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131

重庆周林频谱仪
首页 > 考试培训 > 市场调查期末考试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i我家小乖

已采纳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市场营销(AMA的定义)是引导货物和劳务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或使用者的企业商务活动过程。 2、核心产品:是指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时所追求的利益,是顾客真正要买的东西。 3.品牌是用以识别一个或一群出售者的产品或劳务,并以此区别于其他竞争者一个名字、术语、符号或图案,或者其组合。 4.产品寿命周期是指一个新产品试制成功后,从投入市场销售开始,到销售成长发展,以至被市场淘汰为止的全过程所经历的时间。 5.顾客让渡价值: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差。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请问营销观念与推销观念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四个方面存在区别,即:(1)出发点:前者为目标市场,后者为企业;(2)中心:前者为顾客需求,后者为产品;(3)手段:前者为整合营销,后者为推销和促销;(4)目的:前者为通过顾客满意获取利润,后者为通过扩大销售获取利润。 2、简述危机处理原则: 快速反应的原则;真诚、坦率的原则;人道主义的原则;维护信誉的原则。 3、简述选择广告媒体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答:选择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主要有: (1)商品的特性; (2)消费者的媒体习性; (3)媒体的传播能力; (4)媒体的费用; (5)市场竞争状况; (6)国家的法律、法规等。 4、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答:(1)消费者文化背景; (2)消费者社会背景; (3)消费者个人特性; (4)消费者心理因素。 5、简述产业市场的主要特征: 答:主要特征有:购买者数量少,购买规模大;购买者集中;是引伸需求;需求缺乏弹性; 波动大;专业人员购买;等。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目标市场,是企业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从满足现实的或潜在的目标顾客的需求出发,并依据企业自身经营条件而选定的一个或为数不多的特定市场。/目标市场是企业产品和劳务的消费物件。/企业决定作为自己服务物件的有关市场(顾客群) 2.期望产品。即是指购买者在购买该产品时,期望得到的与产品密切相关的一整套属性和条件。 3.产品组合是指一个企业提供给市场的全部产品线和产品专案的组合或结构。 4.市场定位:强调企业在满足市场需求方面,与竞争者比较,应当处于什么位置,使顾客产生何种印象和认识。或确立产品在目标市场消费者心目中的独特位置. 5.需求导向定价法是一种以市场需求强度及消费者感受为主要依据的定价方法,包括认知价值定价法、反向定价法和需求差异定价法三种。 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试述品牌对生产者主要作用。 答:品牌对生产者的作用有:有助于促进产品销售,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有助于保护品牌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有助于约束企业的不良行为,规范自己的营销行为;有助于扩大产品组合。 2.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 答:(1)消费者文化背景;(2)消费者社会背景;(3)消费者个人特性;(4)消费者心理因素。 3.企业之所以积极开展各项赞助活动的主要目的.: 1)扩大知名度。举办赞助活动并通过新闻媒介的广泛传播,扩大组织的知名度。 2)增强信任度。通过赞助的手段证明组织的经济实力,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通过赞助活动做广告,增强广告的说服力和影响; 3)提高美誉度。追求组织的社会效益和承担组织的社会责任。关心和支援社会公益事业,表明组织为社会作出了贡献,从而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 4.答:优点:(1)有利于新产品的销售; (2)有利于进行差异化定价; (3)有利于进行价格调整; (4)有利于资金的快速回收; (5)有利于产销平衡。 缺点:(1)如果定价太高,容易受到消费者的舆论批评,不利与市场开拓; (2)如果定价太高,容易招致竞争者加入,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价格迅速下跌。 5.简述企业目标市场战略的三种模式。 答案要点: 1)无差异性营销战略,把整体市场看作一个大的目标市场,不进行细分,用一种产品、统一的 市场营销组合对待整体市场。2)差异性市场营销战略,把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需求与愿望大致 相同的细分市场,然后根据企业的资源及营销实力选择部分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并为各目标市场制定不同的市场营销组合策略。3)集中性市场战略,将整体市场分割为若干细分市场后,只选择其中某一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

市场营销中的4P概念,产品、价格、渠道、促销,这些在网上都有专门介绍的。

市场营销(Marketing),又称为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MBA、EMBA等经典商管课程均将市场营销作为对管理者进行管理和教育的重要模组包含在内。 市场营销是在创造、沟通、传播和交换产品中,为顾客、客户、合作伙伴以及整个社会带来价值的活动、过程和体系。主要是指营销人员针对市场开展经营活动、销售行为的过程。

