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elababy今
生理学:研究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及其 机制。(如心脏功能)病理生理学:研究组织器官的不正常功能及其机制。(如心脏衰竭) 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绪论(introduction to pathophysiology)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与内容一 任务: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研究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与机制;探讨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重点:机制(mechanism)二 研究对象:病人(patient)患病机体(机能、代谢改变) 疾病模型(animal model)三 地位:1 医学基础课2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四 内容:1 病理生理学总论(疾病概论):2 基本病理过程(病理过程,pathologica1 process):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机能、代谢和结构变化。3 病理生理学各论(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综合征( syndrome)。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一 动物实验(animol experiment)优点:主动:注意:1 动物实验结果不能机械地、不经分析的完全用于临床;动2 选择与人类疾病有共性的动物做实验;3 注意动物质量。二 临床观察(clinical observation)三 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发展简史19世纪 法国生理学家 Claude Bernard首先采用动物复制疾病模型,实验病理学。1879年作为独立学科出现在俄国;中国从50年代起本章目的要求:掌握病理过程的概念;了解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内容、研究方法、学科性质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基本信息·出版社: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页码:192 页·出版日期:2009年04月·ISBN:7810609041/9787810609043·条形码:9787810609043·版本:第1版·装帧:平装·开本:16·正文语种:中文·丛书名:医学第七轮教材“轻松突破”系列内容简介《病理生理学》听课、记忆与测试内容简介:“轻松突破”系列丛书是配合医学第七轮统编教材学习,帮助学生高效听课、记忆与成功应考的一套系列书。该系列书的构架如下:【与“医”共舞——读典故入佳境】在每一章的前面有一篇与医学有关的典故或者历代名医的故事,以鲜活的例子引导学生对学医产生兴趣,从而以最佳状态进入学习。【课堂记录——听要点抓考点】按照第七轮教材的构架和行文,把该记的重点和考试的要点精炼但不遗漏地一一帮助学生纪录下来,相当于一个质量非常高的听课笔记或者授课教案,这样学生就可以尽量地把精力用在老师讲课内容和消化难点上,因而大大提高听课的效率。【记忆处方——重理解活思维】正如给病人看病一样,记忆处方是把难点指出来,把医学深奥的理论简单化、生活化,让学生插上记忆的翅膀,基础课将临床结合起来,临床课点出其理论基础。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提高了对医学的兴趣,还能启发学生,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能举一反三,灵活应用,因为病人生病并不按照书本上说的得病,只有把知识领会贯通,才能真正地成为一个悬壶济世的好医生。【课后巩固——练知识增考技】检验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就是考试,所以,大量的练习是应付考试的最好武器。本套丛书配有高质量的测试题,因为大部分试题是选自研究生入学考试、执业资格考试,所以不但对目前的学习有帮助,而且对以后的考试也非常有指导价值。