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一箩筐
问题一:考试大纲是什么意思? 一般教学机构都要依照教育局发布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来执行日常教学工作。有些学校则自己规定考试大纲,得看什么类型的考试。总之考试大纲对应教学大纲规定考试任务(题型、分重以及对考生要求的等级)。对考试大纲揣摸最多的自然就是面临高考的学生和老师了。 所谓理解、识记、应用则是规定学生对知识点要求掌握的程度由低到高,分数比重由轻到重,题型难易程度由易到难等等的三个等级。要求理解的知识点或考或不考,即便考也定多考小题甚至书本里原封不动的知识点;要求识记的就可能考的稍难些,可能涉及到计算、公式变形等(文科可能会考到陷井题);要求应用的知识点肯定就是该科目的重中之重了,一般都是考大题、难题,甚至几个同类知识点混在一题考!实考生没必要整天研究这三类要求要怎么考,老师一般在复习时都会告诉同学们,这些会不会考、考什么题型,不同城市不同学校考试的难易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分析。 你只要在复习时按照大纲里这些不同的要求等级来规划复习计划就ok!(比如大纲里要求应用的某知识点你还不太会,那你就得多找此类题目的大题来做做。)理科的复习尤为注重做题!祝你考试成功! (注:以上属个人知识经验积累,仅供参考!) 问题二:什么是大纲啊?考试大纲是什么意思? 就和书本目录差不多,是考点总结 问题三:考试大纲是什么意思? 考试大纲是考试的范围,考试的内容都来大纲。 问题四: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到底是什么,怎么用 一般来说,高考《考试说明》将在每年的三月份发放。对于《考试说明》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将其置之一旁,甚至高考结束之后都不知道里面都有什么内容。而事实上,在众多的复习资料中《考试说明》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本。1.《考试说明》究竟有多么重要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编这本册子的人都是谁?《考试说明》是由各学科命题组的老师编写的。也就是说,这是高考出题人编写的册子。所有的试题都需要依据这本册子来制定。那么,换句话说,倘若考生复习的内容不在这本册子的要求范围之内,那么即使考生的基本功再扎实,也不可能在高考时取得好成绩。而倘若考生把这本册子上的内容全部吃透,那么考生在高考时就会得心应手。因此,《考试说明》实际上起到了提前告知的作用,它将考试的内容和题型提前告诉给考生和教师,让所有的考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复习,同时对题目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2.阅读《考试说明》需注意在阅读《考试说明》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我们注意:①仔细研读。这个时候,不仅需要考生彻底搞清楚高考的考试内容和难度要求,还需要考生拿出课本,把《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在书上一一找到,查漏补缺、落实到位。②了解《考试说明》的变与不变。一般来说,考试说明下发之后,媒体都会请各学科的名师对《考试说明》较前一年的变化进行解读。考生了解了《考试说明》中存在的变化,也就洞悉了今年高考的命题趋势,在复习的时候也将更有侧重。③认真对待题型示例。这些题目大都标注了难易程度,可以使同学们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其最主要作用就是为了避免考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时间都浪费在一些偏题、怪题和超出难度的题目上。 问题五:考试大纲是什么 考试大纲就是考试的主要内容的提早,纲举目张,考试大纲限制了考题的方向难度题型比例等,备考不可不看 问题六:考试大纲里的“理解,了解,掌握”是什么意思数学考试 了解、理解、掌握在《考试大纲》中明确是对知识的要求层次。拿数学学科来说,“了解”进一步解释为知道、识别、模仿、会求、会解等,在高考的客观题中是常考内容;“理解”进一步解释为描述、说明、表达、推测、想象、比较、判别、初步应用等;“掌握”进一步解释为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运用、解决问题等。“理解”“掌握”这两个层级要求的知识点往往是高考命题的首选,尤其是后者,通常高考命题会进行深度挖掘,所以在高考复习时要重视和强化。有本书对考纲内容有详细的解读,可以参考一下,天星教育出版的《试题调研》专辑―高考考纲解读与命题猜想 问题七:注会考试大纲里面的能力等级是什么意思 代表着需要掌握相应知识点的牢固程度的高低。一般等级越高需要你掌握的知识点越牢固。也就是说1级的知识点要做到熟记理解。3级的就要理解并会熟练应用做大题。 有的地方等级要求会相反。还是可以自己看一下相应等级对的知识点,自己做出判断。 问题八:什么是考试大纲,有什么用? 10分 考试大纲是获得执业资格的人员在专业知识方面的基本要求。考试大纲是考试命题的指导性文件,是考生复习备考的依据。所谓指导性,是指考试命题的范围不应超出考试大纲的范围。所谓依据,是指考生要紧扣大纲的要求进行备考 问题九:考纲和提纲分别是什么意思 大纲就像以前写作文的提纲样儿,告诉你考试的内容范围轻重,有时间最好还是看看的好,每年的大纲变化幅度不大,所以在新的大纲出来前可以参考前一年的大纲进行复习。再一个考研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一路走来你会觉得很充实,收货很多,每科都要尽量早准备,尤其是政治不要听别人说最后3个月再背,来不及了。最后祝你学业有成! 问题十:考试大纲是什么意思? 一般教学机构都要依照教育局发布的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来执行日常教学工作。有些学校则自己规定考试大纲,得看什么类型的考试。总之考试大纲对应教学大纲规定考试任务(题型、分重以及对考生要求的等级)。对考试大纲揣摸最多的自然就是面临高考的学生和老师了。 所谓理解、识记、应用则是规定学生对知识点要求掌握的程度由低到高,分数比重由轻到重,题型难易程度由易到难等等的三个等级。要求理解的知识点或考或不考,即便考也定多考小题甚至书本里原封不动的知识点;要求识记的就可能考的稍难些,可能涉及到计算、公式变形等(文科可能会考到陷井题);要求应用的知识点肯定就是该科目的重中之重了,一般都是考大题、难题,甚至几个同类知识点混在一题考!实考生没必要整天研究这三类要求要怎么考,老师一般在复习时都会告诉同学们,这些会不会考、考什么题型,不同城市不同学校考试的难易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分析。 你只要在复习时按照大纲里这些不同的要求等级来规划复习计划就ok!(比如大纲里要求应用的某知识点你还不太会,那你就得多找此类题目的大题来做做。)理科的复习尤为注重做题!祝你考试成功! (注:以上属个人知识经验积累,仅供参考!)
