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zylongfeng
普通话考试,也叫普通话水平测试。它是对人运用普通话规范程度和熟练程度的口语考试。它共有三个级别,分别为一级、二级、三级,每个级别下又有两个等次,分别为甲等和乙等。
不同等级要求不同,分数不同,特定职业需考级。
一级甲等,97分-100分,特定职业有国家级或省级播音员、主持人等。
一级甲等,是普通话中的最高等级。在测试中,考生无论发音、语法、词语都达到精准程度,且语调自然、表达流畅才能获得97分-100分,从而获得普通话一级甲等证书。
在当前的社会中,例如国家级和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播音员以及节目主持人等,都被要求普通话考试必须达到一级甲等水平。如果达不到,就不能认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评职称,甚至是从事该岗位。
一级乙等,92分分,特定职业有地方广播电台播音员、主持人等。
一级乙等,是普通话中的第二高等级。在测试中,考生基本发音、语法和词语都达到精准程度,偶有字音字调失误,一般分数都在92分分,从而获得普通话一级乙等证书。
地方广播电台播音员、主持人等虽然没有要求必须达到一级甲等,但是根据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规定执行,也要达到一级乙等。同理,从事话剧、电影、电视剧等演员、配音演员、播音员、主持人等,以及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师、学生,都被要求普通话水平不能低于一级乙等。
此外,幼儿园、中小学以及校外教育单位的老师,如果是教普通话语音,那么也必须普通话考试成绩达到一级乙等。否则,是没有从事该岗位的资格的。
二级甲等,87分分,特定职业有语文教师、解说员、话务员等。
二级甲等,意味着普通话比较标准。在测试中,声韵、语调都很标准和自然,也能够顺畅交流,可是在语法、词语的运用偶有失误,对于重难点的词语发音会出现失误。该等级一般为87分分,从而获得普通话二级甲等证书。
目前,我国对于语文教师,无论是幼儿园、中小学或者中高职,甚至是大学教授等,只要是教授语文学科,就必须获得二级甲等证书。当然,考生如果是广东省,或者在广东省从事该岗位,则二级乙等也可以。
此外,从事公共服务的特定岗位人员,比如解说员、话务员等,普通话水平都被要求必须达到二级甲等。
二级乙等,分,特定职业有教师岗位、口语相关从业者和学生。
二级乙等,比二级甲等低一等次,是因为在测试中,考生对于重难点的词语发音失误相对较多一些,而且出现使用方言词语、方言语法的情况。所以该等级得分一般为80分分,获得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
只要是从事教师岗位,普通话水平就不能低于二级乙等,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从事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人和口语相关专业的学生,也被要求必须考普通话等级,最低要求为二级乙等。
三级甲等,70分分,特定职业有国家公务员。
三级甲等,意味着普通话水平很一般,无论声韵声调、重难点发音、考生失误较多。语法和词语运用也常出错,而且有明显的方言口音,不过能听懂。这个等级得分是在70分分之间。
从目前来看,如果考生有计划进入公务员体系,那么普通话是不能低于三级甲等的。如果低于该等级,报考资格可能都会受影响。
三级乙等,60分分,特定职业无。
三级乙等,比三级甲等口语错误更严重,而且会出现外地人听不懂对方的普通话的情况。这个等级的分数是在60分分。
该等级目前没有什么作用,基本普通话考试成绩在这一等级,重考是必然选择。
基本上,普通话考试等级就有以上三级六等。如果考生不是以上谈及的特定职业,那么普通话不考证书,基本上学习、生活和事业是不会受影响的。也就是说,普通话等级考试,不是人人都得考级。当然,如果考生是以上谈及的职业之一,那么就要花心思、花精力、花时间去好好训练普通话,争取考的等级越高越好。
戆戆的囡囡
普通话等级划分及职业要求
普通话等级划分及职业要求,普通话大家都非常的熟悉,是我国的母语,从事不同的行业对普通话等级的要求有所不同,那么,大家有对普通话等级划分及职业要求了解过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划分及区别:
1、一级 (标准的普通话)。
一级甲等(测试得分:97分-100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一级乙等(测试得分:92分-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语、语法正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偶然有字音、字调失误。
2、二级 (比较标准的普通话)。
二级甲等(测试得分:87分-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基本标准,语调自然,表达流畅。少数难点音有时出现失误。词语、语法极少有误。
二级乙等(测试得分:80分-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个别调值不准,声韵母发音有不到位现象。难点音失误较多。方言语调明显。有使用方言词、方言语法的.情况。
3、三级(一般水平的普通话)。
三级甲等(测试得分:70分-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母发音失误较多,难点音超出常见范围,声调调值多不准。方言语调较明显。词语、语法有失误。
三级乙等(测试得分:60分-分之间) 朗读和自由交谈时,声韵调发音失误多,方音特征突出。方言语调明显。词语、语法失误较多。外地人听其谈话有听不懂的情况。
要求:
1、报考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的人员,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
2、师范类专业以及各级职业学校的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学生,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
3、国家公务员,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三级甲等。
4、国家级和省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一级甲等,其他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达标要求按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规定执行。
5、话剧、电影、电视剧、广播剧等表演、配音演员,播音、主持专业和影视表演专业的教师、学生,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一级。
6、公共服务行业的特定岗位人员(如广播员、解说员、话务员等),普通话水平不低于二级甲等。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视电视部1994年10月30日发布的《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要求“县级以上(含县级)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一级水平;电影、电视剧演员和配音演员,以及相关专业的院校毕业生应达到一级水平。”
人事部、教育部、国家语委1999年5月12日发布的《关于开展国家公务员普通话培训的通知》要求“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公务员应达到普通话三级甲等以上水平”。
教职员工的普通话等级要求按照《河南省教育厅 河南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豫教语办〔2001〕163号)的有关规定执行。教育行政部门公务员和学校管理人员的普通话水平要不低于三级甲等;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以及其他教育机构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应不低于二级乙等,其中语文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师要不低于二级甲等,语音教师应不低于一级乙等;教育教学研究人员普通话水平应达到所任同类学科的等级标准;电教馆、函授站、生产公司、仪器站等教育部门所属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三级甲等及其以上;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辅助人员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三级甲等及其以上。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