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龇everything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惬意 语无伦次 骊(lí)歌 锲(qiè)而不舍
资源库B、冗杂 历尽心血 阔绰(chuò) 养精蓄(xù)锐
C、撺掇 迫不急待 匿(nì)笑 义愤填膺(yīng)
D、逞能 马革裹尸 畸(jī)形 叱咤(chà)风云
2.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2分)
A.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起先大厅里鸦雀无声,随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B. 我们要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不能粗枝大叶,不求甚解。
C. 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D. 我知道你们是些纯洁少年,从来不说是非,你们眉飞色舞的,都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3.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A、近年来,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B、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
C、《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更有效地避免发生校车交通安全事故。
D、雾霾天气不但大大影响了城市的空气质量,而且加剧了城市的交通拥堵。
4.下面四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山水是自然最生动、最完美的体现。
①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
②那屹立万年的大山,多像静穆庄重的仁者;
③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
④那欢快流动的江河,多像才华横溢的智者。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④③① D. ③①④②
5.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 )(2分)
中国文学必须走出国门,中国作家也必须走向世界。
A.中国作家能走向世界吗? B.中国作家怎么能不走向世界呢?
C.中国作家是否该走向世界? C.中国作家怎么能走向世界?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4分)
题稚川山水
戴叔伦
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
6.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松下茅亭五月凉”,松下茅亭是诗人观赏稚川山水的立足点和题咏之处。
B.“晚”字暗引下文的乡思,笔法浑然无迹。
C.“秋风思”与上文“五月”所写的季节相矛盾。
D.末句所写的虽只是瞬间的感觉和联想,却既有似曾相识的神往,又含不期而遇的欣喜,甚至还有虽“似故乡”而终非故土的喟叹。
7.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题咏稚川山水的小诗,写得风光如画,感情充沛。
B.前两句即景描写,由远及近。
C.次句“汀沙云树晚苍苍”,是茅亭眺望所见的中景和远景。
D.这首题咏山水的诗之所以成为诗而非画,正在于三、四句融注了诗人独特的内心感觉,传达出一种特殊的生活况味。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2题。(12分)
任 末 好 学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④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⑤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⑥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 “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荆:灌木名。⑤麻蒿: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⑥悦:敬佩。
8.划分下面语句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或 依 林 木 之 下
A.或 /依 林 木 之 下 B.或 依/ 林 木 之 下
C.或 依 林 /木 之 下 D.或 依 林 木 /之 下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①负( ) ②或( )
10.翻译文中划线的语句。(4分)
(1)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2)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11.任末说“人若不学,则何以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听人说“不读书一样能赚大钱”,那么你是如何看待读书这件事的?请简要谈一谈。(2分)
12.读了本文,你从任末身上学到了什么?(2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3.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8分)
⑴夜发清溪向三峡, 。
⑵ ,野渡无人舟自横。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
(4)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
(5)赵翼《论诗》一诗中,与“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含义相同的诗句是: ,
。
(6)《木兰诗》里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5分)
一夜能走多远
那年我高考落榜,心情糟糕。我想出去打工,多挣点钱给父母,或许那样能弥补我对他们的愧疚。父亲说,等把地里农活儿忙完再做打算吧。
那时候麦子已经收完,妈妈却病倒了,我家还有一块地没种上苞米。夜里落了一场透地雨,正是种苞米的良机,第二天中午,我和父亲出 发了。
种子盛在塑料桶里,父亲刨坑我点种子,每个坑两粒种子。农历五月毒辣辣的阳光似乎要把昨夜的雨水全部收回,地面热得像蒸笼,我汗流浃背,父亲也直喘粗气。太阳落山的时候我已经筋疲力尽,口干舌燥。我们还有四垄地没种完,种子却用光了。
我如释重负地对父亲说,正好天要黑了,咱们收工,明天再带种子来吧。父亲没说话,把锄头藏在地头的麦秸垛里,我们回家了。
回到家,我喝了水,舒服地躺在炕上想美美地睡上一觉,却看见父亲又在弄苞米种子,我问不是明天才下种吗?现在准备有什么用?父亲笑着说,这块地今晚必须种完,否则将来会欠收。我觉得不可思议,不就差一宿吗?父亲说我们打个盹儿,一宿就过去了,但是种下 去的种子不睡觉啊,同地块的苞米晚种一宿,产量差别可就大了。
见我半信半疑,父亲指指屋檐下挂的苞米说,你看吧,这些和囤里的都是这块地的收成,前后就差一天,我拿起檐下的苞米穗与囤里的比了比,短3厘米左右!我又拿了几个比较,无一例外,檐下的苞米个头普遍偏小!