仗剑拂衣去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修订和颁布年度考试大纲是一项例行工作。下文我给大家整理了2018年的高考物理大纲及其解读,供参考!
解读人: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物理备课组长张颂
2018的全国卷理综物理的考试大纲与2017年考试大纲相比较,从考试目标到考试范围上看没有任何的改动和变化,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这也是在全国卷经历了两年的调整后对稳定要求的回归。所以在试题的结构上基本保持现有格局不变,即8个选择、2个实验题(其中力学实验1个、电学实验1个)、计算题2个、选考题二选一。在备考的过程中更应该加强考试总纲中描述的对学生下列几个能力的考查: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利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较简单的问题,找出他们之间的联系,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试验能力。
对2018年复习备考建议
1、研究全国卷,把准全国试卷的脉搏
山东考生要想在理综考试中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需要我们认真研究考试的功能和作用,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准确定位备考方向,有计划分阶段地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各种能力,以尽快适应全国卷新颖、灵活紧密联系实际和生活的特点。特别注意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和高中知识点的对接问题,例如动量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动量守恒定律是与能量守恒定律同等重要的基本物理规律,在宏观、宇观、微观世界都成立。动量的概念起源于力学,但贯穿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领域。对动量的学习,不仅有利于理解力学现象、掌握力学规律,而且有利于深入理解其他内容。比如,动量的学习有利于理解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光子动量的概念等。所以对动量的复习,要注意动量观点解决解决实际的问题,例如,理解火箭发射的基本原理等。
2、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依据教材,立足教材。夯实基础,在概念和规律上投入主要精力,不要放弃课本,我们不难发现一些题目的背景材料来自教材上的“小发明”“小制作”“小实验”。
3、正确处理习题训练与能力提高的关系
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是不容置疑的,但能力的培养不能靠题海战术。备考中习题的训练尽管占据着及其重要的位置,但绝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计算、轻分析,重定量、轻定性”。
习题训练要做到:
(1)以近几年新课标的高考题为主,以中等难度题为主。加强变式训练,注意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法多用、多题归一。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地去思考问题,增强应变能力。
(2)规范化做题。规范化包括学科用语、解题格式、计量单位、实验操作等的规范化。
(3)及时改错。对平时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及时进行错因分析,减少错误在头脑里存留的时间,避免重复出错。
(4)提高审题能力。审题的目的是提取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它包括对关键词语的理解、隐含条件的挖掘、干扰因素的排除等;从而建立起所熟知的物理模型。
总之,在高三复习备考中要重视基础、突出关键,关注热点,这样能够使我们在备考中做到有的放矢,高效备考。
哈三中南岗校区高三理科综合备课组长郎艳:科学探究能力成重点,考生要强化训练
2018年物理高考考试大纲与2017年考纲相比基本没有变化,考试内容和范围与2017年保持一致。但2018物理高考考试大纲对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探究能力”的要求进行细化,选修3-5内容将成为2018年高考的关注热点。
2018高考考纲把“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其他五大能力的考查中”改为“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加以论证解决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五大能力的考查中”,增加“并加以论证解决”,是对“探究能力”的细化。这意味着高考命题对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视,这是因为“科学探究”在“物理核心素养”中的地位所致。2017年高考试题全国卷中已经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进行了重点的考查,那么在2018年的高考中对考生科学探究能力、实验能力的考查会继续下去,这也是2018年考生复习备考中应该着重训练强化的方向。
2017年的考试大纲物理部分出现了重大的调整,选修模块3-5部分由原来的选考内容改为了必考内容,由2016年“必考内容有4个模块、选考内容有3个模块”修改为“必考内容有5个模块,选考内容有2个模块。除必考内容外,考生还必须从2个选考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试内容”。考纲这一重大变化使学生必考和选考的范围内容都做出了相应的调整。
2017年高考是新考纲对选修3-5内容回归的过渡年份,在高考试题中此部分考查比较简单,一笔带过。但2018年对选修3-5知识的考查将成为关注的热点,在复习备考过程中要注意对动量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