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85

暗了个然
首页 > 考试培训 >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美丽世界的angel

已采纳

答案?解析?试卷?请详细说明。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185 评论(15)

Doris翼寻寻

为广大考生整理了语文下册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人教版,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面划横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确凿(záo ) 菜畦( wā ) 讪笑(shàn )人迹罕至(hǎn) B、澎湃(bài) 哺育( bǔ ) 祈祷(shòu) 鲜为人知(xiān) C、炽痛(zhì) 嗥鸣(háo) 污*(suì) 锲而不舍(qì) D、田垄 (lǒng) 斑斓(bān) 环谒(yâ) 秕谷(bǐ)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一项是( ) (2分) A桑甚 轻捷 污* 人声顶沸B狂谰 彷徨 臃肿 来势汹汹 C崎岖 默契 懊悔 荒草萋萋 D亘古 绵延 仰幕 气势磅礴 3、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恰当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 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 ,让我们学做莲藕的事业吧, 。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②①④③ B①④③② C③②④① D②④③①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提高理解能力”是极为十分重要的。 B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我们都应该提高安全意识。 C那一次谈话以后,他那激动不安的心情总在我的脑海浮现。 D我们的地理老师上课说话风趣幽默,常让人忍俊不禁地发笑。 5、下列有关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小说反映的时代背景是普法战争。 B《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乐府民歌。 C林海音,现代女作家,祖籍台湾,散文集主要有《窗》、《两地》。《爸爸的花儿落了》选自短篇小说《城南旧事》。 D安徒生,丹麦19世纪童话作家。代表作有《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农夫和蛇》等。 6、下列词语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环谒:四处拜访 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B确凿:确实 人迹罕至:很少有人能到达的地方。 C秕谷:长得饱满的谷子 骊歌:告别的歌 D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往事:历史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ã)! 邪(yã):通“爷”,语气词。 7、用课文原句填空。(6分) (1)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2) ,云从窗里出。吴均的《山中杂诗》 (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4)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 (5)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 。 8、口语交际(2分) 面对黄河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请你设计一则公益广告,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呼吁保护我们的母亲河。(要求简明、有创意.) 二、阅读理解(5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9~13题。(15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9、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 是 (3分) 10、文中画线句子是 描写,作用 是 (4分) 11、文中说:“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 “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3分) 。 12、文中“撞人”和“吃晚饭”是 (详写,略写),而照顾老奶奶却是 ________(详写,略写)。请从括号中选出答案填在横线上。(2分) 13、“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 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9题(17分) 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 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波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 的、金光灿烂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么美的海!天上也是皎洁 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 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轻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么 美的天空! 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地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 有,我们是被沉醉了,我们是被带入晶莹的天空中了。 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 是隽逸地从容地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 ①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②小燕子却从容地憩着了。它们展开了双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双翼如浮圈似的支持着体重,活是一只乌黑的小水禽,在随波上下地浮着,又安闲,又舒适。海是它们那么安好的家,我们真是想不到。 在故乡,我们还会想像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 海水仍是平贴无波,许多绝小绝小的海鱼,为我们的船所惊动,群向远 处窜去;随了它们飞窜着,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时用瓦 片打水漂在水面所划起的长痕。这小鱼是我们小燕子的粮食么? 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 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14、海上的燕子与故乡的燕子有什么不同?(用文中的句子回答)(3分) 15、作者从动、静两方面描写海上的燕子,请各举一例。(4分) 16、从课文中找出作者对小燕子十分关心的语句。(3分) 17、找出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2分) 18、文章通过写小燕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9、说说画线句分别运用的修辞手法。① ② (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0~24题。(18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 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 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 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 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 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20、《伤仲永》选自《 》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2分)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世隶耕( ) ②稍稍宾客其父( ) ... ③父利其然( ) ④日扳仲永( ) .. 2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23、用文章原句回答。(3分) 造成方仲永“泯然众人”的个人原因是: 24、最后一段的议论意在说明什么道理?(3分) 三、写作表达(50分) 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社会是一所学校,生活是我们的良师。在受挫折时我们学会了坚强;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在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耐;在受到别人猜忌时,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别人伤害了自己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 请以“学会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结构完整,详细得当,中心明确;②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③不得使用自己真实的姓名和班级。 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1、D 2、C 3、D 4、B 5、D 6、A 7、略 8、如:保护母亲,保护黄河。为了母亲的美丽,请保护黄河。 二、阅读理解(50分)(一) 9、希望早点进入中学,早点成为大人 10、环境描写 作用:为下文写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铺垫 或(为下文埋下伏笔。) 11、因为车撞人了,自己还想一走了之。或(因为“我”闯了祸,所以惭愧。) 12、详写、 略写(因为“撞人”和“吃晚饭”是“我”长大的过程,所以重点描写,而前面“我”已决定去好好照顾老奶奶了,所以“照顾”可以略写。) 13、长大并不仅在于年龄,更在于心理。年龄大并不等于“长大”,年龄小也未必是没有“长大”,“长大”的标准是有责任感。或(并不是所有已经长大成人的人都可以担当责任,但是,不管你多大,只要你能承担责任,就一定是长大了。) (二)14、在故乡,我们还会想像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 15、略。言之成理即可。动态:“它们仍是隽逸地从容地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静态:“小燕子却从容地憩着了„„又安闲,又舒适。” 16、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2分) 17、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2分) 18、表达了作者思念故土、想念家乡的思想感情。(2分) 19、 A比喻 B拟人 (每个空1分)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比喻 )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0~24题。 20、《临川先生文集》王安石 (每个空1分) 21、①属于 ②渐渐 ③认为„„有利可图 ④通“攀”牵、引 22、(1)从此以后人们指定一种物体(让仲永作诗)他都能立刻完成。 (2)最后他变成普通人,是因为他受到的后天教育没有达到要求。 2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4、后天的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三、写作表达(50分)25、略