市场营销 [shì chǎng yíng xiāo] 市场营销(Marketing),又称作市场学、市场行销或行销学,MBA、EMBA等经典商管课程均将市场营销作为对管理者进行管理和教育的重要模组包含在内。市场营销是在创造、沟通、传播和交换产品中,为顾客、客户、合作伙伴以及整个社会带来经济价值的活动、过程和体系。主要是指营销人员针对市场开展经营活动、销售行为的过程。

1:美国市场营销协会下的定义是: 营销是创造、沟通与传送价值给顾客,及经营顾客关系以便让组织与其利益关系人(stakeholder)受益的一种组织功能与程式。 2:菲利普·科特勒下的定义强调了营销的价值导向: 市场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产品和价值,并同别人进行交换,以获得其所 市场营销概念模型 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 3:而格隆罗斯给的定义强调了营销的目的: 营销是在一种利益之上下,通过相互交换和承诺,建立、维持、巩固与消费者及其他参与者的关系,实现各方的目的。 所谓市场营销,就是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旨在满足消费需要、实现企业目标的商务活动过程,包括市场调研、选择目标市场、产品开发、产品促销等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企业业务经营活动

相对市场占有率:相对市场占有率即本企业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与同行中最大竞争者的市场占有率之比。 如果相对市场占有率为,表示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为同行中领袖企业的10%,若为10,则表示企业的该项产品已为行业领袖且其市场占有率为次强者的10倍。 相对市场占有率,以为界分为高,低两个部分。 市场占有率 又称“市场份额”。是指企业商品销售量(额)在同类行业商品销售量(额)中所占的比例,一般用百分比表示。它包括绝对市场占有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通常说的市场占有率一般系指绝对市场占有率。计算公式如下: 企业某种商品的市场占有率=(本企业某种商品销售量/该种商品市场销售总量)×100% 市场占有率是分析企业竞争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企业营销状况的综合经济指标。市场占有率高,表明企业营销状况好,竞争能力强,在市场上占有有利地位;反之,则表明企业营销状态差,竞争能力弱,在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 所谓相对市场占有率是指企业各个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与同行业中最大的竞争对手的市场占有率之比。 目标市场:所谓目标市场,就是指企业在市场细分之后的若干“子市场”中,所运用的企业营销活动之“矢”而瞄准的市场方向之“的”的优选过程。

一般指中国巫山的巫山人或者非洲的能人。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巨集观经济学、管理资讯系统、 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 消费者行为学、国际市场营销、市场调查、基础会计、 金融概论、企业销售策划、商业银行实务、人力资源管理学、 市场调查与预测、分销渠道管理、银行营销、现代推销技术、 营销创新、广告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财政与税收 总的科目是这些 一般只是从中选18门左右来学修够学分就可以了

例如:

市场调查期末考试

237 评论(9)

一佛爷一

在百度上可以找到

314 评论(8)

抠脚大象

二、 计算题(1题12分,2-4题每题15分,合计57分)1. 某厂甲、乙两个工人班组,每班组有8名工人,每个班组每个工人的月生产量记录如下:甲班组: 20、 40、 60、 70、 80、 100、 120、 70;乙班组: 67、 68、 69、 70、 71、 72、 73、 70;要求:(1)计算甲、乙两组工人平均每人产量;(2)分别计算两组的全距,平均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3)试说明甲、乙两组的平均日产量哪个代表性大?2. 新潮百货公司三种主要商品的有关销售数据如下:品名计量单位平均销售单价(元)销售量1999年2000年1999年2000年西服皮鞋衬衫套双件980260859602808850020010005501801200 要求:(1)2000年同1999年相比,三种商品总销售额增长的百分比和绝对额各是多少?(2)采用拉氏指数公式计算三种商品的销售综合指数及由于销售量变动而影响的绝对额;(3)采用帕氏指数公式计算三种商品的价格综合指数及由于价格变动而影响的绝对额;(4)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有什么不同?我国统计实践中一般采用哪种指数?你赞成吗?请说明理由。3. 某电动自行车厂2001~2005年间各年电动自行车产量如下: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产量(万辆)2023283540要求:(1)各年的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说明二者的关系;(2)平均发展速度和平均增长速度;(3)如该厂下一个五年计划规定最后一年(2010年)电动自行车产量至达到l20万辆,那么,每年应以怎样的速度增长才能完成任务?(4)如该厂每年产量平均比上年增加28%,则2010年产量能达到多少万辆?其五年内总产量将为多少?(5)用最小二乘法配合电动自行车产量的直线趋势方程,并预测2010年的电动自行车产量。4.某地区5个同类企业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年平均产值和工业增加值资料如下:企业编号生产性固定资产价值/万元工业增加值/万元120063223444098155415913根据表中资料:(1)绘制散点图,并观察相关关系的趋势;(2)计算相关系数,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3)建立直线回归方程,指出参数的经济意义;(4)计算估计标准误差;(5)估计生产性固定资产为1100万元时的工业增加值。三、 案例分析题(25分)某品牌电脑生产厂家想通过市场调查了解以下问题:A.企业产品的知名度;B.产品的市场占有率;C.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评价及满意程度。要求:1. 请你设计出一份调查方案;2. 你认为这项调查采取哪种调查方法比较合适?3. 设计出一份调查问卷自己做

