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0

我来打包带走
首页 > 考试培训 > 马云数学考试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S~夏末微凉

已采纳

马云第一次高考数学只有1分,第二次19分,第三次89分。屡败屡战,屡战屡败,马云从小就不愿意向命运低头,更不愿意服输,正是因为这个精神,才支撑着他走到今天。看到分数,看到他的人生经历,你还认为他的成功只是偶然+运气吗?

在今年的7月7日,备受瞩目的高考正式开始,作为学子奠定未来基础的一大“契机”,高考将帮助莘莘学子走向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纵观我国高考的历史,从1977年高考恢复开始,很多人凭借着优异的成绩步入心仪的大学,在汲取知识后再步入社会,创造了属于自己甚至是属于中国的辉煌。而就在我国创造了辉煌的富豪中,有不少人就是通过高考走出来的,而他们的高考故事,个个都是“传奇”。

从马云三次高考的经历就不难看出,他是一个有着自己坚持的人。刚开始数学考1分,他还自嘲:我也惊到了,我把试卷都填满了,结果只有1分,运气不是很好。这样的经历,成为马云演讲的典型案例。我想,应该没有什么例子,比他自己更贴近生活了。

虽然成绩不理想,但马云没有认命,反而激发起了他的好胜心,偏要考个高分看一看。虽然过程是艰难的,但他坚持到底,没有放弃。在创业的时候也一样,遇到无数难题与难关,马云照样一个一个去解决,才有了今天的首富之名和阿里巴巴创始人的称号。

马云数学考试

263 评论(13)

黄小仙128

占座位的风气其实早在马云还未读大学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形成了,这也许会让那些对占座位现象屡禁不止而心生厌恶的现代大学生们感到吃惊:原来早在那个年代就有了这个坏习气。不过如果不是出于抢占座位的原因,当时的马云也许就不会在图书馆抢座位时有幸结识了在他指点电子商务这一片江山的生涯中一直相伴的六个死党了。关于这六个死党的经历,本节暂且卖个关子,按下不言。就在第三次高考前三天,一直失望于马云数学成绩的余老师对马云说了一句话:“马云,你的数学一塌糊涂,如果你能考及格,我的‘余’字倒着写。”这可把马云惹恼了。有志者事竟成:第三次高考终于成功曾经在张越主持的《对话》节目中,一位只有初中二年级文化的乡下女人说了这样一句话:“人,只有心中有梦想,眼睛才会有光泽。”在梦想的世界里,只有你不敢想的,没有你做不到的。《曹刿论战》有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马云很轻易地便颠覆了这古今军事至理。两次高考失利的马云越挫越勇,上演了一出哀兵必胜的精彩好戏。马云在余老师话语落下的第三天准时参加了他一生中的第三次高考。考数学的那天早上,马云一直在背10个基本的数学公式。考试时,马云就用这10个公式一个一个套。从考场出来,和同学对完答案,马云知道,自己肯定及格了。结果,那次数学考了79分。79分的成绩在别人眼中也算可怜,但是按马云的话说,“是运用了独门武功才过去的”。那时候他把每种题型都背了一遍。把数学题用文科方法做的,也许除了马云再找不到第二个。据说当时高考数学的选择题马云也做得非常有技巧,因为他把选择题的题型也做了分类,最后歪打正着,那次考试终于及格,而且突破70大关,让许多同学刮目相看。不过即使是马云破天荒地数学考了79分,但依然没有上大学本科分数的“资本”——他的成绩是专科分数,离本科线还差5分。自助者天助。或许是马云永不放弃的精神感动了上帝,大学连考三年的马云由于同专业招生不满,历经辛苦之后终于跌跌撞撞、摇摇晃晃进入杭州师范学院本科,被调配进入外语本科专业,捡了个小便宜。也不知那位余老师与马云打那个赌究竟是出于善意的鞭策还是对马云的“傻”实在忍无可忍,不过这一次马云真的走出了泥沼,走向了通往大学的光明之路。对于别人的反对和质疑,马云说:“对于我们这类人,欣赏我们的非常欣赏,讨厌我们的极其讨厌。我不希望大家都喜欢我,这也不可能。当人们都反对我时,不是一件坏事。我讨厌中庸。”正是对“度”把握不同,承受度存在差异,导致了每个人不同的人生。“可能你的承受度是2000万,他的承受度是3000万,而我的是两个亿。”马云说。

230 评论(11)

白色棉袜

马云三次高考的数学成绩分别是1分、19分和89分。就算最后考了89分,但在很多人认为,马云的数学成绩真的不好,毕竟现在高考数学90分才及格呢。

297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