350 评论(12)

昵称真是醉了

七年级(下)语文第一次月考答案 一. 选择题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B C B D C B A D B二.默写填空(8分)11.略.12.略13. 略14.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15.略.三.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16.(1)有余(2)记(3)“当做宾客”或“以宾客之礼相待”(4)相称. 对偶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或“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排比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19.翻译略。20.作文略.B卷21. 一.文言文阅读(10分)(1)比(2)借(3)厌恶(4)偷偷地ǎn,少,鲜为人知。23.(1)眼睛能看清楚的物体,但看不清自己的面貌 。(2)心安理得地认为最漂亮的只有自己。24. 目能见物,而不能见吾之面;人要有自知之明,人需要别人的批评,使自己有一个清醒的、全面的认识。二.现代文阅读(一)(14分)25.外貌描写、心理描写 26.平静 难过 气愤 27.⑴烘托了教室里的爱国气氛。⑵刻画出孩子们对祖国语言的热爱。⑶小弗朗士的联想是他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他们学德语的愚蠢。28.亡国了,当奴隶了,如果牢记了自己的语言,就永远不会忘记自己的祖国,就会随时激起爱国之心,为争取自由解放而斗争。所以说,“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三)29、“我”的粗心和父亲的关心所形成的“爱”的落差深深地刺痛了“我”30.父亲减轻身体上的劳累可以让“我”受惩罚的内心减少些自责。31.父亲专心地听着,一阵悲凉掠过他的脸庞。他根本不理睬我,继续沉默着,思索着,脸上写满了痛苦。32、严于律己,严格教子,有责任感。32、“我”亲眼看着父亲遭受肉体情感上的双重痛苦,“我”也因撒谎而饱受煎熬,这比肉体上的惩罚更为痛苦。三.语言的实际运用(12分)34.城区两万名中学生步行到体育馆参加首届中学生综合运动。35.(1)你只讲究个人卫生,而不注重环境卫生。(2)谢谢你的提醒,我以后会改正的。36.略 希望能帮助你

129 评论(8)

