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复制843111
特等集体奖于俐画室美术培训中心特等园丁奖于俐 刘铁成钻石奖(8人)蔡东晓、付翰林、谢宇梦、刘梦彤、任皓妍、韩旭、马程程、杨晓宇金奖(20人)昊 然、史中天、王铭昕、李肇昕、孙慧敏、魏兆禹、刘子蒸、 楮文杰、陈凯祥、贾图南、焦尚冰、温馥双、孙馨宇、刘艺飞、 吴慧圆、杨海东、代吉璇、崔 锐、满欣媛、王慧超银奖(47人)蔡 禄、张力元、陈蕾冰玉、陈鹏飞、吴泽璞、何桂凝、周雨頔、相世彤、张玉坤、陈 扬、赵莹雪、曲正浩、黄雅琳、乔素萱、 郭佳玮、罗世蒙、李静轩、邵明霞、陈成蛟、倪玉婷、崔润昊、 潘仪婷、魏亚楠、张金博、贾其翠、孟秋灵、郭锦昊、赵珂昕、 赵舒新、郑心怡、王宇寰、杨永祥、李圣琪、张希风、孙中颐、 唐方舟、谭学辉、朱子天、王艺霏、李一鸣、金胜勇、苏士豪、 王乐恬、韩卉丽、张雨欣、沈欣奥铜奖(29人)孙依含、杨文钰、付馨蕊、王嘉轩、刘雯祺、刘艺哲、王思雨、孙启超、孙德馨、王坤玉蕾、张颖慧、张钟锐、周雨頔、李一虓、孙雪婷、于怀 、谷浩然、朱文璇、许一凡、封佳林、刘子瑶、郑佳睦、史浩然、王佳凝、张艳错、毕然、苏厚宇、闫佳蕊、王宇航、李子璇
暮光绝恋
在璞堂老人仁和方芷斋夫人〔芳佩〕,勤僖公汪芍坡中丞〔新〕之继室也。工诗文,有知人鉴。乃翁相攸时,携文二首,一为吴颉云修撰,其一则芍坡中丞也。展转不能决,以示夫人。时吴方诸生,汪犹布衣也。夫人阅吴作曰:“是当早发,然英华太露,诚恐不寿。”阅汪作曰:“此大器也,然须晚成。”翁遂舍吴而议汪。后吴果大魁,官位不显,且未享遐龄。汪则扬历中外,阶至一品。夫人生一子二女,富贵寿考,今则孙阶之兰玉森森矣。余为夫人之再从弥甥,幼时得侍謦咳,言论挥霍,旁若无人。晚年尤喜作擘窠大字,笔力出入襄阳,一洗脂粉气象。嘉庆丁卯,山舟学士重宴鹿鸣,赋诗四章,和者不下百余人。夫人时年八十,和诗三章,评者以为诸人皆勿能及。夫人享年八十二岁,有《在璞堂稿》行世。夫人媳王氏,名德宜,松江人,亦工诗,侍夫人日,屡有唱和。夫人既殁,家政一委之姬妾,日则弹琴咏诗,焚香礼佛而已。著《语凤巢诗稿》。记其金陵诗二句云:“啼鸟犹呼奈何帝,居人尚说莫愁湖。”跌宕之致,可以想见矣。〔试注〕 1、方芷斋:方芳佩,字芷斋,号怀蓼,钱塘人。方宜照之女,仁和湖北巡抚、谥勤僖汪新室。有《在璞堂稿》。2、汪芍坡中丞:汪新,字又新,号芍陂,浙江仁和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二十五年授编修。三十三年升礼科给事中。三十四年转户科掌印给事中。三十五年充江南乡试副考官。五十六年十一月调湖北布政使。六十年五月擢安徽巡抚,时楚省贼匪滋事,经惠龄以留办军需奏请。嘉庆元年六月谕曰,汪新在湖北督理军需,已为熟谙,著即调补湖北巡抚。三年四月卒于军营。谥“勤僖公”。 中丞:御史中丞。明、清两代常以副都御史或佥都御使出任巡抚,清代各省巡抚例兼右都御史衔,因此明、清巡抚也称中丞。3、知人鉴:知人之鉴。意思是能看出人的品行才能的眼力。出自《三国志·蜀志·庞统传》:“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之鉴。”4、乃翁:①你的父亲。②他的父亲。5、相攸:①《诗·大雅·韩奕》:“为韩姞相攸,莫如韩乐。” 朱熹集传:“相攸,择可嫁之所也。”后因以称择婿。 唐·张说《唐故广州都督甄公碑》:“有鳏在下,淘复河滨,元女作合,相攸於 陈 。” 清·王韬《淞滨琐话·卢双月》:“侬欲择壻久矣,俾延嗣续,顾相攸不易,迟误至今。” 王闿运《曾孝子妻严氏灵表》:“贤父远览,为严相攸。” ②察看、选择善地。 宋·苏轼《正辅既见和复次前韵》:“馀龄会有适,独往岂相攸。” 王文诰辑注引赵次公曰:“今先生则言以兴有所适而独往矣,岂更相视其处所也。”《八琼室金石补正·宋西山张成子方孚若题记》:“ 张成子、方孚若相攸西峰。”