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22

yaodabian0214
首页 > 考试培训 >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随风思恋

已采纳

生物有谹二头肌的图像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170 评论(10)

天堂的阶梯

努力的复习八年级历史第一单元试题,就是为了在历史第一单元考试中能够获得满意的结果,祝愿你梦想成真。以下是我给你推荐的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计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毒品是人类的公害,联合国确定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被誉为"中国禁毒第一人"、"世界禁毒先驱"的近代伟人是 A.左宗棠 B.魏源 C.林则徐 D.邓世昌 2、英国学者马士说:由于中国人民进行了激烈的禁烟运动,战争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说明马士 A、 认识到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B 、肯定了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性 C 、为英国侵略作辩护 D、 正确说明了英国发动的战争的目的 3、鸦片战争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西班牙 4、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 A.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B. 打开中国市场 C.割占中国领土 D.挽回鸦片被销毁的损失 5、下列情况可能出现在1848年的是 A、英国商人在北京、天津等地做生意 B、清朝官员负责治理香港岛 C、英商迫使清朝海关官员降低进出口货物税率 D、日本商人在苏州、杭州开设工厂 6、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首次遭到西方国家的侵略 B它开创了以条约形式掠夺中国的先例 C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D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7、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C.列强获取大量赔款 D.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8、近几个月来,圆明园遗址的保护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年,将这一号称“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变为废墟的是 A.俄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八国联军 D.日本军队 9、晚清诗人称赞的“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的大将是指率军收复x疆的 A.左宗棠 B.曾国藩 C.魏源 D.林则徐 10、2009年是x疆建立行省 A、110周年 B、120周年 C、122周年 D、115周年 11、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下列历史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 ①邓世昌②曹汝霖③张学良④林则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爱国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内容能让人联想起中国近代哪个屈辱条约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3、资本输出是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的重要手段。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明确规定允许列强进行资本投资、开设工厂的是 A、《黄埔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14、下列不平等条约中,使列强势力入侵长江流域最远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5、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企图进一步瓜分中国 B.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C.中国清政府的腐朽 D.日本侵华刺激了列强 16、北京东郊民巷是重要的外国使馆界,这一地区单独被辟为“使馆界”始于 A 、《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7、20世纪初,有人说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这种看法 A.是正确的,因为它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B.是正确的,因为中国已经成为殖民地 C.是错误的,因为它还是中国人的政府 D.是错误的,因为它根本不可能去统治洋人 18、从内容来看,《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中国割去领土面积更大 B.开放通商口岸增多 C.索取赔款数额不断增大 D.允许日本开办工厂 19、我们学习鸦片战争的历史,知道清政府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时,我们应牢记的历史教训是 A.鸦片危害严重 B.团结就是力量 C.落后就会挨打D.外交需要谋略 20、《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割地 B.赔款 C.开设通商口岸 D.协定关税 二、材料解析题(共10分) 21、阅读下列二个材料 材料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材料二:“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请回答: [1]、这两段话是谁的名言?(2分) [2]、“本大臣”指的是谁?“此事”指的是什么事件?(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 —(法国)维克多•雨果 请回答: [1]、上述材料记述的是哪一场战争?(2分) [2]、“夏宫”指的是什么地方?(2分) 三、综合题(共20分) 23、以下是某同学向他朋友介绍他所学到的历史知识,其中有三处错误,请你把它纠正过来。 你们知道吗?在中国近代史上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其中签订于19世纪40年代的是《马关条约》;签订于19世纪60年代的是《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签订于19世纪90年代的是《北京条约》;赔款最多的是《辛丑条约》,它签订于20世纪初。(6分) 24、从英国割占香港岛到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其间经历了多少年?比较这两件国家大事,谈谈你的感想。(6分) 25、结合史实说明中国近代社会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8分) 附加题:(不计入总分,共10分) 对于现今的圆明园,有些人主张在原地对圆明园进行重建,有些人则极力的反对重建。对于这二类人的主张,你的观点又是如何的?请说出你的理由?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20题: CCCBC CDBAC DCCCB DADCB 二、材料解析题: 21题: [1]林则徐 [2].林则徐,严禁鸦片 22题: [1]第二次鸦片战争 [2]圆明园 三、综合题: 23题: 世纪40年代签订的是《南京条约》 2. 19世纪60年代签订的是《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 3. 19世纪90年代签订的是《马关条约》 24题: 答:经历了155年(1842——1997)。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是它能否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先决条件。近代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香港被外国侵略者割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所以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并对其行使主权。(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25题: 答: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后; ②、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60年《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的签订; ③、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是在中日甲午战争后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④、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深渊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1901年《辛丑条约》后。 附加题: 答: ①、赞同重建:理由是:圆明园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和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且为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其被西方称为“万园之园”。重建圆明园,把它建成国家收藏珍宝文物的博物馆,恰恰可以证明新中国的强大。恢复当年的盛景,充分利用圆明园的无形资产,可以发展旅游事业,推动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 ②、反对重建:理由是:每一个遗址和残迹的历史感是任何复建后的景观都无法代替的,这段中国近代屈辱史对于以后世代中华民族的意义和价值要超过圆明园园林的价值。保留遗址,可以发挥其历史教育的功能,时刻教育广大人民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深深地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无论什么时候,只有提高国力,国家强大了,才能避开国难临头。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未来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猜你喜欢: 1. 八年级历史试卷及答案 2.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检测题 3. 八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4. 八年级历史上册试题及答案 5. 2016年初二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

