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34

guokeren555
首页 > 考试培训 > ite第二章考试答案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huangmanjing

已采纳

是谢希仁的《计算机网络》第6版吗?供你参考:2-02 规程与协议有什么区别?答:规程专指物理层协议2-03 试给出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并说明其主要组成构建的作用。答:源点:源点设备产生要传输的数据。源点又称为源站。发送器:通常源点生成的数据要通过发送器编码后才能在传输系统中进行传输。接收器:接收传输系统传送过来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能够被目的设备处理的信息。终点:终点设备从接收器获取传送过来的信息。终点又称为目的站传输系统:信号物理通道2-04试解释以下名词:数据,信号,模拟数据,模拟信号,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数字数据,数字信号,码元,单工通信,半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串行传输,并行传输。答:数据:是运送信息的实体。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的或电磁的表现。模拟数据:运送信息的模拟信号。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数字信号:取值为有限的几个离散值的信号。数字数据:取值为不连续数值的数据。码元(code):在使用时间域(或简称为时域)的波形表示数字信号时,代表不同离散数值的基本波形。单工通信:即只有一个方向的通信而没有反方向的交互。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和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当然也不能同时接收)。这种通信方式是一方发送另一方接收,过一段时间再反过来。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信息。基带信号(即基本频带信号)——来自信源的信号。像计算机输出的代表各种文字或图像文件的数据信号都属于基带信号。带通信号——把基带信号经过载波调制后,把信号的频率范围搬移到较高的频段以便在信道中传输(即仅在一段频率范围内能够通过信道)。2-05 物理层的接口有哪几个方面的特性?个包含些什么内容?答:(1)机械特性 明接口所用的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线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等。(2)电气特性 指明在接口电缆的各条线上出现的电压的范围。(3)功能特性 指明某条线上出现的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何意。(4)规程特性说明对于不同功能的各种可能事件的出现顺序。2-06数据在信道重的传输速率受哪些因素的限制?信噪比能否任意提高?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什么?“比特/每秒”和“码元/每秒”有何区别?答:码元传输速率受奈氏准则的限制,信息传输速率受香农公式的限制 香农公式在数据通信中的意义是:只要信息传输速率低于信道的极限传信率,就可实现无差传输。 比特/s是信息传输速率的单位 码元传输速率也称为调制速率、波形速率或符号速率。一个码元不一定对应于一个比特。2-07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率(b/s)?答:C=R*Log2(16)=20000b/s*4=80000b/s2-08假定要用3KHz带宽的电话信道传送64kb/s的数据(无差错传输),试问这个信道应具有多高的信噪比(分别用比值和分贝来表示?这个结果说明什么问题?)答:C=Wlog2(1+S/N)(b/s)W=3khz,C=64khz----àS/N= 是个信噪比要求很高的信源2-09用香农公式计算一下,假定信道带宽为为3100Hz,最大信道传输速率为35Kb/s,那么若想使最大信道传输速率增加60%,问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应增大到多少倍?如果在刚才计算出的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十倍,问最大信息速率能否再增加20%?答:C = Wlog2(1+S/N) b/s-àSN1=2*(C1/W)-1=2*(35000/3100)-1SN2=2*(C2/W)-1=2*(*C1/w)-1=2*(*35000/3100)-1SN2/SN1=100信噪比应增大到约100倍。C3=Wlong2(1+SN3)=Wlog2(1+10*SN2)C3/C2=如果在此基础上将信噪比S/N再增大到10倍,最大信息通率只能再增加左右2-11假定有一种双绞线的衰减是(在 1 kHz时),若容许有20dB的衰减,试问使用这种双绞线的链路的工作距离有多长?如果要双绞线的工作距离增大到100公里,试应当使衰减降低到多少?解:使用这种双绞线的链路的工作距离为=20/衰减应降低到20/100= 试计算工作在1200nm到1400nm之间以及工作在1400nm到1600nm之间的光波的频带宽度。假定光在光纤中的传播速率为2*10e8m/s.解:V=L*F-àF=V/L--àB=F2-F1=V/L1-V/L2 1200nm到1400nm:带宽= 1400nm到1600nm:带宽= 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答:为了通过共享信道、最大限度提高信道利用率。频分、时分、码分、波分。2-15 码分多址CDMA为什么可以使所有用户在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频带进行通信而不会互相干扰?这种复用方法有何优缺点?答:各用户使用经过特殊挑选的相互正交的不同码型,因此彼此不会造成干扰。 这种系统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易被敌人发现。占用较大的带宽。2-16 共有4个站进行码分多址通信。4个站的码片序列为A:(-1-1-1+1+1-1+1+1) B:(-1-1+1-1+1+1+1-1)C:(-1+1-1+1+1+1-1-1) D:(-1+1-1-1-1-1+1-1)现收到这样的码片序列S:(-1+1-3+1-1-3+1+1)。问哪个站发送数据了?发送数据的站发送的是0还是1?解:S·A=(+1-1+3+1-1+3+1+1)/8=1, A发送1S·B=(+1-1-3-1-1-3+1-1)/8=-1, B发送0S·C=(+1+1+3+1-1-3-1-1)/8=0, C无发送S·D=(+1+1+3-1+1+3+1-1)/8=1, D发送1