玉江style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哽咽.(yè) 蝉蜕.(tuì) 可汗.(hán) 九曲. 连环(qŭ) B 炽.痛(chì) 默契.(qì) 祈.祷(qĭ) 脑髓.suǐ C 救济.(jì) 憎.恶(zēng) 嫉.妒jí 环谒.yâ D 确凿.(záo) 气氛.(fân) 泥泞.(nìng) 讪.笑shàn 2、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随着晚会帏幕的拉开,那美轮美奂....的歌舞,品味精良的相声小品,使晚会高潮迭起。 B、先生身材魁梧,道貌岸然....,刚一见面,我便对他油然而生敬意。 C、这个企划案,是通过大家几天几夜,不眠不休,费尽心思....制作出来的。 D、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苍山如屏,洱海似镜,真是巧夺天工....。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祖国的安定团结更加激发了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爱国主义热情。 B.我家花台上放着白玉兰、玫瑰两盆花卉。 C.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 D.他那崇高的品德,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4、古诗默写(7分) ⑴山际见来烟, ⑵ ,关山度若飞。 ⑶ ,影入平羌江水流。 ⑷ ,明月来相照。 ⑸《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⑹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5.小清要求电视台为他播放一首歌,说法最得体的一句是( ) (2分) A.我的好友小伟今天起参加中考,我衷心地祝愿他考试成功。您为我播一首歌献给他吧! B.我的好友小伟今天起参加中考,我衷心地祝愿他考试成功。我想您一定会乐意播放一首歌献给他的。 C.我的好友小伟今天起参加中考,我衷心地祝愿他考试成功。希望您为我播放一首歌献给他,好吗? D.我的好友小伟今天起参加中考,我衷心地祝愿他考试成功。请您为我播放一首歌献给他,好吗? 6、名著导读(2分) ①世界上许多伟大人物小时候都经历过磨难。苏联作家 就是其中一位,他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三部曲分别是 、《在人间》、《我的大学》。 7、 阅读下面一段歌词,完成题目(4分) 茫茫人海,漫漫大路,你我相遇,成为相互。相互就是走累了一起扶助;相互就是,走远了一起回顾。 请根据上面画线的两个句子的结构,以“相互就是”开头,仿写两句: ; 8、下面是一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调查情况表,请根据这个表回答问题。(4分) 阅读内容 人数 百分比 卡通书 112 56% 时文杂志 32 16% 武侠小说 30 15% 文学名著 26 13% ⑴从表中可得出一个结论,即 (1分) ⑵看了这一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2分) 三、阅读理解(36分) 一 伤仲永(13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9、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4分) 传一.乡秀才观之( ) 指物作诗立就. ( ) 稍稍宾客..其父( )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 ) 10、翻译划线的句子。(4分) ① ② 11、下列句子,属于正面描写的有 ,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3分)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F父异焉 12、联系全文,说说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2分) 二最后一课(12分)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 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①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②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语法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③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个个人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杆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崖顶上鸽子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④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13.划线句①中“监狱大门”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钥匙”指的是:________,全句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14.划线句②中“恨不得”和“一下子”表现了韩麦尔先生___________的心情。(1分) 15.小弗郎士称韩麦尔先生为“可怜的人”的意思是( )(2分) A.对韩麦尔的即将失业感到可怜。 B.对韩麦尔被迫离开阿尔萨斯感到同情。 C.对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一种伤感。 D.对韩麦尔不但成了亡国奴,甚至连从事几十年的法语教学都被迫终止处境的同情。 16.划线句③是______ (环境、细节、场面、心理)描写,挂在铁杆上的字帖,烘托出_________________ ____ _ 的气氛。(2分) 17. 划线句④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18.这两段文字给读者的教育是( )(2分) A.集体主义教育 B.认真学习本民族文字的教育 C.爱国主义教育 D.尊重知识、尊重老师的教育 (三)我长大了 (11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还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 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 吃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9、第一段中,作者说“小时候想长大”,“想长大”的内容是什么?(2分) 20、文中划线句子是 描写,作用是 (3分) 21、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文中“撞人”和“吃晚饭”是 (详写,略写),而照顾老奶奶却是 (详写,略写)。请从括号号中选出答案填在横线上。(2分) 23、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分) 四、作文(40分) 人生是一个静悄悄的成长过程,这里面有欢乐,也有忧愁;有轻松,也有凝重;有甜美,也有苦涩;有新奇,也有平淡„„你的又是什么?能对大家说说吗? 请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2、紧扣话题。3、600字以上,字数不够酌情扣分。4、卷面要求整洁。 题目 妈妈,我想对您说 答案 1. C 2. C 3. B 4. 略 5. D 6. 高尔基 《童年》 7. 参考答案:“相互就是 痛苦时, 一起倾诉 ;”相互就是 快乐时 , 一起分享 。 8. ⑴大多数初中生喜欢看卡通书,而不喜欢阅读文学名著⑵开放性题目,答案合理即可。 9. 全 完成 把…..当做宾客 通攀 牵、引 10. ①马上写下四句诗歌,并且自己提上名字。 ②从此能指定题目叫他作诗马上就能完成,其中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可取的地方。 11. ABC DEF 12. 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性。 13.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法国语言; 牢记祖国语言,可以激起人民的爱国意识,从而团结起来,求得民族解放 14.把所有法语知识传授给学生的急切心情 16.细节 爱国 17.嘲笑普鲁士侵略者强迫他们学德语的愚蠢,写出了他对侵略者的愤慨 19.希望早点进入中学早点成为大人 20.环境描写 作用:为下文写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铺垫 21.因为我的车撞人了,自己还想一走了之。 22.详写、略写 23.略

