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的海豚
学业水平测试解释如下: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根据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教育部有关规定,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国家考试。它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两种类型。合格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计入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总成绩,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考试目的:合格性考试的目的是检查全体高中学生是否达到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学业要求,可以称为“强化基础”。选择性考试的目的则是在“强化基础”的前提下,凸显不同高中生在学业修习上的学科特长,可以称为“突出个性”。
考试科目:合格性考试覆盖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选择性考试是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首先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共计3门科目。
考试范围:合格性考试科目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内容要求。选择性考试科目内容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的综合要求。
考试时间:合格性考试考试时间安排在高中阶段相应课程教学任务结束时进行,首次考试安排在高一下学期末进行,高三上学期末完成。成绩不合格的应届生在校期间可参加补考。选择性考试自2025年起实施,每年组织1次,时间紧随全国统一高考之后进行。
成绩呈现方式: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以“合格”和“不合格”呈现。合格考成绩长期有效。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成绩以原始分呈现;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转换分呈现。选择考成绩当年有效。
clover冬儿129
1、学业水平考试是中国大陆一些省份对高中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情况的检测。考试科目及难度设置因各省份教育政策而不同。2、高中学生共考查十门学科(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包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都必须通过省教育考试院组织的考试。九门学科分为三部分:语文、数学、外语是高考必考科目,物理、历史、化学、生物、政治、地理是学业水平测试科目。3、也就是每一个高中生必须在物理和历史中任选一门,然后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中任选一门,作为自己的选修科目,以确定自己高考的五门学科,对于所有学生而言一共有八种选择方向。以选修物理生物的学生为例:他最后的高考科目是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生物,而化学、历史、政治、地理为他的必修科目,在高二下学期(一般在3月倒数第二个星期的周末)进行学业水平测试,通常称之为“小高考”,技术科目的考查则在上一年12月完成。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