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哥是老顽童
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不少孩子在考试前出现了考试焦虑症。其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减退,十分焦急自己马上临考却仍然什么也记不住;情绪暴躁,对任何事情都有发火的欲望;坐立不安,总觉得自己的每一个动作都是浪费时间;吃不好,睡不香,精神萎靡不振,具有以上任意一条的便是患上了考试焦虑症,并根据适用条数得多少而“病情”轻重。 孩子有考试焦虑的时候,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克服和减轻。在此给大家介绍五种具体的心理调节方法。 心理矫治 ①想像放松法: 先让孩子学会生理上的放松。让孩子尽可能地坐得舒服些,然后开始放松全身肌肉,从头部到脚趾。当身体放松以后,由家长或孩子自己逼真地描绘考试情景,让孩子假想自己进入考场开始考试,当孩子感到焦虑时停止假想,开始做全身的放松。如此反复,以生理上的放松引起心理上的放松。 ②情景模拟法: 任课老师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进行模拟考试,或者在家里由家长来安排孩子模拟考试。在考试过程中,孩子有意识地练习和体会放松。 ③自我暗示法: 让孩子学会在考试时用语言来暗示自己,“全身肌肉放松,不要紧张,考试没什么可怕的……”等等。 ④呼吸松弛法: 双脚着地,坐直身体,双眼微闭,用鼻子慢慢地深吸一口气,依次扩张腹部、胸部,吸足后屏——屏气,然后同时用鼻与嘴将气慢慢地吐出去。连续做三四次这样的深呼吸,就能使人集中注意力,心静神宁,收到消除紧张、自我放松的效果。 ⑤冥想松弛法: 回忆自己经历过的一件愉快事,或想像自己已考取理想学校时的愉悦状态,越生动、形象越好。但这种方法要注意控制时间,以免陷入长时间的回忆、憧憬之中而贻误战机。 自我解除考试焦虑的方法还有很多,每个孩子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掌握,如:在陌生的考场上,如果情绪过于紧张,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转移优势兴奋中心的办法。如在考试开始前唱唱自己喜欢、熟悉的歌曲,和同学讲讲笑话等以冲淡紧张情绪,把玩一下身边熟悉的钢笔、纽扣等,以此来转移神经的紧张。如果在考试前几分钟或考试过程中出现惊慌失措、脉搏加快等现象,先不要忙于动笔,应该让自己先冷静下来,通过自我安慰、暗示等方法来缓解一下紧张情绪。如果严重怯场,应暂停答卷,伏在桌上休息一下,或者跟老师申请,在老师的陪同下,到室外稍微走走,做做深呼吸,活动一下。 对于有的孩子在以往的考试中经常出现较严重的考试焦虑、怯场症状,可在考前一段时间就求助专业人士进行肌肉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训练或自信训练。
xiaoxiao765
中考前很多孩子会比较紧张焦虑,这是家长就要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做好孩子的心理辅导工作。下面介绍的是中考前孩子焦虑家长怎么办,仅供参考。
一、认识焦虑,科学对待
首先要正确认识考试焦虑。考试焦虑是一种正常现象,正像人们需要适当的压力和动机一样,适当的焦虑水平也是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所不可缺少的,焦虑水平和学习成绩也呈倒“U”形关系。
只有处于中等焦虑水平才能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只是焦虑过了头,负面影响就多了,就有必要采取一些方法,给自己作一些调适。
二、坦然面对,寻因释焦
如果我们对焦虑已经有了较为正确的认识,就没有必要为此自寻烦恼,倒不如坦然地接受它。然后,自己再找个时间,认真分析一下导致自己过度焦虑的原因究竟是些什么,不管怎样,先把想到可能的原因都一一列举出来,然后,再一一加以分析,你会发现,那些原来令你担心从而焦虑的原因并没有什么可怕,你可以轻松地一一“推翻”这些原因。经过这个过程,你会发现你的心理踏实多了。
三、正确归因,努力学习
倘若一时学习成绩不好,也不要灰心,因为这虽然令人不快,却是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学习和进步是我们接受教育的重要目标。
资料表明,重视掌握知识的学生比注重分数的学生,学习效果更好,千万不要因为一时没有考好,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关键是要分析自己的薄弱环节在哪里,做好具体的复习计划,加倍努力,弥补不足。记住!学习中出现错误并不可怕,它是学习过程的一部分,关键是在学习中取得进步。
1、培养一名心理稳定的“飞行员”
大多数人的压力是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并不是无准备的意外情况所造成的,所以,没有必要过分紧张。如果是地震、火灾、洪水等意外情况带来的压力,在心理学中称为“应激状态”,需要个体动员全部的体力和智力来应对,这是两种不同的紧张。比如中考是学习的必要过程,学生是有充分准备的,如果以“应激状态”来应对中考的问题,就类似于“杀鸡用牛刀”。举轻若重,就是将预料中的、日常生活事件中可能出现的挫折、失利、不快,都当作“火山、地震、洪水”,这样会弄得自己出现极度的紧张焦虑,驱使自己企图马上去扭转“局势”而手忙脚乱,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应该把高考的压力当作“大气压”,因为人们习惯了,所以不感到是一个压力;不要把中考当作“高压氧仓”,那是治疗用的,不适合健康人。
举重若轻则相反,就是以适度的紧张面对压力,镇定自若。就像飞行员开飞机,虽然飞上天空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它更需要人轻松自如,因此,飞行员需要很好的心理素质。即将参加中考的考生,就是要做一名心理稳定的“飞行员”,渴望那种天上蓝天的刺激和兴奋,而不要自己吓唬自己。健康的身心状态是中考成功的保证,良好的竞技状态是由一架“心理天平”来调试的。如果考生的情绪乐观、精神放松,有韧性,就能够在中考期间保持充沛的精力和体力,在考场上能够有较好的、甚至是超水平的创造性的发挥。因此,考生应了解调试心理天平的决窍,这种调试可略归纳为以下四点:一是规律而有序的生活节奏;二是富有激情而镇定的情绪状态;三是对自己准确而客观的评价;四是独立应对局面的自信心。在临考或考试过程中,充满自信。如身体状况、天气变化、交通、考场环境、监考人的态度、题目难易程度等等,都可能使人情绪波动,所以考生应随时注意调整自己的心理天平,学会把握自己,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2、给孩子舒适轻松的避风港
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克服考试焦虑。但有的家长比考生更紧张,这样对考生就会形成消极暗示。在有的家庭中,只要考生在家里,父母就压低声音说话,生怕影响考生学习,为此孩子往往会向家长发脾气:你们怎么了,个个低声下气,我闷死了!不会开开玩笑、来点幽默,聊聊天?有的家长每天要问考生复习或测验的情况,尤其是问模拟考试的分数、名次。这对初三学生不合适,考生常会与家长发生冲突:考试是我自己的事,你们别问了,烦死了!
家长们主要应该明确,家庭不是学校,更不是考场,在家里最好不要过多地说考试的事情。当孩子为准备中考呕心沥血时,家庭应该是孩子舒适轻松的避风港,是休息和放松的驿站。若孩子因用功而感到疲劳,家长还应提醒他在考前适当减少一些学习时间。要让孩子吃好、睡好,养精蓄锐。但也不必对孩子有更多的特殊照顾,即使给孩子增加营养,也最好是“不显山、不露水”,对孩子的关注应是“润物细无声”的。中考前和考试期,家里特别需要宁静平和,只要一切正常,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支持。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