130 评论(13)

史瑞克0111

提示:请将答案工工整整地填在答题卷上。

一、基础知识(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奇崛(jué) 丰腴(yú) 犀利(xī) 似的(shì)

B、隽逸(juàn) 轻飔(sī) 引吭(hàng) 猥鄙(wěi)

C、岑寂(cén) 跳踉(láng) 分娩(miǎn ) 德馨(xīng)

D、辟易(pì) 翌日(yì) 剽悍(biāo) 憩息(qì)

2、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叫嚣 霄小 寡不敌众 忍俊不襟

B、绮丽 奢侈 忧哉游哉 不可言喻

C、窥伺 盛馔 捏手捏脚 不胜其烦

D、伫立 飓风 束手无策 络绎不绝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引吭:放开喉咙。吭,喉咙。 B.叫嚣:大声叫喊。

C、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慢。蹑,放慢(脚步)。

D、翌日:次日,第二天。

4、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判断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的皓齿。那样透明光嫩的皓齿你在别的地方还看见过吗?(拟人、比喻、反问)

B、“燕子归来寻旧垒。” 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融融泄泄呀!(拟人、引用)

C、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这在大体上也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拟人、比喻)

D、缓缓盘旋上升的鹤群,愈来愈小。开始大小如麻雀,转眼间有如蝴蝶,不久像飞蛾,最后小如蚊。(比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1分)

A、读了《狼图腾》,使我们听到了一首狼的赞歌。

B、苍鹰即使壮勇剽悍,却也寡不敌众,束手无策。

C、飞倦了的几对小燕子闲散地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

D、天气晴和,春光煦煦的雁回山,是少见的好天气。

6、指出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 )(1分)

A、上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之云亭。

7、下列对文学常识的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1分)

A、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学者。其代表作有《女神》、《屈原》等。《石榴》一文选自他的《郭沫若全集》。

B、《海燕》一文是现代作家、文史学家郑振铎所作。

C、丰子恺,中国现代漫画家、翻译家、文学家、音乐教育家。我们本学期所学的散文以及上学期学过的《风筝》两文都是他的作品。

D、《鹤群》选自《世界散文精华》,其作者是日本小说家、评论家江口涣。

8、与下面句子画线部分表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1分)

明天学校组织春游,这真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A、这不能不说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B、这不能不说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C、这怎能不说不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D、这怎能说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

9、按课文内容在横线上填空。(10分)

①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

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

③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眼看近却无。 , 。

④ ,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⑤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

⑥香远益清, , 。

⑦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 , 。(郑振铎《海燕》)

⑧刘禹锡《陋室铭》一文中总结全文点名陋室不陋的句子是: 。

⑨周敦颐《爱莲说》一文人们常用名句 , 。来比喻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⑩ “树”是文人雅士笔下的爱物,请任意写出古诗词曲中带有“树”字的两个连贯的句子: , 。

10、请点出不同意思的标点符号:(4分)

从前有个财主,他打算开个酒店,要出一两银子征求新店对联。有个秀才去应征。财主先付了三钱银子作为定钱,说:“对联要称赞我的酒好、醋酸、猪肥、店里又没有老鼠。” 那个秀才人笔一挥,很快就写成了:

养猪大如山老鼠头头死 酿酒缸缸好造醋坛坛酸

先生先念一遍,财主非常高兴,先生是怎么念的?请你为先生加标点。

养 猪 大 如 山 老 鼠 头 头 死 酿 酒 缸 缸 好 造 醋 坛 坛 酸

余下的七钱银子财主就不想给了。第二天,秀才把对联加上了标点,就成了:(请你为先生加标点。)养 猪 大 如 山 老 鼠 头 头 死 酿 酒 缸 缸 好 造 醋 坛 坛 酸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难忘的一课 (15分)

①那天的风雪真暴,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一屋的跺脚声。

②鼻头红红的欧阳老师挤进教室时,等待了许久的风席卷而入,墙壁上的《中学生守则》一鼓一顿,开玩笑似的卷向空中,又一个跟头___了下来。往日很温和的欧阳老师_________: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一如室外的天气。乱哄哄的教室静了下来,我们______地望着他。