选择题都配有答案,考虑到版面,其他试题的答案都放在网上,方便学生下载。【抒情畅怀——赏唐诗提素质】常有句话很值得我们深思:高文凭,低素质。同时,现在是个非常现实的社会,我们觉得有必要时刻提醒我们自己是炎黄子孙,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所以,最后一栏我们用唐诗来结束一章的学习,既放松心情,又能潜意识地提高学生的素质,一举两得。根据上面的构架,不难看出本套丛书与以往的医学教辅书有着明显突出的特点,概括起来是:1.目标明确,紧密配套:每轮教材都有明显的不同,严格配套第七轮教材是本套丛书的宗旨。2.听课省时,记忆有方:抓住重点听课,挖掘记忆方法以及顺应记忆规律,把课本学会、学活是该系列的核心。3.边学边练,提高考技:取自考研和医师资格考试的试题是帮助学生成功结业的关键。4.版式新颖,劳逸结合:注重观赏性和综合美感也是该套丛书的一个亮点。 书名:病理生理学(十五规划教材)ISBN:730904534作者:金惠铭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定价:59页数:440出版日期:2005-9-1版次:2开本:16开包装:平装简介:病理生理学是一门医学基础理论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研究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变化和原理,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根据。病理生理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医学边缘学科,也是一门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由于疾病的种类繁多,不同的疾病可以具有相同的变化和共同的发病规律,而同一个器官系统的疾病又可有其特殊的变化,因此本教材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①总论,主要讨论疾病概念、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规律;②基本病理过程,主要讨论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③各论,即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本教材主要供高等医药院校五年制到八年制学生学习应用,因此各章在内容上与同类教材相比,要深一些、广一些。教师在应用本教材时可作适当选择、删减。教材中有底纹的部分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参考阅读,每个章节后的参考文献也是供学生需要深入钻研时参考。由于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伤后,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一种异常生命活动。机体是一个整体,它受社会环境、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变化复杂多样,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因此本教材不可能包括病理生理学的全部内容,只列出了从医学教学的角度要求医学生掌握的病理生理学基本内容。它是一把入门的“钥匙”,更深入、更全面、更详细的病理生理学内容应该由学生毕业后通过医学实践去不断钻研和积累。目录: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地位与内容第二节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三节 病理生理学发展简史第二章 疾病概论第一节 健康和疾病的概念一、 健康二、 疾病三、 亚健康第二节 病因学概论一、 生物性因素二、 物理性因素三、 化学性因素四、 营养性因素五、 遗传性因素六、 先天性因素七、 免疫性因素八、 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第三节 发病学概论一、 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二、 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第四节 疾病的经过和转归一、 潜伏期 二、 前驱期 三、 临床症状明显期 四、 转归期第五节 衰老的病理生理一、 衰老的概念 二、 老年机体的病理生理特点 三、 衰老的发生机制
