馋猫儿星星
一、实验室的培训如何开展?
1. 实验室应根据实验室的人员需要和政策需要制定年度培训计划,计划中应重点关注CNAS体系要求的培训。
例如:新进人员和现有技术人员新方法的培训。
从事化学检测的人员应接受过包括检测方法、质量控制方法以及有关化学安全和防护、救护知识的培训并保留相关记录。
操作复杂分析仪器如色谱、光谱、质谱等仪器或相关设备的人员应接受过涉及仪器原理、操作和维护等方面知识的专门培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2. 培训计划制定不仅需要明确培训的项目、时间还应该能就培训的项目确定大致的培训对象。
每一次的培训项目不尽相同,其开展实施的方式也不同,培训的实施可以在每次培训前一周制定培训实施方案。
在方案中明确培训的具体时间、地点、培训参加人员、培训讲师、培训方式、培训考核方式(理论培训或者实操培训或二者结合)、考核评价合格的指标(培训合格的指标应该根据每一次的培训项目的难易程度制定可能不同的目标)。
3. 实验室按照既定的培训实施方案实施培训,并在培训的全程跟踪记录。
二、培训开展方式
实验室开展培训的方式可以采用现场授课的方式,但其方式并不局限于此。
推荐使用:
A 由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理论授课;
B 参加外部座谈会议和交流会;
C 聘请技术专家授课;
D 参加行业内组织的培训;
E 去往其他实验室进行参观学习。
三、培训考核方式
大多数实验室培训考核均以试卷形式进行考核,但涉及实际操作的考核,有时候利用现场试验或盲样测试的方式考核有时候更加有效。
培训考核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A 试卷形式
B 实际操作
C 盲样考核
D 座谈会
E 提问作答方式
F 查阅过程记录
四、培训档案整理
培训的记录应能记录培训的过程,所以培训的记录应至少包含:
A 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
B 培训签到
C 培训考核记录
D 考核评价记录
E 培训效果反馈意见(可以选择有培训参加人员对培训教师的评价以及培训改进建议)
五、培训效果的评价利用
实验室人员参加培训之后,每一次的培训应进行评价之后汇总输入至管理评审。每一年度的培训总结也应该作为第二年的培训依据,例如针对薄弱的项目进行再培训,而针对实验室能力强的项目则可以减少培训。
培训考核能反映实验室人员的个人技术水平,考核的结果也可以作为授权人员从相应的实验室活动的依据,例如可以以此区分关键技术人员和普通的检测人员。答案来自
waterimilan
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在实验室建设中,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养和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做好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暂行管理办法如下:一、实验室人员的培养 是为了全面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思想业务素质, 为了有利于实验技术队伍的稳定和建设。实验技术人员应具有很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业务水平,应具有良好的协作奉献精神,全心全意为教学、科研生产服务。二、实验室主任应根据实验室承担的工作任务,制订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在完成本室工作任务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安排实验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培训提高。三、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培训,以在职在岗的学习方式为主,通过参加短期进修班和在职进修系统学习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学历培养为辅,少部分可以安排脱产进修,重点培养。四、通过培训,应掌握本实验室的有关专业知识和实验技术,熟悉一般仪器设备的原理和操作,提高对仪器设备的保养和维修能力。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使用能力。五、实验室人员的培训工作,由各单位负责,充分发挥各单位高、中级相关技术人员的优势,请他们承担主要培训任务。有关培训内容、成绩和结果,如实记载存入本人业务档案。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