③“请同学们穿上胶鞋,我们到操场上去。”

④几十双眼睛在问。

⑤“我要求同学们到操场上站立5分钟。”

⑥教室外,卷地而起的雪粒雪团呛得人睁不开眼张不开口。脸上像有无数把细窄的刀在拉在划,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脚像是踩在带冰碴的水里。我们挤在屋檐下,不肯迈向操场半步。欧阳老师没有说什么,面对我们,脱下羽绒衣,线衣脱到一半,夹着雪的狂风帮他完成了另一半。“到操场上去,站好。”老师脸色苍白,一字一顿地对我们说。

⑦谁也没有吭声,我们老老实实地到操场排好了队。瘦削的欧阳老师只穿一件白衬褂,衬褂紧裹着的他更显得单薄。我们规规矩矩地站着。5分钟过去了,老师吃力地说:“解散”。

⑧就在我还未透彻地理解欧阳老师这一课时,仅有“中师”文凭的他,考取了北京一所师范大学的研究生。

⑨以后的岁月里,我时时想到那一课,想起欧阳老师课后的一番话:“在教室时,我们都以为自己敌不过那场风雪,事实上,我们不是都顶住了吗?面对困难许多人戴着放大镜,但和困难拼搏一番后,你会觉得,困难不过如此……”我很庆幸,那天我没有像个别的同学那样缩在教室里,在那个风雪交加的时候,在那个空旷的操场上,我上了终身难忘的一课。

11、在文中第②自然段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________。(2分)

A. 丢 今非昔比 惊叹 B. 降 神态自若 惊恐

C. 栽 一反常态 惊异 D. 飘 判若两人 惊诧

12、下边没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2分)

A、厚实的衣服像铁块冰块

B、外面像是有无数发疯的怪兽在呼啸厮打

C、满脸的严肃庄重甚至冷酷如室外的天气

D、大家都在喊冷,读书的心思似乎已被冻住了

13、文章第①-⑦自然段写的内容是:_______ 。作者详写了___ _______,略写了________ _,目的是为了通过__________的渲染,突出文章的中心。(4分)

14、文章中揭示欧阳老师在操场上给学生上这“一课”用意的一句话是:_ _。(3分

15、作者在第⑧自然段补充叙述了“一课”之外的另一件事,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我长大了

小的时候想长大,于是盼着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终于考进了心目中理想的中学。带着一份喜悦对父母说:“爸、妈,我长大了,我进中学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成为中学生并不代表你成为大人。”

于是,我继续等着“长大”的到来。

在脸上发现了第一颗青春痘,带着一份期盼对父母说:“爸、妈,长大了,我有青春痘了。”父母一脸笑意:“不,孩子,青春痘并不证明你长大。”

渐渐,“长大”在繁忙的学业中也被淡忘。

后来,搬了家。家与车站有一段很长的路,于是邻家的孩子总是用自己的自行车捎我一段。

那是一个阴雨蒙蒙的清晨.雾气很重,路上很滑。一不小心,邻家孩子的自行车撞倒了人,我被重重地摔在地上。没有等我反应过来,邻家的孩子已扶起自行车逃之夭夭。我终于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这样的事才是走了为好,但是,当我要起步时,却发现被撞的是位瘦小的老太。

许多人围了过来。我有些惭愧,于是,我低着头帮老太太拾起散落在地上的菜。突然在人群中我竟发现了父亲那深邃的目光。我开始害怕,今天闯这样的'祸,回去会怎样呢?

我把老太太送回家,才发现她的儿女并不孝。老太太丝毫没有责备我的意思,她只是说她很寂寞。于是,我说,我会常常去看她。

我并不想敷衍她,我决定这么做。

然而,我不知道如何面对父母。

小心翼翼地回到家,准备先做“乖宝宝”,然后再坦白交代,想来会少些责骂。晚饭桌上,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且桌上也多了几样我爱吃的小菜。饭时,我小心地边吃边看着父亲。父亲很和蔼,不时夹菜给我。我等待着父亲的训斥,而父亲却只是询问了老婆婆的情况,嘱咐我一定要多陪陪老婆婆。

依然记得那天父母在睡前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的话:“孩子,你懂得了什么叫责任。”我终于感觉到父母承认了我的长大;我也终于明白,长大并不像考上中学那么容易,也不像长青春痘那么简单。长大,意味着承担责任。

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

16、第一段“小时候想长大”中“想长大”的具体内容是 _____________(2分)

17、文中画线句子是 描写,作用是 __________(1+2分)

18、文中说:“此时,已有很多人围拢来。我有些惭愧……”“我”为什么会“有些惭愧”?

