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26

夏香林萌
首页 > 考试培训 > 六年级下册语文考试题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A喵是kuma酱

已采纳

试题是用于考试的题目,要求按照标准回答。下面是关于六年级语文下册的试题,请参考!

一、看拼音,写词语:(10%)

bǔyùwēixiéchájuézhōuxuáncáibiànwúshuānɡ

ɡōnɡxínɡtánɡlánɡcānɡlǎoménɡlónɡzhìrénzhìyì

二、基础知识的练习及词句的积累:(27%)

1、查字典:(5%)

“盛气凌人”的“凌”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查部,除部首外再查画。在字典里“凌”字的解释有四种:①冰;②欺凌、侵犯、欺压;③升、高出;④迫近。在“盛气凌人”这个词中应取第种解释。

2、写出三个有关刻苦学习的成语:(3%)

3、写出两句珍惜时间的名句:(4%)

4、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6%)

(1)、这学期,全体六年级同学都参加了“我读我演”阅读竞赛活动。

(2)、宣传委赵刚记录并听取了“庆祝元旦准备会”上老师及“班干”们的发言。

5、用适当的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4%)

(1)、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

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地安眠。

(2)、侍奉吴王的少年没有被吴王处死。

侍奉吴王的少年巧妙地使吴王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作者是代诗人,

“西江月”是,“夜行黄沙道中”是。(5%)

三、阅读:(30%)

(一)、阅读课文片断,完成后面的练习:(11%)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

专心致志辩护

2、你知道“竹简”是什么吗?(2%)

3、请写出“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的意思。(3%)

4、很多人都想在自己的一生中做件实实在在的事,读了司马迁的故事,你有什么启发?(4%)

(二)、阅读短文并完成练习:(19%)

游龙华公园

星期天,我们游览了桃花盛开、曾经洒过烈士鲜血的地方--龙华公园。

进了公园,我们先走向“桃园”。不一会儿,满园桃花便呈现在我们眼前。这里的桃花品种繁多,有“仙桃”、“白桃”、“日日桃”,桃花的颜色也各不相同,红的像一团火,白的像一片云,还有黄的紫的,真是五彩缤纷!微风吹过,送来屡屡清香。

“你们看,那儿有许多蝴蝶!”一个同学指着前边说。我们望去,一些枝头果然有许多蝴蝶在随风摆动。可是走进一看,他们不是蝴蝶而是一种奇特的桃花。这种花的形状、颜色和蝴蝶十分相像,所以人们称它为“蝴蝶花”。

饱览了桃花后,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纪念碑两旁松柏耸立,四周铺满嫩草,外面围上一圈整齐的冬青,显得庄重、肃穆。纪念碑上刻着:“龙华载载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终,墙外桃花墙内血,一般鲜艳一样红。”读着碑文,我们仿佛看到了烈士们正横眉冷对带血的刺刀,殷红的鲜血染红了龙华的桃花……

离开纪念碑,鲜明的路标把我们引向画廊。画廊里展出了许多烈士的照片,照片下有烈士的生平简介,还陈列着烈士的手稿。这些手稿记录着烈士们的战斗历程。

我不禁低语着:烈士们安息吧,我们一定会沿着你们开辟的道路走下去!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

安息:

耸立:

2、短文的第(、)自然段是描写桃花的,作者抓住了桃花的和来描写桃花的。(3%)

3、用波浪线画出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2%)

4、填出作者游览龙华公园的路线。(3%)

5、读了短文,你觉得龙华公园主要是用来纪念什么的?(2%)

请你写出我们南京一个类似的公园名称:(2%)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请结合自己实际谈一谈。(3%)

四、作文: 写一件令你感动的事,中心明确,条理清晰,有真情实感。(30%)

五、附加题:(3%+2%+3%+2%)

1、我们学了《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后知道聂荣臻是新中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请你再写出三个元帅的名字、、。

2、你知道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吗?

3、学习了《埃及的金字塔》之后,我们知道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

4、司马迁编撰的《史记》里面记录了许多生动的历史故事,这些历史故事分别是按照本纪、表、世家、列传和书这五种体例来记录的,你能写出其中的两个历史故事的名称吗?

六年级下册语文考试题

232 评论(8)