6、吴颉云修撰:吴鸿(1725-1763),字颉云,号云岩。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乾隆十六年(1751)辛未科状元,即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官至侍读。误食河鲀中毒身亡,卒时年仅38。英年早逝,朝野惜之。7、大魁:科举考试殿试第一名称“大魁”,即状元。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四方举人集京都,当入见,而宋公姓名偶为众人之首……然其后卒为大魁。” 宋·何薳《春渚纪闻·霍端友明年状元》:“尔迟暮至此,得一第幸甚,若果为大魁,则何天下乏才之如此也。”泛指中进士。 〔按〕魁有首领、领头人意,故大魁在古文中又指盗贼首领。8、遐龄:《魏书·常景传》:老年人高寿的敬语以知命为遐龄。9、扬历:谓显扬贤者居官的治绩。后多指仕宦的经历。唐·薛用弱《集异记·高元裕》:“是后出入中外,扬历贵位。”宋·王禹偁《请撰大行皇帝实录表》:“然念臣太平兴国五年,徒步应举,再就御试,遂登文科,服勤州县,扬历四考。”清·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公扬历清华,洊升卿士,熟於载笔之礼法,娴於内庭之故实。”10、中外:朝廷和地方。11、孙阶:孙辈。12、兰玉森森:“森森兰玉”。出自宋·王迈《贺新郎(呈刘后村,时自桂林被召到莆,又遭烦言)》:“看阶庭、森森兰玉,慈颜欢动。” 〔按〕优秀的儿孙满堂之意。13、再从:次于至亲而同祖的亲属关系叫从。又次一层,同曾祖的亲属关系叫再从。 清·顾炎武《答再从兄书》:"弟之与兄分属同曾,恩叨再从。14、弥甥:远甥;甥儿之子。《左传·哀公二十三年》:“以肥之得备弥甥也。” 杜预注:“弥,远也。 康子父之舅氏,故称弥甥。” 宋·李曾伯《挽吴总干》诗之二:“夙托弥甥列,常怀范叔寒。” 清·钱谦益《毛君墓志铭》:“君娶戈氏 ,於仲醇为弥甥婿。”15、得侍謦咳:得侍其侧,即聆謦咳。謦咳 qǐng hāi 。见“謦欬(kài)”:轻轻咳嗽。借指谈笑。16、挥霍:洒脱,无拘束。17、擘窠大字:bò kē。大字。 宋·惠洪《冷斋夜话·东坡属对》:“又登望海亭 ,柱间有擘窠大字。”《明史·文苑传四·王稚登》:“四岁能属对,六岁善擘窠大字。” 闻一多 《一个白日梦》:“那威风凛凛的稻草人式的构造物,和它上面更威风的蓝地白书的八个擘窠大字:顶天立地,继往开来。也不知道是出自谁人的手笔。” 擘窠:写字、篆刻时,为求字体大小匀整,以横直界线分格。擘,划分;窠,框格。18、襄阳: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为芈,祖居太原,后迁湖北襄阳,谪居润州(现江苏镇江),时人号海岳外史,又号鬻熊后人、火正后人。别名米襄阳、米南宫、米颠。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19、嘉庆丁卯:嘉庆十二年,1807年。20、山舟学士:梁同书(1723-1815年),清代书法家。字元颖,号山舟,晚年自署不翁、新吾长翁,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大学士梁诗正之子。梁同书于乾隆十二年(1747)中举人,十七年特赐进士。后赐加侍讲学士街。著有《频罗庵遗集》。21、重宴鹿鸣:重赴鹿鸣宴。清代科举制度中对考中举人满六十周年者的庆贺仪式。《在璞堂稿》:方芳佩诗文集。22、王德宜:名德宜,字云芝。其父王绍曾,字衣闻,1757年与汪新同年进士,王顼龄的曾孙,华亭张堰镇(今上海市金山区)人。著有《语凤巢诗稿》、《黔中吟》。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