ite第二章考试答案

348 评论(9)

芥末生煎

在期末的时候,对于初一下册数学在期末复习要怎样做练习呢?别着急,让我们一起从第二章整式的乘法开始做题吧,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初一下册数学第二章整式的乘法试题 一、选择题(30分) 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x3+x=x4; B. (x2)3=x6; C. 3x-2x=1; D. (a-b)2=a2-b2 2、下列各式中,运算结果是a2-16b2的是( ) A. (-4b+a)(-4b-a);B. (4b-a)(-4b-a); C. (-4b+a)(4b-a); D. (4b+a)(4b-a) 3、计算:(-2x2) 3的结果是( ) A. -2x5; B. -8x6; C. -2x6; D. -8x5; 4、若x2+ax-24=(x+2)(x-12),则a的值为( ) A. ±10; B. -10; C. 14; D. -14; 5、下列式子中为完全平方式的是( ) A. a2+ab+b2; B. a2+2a+2; C. a2-2b+b2;; D. a2+2a+1; 6、计算:×[(-52003)] 2得:( ) A. 1; B. -1; C. ; D. - ; 7、已知(am+1bn+2)(a2n-1b2m)=a5b6,则m+n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8、已知x-y=3,x-z= ,则(y-z) 2+5(y-z)+ 的值等于( ) A. ; B. ; C. ; D. 0; 9、如图正方形边长为a,以各边为直径在正方形内画半圆,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 B. ; C. ; D. ; 10、已知代数式3y2-2y+6的值为8,那么代数式 y2-y+1的值为( ) A. 1; B. 2; C. 3; D. 4; 二、填空题(24分) 11、化简:6a6•3a3= . 12、已知当x=1时,2ax2+bx的值是3,则当x=2时,ax2+bx的值是 。 13、若x2n=3,则x6n= . 14、计算:(-2m-1) 2= . 15、若(2a+3b) 2=(2a-3b) 2+( )成立,则填在括号内的式子是 。 16、按下面程序计算:输入x=3,则输出的答案是 。 17、小亮和小明在做游戏,两人各报一个整式,商式必须是2xy,,小明报的是 x2-y,则小亮报的被除式应是 。 18、把20cm长的一段铁丝分成两段,将每一段都围成一个正方形,如果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差是5cm2,则这两段铁丝分别长是 。 三、解答题(46分) 19、(12分)计算下列各题: (1)(a+3)(a-1)+a(a-2) (2) (3) (4)(x-y+z)(x-y-z) 20、(6分)利用平方差公式简便计算:98×102+4 21、(6分)先化简,再求值:(2x+3y) 2-(2x+y)(2x-y)+1,其中x= ,y= 。 22、(6分)已知多项式A除以多项式x2-2x- ,得商式为2x,余式为x-1, 求这个多项式A。 23、(6分)广场内有一块边长为2a m的正方形草坪,同一规划后,南北方向要缩短3 m,东西方向要加长3 m,则改造后的长方形草坪的面积与原来的面积相比,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通过计算说明。 24、(10分)阅读材料,解答问题:若m2+2mn+2n2-6n+9=0,求 的值。 解:m2+2mn+2n2-6n+9=0,即:(m+n2)+(n-3) 2=0 ∴ n=3,m=-3 ∴ = = 根据你的观察,探究下列问题: (1)若x2+4x+y2-8y+20=0,求 的值。 (2)若x2-2xy+2y2+2y+1=0,求x+2y的值。 (3)试证明:不论x、y取什么有理数,多项式x2+y2-2x+2y+3的值总是正数。 初一下册数学第二章整式的乘法试题参考答案 一、1、B;2、B;3、B;4、B;5、D; 6、A;7、C;8、D;9、A;10、B; 二、11、18a9;12、6;13、27;14、4m2+4m+1;15、24ab; 16、12;17、x3y-2xy2;18、12cm,8cm; 三、19、(1)原式=2a2-3;(2)原式= a11b3; (3)原式=-7 x6y4+7x5y3-49x4y3;(4)原式= x2-2x y+y2-z2 20、10000; 21、原式=12xy+10y2+1,当x= ,y= 时,原式= 22、这个多项式A= 23、变小了。 24、(1) ∴ x=-2,y=4;∴ =-2; (2)x2-2xy+2y2+2y+1=0, ∵ ∴ y=-1,x=-1; ∴ x+2y=-3; (3)x2+y2-2x+2y+3= x2-2x+1+y2+2y+1+1= ∵ (x-1) 2≥0,(y+1) 2≥0, ∴ 的最小值是1;∴ x2+y2-2x+2y+3的值总是正数。 看了"初一下册数学第二章整式的乘法试题及答案"的人还看: 1. 冀教版六年级上学期数学试卷 2.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3单元试卷及答案 3. 冀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试题及答案 4. 冀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