278 评论(10)

識食過人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CD=CB,∠B=∠D=90°,∠BAC=55°,则∠BCD的度数为360°-180°-55°= 115°.2、如图,AB∥CF,E为DF的中点,AB=10,CF=6,则BD= .3、如图,点A在BE上,AD=AE,AB=AC,∠1=∠2=30°,则∠3的度数为.4、如图,在等边△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AD=CE,则∠BCD+∠CBE=.5、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沿过点B的一条直线BE折叠△ABC使点C恰好落在AB边的中点D处,则∠A的度数等于.6、在△ABC中,H是高AD、BE的交点,且BH=AC,则∠ABC=.7、如图,将△ABC绕点B旋转到△A′B′C′的位置时,AA′∥BC,∠ABC=70°,则∠CBC′=.8、已知BE、CF是△ABC的角平分线,BE、CF相交于点D,若∠A=50°,则BE与CF相交能成的角为.9、在Rt△ABC中,∠C=90°,AC=7,BC=24,AB=25,P为三内角平分线交点,则点P到各边的距离都等于.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0、如图所示,点O为AC、BD的中点,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为( )对对对对11、在△ABC和△A′B′C′中,AB=A′B′,∠B=∠B′,若补充条件后一定能保证△ABC≌△A′B′C′,则补充的条件不能是()′C′B.∠A=∠A′′C′D.∠C=∠C′12、已知△ABC≌△A′B′C′,AB=5,BC=7,AD⊥BC于D,且AD=4,则A′B′上的高为(). 13、如图,△ABC是不等边三角形,DE=BC,以D、E为两个顶点作位置不同的三角形,使新作的三角形与△ABC全等,这样的三角形最多可画出()个个个个14、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BAC,DE⊥AB于E,有下列下列结论:①CD=ED;②AC+BE=AB;③∠BDE=∠BAC;④AD平分∠CDE;⑤S△ABD∶S△ACD=AB∶AC.其中正确的有()个个个个15、两条平行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得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的交点到直线c的距离是2cm,则a、b之间的距离是()、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若∠DAB的角平分线AE交CD于E,连结BE,且BE边平分∠ABC,则以下命题不正确的个数是()①BC+AD=AB;②E为CD中点;③∠AEB=90°;④S△ABE= S四边形ABCD;⑤BC=个个个个三、解答题17、(6分)如图所示,AB=AD,AC=AE,∠1=∠2,求证:BC=、(6分)如图,B、C、E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C∥DE,AC=CE,∠ACD=∠B,求证:△ABC≌△、(8分)雨伞的中截面如图所示,伞骨AB=AC,支撑杆OE=OF,AE= AB,AF= AC.当O沿AD滑动时,雨伞开闭,问雨伞开闭过程中,∠BAD与∠CAD有何关系?