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定格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只有一项符合要求并把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中) 1、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已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因毒品引发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对中国的产生的影响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C、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3、右图的清军爱国将领牺牲在下列哪次战役中: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战役 D、威海卫战役 4、这是某一个派别的观点“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请你选择: 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出所 5、有这样一幅对联“一代宗师.仲甫先生.科学民主.二旗高擎.南陈北李.建党丰功;晚年颓唐.浩叹由衷。” 该对联评价的人物是: ( ) A.孙中山 B李大钊 C鲁迅 D陈独秀 6、孙中山先生在探索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领导了辛亥革命。这次革命是历史性巨变。主要原因是: A、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B、革命过到了使中国自强的目的 C、革命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序幕 C、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7、《辛丑条约》的签定使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天发生在 : A、1900年 B、1889年 C、1901年 D、1895年 8、1898年,一位清朝官员的元老气急败坏的对康有为说:“变法、变法,你可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这位元老级的官员应属哪一派: A、顽固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激进派 9、巴黎和会传来了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在北京以学生为先导的爱国运动爆发。下列能体现中国人民的要求口号是: ①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②誓死争回青岛 ③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④“自强”、“求富” ⑤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10、中国共产党在今年的10月15日召开了党的十七大,参加会议代表有2220名。那么你知道党的一大有多少代表吗: A、14人 B、15人 C、13人 D、18 人 11、音乐老师正在教初二(5)班学生唱一首歌曲:“打倒列强,打倒列强;打倒军阀,打倒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一首歌反映的历史背景是在: A、北伐战争 B、武昌起义 C、护国运动 D、辛亥革命 12、李大钊热情歌颂过一种革命的胜利,是“20世纪中世界革命的先声,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进一步指出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这里歌颂的革命是: A、资产阶级革命 B、俄国十月革命 C、太平天国运动 D、维新变法 二、综合题(13题9分,14题9分,19题7分,共26分) 13、材料一、 材料二、“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到消灭阶级差别”。“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资本私 有,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 ------------中共“一大”通过的第一个纲领 请你回答: (1)根据材料一他们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而出现在这?(4分 (2)材料二中的“一大”提出的党的目标与中心任务是什么?(2分) (3)中共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它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3分) 14、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鸦片烟,真狡狯„„这是西洋要将中国害。女子变妖怪,男子变痴呆。未老身先死,已死身不埋。 材料二: 1840年爆发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其结果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 根据材料问答下列问题: (一)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是什么时候?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鸦片?(2分) (二)材料一反映的问题是什么?为了解决难题,清政府有何举动?(4分) (三)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惨败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吗为什么?(4分) (四)你对鸦片战争反思是什么?(2分) 14.拓展探索: (5分) 中国圆明园学会原副会长,93岁高龄的著名建筑学家汪之力在目前举行的“纪念圆明园建园30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上”呼吁应按照现行的规划,尽快恢复圆明园原有的山形水系和植物配置,并按原样重建总体十分之一的建筑物,用于展示“圆明园事件”、清朝的政治和文化以及中国的传统园林,让圆明园成为保护世界文化的特殊纪念地,让人们明白曾经失去了什么,增加爱国主义教育的直观感受。 (1) 右图:是圆明园残迹,被毁坏是在什么时候?是谁将它毁坏?他们将其毁坏的目的是什么?(3分) (2)请你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圆明园重建的想法?(2分)(言之有理即可)
太阳西边出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人只有上坡路才是最难走的,相信自己能成功,自己就一定能成功。努力吧,希望会属于你的。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 八年级 历史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试卷试题
1、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彭德怀在《彭德怀自述》中写道:“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美国陆军上将、“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他是美国“历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西藏的和平解放D、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3、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是()
A、南京解放B、开国大典C、西藏和平解放D、抗美援朝