174 评论(12)

jason86122

2014电大最新《数据库基础及应用》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一 (第1~第3章)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的空括号内填写上正确选项的字母,每小题2分,共36分) 1.在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四个发展阶段中,第3个发展阶段是( C )。 A.人工管理 B.文件系统 C.数据库系统 D.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2实体中能够唯一标识自己的属性被称做( A )。 A.码 B.域 C.联系 D.元组 3、关系数据模型属于( B )。 A.概念数据模型 B.逻辑数据模型 C.存储数据模型 D.对象数据模型 4.若实体A和B是1对多的联系,实体B和C是多对1的联系,则实体A和C是( C )联系。 对1 对多 C.多对多 D.多对1 5.在数据库体系结构的三级模式中,全局模式处于( B )层。 A.最内 B.中间 C.最外 D.应用 6.下面不属于数据库体系结构中三级模式的是( C )。 A.存储模式 B.逻辑模式 C.数据模式 D.应用模式 7.设D1、D2和D3定义域中的基数分别为2、3和4,则D1xD2xD3的元组数为( B )。 8.设关系R1具有a1个属性和b1个元组,关系R2具有a2个属性和b2个元组,则关系R1×R2所具有的元组个数( D )。 9.若一个关系为R(学生号,姓名,性别,年龄),则可以作为主码的属性为( A )。 A.学生号 B.姓名 C.性别 D.年龄 10.设一个关系模式为R(A,B,C),对应的关系内容为R={{1,10,50},{2,10,60},{3,20,72},{4,30,60}},则δB>15(R)的运算结果中具有的元组个数为( B )。 11.设一个学生关系为S(学生号,姓名),课程关系为C(课程号,课程名),选课关系为X(学生号,课程号,成绩)。则求出所有选修课程信息的运算表达式为П课程号(X)与( A )的自然连接。 D.П课程号(C) 12.设两个关系中分别包含有m和n个属性,它们具有同一个公共属性,当对它们进行等值连接时,运算结果的关系中包含的属性个数为( C )。 *n 13.在一个关系R中,若X,Y和Z为互不相同的单属性,并且存在XY和YZ,则必然存在X到Z的( B )函数依赖。 A.部分 B.传递 C.直接 D.平凡 14.在一个关系R中,若存在“学号系号,系号系主任”,则该关系必定存在着( )函数依赖。 A.部分 B.平凡 C.相互 D.传递 15.设一个关系为R(A,),它的最小函数依赖集为FD={AB,CD,(A,C)E},则该关系的候选码为( B )。 A.(A,B) B.(A,C) C.(A,D) D.(A,E) 16.设一个关系为R(A,B,C,D,E),它的最小函数依赖集为FD={AB,BD,DE},则该关系的候选码为( C )。 A.(A,B) B.(A,D) 17.设一个关系为R(A,B,C,D,E),它的最小函数依赖集为FD={AB,AC,(C,D) E},则该关系的候选码为( C )。 A.(A,C) B.(C,D) C.(A,D) D.(B,D) 18.设一个关系为R(),它的最小函数依赖集为FD={AB,AC,CD,CE,AF,FG},若要规范化为高一级的范式,则将得到( C )个关系。

95 评论(13)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