原来,去年这片地还没有播种完,突然下了场雨,无法干活,地北头这5垄比其他地块晚种了一天。
我被这个事实惊呆了。父亲说,大片地玉米同时吐蕊秀穗时,晚种的这几垄还未吐蕊,错过了最好的授粉期,所以收成差了许多。没想到,短短一天差到如此明显。
一个黑夜,一个白天对于我们人类只算一个片刻,但是对于生命周期只有70多天的苞米,的确是一个不短的时间。我们看似漫长的人生不也像一粒种子般短暂吗?刚开始就落后别人一步,如不努力追赶,到后来就像檐下的苞米一样......那天傍晚,我和父亲又回到田里,把那片地全部种完,回到家时已经满天星斗。
那年秋天我没有外出打工,而是选择了复读。经过一年的努力,我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一晃12年过去了,我有了稳定的工作,而与我一样落榜外出打工的几个同学,如今还辗转在烈日下的工地上辛苦地劳作,经常为讨要工钱而苦恼。
那些装满了理想与希望的种子,短短一夜间,已经吸足了水分,早已迈开了“人生”的脚步,一旦错过,机会永不再来。
14.仔细阅读文章,说出本文的线索。(2分)
15.本文题为“一夜能走多远”,结合全文说说这个题目的含义?(2分)
16.按要求赏析句子。(4分)
(1)“我如释重负地对父亲说,正好天黑了,咱们收 工明天再带种子来吧。”中加点的“如释重负”好在哪里?(2分)
(2)“农历五月毒辣辣阳光似乎要把昨夜的雨水全部收回,地面热得像蒸笼。”这句话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17.“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至少两点)。(4分)
资源库
18.结合下面句子,思考问题。(3分)
那些装满了理想与希望的种子,短短一夜间,已经吸足了水分,早已迈开了“人生”的脚步,一旦错过,机会永不再来。
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结合你的生活感受,用80字左右谈谈你的理解。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15分)
外婆和鞋
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是在出国前两年买的`,出国后又穿了五年。它的形状很普通,就像你在台北街头随处可见的最平常的样式: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个圆带子,中间
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买的时候是喜欢它的颜色,穿了五六年后,已经由浅蓝色变成浅灰,鞋底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了。
“阿蓉,你这双拖鞋太老了。”或者:“阿蓉,你该换拖鞋啦!”我总是微笑地回答:“还可以穿嘛,我很喜欢它。”
如果我的回答换来的是一个很不以为然的表情,我就会设法转变一个话题。如果对方还会对我善意地摇摇头,或者笑一笑,我就会忍不住要地诉他:“你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它的原因吗?”
