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23

晓晓彤儿
首页 > 考试培训 > 江城子中考试题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胖达最高

已采纳

20082.古诗词默写填空。

(4分,每小题1分)①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②山重水复疑无路, 。

(陆游《游山西村》)③王勃“ , ”的诗句与张九龄“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的诗句意境相似,却更显得气象阔大,志趣高远。④请写出我国古代诗词中抒发爱国情怀的连续两句诗(词)句 3.根据下面句子的句式,在划线处仿写一句,使之构成连贯流畅的排比句。

(3分) 亲情,就像一块指路牌,为你指引前方的道路; ;亲情,就像一杯茶,可以温暖你的心灵。亲情如发,细微而又浓密。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4.下面关于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搭配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红楼梦》——曹雪芹——清代 B.《三国演义》——吴用——智取生辰纲 C.《西游记》——沙僧——任劳任怨D.《水浒传》——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三、古诗文阅读(1 6分)(一)阅读《陈涉世家》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2分,每小题3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诔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问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9.解释加点的词语。①扶苏以数谏故( )②为天下唱( )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20.翻译下面句子。

等死,死国可乎?21.在分析天下大势后,陈胜得出了“宜多应者”的结论,其理由有哪些?22.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A.选段记叙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和策划的经过。B.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c.文段中的“吴广以为然”从侧面表现了陈胜的谋略。D.文段主要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了陈胜这个农民起义领袖形象。

(二)阅读《望岳》一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3.表明诗人并未登上泰山之顶的依据有两个,一是标题中的“ ”字,二是诗句中的“ ”一词。

24.请你从语言或内容两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进行品析。20092.古诗词默写填空。

(4分,每小题1分)①江山代有才人出, 。②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③“ ”,李煜在这些词句中以丝缕比喻离愁,将抽象的感情写得形象而深切,可谓千古妙笔。④范仲淹在《渔家傲》一词中,以“ , ”的词句写出了守边将士因思乡的苦闷和功业未建而寒夜难眠潸然泪下的情形。

三、古诗文阅读(16分)(一)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乎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

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驰然而卧。

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又安敢毒耶?”19.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君将哀而生之乎( ) ②而乡邻之生日蹙( )③又安敢毒耶( )20.翻译下面的句子。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21. 选出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选文第一段,表达了作者对百姓苦难生活的同情。

B.“安敢毒耶”回应前文,说明整个大段叙述都是对“若毒之乎”的回答。C.蒋氏自述的这段话,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己后矣”。

D.“说”这种文体比较注重文采,如选段大量使用排比句、对偶句就体现了这个特点。22.蒋氏的自诉,自始至终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请具体分析一处“对比”,并说明其作用。

(二)阅读下面诗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23.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以“无题”为题等于没有题目,你能。

原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3),胶鬲举于鱼盐之中(4),管夷吾举于士(5),孙叔敖举于海(6),百里奚举于市(7)。

故天将降大任(8)于斯(9)人也(10),必先苦其心志(11),劳其筋骨(12),饿其体肤(13),空乏(14)其身,行拂乱其所为(15),所以(16)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8)。人恒过(19),然后能改。

困于心(20),衡于虑(21),而后作(22);征于色(23),发于声(24),而后喻(25)。入则无法家拂士(2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27),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8)。”注释 (1)选自《孟子·告子下》(《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标题是编者加的。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

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2)舜(shùn)发于畎(quǎn)亩之中:舜原来在历山耕田,30岁时被尧起用,后来成了尧的继承人。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

发,起,指被任用。畎亩,田间,田地。

(3)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傅说原在傅岩为人筑墙,因以傅为姓,殷王武丁用他为相。举,任用,选拔,这里是被选拔的意思。

版筑,筑墙的时候在两块夹板中间放土,用杵捣土。筑,捣土用的杵。

(4)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胶鬲起初贩卖鱼和盐,西伯(周文王)把他举荐给纣。后来他又辅佐周武王。