4、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①黄继光②刘胡兰③董存瑞④邱少云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④
5、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之所以把土地分给农民,其根本原因是()
A、农民无地或少地,生活困苦
B、地主土地太多,无法耕种
C、农民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功于革命,分土地事实上是“按功行赏”
D、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6、-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 拖拉机 都不能造。”-这话的意思是()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C、我国工农业发展不平衡D、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7、下列哪一项成就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
A、南京长江大桥B、大庆油田的建成投产
C、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D、上海宝山钢铁公司
8、当前我国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在形成的。
A、解放战争期间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9、-的诗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一桥”指()
A、南京长江大桥B、钱塘江大桥C、武汉长江大桥D、上海浦东大桥
10、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新中国成立B、三大改造完成C、土地改革完成D、人民公社成立
11、通过公私合营,我国基本上解决了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时间是在()
A、1949年B、1951年C、1953年D、1956年底
1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针对()提出来的。
A、经济体制改革B、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
C、对外开放D、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3、1954年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
A、制定了《共同纲领》B、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C、召开全国人大颁布了第一部宪法D、进行了三大改造
1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中的一次失误
A、第一个五年计划具体实施过程B、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
C、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过程D、三大改造过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过程
15、1958年,“左”的错误开始泛滥的原因是()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 经验 ②对国情认识不清③中苏关系恶化④急于求成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6、某同学拿出一些1969年发行或1971年发行的-像章给同学们观赏,从这些旧物可断定是()
A、建国初期的B、抗美援朝时期C、-时期的D、改革开放以后的
17、我国对外开放形成的新格局是()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江开放城市—内地
B、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江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经济特区—内地—沿江沿边开放
18、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中与他出生的时代特征不相符合的是()
A、出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B、出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出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D、出生于1978年,取名-
19、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D、中共“十三大”
20、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采取的举措不包括()
A、建立经济特区B、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城市实行经济体制改革D、农村建立人民公社
2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A、城市B、农村C、沿海地区D、国有企业
22、歌曲《春天的 故事 》中有“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句歌词指的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B、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23、-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与-开创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24、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这里“一个中心”是指()
A、以改革开放为中心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心D、以艰苦创业为中心
25、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 文章 ,是-的天才创造。”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B、尊重历史与现实
C、“一国两制”构想D、香港的顺利回归
二、判断题(对的写“A”错的写“B”,每小题1分,共5分)
26、北平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了完全统一。()
27、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8、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29、-理论解决了中国如何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问题。()
30、1992年海基会、海协会两会达成的共识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7分,第32题7分,共14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和‘阶级斗争’了。现代化建设,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它本身就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请回答:(7分)
(1)材料中强调“从今以后”全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1分)
(2)这个中心工作确定于哪一次会议上?中共“十三大”又是如何阐述的?(2分)