106 评论(9)

小猴小吃货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A卷)2007 ~2008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所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列哪个不属于一元回归中的基本假定( D )。A.对于所有的X,误差项的方差都相同B.误差项 服从正态分布C.误差项 相互独立D. 2.某组数据分布的偏度系数为负时,该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均值的大小关系是( A )。A.众数>中位数>均值B.均值>中位数>众数C.中位数>众数>均值D.中位数>均值>众数3.一元回归方程为y=一,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自变量平均增长一个单位,因变量减少个单位B.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成正相关关系C. D. 4.有甲乙两组数列,则( A )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A. 1< 2 1> 2,则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B. 1< 2 1> 2,则乙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低C. 1= 2 1> 2,则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高D. 1= 2 1< 2,则甲数列平均数的代表性低5.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A.520 B.510 C.500 D.5406.不受极端变量值影响的平均数是( D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C.几何平均数 D.众数7.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3,4,6,3,4,5,2,4,如按以上资料编制频数分布数列应采用( A )。A.单项式分组 B.等距分组 C.不等距分组 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8.若无季节变动,则季节比率应为( B )。A.0 B. 1 C. 大于1 D. 小于19.如果一个定性的变量有m类,则要引进( C )个虚拟变量。 D.无法判断10.第一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5年,第二组为7年,第三组为10年,第一组工人数占总数的20%,第二组占60%,则三组工人的平均工龄为( B )年 年 年 年11.某企业2007年各种产品的产量比2006年增长了8%,总生产费用增长了12%,则该厂2007年单位成本( D )A.减少了 B.增加了.减少了 D.增加了.相关系数r与斜率b2的符号( A )。A.相同 B.不同C.无法判断13.已知小姜买的两种股票的综合价格指数上涨了24点,本日股票的平均收盘价格为14元,前日股票的平均收盘价格为( C ) D.无法计算14.若今年比去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112%,去年比前年的环比增长率为3%,那么今年比前年的平均增长率为( D )。 A.% B.%C.% D.%15.已知今年增长1%的绝对值为,去年比前年增长的绝对值为5,则去年比前年的增长率为( C )。A.% B.%C.% D.无法计算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若干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下列变量,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A D E F )。A.库存产品数量 B.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比率C.货物总重量 D.按个计量的货物数量E.一条收费公路上的交通量 F.公司年会的出席人数 2.指出下列数据收集属于通过实验的方法收集数据的有(A B E )A.培训航空机票代理人的新方法与传统方法的比较结果B.通过让两组可以比较的孩子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组装说明组装玩具来比较这两种组装说明C.一份产品评价杂志给它的订阅者邮寄调查问卷,请他们为近期购买的产品排名D.采访一个购物中心的顾客,询问他们为什么在那里购物E.通过在两个可比较地区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种不同的养老金促销方法3.下列组限的表示方法哪些是对的( A B D )。A.按职工人数分组,相邻组的组限可以重叠,也可以间断B.职工按工资分组,其组限必须重叠C.学生按成绩分组,其组限必须间断D.人按身高分组,其组限必须重叠4.下列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A B D E )。A.价格指数 B.单位成本指数C.销售量指数 D.工资水平指数E.劳动生产率指数5.具体地说,如果出现下列( A B C )情况,暗示多元回归模型有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A.模型中各对自变量之间显著相关B.线形关系显著,回归系数 的t检验却不显著C.回归系数的正负号与预期相反D. 6.算术平均数具有下列哪些性质( B C )。 A. (X- )=最小值 B. (X- )=0 C. (X- )2=最小值 D. (X- )2=0 E. (X- )=17.在频数分布数列中( C D E )。A.总次数一定,频数和频率成反比 B.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C.各组频率大于0,频率之和等于1 D.频率越小,则该组数值所起作用越小E.频率表明各组变量值对总体的相对作用程度8.标准差( C E )。A.表明总体单位标志值的一般水平 B.反映总体单位的一般水平C.反映总体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 D.