(5)管夷吾举于士:管仲,字夷吾,原为齐国公子纠的臣,公子小白(齐桓公)和公子纠争夺君位,纠失败了,管仲作为罪人被押解回国,齐桓公知道他有才能,即用他为相。士,狱官。

举于士,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 (6)孙叔敖举于海:孙叔敖,春秋时期楚国人,隐居海滨,楚庄王知道他有才能,用他为令尹。

(7)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春秋时期虞国大夫。虞亡后被俘,由晋入秦,又逃到楚。

后来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把他赎出来,用为大夫。所以说举于市(集市)。

(8)任:责任,使命。 (9)是:这样的。

(10)也:语气助词,用在前半句末,表示停顿,后半句将加以申说。 (11)苦其心志:使他的思想痛苦。

心志,思想。 (12)劳其筋骨:使他的筋骨(身体)劳累。

(13)饿其体肤:意思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14)空乏:资财缺乏。

这里是动词,使他受到贫困之苦。 (15)行拂乱其所为:使他做事不顺。

行,指每一行为,每做一件事。拂,违背。

乱,扰乱。其所为,指其所做的事。

(16)所以:用这些来…… (17)动心忍性: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动,惊动,震撼。

忍,坚韧。 (18)曾益其所不能:增加他的所不具备的能力。

曾,通“增”,增加。所不能,指原先所不具备的能力。

曾益:增加。 (19)恒过:常常犯错误。

恒,常。过,过失,错失,此处是过失的意思。

(20)困于心:内心困苦。困,被难住。

于,被。 (21)衡于虑:思虑阻塞。

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22)而后作:然后才能奋起。

作:奋起,指有所作为。 (23)征于色:表现于脸色。

意思是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征,征验,此处有表现的意思,表现。

色,脸色。 (24)发于声:意思是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

(25)而后喻:(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喻,明白,了解。

(26)入则无法家拂(通“弼”)士: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入:里面,此指在国内。

法家,守法度的大臣。拂(bì),通“弼”,辅佐。

(27)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外如果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国家的忧患。出:在外面,指在国外。

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 (28)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之后才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生于忧患:忧患使人谋求生存。死于安乐:安逸享乐使人死亡。

教参版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资财缺乏,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被人们所了解。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愁患害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语文版(适合学生) 舜从田间被尧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盐的人中被举拔,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孙叔敖在隐居的海滨被选拔,百里奚从奴隶市场被赎回并被举用。

因此上天将要将降下重大的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就一定要。

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6.《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7.《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 花。 8.《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八年级上册 4 篇 9.《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0.《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2.《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八年级下册 15 篇 13.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4.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5.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6.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7.《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 18.《饮酒(其五) 陶渊明 》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9.《行路难(其一) 李白 》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 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0.《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 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 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 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 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2.《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5.《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6.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7.《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九年级上册 4 篇 28.《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9.《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

2014年安徽省【三】(15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 (1)可爱者甚蕃 蕃: (2)濯清涟而不妖 濯: (3)香远益清 益: (4)亭亭净植 植: (5)宜乎众矣 宜: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16.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2分) 17.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4分) 【三】(15分) 14.(1)通“繁”多.(2)洗涤(3)更,更加。(4)“植”通“直”,立。

(5)当然(5分,各1分,意思对即可) 15(1)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2)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4分,各2分,意思对即可) 陶渊明“爱菊”的原因:花之隐逸者也; 世人“爱牡丹”的原因:花之富贵者也(2分) 17.示例一:这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

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示例二:既明确写出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又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事态的厌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

(4分)。

江城子中考试题

359 评论(9)

虎妞1989

江城子》.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参考答案1.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2.英勇杀敌,保卫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感情。3.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4.看孙郎,亲射虎5.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愤6.挽弓劲射的英雄 自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7.狂 豪放 举止神态 胸怀 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8.词人以魏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信任而为国杀敌.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 打猎,狩猎)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1.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2.倾城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

266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