晓柚崽崽!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病理学专业——副高级) 一、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 1.熟练掌握病理学总论的基本理论。 2.熟练掌握各系统疾病病因学、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临床与病理联系的基本理论。 3.掌握诊断病理学(活检、细胞学和尸检)常规技术和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超微病理诊断技术的基本理论要点。 (二)相关专业知识 掌握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和儿科学等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理论知识要点。 二、专业实践能力 (一)熟练掌握各系统常见病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 (二)掌握手术中快速病理诊断。 (三)熟悉主要器官少见病的病理诊断。 (四)初步具有解决主要器官疑难病例病理诊断的能力。 (五)具有主持临床病理讨论会的能力。 (六)熟练掌握特殊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应用指征和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判断。 (七)熟悉超微病理学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指征及其诊断意义。 三、学科新进展 (一)熟悉本专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掌握各系统肿瘤的WHO最新分类。 (三)熟悉用于病理诊断的新的重要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 (四)了解与病理诊断相关的细胞和分子遗传学基本理论及其应用指征和诊断意义。 (五)了解重要新病种的病理学知识。 附:病理学专业的基本内容 ⒈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⒉ 损伤的修复 ⒊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⒋ 炎症 ⒌ 免疫病理学 ⒍ 肿瘤 ⒎ 发育和生长异常 ⑴ 先天发育残件 ⑵ 异位发育组织 ⒏ 软组织 ⑴ 纤维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 ⑵ 脂肪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 ⑶ 肌肉组织肿瘤 ⑷ 脉管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 ⑸ 其他软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 ⑹ 骨骼肌非瘤性病变 ⒐ 淋巴造血组织 ⑴ 淋巴结反应性疾病/病变 ⑵ 霍奇金淋巴瘤 ⑶ 非霍奇金淋巴瘤 ⑷ 组织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疾病 ⑸ 脾常见疾病 ⑹ 骨髓疾病 ① 骨髓增生异常 ② 常见血液病的骨髓病变 ⒑ 皮肤 ⑴ 非感染性水疱和大疱性疾病 ⑵ 角化病和癣类 ⑶ 结缔组织病和血管、皮下组织炎症 ⑷ 感染性皮肤病 ⑸ 表皮肿瘤和瘤样病变 ⑹ 黑色素细胞肿瘤和瘤样病变 ⑺ 皮肤附件肿瘤和瘤样病变 ⑻ 其他皮肤肿瘤(淋巴瘤、转移瘤等) 11.口腔和颌部 ⑴ 口腔粘膜疾病 ⑵ 口腔肿瘤和瘤样病变 ⑶ 涎腺 ① 炎症 ② 肿瘤和瘤样病变 ⑷ 颌骨 ① 肿瘤 ② 囊肿 ③ 炎症和其他疾病 ⒓ 食管 ⑴ 食管炎 ⑵ 肿瘤和瘤样病变 ⒔ 胃 ⑴ 胃溃疡病和应激性溃疡 ⑵ 胃炎 ⑶ 肿瘤和瘤样病变 ⑷ 其他疾病 ⒕ 小肠 ⑴ 十二指肠溃疡病 ⑵ 炎症 ⑶ 肿瘤和瘤样病变 ⑷ 其他疾病 ⒖ 阑尾 ⑴ 阑尾炎 ⑵ 肿瘤和瘤样病变 ⑶ 其他疾病 ⒗ 大肠 ⑴ 炎症 ⑵ 肿瘤和瘤样病变 ⑶ 其他疾病 ⒘ 肛门和肛管 ⑴ 瘘管和窦道 ⑵ 痔 ⑶ 肿瘤 ⒙ 肝 ⑴ 病毒性肝炎 ⑵ 其他肝炎 ⑶ 寄生虫病 ⑷ 肝移植排斥反应 ⑸ 代谢性疾病 ⑹ 肝硬化 ⑺ 肿瘤和瘤样病变 ⒚ 胆囊和肝外胆管 (1) 胆囊胆固醇沉着症 (2) 胆石症 (3) 胆囊炎 (4) 胆囊肿瘤和瘤样病变 (5) 肝外胆管疾病 ⒛ 胰 (1) 胰腺炎 (2) 囊肿 (3) 胰腺外分泌肿瘤 (4) 胰腺内分泌肿瘤和瘤样病变 (5) 胰腺内、外分泌分化的肿瘤 (6) 胰岛炎 21.