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舞飞雁
各有关单位/个人:
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部署,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战略,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培养“5G 工业互联网”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业人才队伍,中国通信学会特举办“5G 工业互联网”建设及运维高级研修班,具体内容如下:
一、组织结构
主办单位:中国通信学会
承办单位:江苏省未来网络创新研究院
二、培训内容
(一)面向工业互联网特定需求的5G关键技术;
(二)“5G+工业互联网”网络关键融合技术、应用标准;
(三)“5G+工业互联网”融合产品、工业控制系统融合创新方案及案例;
(四)“5G+工业互联网”重点行业工厂内5G网络技术和产品部署方案及案例;
(五)工业企业内网设计、建设和管理运维及商业模式;
(六)工业设备网络化改造方案及案例;
(七)企业外网建设方案及案例;
(八)工业企业生产流程优化与内网建设改造及推广;
(九)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设;
(十)“5G+工业互联网”重点垂直行业融合创新;
(十一)“5G+工业互联网”典型工业应用场景;
(十二)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
(十三)“5G+工业互联网”企业安全风险分析及安全应对策略;
(十四)“5G+工业互联网”工业智慧大脑技术的应用与模型;
(十五)“5G+工业互联网”工业云端驾驶舱技术框架及应用;
(十六)“5G+工业互联网”工业云端工作室技术与业务系统;
(十七)“5G+工业互联网”工业企业上云的技术与解决方案;
(十八)“5G+工业互联网”工业云端数据管理和价值挖掘;
(十九)工业互联网系统化解决方案;
(二十)“5G+工业互联网”智能时代下的数字化转型与发展。
三、落地项目实地参观调研
实地参观调研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二批(2021年11月公布)“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和重点行业实践案例。
案例1: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移动
“老板电器5G无人工厂”项目,实现了生产单元模拟场景的应用。通过5G工业网关实时上传海量生产数据、设备状态数据,实现对厂房内工艺流程和布局的数字化建模,利用5G网络实时呈现车间内12条产线生产状态和65辆AGV位置信息。
案例2: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中国电信
“5G+智能化工”项目,实现了生产单元模拟场景的应用。通过5G工业网关、智能手环、高清摄像头等载体对工厂里的人、机、物等多要素进行数据采集和汇聚,形成企业生产数据中心。
四、时间地点
第一期:2022年4月12—15日(12日报到)
地点:浙江•杭州(具体地点见报道通知)
第二期:2022年5月17—20日(17日报到)
地点:江西•九江(具体地点见报道通知)
(注:计划全年在不同地区开展12期,每期具体时间和地点,视疫情提前适时通知。)
五、培训方式
第一期培训方式暂定线下(杭州)。第一期培训将根据疫情实时情况调整为线上直播方式,所有报名参加第一期且调整为线上的,将免费参加第二期(江西,或其他期线下)培训。
六、授课专家
邀请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重点企业、金融机构、行业学会协会等领域的专家授课,同时邀请可复制、推广项目代表亲临现场分享典型案例。
七、收费标准
(一)培训费元/人(含讲课、场地、资料、证书等费用,不含论文发表费),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二)论文字数每篇5000字左右,论文结构参照常规 科技 论文格式(内容详见第九项)。
八、培训对象
(一)各地工信局、通信管理局、无线电管理处(办)、政府机构及行业组织单位等。
(二)基础电信企业、通信设备企业、工业企业、信息技术企业、互联网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工业园区运营管理机构等相关负责人及业务骨干。
九、论文征集
每期培训前后面向相关单位和个人,征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相关内容论文,重点为关键技术、重点行业典型应用场景案例或解决方案。由中国通信学会组织专家评审出优秀案例和方案,以论文形式发表在相关领域中文核心期刊,集结成册《“5G+工业互联网”建设与运维论文集》发表,并入编《2022年“科创中国”技术应用案例库建设项目—工业互联网》,供各界交流学习使用。
十、结业证书
(一)凡参加任一期培训学员,培训结课且合格,中国通信学会将颁发《工业互联网专业技能提升证书》,证书可通过中国通信学会官方网站查询。
(二)参加学员报到时需提交2张2寸彩色蓝底免冠照片。
十一、报名方式
联系人:沈先生 方先生
报名电话: (同微信)
报名和投稿邮箱:
附件:关于举办“5G+工业互联网”建设及运维高级研修班的通知
中国通信学会
2022年2月25日
土偶寄宿制
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加速融合,工业互联网成了全球竞争的技术制高点,各主要国家纷纷大力研发工业互联网平台,并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例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的Predix平台、德国西门子公司的MindSphere等。在不久前举行的“2017工业互联网峰会”上,与会专家普遍表示,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我国制造业“弯道超车”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因而应将其置于“制造强国”战略的核心地位,努力成为这一领域全球竞争的引领者。到目前为止,以海尔、三一重工、航天科工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已经打造出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些平台的先进性已获得国际认可,表明我国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已经取得初步成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广乾介绍,所谓“工业互联网平台”,是一种新兴的制造业生态系统,在此生态系统中,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流通和售后服务等在实现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基础上,都被迁移到云数据中心,通过一个统一的云操作平台实现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不但将从根本上颠覆制造业发展模式,而且将深刻改变国际产业分工和国际贸易的格局。 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会上表示,我国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时期,顺应全球大势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同时打造制造强国与网络强国的战略选择。因此,工信部正研究制定工业互联网发展战略,进一步形成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顶层设计。 “互联网带给传统经济模式最大的挑战是消除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信息不对称的主动权以前在企业一方,而如今在用户一方,企业若想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发展壮大,必须从大规模制造转变为大规模定制”。海尔集团公司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陈录城说,仅仅大量应用工业机器人还不是智能制造,因为它只解决了一个问题——高效率,而互联网时代需要的不仅是高效率,而且是高精度。“高精度”对应的是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要求通过互联网把企业和用户连接起来,让用户参与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物流配送、迭代升级等全流程。 海尔集团自主研发出了全球领先的COSMO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并以此为基础在全国多地建设了生产空调、洗衣机、冰箱等产品的八座互联工厂。 陈录城介绍说,COSMO平台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工业生态体系,在这个生态体系中,能够实现企业和资源的零距离价值交互,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最终满足用户需求,为用户创造价值。运用该平台一是解决企业各节点互联互通,实现大规模定制;二是助力企业快速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由三一重工集团创建的“树根互联”平台至今已接入能源设备、纺织设备、专用车辆、港口机械、农业机械、工程机械等各类高价值设备近30万台,可以实时采集近万个运行参数,能为客户提供精准的大数据分析和预测。 三一重工高级副总裁贺东东表示,广东电脑培训发现在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之际,大量本土企业需要更懂中国工业、更接地气、性价比更高、使用更安全便捷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自主研发与开源技术融合共用,高度匹配国家安全战略需求的“树根互联”无疑会成为众多国内企业的不二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