(3)为实现这一中心工作,党和国家采取的 措施 是什么?目的是什么?(2分)
(4)举例说明我国历发生的损害现代化建设的“-”(写出时间和名称就行)。(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句包含了从建国到现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功绩。(7分)
(1)这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各是谁?(3分)
(2)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分别形成于党的哪几次大会上?(2分)
(3)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开始事件各是什么?(2分)
四、问答题(本题6分)
3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3分)
3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一、二、选择题和判断题
12345678910
ADCDDDCBCB
111281920
DBCBDCCDBD
21222324252627282930
BDCBCBAABA
三、材料分析题
31、(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经济建设)。(1分)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2分)
(3)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2分)
(4)1966年;-。(2分)
32、(1)-、-、-。(3分)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四大。(2分)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分)
四、问答题
3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了国家的主人。(2分)
新中国的成立,扩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1分)
34、思想上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分)
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 口号 ,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分)
组织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1分)
八年级历史期中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 历史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带答案
★ 2017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 2020初中二年级历史试卷及参考答案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初二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题
★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总复习题及答案
★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2020八年级上册期中作大全
★ 2020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作文题目大全
坏坏的小幸福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归宿(sù) 肇事(zhào) 闭门羹(gēng) 汗牛充栋(dòng) B.偏颇(pōu) 烦燥(zào) 绿茸茸(róng) 未雨绸缪(móu) C.融洽(qià) 蹉跎(tú) 赤裸裸(luǒ) 无本之末(mò) D.抖擞(shǔ) 叱咤(chà) 主旋律(lù) 心旷神怡(yí)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新形式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进一步向世人表明了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 立场,也体现了中国政府争取和平统一的最大诚意。 ② 守住一颗宁静的心,你便可以不断 ,不断向自我挑战。即使远方是永远的远方,也会 一种东西——奇迹。 A.坚定 逾越 产生 B.坚强 超越 重生 C.坚定 超越 诞生 D.强硬 进取 发生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外国媒体评论,作为一个在本区域崛起的大国,正塑造一个更善良更温和的负责任的邻国形象。 B.杨振宁感慨地说,他最大的贡献是帮助中国人克服了觉得自己不如人。 C.只有让生活变得有趣,首先就要让自己变得有趣,让自己拥有发现美妙事物的眼睛。 D.关照心灵,让思想走向深刻,走向纯净;倾听心灵,让生活愈加鲜活,愈加丰盈。——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二、现代文阅读(共45分) [一] 红薯VS对手(22分) 方冠睛 ①早些年,黄梅县城有两家布庄,一家老板姓廖,一家老板姓李,两人都想独占黄梅市场。这一年,两家老板都去浙江进货,回来的路上,正巧遇上了。哪知在离黄梅百余里的路上,商队碰到了土匪。货物被抢,伙计们也全被杀了。幸亏廖老板和李老板跑得快,才捡回性命。 ②两个人在山上一口气跑了个通宵,也没有跑出山林。正准备歇下来吃点东西.廖老板这才发现自己的干粮袋不见了。他偷眼看李老板,李老板也只剩下两个烤红薯。 ③廖老板知道,没有吃的,绝对走不出这片山林。要想活命,只有将李老板的烤红薯弄到手。讨?两个人一向是对头,人家肯定不会给。买?谁会卖自己的救命根。只有抢! ④廖老板将行李放在地上,自言自语地说:“我去找找,看有没有什么野果子。”他在周围转了个圈儿,悄无声息地绕到了李老板的背后。这时,李老板正将最后一个红薯递到嘴边,再不抢就来不及了。廖老板几步冲上去,一把夺过红薯,提起行李就跑…… ⑤回到家里,廖老板暗自庆幸:如果当时自己没抢李老板的红薯,只怕永远走不出山林;这就叫无毒不大夫啊!他打开行李,却意外地发现——包袱中竟躺着一个烤红薯!原来,就在他去找野果子时,李老板将一个烤红薯塞进了他的包袱。 ⑥廖老板愣住了,继而是无尽的羞愧… ⑦第二天晚上,李老板奇迹般地回到县城。廖老板不敢去问李老板是怎么挺过来的。他连夜将店铺搬到了邻县,没脸再见人。他老婆对他的举动十分不解,一直追问其中的原因。 ⑧廖老板叹着气说道;“你不知道,就凭那个红薯,我早已经不是他的对手了!” 4.速读:将自己的理解填在下面横线上。(2’) 这篇文章以 为顺序,以 为线索来叙说故事、展开情节、表现人物。 5.浏览:选文的高潮部分是第 段。(2’) 6.品读:“我去找找,看有没有什么野果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4’) 7.研读:(6’)(1)文章描写了廖老板的语言、行动、心理,表现了他 的性格特点。 (2)文章对李老板,采用了 描写,表现了他 的性格。 8.赏析:说说“却意外地发现——包袱中竟躺着一个烤红薯”这一细节的作用。(4’) 9.体味: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作者的写作意图。(4’) (二) 说“霸”(23分) 阎 旺 ①对“霸”字从来没有过好印象。在我的记忆里,“霸”字的字义仅限于指那些蛮横无理、依仗权势压迫人民的人或阶层,诸如霸权、霸道、霸占、霸持、恶霸等等。除此之外,记忆最深的就是那个刚愎自用、有勇无谋、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因他太爱面子,打了败仗无颜见江东父老,在乌江别姬自刎了。尽管事迹很悲壮,但也没能改变我对“霸”字的看法。 ②近年来,“霸”字似乎得以平反昭雪,一些人对“霸”字开始情有独钟。“霸”字不但运用频繁,而且与“霸”字组合的新词常常令人耳目一新,“霸”字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商品交易中,有商家制定不容更改的霸王条款;在生活用品中,有用“霸”字冠名的快餐食品,如面霸、味霸、巨无霸等;在体育娱乐上,超霸、争霸、霸王等各种杯赛此起彼伏,带“霸”字品牌的运动服装也争相上市;在科技领域。