腹膜、网膜和腹膜后 (1) 腹膜疾病 (2) 网膜疾病 (3) 腹膜后疾病 22.气管、肺和纵隔 ⑴ 气管疾病 ① 炎症 ② 肿瘤 ⑵ 肺疾病 ① 炎症 ② 肺和支气管肿瘤 ③ 胸膜肿瘤 ⑶ 纵隔疾病 ① 胸腺瘤 ② 其他肿瘤 ③ 囊肿 23.心血管 ⑴ 发育畸形 ⑵ 心脏肿瘤 ⑶ 心脏炎症 ⑷ 心肌病 ⑸ 血管非肿瘤性疾病 24.肾、肾盂和输尿管 ⑴ 肾小球疾病 ⑵ 肾小管疾病 ⑶ 小管间质性肾炎 ⑷ 血管性肾病 ⑸ 肾结石 ⑹ 肾盂积水 ⑺ 肾实质、肾盂和输尿管肿瘤 25.膀胱和尿道 ⑴ 炎症 ⑵ 结石 ⑶ 肿瘤和瘤样病变 26.睾丸、睾丸附件和阴囊 ⑴ 炎症 ⑵ 睾丸鞘膜积液 ⑶ 肿瘤 27.前列腺、精囊和尿道球 ⑴ 炎症 ⑵ 前列腺良性增生 ⑶ 肿瘤和瘤样病变 28.阴茎 ⑴ 炎症 ⑵ 癌前病变 ⑶ 肿瘤 29.女性外阴 ⑴ 炎症 ⑵ 白塞病 ⑶ 外阴营养不良和上皮内瘤变 ⑷ 囊肿 ⑸ 肿瘤和瘤样病变 30.阴道 ⑴ 炎症 ⑵ 囊肿 ⑶ 肿瘤和瘤样病变 31.子宫颈 ⑴ 炎症 ⑵ 肿瘤和瘤样病变 32.子宫内膜 ⑴ 子宫内膜组织-生理学要点 ① 正常子宫内膜的基本结构 ② 生育期、更年期和绝经后子宫内膜 ③ 妊娠的刮宫病理诊断 ⑵ 雌激素缺乏、分泌不足和过多时的子宫内膜病变 ⑶ 孕激素分泌不足、卵巢持续性黄体或退变迟缓时的子宫内膜病变 ⑷ 医源性子宫内膜病变 ⑸ 子宫内膜炎 ⑹ 子宫内膜化生和相关变化 ⑺ 肿瘤和瘤样病变 33.子宫体 ⑴ 炎症 ⑵ 肿瘤和瘤样病变 34.输卵管和阔韧带 ⑴ 输卵管炎症 ⑵ 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 ⑶ 输卵管妊娠 ⑷ 输卵管肿瘤和瘤样病变 ⑸ 阔韧带肿瘤 35.卵巢 ⑴ 炎症 ⑵ 瘤样病变 ⑶ 肿瘤 ① 上皮-间质肿瘤 ② 性索间质肿瘤 ③ 类固醇细胞肿瘤 ④ 生殖细胞肿瘤 ⑤ 性腺母细胞瘤 ⑥ 转移瘤 ⑦ 其他肿瘤 36.胎盘 ⑴ 非肿瘤性疾病 ⑵ 滋养层细胞肿瘤和瘤样病变 ⑶ 流产的病理学诊断 37.乳腺 ⑴ 炎症 ⑵ 瘤样病变 ⑶ 乳腺增生症 ⑷导管内增生性病变(导管增生、导管非典型增生、导管原位癌) ⑸ 小叶非典型增生 ⑹ 肿瘤 ① 良性上皮性肿瘤 ② 乳腺癌 ③ 上皮-间叶性肿瘤 ④ 非上皮性肿瘤 ⑤ 转移瘤 38.甲状腺 ⑴ 甲状腺炎 ⑵ 甲状腺肿 ⑶ 肿瘤 ① 腺瘤 ② 腺癌 ③ 髓样癌 ④ 恶性淋巴瘤 ⑤ 其他肿瘤 39.甲状旁腺 ⑴ 增生 ⑵ 肿瘤和瘤样病变 ⑶ 功能亢进 40.肾上腺皮质 ⑴ 一般性病变 ⑵ 增生 ⑶ 肿瘤和瘤样病变 ⑷ 功能亢进 41.肾上腺髓质和副神经节 ⑴ 肾上腺髓质 ①增生 ②肿瘤 ⑵ 副神经节瘤 42.垂体 ⑴ 肿瘤 43.神经内分泌系统 ⑴ 神经内分泌细胞增生 ⑵ 肿瘤(类癌、非典型类癌、小细胞和大细 胞神经内分泌癌、混合性神经内分泌癌) ⑶ 非内分泌肿瘤中的神经内分泌分化 ⑷ 多发性内分泌肿瘤 44.神经系统 ⑴ 感染性疾病 ⑵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瘤样病变 ① 神经上皮组织肿瘤 ② 脑膜肿瘤 ③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 ④ 生殖细胞源性肿瘤 ⑤ 鞍区肿瘤 ⑥ 转移瘤 ⑦ 瘤样病变 ⑧ 囊肿 ⑶ 相邻结构肿瘤的颅内扩展 ⑷ 周围神经肿瘤和瘤样病变 45.眼 ⑴ 眼睑、结膜、泪器、角膜、色素膜、晶状体、视网膜和眼眶的 常见疾病(炎症、肿瘤等) 46.耳 ⑴ 外耳、中耳和内耳的常见病(炎症、肿瘤等) 47.鼻和鼻窦 ⑴ 炎症 ⑵ 肿瘤和瘤样病变 48.咽 ⑴ 炎症 ⑵ 肿瘤 49.喉 ⑴ 炎症 ⑵ 肿瘤 50.骨和关节 ⑴代谢性和营养不良性骨病 ⑵地方性氟中毒 ⑶细菌性骨关节炎 ⑷非菌性关节炎 ⑸骨肿瘤和瘤样病变 ①成骨性肿瘤 ②成软骨性肿瘤 ③纤维性、纤维组织细胞性肿瘤 ④巨细胞瘤 ⑤骨髓源性肿瘤 ⑥其他肿瘤 ⑦转移瘤 ⑧瘤样病变 ⑹关节、滑膜组织肿瘤和瘤样病变 51.病理科工作规范 [参考书:中华医学会主编《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年] (1)总则 1)制订《规范》的法律依据依据 2)病理科的任务 3)病理学诊断的涵义、在临床和预防工作中的作用 4)病理诊断报告书的意义、签署资质 5)病理学检查的涵义 6)病理学检查申请单的涵义、作用和填写要求 7)对于临床医师送检标本的基本要求 8)对于患方申请病理学检查的基本要求 9)对于病理科工作的基本要求 10)对于病理科医师工作的基本要求 2.