这是个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大学快毕业时,家住在北投山上,没有课的早上,我常常会带着两只小狗满山乱跑。有太阳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丽简直无法形容,最让我快乐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过头,然后再仔细辨认,山坡下面,哪一幢是我的家。
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样了。不过,我没时间管它,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隔着矮矮的石墙,看见我的拖鞋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花园里的水泥小路上。带着刚和同学分手后的那一点嚣张,我就在矮墙外大声地叫起来:“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花园那边没有动静。再往客厅的方向看过去,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呢。那时外婆住在永和,很少上山来。但来的话就总会住上一两天,把我们好好地宠上一阵子再走。那天傍晚,她就是那样含笑地对我说:“今天下午,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刚放在太阳地里晒晒就干了。多方便!多大的姑娘啦!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以后,外婆每次上山时,总会替我把拖鞋洗干净,晒好,有时甚至给我放到床前。然后在傍晚时分,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一面摇扇子,一面等着我们回来。我常常会在穿上拖鞋时,觉得有一股暖和与舒适的感觉,不知道是院里下午的太阳呢,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
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一点余温,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的东西,比如出国前夕给我的戒指,给我买料子赶做的小棉袄,都在泪眼盈盈中好好地收起来了。这双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边,舍不得丢。每次接触到它灰旧的表面时,便仿佛也接触到曾洗过它的外婆的温暖而多皱的手,便会想起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这一切,是那么温柔,但又是那么遥远、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
19.文章主要是通过哪件事来刻画外婆的?(2分)
20.外婆去世后,“我”是用怎样的方式来纪念她的?(3分)
21.一双普通的拖鞋为什么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3分)
22.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4分)
⑴带着刚和同学分手后的那一点嚣张,我就在矮墙外大声地叫起来:“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 (2分)
⑵再往客厅的方向看过去,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呢。(2分)
23.文章最后一句说“这一切,是那么温柔,但又是那么遥远、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24.综合性学习(6分)
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用惯了电脑的人手写汉字的能力会下降。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吸引观众在电视机前同步参与,在游戏中学习知识、领略汉字之美。为此我校七年级四班要开展了“写好汉字,学好母语”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参加。
(1)【汉字书写我宣传】(2分)
结合材料,给《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拟写一句宣传标语。(紧扣主题,言简意赅,不超过15字)
(2)【仿照示例,为本次主题班会设计两个活动】(2分)
活动一:汉字书法比赛;活动二: 活动三:
(3)【汉字书写我给力】(2分)
假如你所在的班级举行有关规范汉字书写的辩论会,正反方激烈交锋,请针对下面的反方观点,为正方写出辩论词。
反方:现在是信息时代,计算机书写已经普及,有这样快而好的书写方式,我们何必浪费时间练习写汉字呢?
正方:。
25. 作文(50分)
成长中的少年往往充满奇思妙想,请以“我好想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如我好想“有个知心朋友”、“有个好老师”、“有自己的小天地”、“快快长大”、“再看一眼”或“美梦成真”、“当一名作家”、“飞上月球”等等。(2)文体符合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得抄袭或套作;(4)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初一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二、(一)(2分) (2分)
(二)(2分) 9.①背(1分) ②有时(1分)
10.(1)他常说:人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凭什么去完成一番事业?(2分)
(2)他每当读书有体会时,便把心得写在衣服上,来记下这件事。(2分)
11.略(言之成理即可)(2分)
12.略(能围绕好学、勤学来写即可)(2分)
(三)13.(1)思君不见下渝州 (2)春潮带雨晚来急 (3)凭君传语报平安 (4)闲敲棋子落灯花 (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6)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每空1分,共8分)
三、(一)14.全文 以“我”在种苞米前后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展开叙述。(2分)
15.一是指一夜之间苞米的生长情况就会有很大的差距;(1分)二是指我们的人生就像一粒种子一般短暂需要努力追赶,否则一旦错过,机会永不 再来。(1分)
16.(1)“ 如释重负”在这里有卸下重担的意思,生动的表现了“我”经过一天的劳作已经精疲力竭,非常渴望休息的心理状态。(2分)
(2)拟人和比喻(1分)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农历5月天气炎热,酷暑难当的情形,为下文“我”渴望休息铺垫。(1分)
17.勤劳能干:父亲带领“我”连夜种苞米。(2分) 深明事理:教育孩子不讲大道理,善于从生活中的小事启发引导孩子。(2分)
18.总体来说,要结合小说和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谈。具体来说,先要明确读出了什么(如“凡事要及早打算,及早行动”“要能够抓住机会”),接着围绕这一看法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谈自己的理解。条理清 楚或者语言流畅。(3分)
(二)19.外婆为我洗晒拖鞋。(2分)
