台账并认真贯彻执行。 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实施办法根据山东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统一使用所有的纸质表格和电子表格,并对软件使用情况进行全员培训。通过培训使其充分掌握项目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方法,操作规范、表卡填写等内容,力争使每个人都能听懂、看懂,达到培训效果。为完善公共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下发实施方案,设专人成立办公室,建设独立机房,配备全 新服务器、交换机、防火墙等硬件设施。各单位明确具体专人负责信息化建设。建成覆盖区、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电子信息服务网络,并按时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完善各级公卫管理机制以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为切入点,积极构建三级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促进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各级各单位均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建立督导包保责任制,定期督查工作进展情况,推动各项工作有序平稳发展。率先在全市组建2个疾控责任指导团队,划片分区,责任到人,采取定期轮驻、巡回指导、对口帮扶等形式“下沉”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强化对基层的公共卫生业务指导、管理。更好地发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在基层卫生服务中的业务指导、技术支撑、监督管理作用。局领导班子成员分片包干,利用周末等时间不定期进行明察暗访。市、区人大、政府、政协领导多次深入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现场,视察工作开展情况,省卫生厅、市卫生局有关领导多次进行现场指导,按照各级领导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逐项进行整改完善和提高。及时召开现场会、编发典型材料予以总结推广;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并通过通报等形式向区政府、市卫生局汇报,促使基层公共卫生工作紧抓不懈。3 各级监督考核规范化加强督导、严格执行各级考评机制,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情况作为体系建设和绩效考核重要内容,核定服务数量,明确质量标准,激励、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变服务模式,变坐等式被动服务为上门式主动服务,变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为更加重视社会效益,变卫生部门内部评价为多部门及群众共同参与评价,变按人员编制补偿为绩效考核补偿。制定了考评指标和体系,由各级公卫办牵头,组织专家组成考核组,将服务人口数量、完成质量等纳入考核指标体系,同时引入群众评价机制,对群众知晓率、满意度、服务利用率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