以“霸”字命名的电器、游戏机如雨后为笋,声霸、图霸、解霸、毒霸等软件磁盘各领风骚。因笔者对市场一无所知,这些打“霸”字品牌的商家是否因霸得福、因霸得利,但据我所知,全球资产排名第一、真正成就了霸业的,却是一个用“微软”这两个瘦弱的字眼冠名的企业。 ③最近,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生产的一款叫“霸道”的新车。惹了麻烦。在该车的广告宣传画面上,“霸道”越野车飞速行驶在公路上,蹲在路旁的两只石狮子,一只伸出右手向“霸,道”车敬礼,另一只则低头作揖。配图的广告语写道:“霸道,你不得不尊敬。”许多网友认为,石狮子在我国代表着权力和尊严,这则广告严重伤害了国人感情。我赞成这种看法。一个横行霸道、伤害国人感情的品牌,难免让人反感。 ④当然,沾染上霸气的不仅仅是商界,个别从政者也不甘示弱。有的霸权独裁,凌驾于组织之上,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喜欢自己说了算。有的霸财独享,中饱私囊,动辄百万、千万。有的飞扬跋扈、欺男霸女,不知廉耻。以“不吹牛不是好干部”为用人标准的原湖北省天门市的“五毒书记”张二江就是个典型。 ⑤西方有句谚语:“上帝欲让谁灭亡,必先使其病狂。”这话很有些道理。现实生活中,因霸气太足而撑破皮囊泄了气的例子实在太多了。看来,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应孩多一些和气,少一些霸气!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 11.第②段中列举了若干反面的事例和一个正面的例子,说明了什么道理?”(3’) 12.第④段中的画线句能去掉吗?为什么?(4’) 13.第⑤段中说“现实生活中。因霸气太足而撑破皮囊泄了气的例子实在太多了”,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再举两个这样的例子。(4’) 14、“‘霸’字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的“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4’) 15.从文中找出两个不含“霸”字但具有霸字意味的四字词语:(4’) 三、按照提示,在下列横线上默写古诗文。(11分,每空1分) (16) ,柳暗花明又一村。 (17)人生自古谁无死, 。 (18)男儿何不带吴钩, 。 (19)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0) , 。羌管悠悠霜满地。 (21) 忽如一夜春风来, 。 (22)《五柳先生传》的“赞”语中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语句是: , 。 (23)“ , ”前不久的连宋大陆之行,是历史发展的趋,顺应了民意,打破了僵局,开启了两岸交流的新纪元。(填写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中的诗句) 四、文言文阅读(15分) 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4.你知道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吗?请解释。(4分) ⑴俟其欣悦 ( ) ⑵媵人持汤沃灌 ( ) ⑶同舍生皆被绮绣 ( ) ⑷腰白玉之环 ( ) 25.你理解下列文言语句的意思吗?请翻译。(2分)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我的译文: 26.作者从哪三个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3分) 我的概括: 27.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哪些学习秘诀?(3分) 我的感悟: 28.你觉得“先达”对弟子“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为什么?(3分) 我的看法: 五、(10分) 29.CCTV就某地小学语文教材中删除《狼牙山五壮士》一文,增加描写刘翔《跨越新纪录》的新闻特写,进行了时空调查,其结果如下。如果你把此表反映的主要信息向你的父母进行陈述,你将如何表达,请写在下面的空白处。 不该删除,革命英雄精神应该代代相传 ;应该删除,新时代需要新英雄、新精神 ;说不清 六、(55分) 30.因为有爱,所以感动;因为感动,懂得了感恩。亲爱的同学,你生活中曾有过这样的感动吗?如果你曾感动于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声祝福、一句劝勉,如果你曾经感动于一抹曙光、一片绿叶、一颗露珠、一泓清泉,如果你曾感动于羔羊跪乳、乌鸟反哺、落红护花、落叶归根,那么请拿起你的笔,去记录你的情感历程,用你的智慧,去品味多彩的生活,用一颖感恩的心,去感谢生活中的美。 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我手写我心,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 ②文体下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 ③文中不得出现自己学校、老师和本人的真实名字。 语文参考答案 一、 2. C 3. D 二、(一) 4.时间 烤红薯 5.⑤ 6.从情节的发展来看,这句话为下文写李老扳赠红薯埋下伏笔;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来看,这句话表现了廖老板的狡猾和阴险。7.(1)自私、狡猾、残忍.但良知未完全泯灭 (2)侧面 善良、大度、自信 8.在故事的结局安排这—出人意料的细节,有异峰突起之效;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来看,这一细节还是表现李老板善良、大度的人格之美的关键一笔。9.作者通过两个对手对待一个烤红薯的不同态度,表现了对善良、宽容多美好人性的赞美,对自私、卑劣、阴险等人类劣性的批判(意思对即可) (二)10.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应该多一些热气.少一些霸气、11成就霸业与“霸”字无关。12.不能去掉;因为该句是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3.略。14.不能去掉;因为去掉之后“霸”字就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对面面中去了,这与实际情况不符。15.刚愎自用、飞扬跋扈 三、 16山重水尽疑无路 17留取丹心照汗青巧 18收取关山五十州 19安得广厦千万间。20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21千树万树梨花开 22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23、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四、 24.⑴等待。⑵热水。⑶通“披”,穿。⑷腰佩(用作动词) 25.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如关键词漏译,酌情扣分) 26.幼年读书的艰难;成年从师的艰难;求学生活条件的艰难。(意同即可) 27.学习要勤奋,求师应诚心,求学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意同即可) 28.不可取。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信任、共同成长。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成长。可取。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出高素质的学子。同时,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分,无论赞同与否,言之成理即可) 六、 29、没有统一答案。(说到对此事的调查大多数人不赞成,得3分;说到对此事的调查也有不少人赞成,得3分;有礼貌称呼、表达无语病,各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