20.收藏外婆给我的戒指、给我做的小棉袄;穿着外婆洗过的破旧鞋舍不得丢掉。 (或“收藏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的东西”也可)(3分)
21.因为这双鞋是外婆的慈爱的见证,它带给“我”儿时温暖(美好)的回忆,寄托了“我”对外婆的思念。(3分)
22.(1)嚣张:文中指因兴奋而没有限制,写出了“我”在外婆面前不拘小节、放肆的样子,也从中可以看出“我”和外婆关系很亲密。(2分)
(2)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写出了外婆的慈祥,让人体验到那种温暖的感觉。(2分)
23.外婆的关爱让“我”感到温暖和幸福,但随着外婆去世和时光的流逝,这一切都只能在回忆中了,也表达“我”对失去外婆的悲痛之情。(3分)
四、24.示例:(1)书写规范汉字,传承中华文化;端端正正写字,规规矩矩做人。(2分)
(2) 示例:请老师举办书法讲座;优秀作业展览;观看汉字听写大会视频。(2分)
(3)示例:汉字或书法是我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那是计算机不能代替的。书写汉字可以让我们感受汉字文化气息,可以培养我们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和感情。还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传承中华文化。(意思对即可)(2分)
25.作文:参考中考评分标准。(50分)
附文言译文:
任末,他14岁时就背着书箱拜了很多老师,不怕艰难险阻。他常说:人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凭什么去完成一番事业。他贫穷无家,有时没有宿处,只在树下搭一个草棚,把荆棘削成笔,用树汁当墨水。夜晚在月光下看书,没有月亮的日子就点燃枯草杂木照明。平日里每当读书有体会时,便把心得写在衣服上。跟他学习的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学,为了要研读他写的心得体会,他们经常轮流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不是古代圣贤的著作他是不看的。临死时告诫后人说:“一个人如果终身好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要是不学习,即使活着也只能算行尸走肉罢了。”
魔神坛老佛爷
导语:语文的学习伴随着我们的一生,我们一定要用心去学好这门母语课。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7年初一语文第六单元考试试卷,欢迎大家参考!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4分)
1、注音、写字(10分)
滑jī( ) 头xián( ) pìn( )请 luán生( ) 踉踉跄跄( )
piāo( )缈 lǒng( )罩 庇护( ) 潺潺( ) 莽莽榛榛( )
2、下列句子中标点运用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
B.“是什么在飞?”盲孩子停下脚步仔细听着,“我听见翅膀扇动的声音”。
C.女娲给自己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D.“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的安徒生,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
B.《天上的街市》的作者是当代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他写有童话《女神》和神话《星空》。
C.《女娲造人》中作者笔下的女娲既是神,有非凡的能力;她又有人的心理、人的情感、人的生活体验。
D.《伊索寓言》记载了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是动物故事。伊索是公无前6世纪古希腊寓言家。
4、指出下面句子所采用的修辞手法。(6分)
(1)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 )
(2)“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 )
(3)蚊子战胜了师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
(4)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
(5)影子回答:“我从阳光里来,也从月光里来,还从灯光里来……”( )
(6)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和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
5、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6分)
①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②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③ 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朱熹)
④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浣溪沙》晏殊)
⑤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上层人物不顾国家艰难,只顾吃喝玩乐的语句是:_____,_____。
6、下面两句话都有语病,请加以修改。(4分)
(1)经过这次演讲比赛,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2)清晨,参加象征性长跑的同学们在公路上飞快的奔驰着。
7、阅读下面寓言,分别用简略的语言写出寓意:(8分)
第一则:楚国人想偷袭宋国,便事先派人测量澭河,在浅处树立了标志。
不料后来澭河水爆涨,水位升高。而楚军一无所知,夜半更深赶至岸边,仍按原来的标志偷渡,结果淹死一千多人,全军哗然大乱,如同房屋倒塌一般。
寓意:
第二则:《两只口袋》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又在他们每人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则挂在背后。因此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看见别人的缺点,而自己的却总看不见。
寓意:
8、根据语境,仿照划线句子,接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洒下一片绿阴; ;
;让我们共同创造辉煌 。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6题。(23分)
(一)峭壁上的树(14分)
①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
②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搏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没有死,一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脊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你就在这里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树。