并说明理由.20、(8分)如图,等边△ABC中,∠1=∠2=∠3,(1)求证:DE=EF=DF;(2)求∠BEC的度数.21、(12分)如图,A、B两点位于一个池塘的两侧,池塘西边有一座假山D,在DB的中点C处有一个雕塑,张倩同学从点A出发,沿直线AC一直向前经过点C走到点E,并使CE=CA,然后她测量点E到假山D的距离,则DE的长度就是A、B两点之间的距离.(1)你能说明张倩同学这样做的根据吗?(2)如果张倩同学恰好未带测量工具,但是知道点A和假山、雕塑分别相距200米、120米,你能帮她确定AB的长度范围吗?(3)在(2)问的启发下,解决下列问题:在△ABC中,AD是BC边的中线,AD=3cm,AB=5cm,求AC的取值范围.22、(10分)如图,在△ABC中,E、F分别是AB、AC上的点,①AD平分∠BAC;②DE⊥AB,DF⊥AC;③AD⊥EF,以其中的两个为题设,另一个为结论,可构成三个命题.即:①②→③;①③→②;②③→①.(1)试判断上述三个命题是否正确(直接作答);(2)请证明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命题.23、(10分)如图,△ABC中,∠BAD=90°,AB=AD,△ACE中,∠CAE=90°,AC=AE.试判断∠AFD和∠AFE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24、(10分)如图1,MN⊥AB于点D,AD=BD(即MN是AB的垂直平分线),则AC与BC的关系是.(1)先填空,再用一句简明的语言总结它的规律:.(2)用(1)的结论证明下题:如图2,在△ABC中,∠ABC的平分线BN与AC的垂直平分线MN相交于点N,过N分别作ND⊥AB交BA的延长线于点D,NE⊥BC于点E,求证:AD=CE.数学答题卡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2、3、4、5、6、7、8、9、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三、解答题17、18、19、20、21、22、23、24、(1)(2)参考答案1、70°2、43、30°4、60°5、30°6、45°或135°7、40°8、115°或65°9、310—16、CCDBABB17、证△ABC≌△ADE(SAS)∴BC=DE18、∵AC∥DE,∴∠ACB=∠E,∠ACD=∠D,又∵∠ACD=∠B,∴∠B=∠D,又∵AC=CE,∴△ABC≌△CDE(AAS)19、解:相等.∵AE= AB,AF= AC,AB=AC,∴AE=AF,又∵OE=OF,OA=OA∴△OAE≌△OAF(SSS)∴∠BAD=∠CAD20、∵△ABC是等边三角形∴∠BAC=∠ABC=∠ACB=60°AB=BC=AC又∵∠1=∠2=∠3∴∠CAF=∠ABD=∠ECB∴△ADB≌△BEC≌△CFA∴EF=DE=DF∴∠BEC=120°21、(1)△ACB≌△ECD(SAS)∴AB=DE(2)40m<AB<440m(3)延长AD到E使DE=AD,连CE.易知AE=2AD=6cm,又△ADB≌△EDC∴EC=AB=5∴1cm<AC<11m22、(1)正确的有①②→③;②③→①(2)证明略23、∠AFD=∠AFE.理由:过A作AM⊥DC于M,AN⊥BE于N,由SAS可证△ADC≌△ABE得DC=BE,S△ADC=S△ABE,于是AM=AN,∴FA平分∠DFE24、AC=BC;(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2)连结AN、CN,由(1)知AN=CN,∵BN平分∠ABC,ND⊥AB,NE⊥BC,∴DN=NE,∴Rt△DNA≌Rt△ENC(HL)∴AD=CE

261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