反映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E.反映总体分布的离中趋势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1.什么是年度化增长率?它有何用途?2.数值型数据的分组方法有哪些?简述组距分组的步骤。(1)可分为单变量值分组和组距分组两种分组方法。单变量值分组:将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适合于离散变量;适合于变量值较少的情况(+1)组距分组:将变量值的一个区间作为一组;适合于连续变量;适合于变量值较多的情况;需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可采用等距分组,也可采用不等距分组。(+1)(2)A.确定组数:(+1)B.确定组距:组距(class width)是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差,可根据全部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所分的组数来确定(+1)C.统计出各组的频数并整理成频数分布表。(+1)四、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1.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变量完全相关,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个变量不相关。( 错 )2.如果各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5%,销售量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指数不变。( 错 )3.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对 )4.根据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不能判断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对 )5.设P表示单位成本,q表示产量,则∑p1q1—∑p0q1表示由于产品单位成本的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 错 )四、计算分析题(共54分)1.将某邮局中外发邮包样本的重量近似到盎司为:21,18,30,12,14,17,28,10,16,25。计算这组数据的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四分位间距,从偏斜度的角度描述数据的分布形状(10分)。2.表1中列出了在一个为期三周的商务统计课程中学生课外学习的小时数和他们在课程结束时的测试分数的样本数据如下: 表1 学生课外学习时间及考试分数统计表学生样本 1 2 3 4 5 6 7 8学习时间,X 20 16 34 23 27 32 18 22考试分数,Y 64 61 84 70 88 92 72 77利用EXCEL进行回归,结果如下表:(共15分)SUMMARY OUTPUT回归统计Multiple R Square R Square 标准误差 观测值 8方差分析 df SS MS F Significance F回归分析 1 残差 6 总计 7 886 Coefficients 标准误差 t Stat P-valueIntercept Variable 1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学习时间与考试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多少,考试分数的变差中有多少是由于学习时间的变动引起的? (2) 根据EXCEL回归输出结果,写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3) 检验线性关系的显著性 。(4) 根据标准化残差图判断关于随机误差项正态分布的假定是否成立。标准化残差分布在-2~2之间,因此关于随机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的假定成立3.随机抽取了15家大型商场销售的同类产品的有关数据(单位:元),利用EXCEL进行回归,结果如下表:(共15分)SUMMARY OUTPUT回归统计Multiple R Square R Square 标准误差 观测值 15方差分析 df SS MS F Significance F回归分析 2 残差 12 总计 14 Coefficients 标准误差 t Stat P-valueIntercept Variable 1 Variable 2 相关系数矩阵 Y X1 X2Y 1 X1 1 X2 1注:X Variable 1为购进价格/元 X Variable 2为销售费用/元因变量Y为销售价格/元(1)指出Y与X1,Y与X2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否有证据表明购进价格、销售价格与销售费用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没有,因为相关系数较小(2)根据上诉结果,你认为用购进价格与销售费用来预测是否有用?没用(3)根据EXCEL回归输出结果,写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检验线性关系是否显著( )。不显著(4)解释判定系数R2,所得结论与问题(2)中是否一致? R2= , 在销售价价格的总变差中,被估计的回归方程所解释的比例是,一致。(+3)(5)X1与X2之间的相关系数是什么?意味着什么?高度相关(6)模型中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你对模型有何特长建议?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进一步检验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对X1与X2的样本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rx1x2=),如果是显著,即可确定为存在多重共线性。(+2)对模型有何特长建议:根据研究目的,删掉相对次要的解释变量。(+1)4.