③它高不足尺,叶疏花迟。云缠它,雾迷它,雨抽它,风摧它,霜欺雪压,雷电轰顶。然而,酸枣树并没有被征服。它不低头,不让步,于数不尽的反击和怒号中,炼就了一身铮铮铁骨,凝聚了一腔朗朗硬气。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乖乖地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
④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它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荫庇四邻,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不像山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性惯养让人伺候、抚慰,动辄就使性子给点颜色瞧瞧。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着,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与春天紧紧握手,与日月亲切交谈,天光地色,尽纳尽吮。从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人领略那簇动人的风采。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
⑤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得为人们所不见。
⑥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霓云。亮亮的,红红的,像玛瑙,像珍珠,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小酸枣,或许正是那棵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到的一颗心吧!有了心,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 9、选文前三段从哪两个方面写了酸枣树生存条件的恶劣?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10、从第四段中找出具体体现“不鄙位卑,不薄弱小”的语句。(4分)
11、文中“像俯冲搏猎的雄鹰”,“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像万仞峭壁的灵魂”,其中加线的“雄鹰”、“风景”、“灵魂”分别指什么?(3分)
12、文中写酸枣树的同时,写了桃李杨柳四种树:文章在这里运用的写法是___,这样写的目的是突出酸枣的 _____ 。(3分)
(二)棒着空花盆的孩子(9分)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国家里,有一个贤明而受人爱戴的国王。但是,他的年纪已很大了,而且年迈的国王没有一个孩子。这件心事,使他很伤脑筋。有一天,国王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吩咐发给每个孩子一些花种子,并宣布:“如果谁能用这些花种子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么,那个孩子便是我的继承人。”
所有的孩子都种下了那些花种子,他们从早到晚,浇水、施肥、松土,护理得非常精心。有个名叫雄日的.男孩,他也整天用心培育花种,但是,十天过去了,半月过去了,一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依然如故,不见发芽。
“真奇怪!”雄日有些纳闷。最后,他去问他的母亲:“妈妈,为什么我种的花不出芽呢?”母亲同样为此事操心,她说:“你把花盆里的土换一换,看行不行。”雄日依照妈妈的意见,在新的土壤里播下了种子,但是它们仍然不发芽。
国王决定观花的日子来到了。无数个穿着漂亮的孩子涌上街头,他们各自捧着盛开着鲜花的花盆,每个人都想成为继承王位的太子。但是,不知为什么,当国王环视花朵,从一个个孩子面前走过去时,他的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影子。
忽然,在一个店铺旁,国王看见了正在流泪的雄日,这个孩子端着空花盆站在那里。国王把他叫到自己的眼前,问道:“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雄日抽咽着,他把他如何种花,但花种又长期不萌芽的经过告诉给国王,并说,这可能是报应,因为他在别人的果园里偷搞过一个苹果。
国王听了雄日的回答,高兴地拉着他的双手,大声地说:“这就是我的忠实的儿子。“为什么您选择了一个端着空花盆的孩子做接班人呢?”孩子们向国王。
于是,国王说:“子民们,我发给你们的花种子都是煮熟了的。”
听了国王的这句话,那些捧着最美丽花朵的孩子,个个面红耳赤,因为_______ 。
13、用简洁的语言概况这个故事的起因 _____ (2分)
14、这个故事的中心人物是_____(2分)
15、依据你的理解,补写完全文最后一句话(写在下面)。(3分)
16、读完本文你有什么启示: _____ (2分)
三、(2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3题。
(一)塞翁失马(18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 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8分)
(1)有善术者( ) (2)此何遽不为福乎( )
(3)居数月( ) (4)人皆吊之( ) ⑸堕而折其髀( )( )
⑹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⑺马无故亡而入胡( )
18、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例句:引弦而战( )(3分)
A、马无敌亡而入胡 B、将胡骏马而归 C、堕而折其髀 D、而疑邻人之父
1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何遽不为福乎?
(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20、这则寓言给了我们什么启示?(3分)
答:_____
(二)(10分)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米仓)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21.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齐宣王使人吹竽:( ) (2)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 )
(3)湣王立:( ) (4)好一一听之:( )
22.成语_____就出自本文,比喻 _____ 。(3分)
23.本文作者韩非是_____(时代)著名思想家,是“诸子百家”中一家思想的后代。我们曾学过他的文章《 》。(3分)
四、(50分)
28、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鱼对水说:“我哭了,但是你不会看见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中。”水对鱼说:“我可以看见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中。”这是鱼和水的一段经典对白。请你细细体味这段话的内涵,结合生活中的人和事,以《鱼和水的对话》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表达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