________________(2分)

19、家里“气氛并不如想象的恶劣”,而“我”想象中会有怎样的气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 (2分)

20、为什么文中“撞人”和“吃晚饭”详写,而照顾老奶奶却略写呢? (3分)

21、“的确,并不是所有长大的人都能够承担责任的;然而,能够承担责任的人却一定是长大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三、文言文阅读(8分)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2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②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

③驴不胜怒,蹄之。( ) ④技止此耳。( )

23、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译文:

②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译文:

24、 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① 、 。

再写出含有“虎”字的两个成语② 、 。(2分)

25、 本文通过一头驴子被一只老虎吃掉的故事,告诉人们什么道理?(2分)

四、综合实践活动(7分)

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节日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品尝浸润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更能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

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26、【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示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 春节

A、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节日:

B、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节日:

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

D、.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

27、【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故事: 节日习俗: 、

五、写作(50分)

题目:生活中,一定会有你喜欢的事物:或是因为它美好的外形,或是因为它蕴含某种情趣,或是因为它引起了你的联想,触动了你的情思。试着把这种事物连同你的感受写出来。

要求: ①选择自己真正有感触的事物来写,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所写事物的特点联系起来;②题目自拟,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③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七 年 级 语 文(答案)

一、基础知识(30分)(1-3每小题2分,4-8小题每题1分,9题每小题1分,共10分错字、别字、漏字、颠倒句序均不给分;10小题4分)

1、 (2分) 2、 (2分) 3、 (2分)

4、 (1分) 5、 (1分) 6、 (1分) 7、 (1分) 8、 (1分)

9、①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② 海日生残夜 , 江春入旧年 。

③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④ 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

⑤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

⑥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⑦ 我们是被沉醉了, 我们是被带入晶莹的天空中了 。

⑧ 孔子云:“何陋之有?”。

⑨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

⑩ 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0、 养 猪 大 如 山 ,老 鼠 头 头 死 。 酿 酒 缸 缸 好, 造 醋 坛 坛 酸。

养 猪 大 如 山 老 鼠, 头 头 死。 酿 酒 缸 缸 好 造 醋, 坛 坛 酸。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难忘的一课》(15分)

11、 C 12、 D

13、欧阳老师在风雪交加的一天带领全班学生到操场上站五分钟,上了一堂令人难忘的课。 恶劣的天气 人物活动的过程及细节 环境气氛

14、 面对困难……困难不过如此

15、 以欧阳老师敢于正视困难,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事实,证明经过努力,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使老师的形象更加丰满;充实了文章的内容,突出了中心思想。

(二)、我长大了(15分)

16、希望早些进入中学,早些成为大人

17、环境 为下文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作铺垫(交代邻家孩子撞倒老太太的缘由)

18、因为我坐的车撞了人,自己还想一走了之

19、想象中父亲会严厉地批评我;因为他亲眼看到我闯了祸,而闯祸是要受惩罚的

20、文章要突出的是我如何意识到什么是“长大”,“撞人”和“吃晚饭”交代了我意识到长大的具体内容

21、长大并不仅在于年龄,更在于心理。年龄大并不等于“长大”,年龄小也未必是没有“长大”,“长大”的标准是有责任感

三、文言文阅读(8分)

22、(2分)①船:用船 ②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③蹄:用蹄子踢 ④止:只、仅仅

23、(4分)①译文:老虎看见了驴,发现它是一个巨大的家伙,把它当作神奇的东西。

②译文:老虎渐渐的走出树林,靠近驴,小心谨慎的观察它,还是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24、(2分)①、 庞然大物 、 黔驴技穷(或黔驴之技)

② 狐假虎威、藏龙卧虎、调虎离山、龙腾虎跃、生龙活虎、为虎作伥 等(字写错不得分)

25、(2分)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它。(意思相近即可)

四、综合实践活动(每空1分,共7分)

26、A节日: 元宵节 、B、节日:清明节 C、节日:中秋节D、节日:重阳节

27、人物故事:屈原节日习俗:赛龙舟、吃粽子等

五、写作(50分)

评卷教师自定标准。

295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