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语莹莹
王牌专业是临床医学。
截至2017年12月底,学校有专任教师810人,具有副高及其以上职称的46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有研究生学历的60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人才2名,享受“三秦人才津贴”8名;
有陕西“百人计划”特聘专家4名;有“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省突出贡献专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省科技新星7名;有陕西省省级教学名师6名;有全国“三八红旗手”、省部级“先进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11名。
西安医学院校训
“厚德”取自《周易》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厚德就是要加强道德修养,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加强医德医风教育,使每一个职工成为品德高尚、人格健全、具有高度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的人。作为五医人应当做到为人厚品德,从医尚医德,待人讲信德,处事守行德。
“博学”源于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原序:“子曰: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者次。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博学就是大力提倡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高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不断学习,勇于创新。
“精益求精”典出《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也用“精益求精”一词总结了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的不断追求:“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精益求精就是要求我们对于专业技术要有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神。
“厚德博学”是态度,是五医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表达了医疗从业人员的人生态度和自我要求,充盈着人对自身、对社会的责任意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安医学院
湛蓝世纪
特色专业:省部重点药学(临床药学方向) 医学检验技术 临床医学 护理西安医学院于陕西省西安市,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的普通高等学校。创建于1951年,其前身为陕西省卫生学校、陕西卫生干部学院。1994年更名为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医学院。2012年陕西省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决定在西安医学院基础上筹建西北医科大学。西安医学院前身为陕西省卫生学校,创建于1951年1月,同年12月21日,根据西北卫生部抄转中央教育部指示,定名为陕西省西安第一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