一公司生产的三种产品的有关如下数据如下表所示 (共14分):商品 计量单位 销售量 单价(万元) 2005年 2006年 2005年 2006年甲 公斤 400 480 乙 吨 80 88 丙 件 50 60 (1)计算三种产品的销售额指数;(2)计算三种产品的销售量指数;(3)计算三种产品的单位价格指数;(4)计算分析产量和单位价格的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的相对数和绝对数。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2007 ~2008学年第一学期 《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试卷标准答案(A卷)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A) 2.(A) 3.( C) 4.(A) 5.(D)6.(D) 7(A) 8( B) 9.(C) 10.(B)11.(D) 12.(A) 13.(C) 14.(D) 15.(C)二、 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ADEF) 2.(ABE ) 3. (ABD ) 4.(ABDE) 5.(ABC)6.(BC ) 7.(CDE) 8.(CE)三、 简答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1. 什么是年度化增长率?它有何用途?(1)增长率以年来表示时,称为年度化增长率或年率,(+2)其计算公式为:m 为一年中的时期个数;n 为所跨的时期总数季度增长率被年度化时,m =4 月增长率被年度化时,m =12当m = n 时,上述公式就是年增长率 (+2)(2)可将月度增长率或季度增长率转换为年度增长率,实现增长率之间的可比性。(+1)2. 数值型数据的分组方法有哪些?简述组距分组的步骤。(1)可分为单变量值分组和组距分组两种分组方法。单变量值分组:将一个变量值作为一组;适合于离散变量;适合于变量值较少的情况(+1)组距分组:将变量值的一个区间作为一组;适合于连续变量;适合于变量值较多的情况;需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可采用等距分组,也可采用不等距分组。(+1)(2)A.确定组数:(+1)B.确定组距:组距(class width)是一个组的上限与下限之差,可根据全部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所分的组数来确定(+1)C.统计出各组的频数并整理成频数分布表。(+1)四、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1.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变量完全相关,相关系数为-1时,说明两个变量不相关。(×)2.如果各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5%,销售量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指数不变。(×)3.连续型变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4.根据建立的直线回归方程,不能判断出两个变量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5.设P表示单位成本,q表示产量,则∑p1q1—∑p0q1表示由于产品单位成本的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五、计算分析题(共55分)中位数的位置:(10+1)/2=中位数从偏斜度的角度描述数据的分布形状:均值>中位数,正向(右)偏 (+2)2.(1)学习时间与考试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多少,考试分数的变差中有多少是由于学习时间的变动引起的?r=, (+1)R2=, 考试分数的变差中有是由于学习时间的变动引起的。(+2)(2) 根据EXCEL回归输出结果,写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系数的实际意义。 (+3)回归系数的含义表明学习时间每增加一个小时, 考试分数平均增加分。(+2)(3) 检验线形关系的显著性 Significance F=〈 =5%线性关系显著。(+3)(4) 根据标准化残差图判断关于随机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的假定是否成立。标准化残差分布在-2~2之间,因此关于随机误差项服从正态分布的假定成立。(+4)3. (1)指出Y与X1,Y与X2之间的相关系数,是否有证据表明购进价格、销售价格与销售费用之间存在线性关系(1)ryxi = ryx2=,没有证据。(+2)(2)根据上述结果,你认为用购进价格与销售费用来预测是否有用?没有用。(+2)(3)根据EXCEL回归输出结果,写出估计的回归方程并检验线性关系是否显著( )。Significance F=> =5%线性关系不显著。(+3) (4)解释判定系数R2,所得结论与问题(2)中是否一致R2= , 在销售价价格的总变差中,被估计的回归方程所解释的比例是,一致。(+3)(5)X1与X2之间的相关系数是什么?意味着什么?rx1x2=,高度相关(+2)(6)模型中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你对模型有何特长建议?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进一步检验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对X1与X2的样本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rx1x2=),如果是显著,即可确定为存在多重共线性。(+2)对模型有何特长建议:根据研究目的,删掉相对次要的解释变量。(+1)4. (1)三种产品的销售额指数; (+3)三种产品的销售额指数=∑q1p1/∑q0p0=∑q1p1-∑q0p0==万元(2)三种产品的销售量指数; (+3)Iq=∑q1p01/∑q0p0=∑q1p0-∑q0p0=万元(3)三种产品的价格指数; (+3)Ip=∑q1p1/∑q1p0=∑q1p1-∑q1p0=万元(4) 分析产量和单位价格的变动对销售额影响的相对数和绝对数。(+5)* (+3)万元万元=万元+万元 (+2)

256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