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 3.组织切片的光学显微镜检查和病理学诊断 1)对于初检病理医师的基本要求 2)对于主检病理医师的基本要求 3.(外检)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及其签发 1)(外检)病理学诊断表述的基本类型 2)(外检)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基本内容 3)(外检)病理诊断报告书的书写要求 4)(外检)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签署医师的资质和发送时限 4.手术中快速活检常规 1)手术中快速活检的涵义 2)适用范围、慎用范围和不宜应用范围 5.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及其签发 1)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签署医师的资质和发送时限 2)细胞病理学诊断表述的基本类型 3)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基本内容 4)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书写要求 6.尸检 1)受理尸检的有关规定要点 2)尸检档案资料的内容 3)尸检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基本内容、签署医师资质和发送时限 7.病理学检查资料的管理 1)病理学检查资料管理的基本要求 2)活检、尸检和细胞学检查资料的保存期限 3)病理学检查资料的借用 8.相关技术在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 1)常用特殊染色和组织化学染色的选用 2)常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的选用 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鉴别肿瘤组织来源方面的应用(举例) ①小圆细胞肿瘤 ②梭形细胞肿瘤 ③淋巴造血组织肿瘤 ④内分泌肿瘤 4)图像分析技术的选用 5)流式细胞分析(FCM)技术的选用 6)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选用 7)原位杂交技术(ISH)的选用 8)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的选用
陈家小鱼儿
释解下列概念低钾血症 挥发性酸 诱因 应激性溃疡 休克肺 离心性肥大急性肾功衰竭 脱水 .水肿 .缺氧 DIC .发热激活物.应激 .心衰 肝性脑病 . 高钾血症 .呼吸衰竭 .尿毒症 肺性脑病. 内生性致热源 .发热 . 休克 过热 假性神经递质 脑死亡肾性高血压 肾性骨病 .代谢性酸中毒基本病理过程 高钾血症 固定酸 .应激慢性肾衰 弥散障碍请思考:1. 试述代谢性酸中毒对机体的影响及发生机制2. 血氨升高何为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异常?试述其发生机制。3. DIC病人为何容易出血?4. 试述休克早期的微循环变化及机制,有何意义。5. 何为应激性溃疡?试述其发生机制。6. 试述肾性贫血的机制7. 试述发热的基本环节及机制8试述心衰的常见诱因有哪些?why?9试论氨中毒及假性神经递质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10试述肾性骨营养不良发生机制。11试论心力衰竭收缩性减弱的机制。12.试论肺的通气功能障碍及弥散障碍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机制。13试论肾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14试述急性心衰时机体的代偿方式及机制15试述休克与DIC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的机制16简述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发生多尿的机制?17试述肥大心肌最终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发生的机制。18何为端坐呼吸?左心衰病人为何会出现此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