啾啾啾…

(一) 一 、填空 1、“疆”是结构,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再查画。“疆”字在字典里有两种注释:①地域,领域,边界;②界限。成语“万寿无疆”的“疆”字的意思应选第种解释。(3分) 2、填上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3分) (1)人们乘舟荡漾在西湖上,()着如画的美景,心旷神怡。 (2)陈毅的塑像刚落成,来()的人就很多。 (3)这里的书太多了,稍微()一下,得花半天的时间。 3、按要求写句子。(3分) (1)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2)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对时常眯起的慈祥的眼睛。(缩写句子) (3)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改为陈述句) 4、当事者往往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看问题反而糊涂;旁观的人由于冷静、客观,却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诗人苏轼在《》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5分) 二、选择。(26分) 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大名鼎鼎等量齐观迫不急待人才济济 B、阴谋鬼计一丝不苟居高临下焕然一新 C、精益求精理直气壮斗志昂扬惊慌失措 D、眼急手快不约而同铺天盖地粉状玉砌 2、下列汉字起笔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二) 一、看拼音写词。 liáoliàngchúchuānglínglìpiānpì biāozhìdǐyù 二、比一比,组词。 隧( ) 贮( ) 履( ) 躁( ) 瑕( ) 伐( ) 遂( ) 伫( ) 覆( ) 燥( ) 暇( ) 筏( ) 三、给加点字正音(在正确的读音下画“√”)。 咳嗽(sòushòu) 陨石(yǔnyuán) 膝盖(qīxī) 酿酒(liàngniàng)温驯(xùnxún) 模型(mómú)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择两个写出和成语关联的人名。 精兵( )政 赞叹不( ) ( )心独运 安然无( ) 没( )打采 攻无不( ) ————————————————————————————————— 五、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1.纪念大会开始了,会场上立刻( )下来。 (肃立 肃静 严肃) 2.詹天佑不怕困难,毅然开始( )线路。 (推测 勘测) 3.他写字的姿势不对,老师给他( )了过来。(改正 纠正) 六、关联词语填空。 虽然……但是 宁可……也不 不但……而且 只要……就 1.一个人( )要有远大理想,( )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 2.( )蜈蚣有许多只脚,( )每次也只能走好一步路,做事要踏实。 3.桑娜( )自己受苦,( )让西蒙的孩子活受罪。 4.你( )到了海边,( )体会得到大海的辽阔。 七、句子训练。 1.早晨,人们在公园里散步、打拳、舞剑、读外语,都在积极锻炼身体。(修改病句) 2.这雄伟壮丽的长城,是伟大的奇迹。 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外面的噪音太大了,我只好关上门窗。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诗句补充完整,并用直线与诗人,诗题连起来。 待到山花烂漫时,_____________。 杜甫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 陆游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本文导航1、首页2、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23、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34、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4 A、门尖必为B、月光长丸 C、丑民书君D、卅革在成 3、加点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鹃花开B、无比眷念C、美丽婵娟D、绢献衣物 4、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一个正确的释义。()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A、满足B、讨厌C、厌倦 5、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好逸恶劳穷凶极恶B、满腔热情装腔作势 C、欲速不达速战速决D、明察秋毫毫不动摇 6、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慢条斯理局促不安恍然大悟金碧辉煌 B、呼风唤雨千姿百态群龙无首不容质疑 C、崇山俊岭神清气爽不可思议出乎意料 D、腾云驾雾美味家肴应接不瑕丢三拉四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班长李杰学习好,人品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B、她总是津津乐道于自己己经取得的成绩。 C、这份试卷中的第三小题他足足花了半个小时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D、程成画的这幅漫画夸张而传神,连李老师看了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8、从下列各组句子中选出意思差别最大的一组是()。 A、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的哥哥。/我怎能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的哥哥呢? B、雨来宁可牺牲,也不向敌人屈服。/雨来或者牺牲自己,或者向敌人屈服。 C、他的话完全没有错。/他的话不可能不对。 D、我不会不去的。/我怎么会不去呢? 9、下列关联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你既然懂得了这个道理,就要努力地去做。 B、小明因为学习刻苦,所以受到老师的表扬。 本文导航1、首页2、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23、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34、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4 C、老师一边弹琴,同学们一边唱歌。 D、与其边做作业边玩,不如先做完作业再玩。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这个章节完美地塑造了美猴王勇于反抗天庭的举动。 B、从广大师生的表现中,说明大家对圆满完成国庆60周年的表。 C、十一长假期间,大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在第二十七届北京学生科技节上,北京市十八个区县教委将首次同台展示科技教育取得的成果。 11、“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读这一段时间时,应该用()。 A、高兴的语气,节奏快,声音高。B、难过的语气,节奏慢,声音低。 C、急切而痛苦的语气,节奏快,声音高。D、急切而高兴的语气,节奏慢,声音高。 12、下列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在中华大地上,我要去的地方就更多了,因为我认为中国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都是世界上最美的。 D、批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 13、下列标语运用最得体的一项是()。 A、某图书馆的门口贴有一则标语: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 B、某公园前写着:外来人员请到门口登记。 C、某学校的走廊上写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某机关的墙上写着:春来小草醒,请您绕道行。 三、阅读。(30分) (一)小名(12分) ①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懂得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淼(miǎo)儿。在“淼儿、淼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对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地叫。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频繁。’ ②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竟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叫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妈妈,我有大名的。别叫我小名好吗?”然后我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③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④那天是我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都跑来了,家里的小客厅挤得满满的。我一边给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的精美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我立刻连声称谢着打开了蛋糕盒。我喊道:“妈妈,拿刀子来!” ⑤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瓜刀,一边叮咛:“淼儿,小心点!” ⑥“咦!你原来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 ⑦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刷地红到了耳根。 ⑧晚上,临睡觉时,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烦。妈妈的脸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表情,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绕口。 ⑨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 ⑩不知怎的。妈妈竟在短短的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时那样顺口熟练。我自然很高兴。 分别的那一天,爸妈一起送我去车站,爸爸一直喋喋地叮三嘱四,妈妈则沉默着,显得有些黯然。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抚慰着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了。” 火车开动的刹那,我从车窗探出头去,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她追着,跑着,挥动双手,脱口喊了出来—— “写信回来。淼儿!” 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1、本文贯穿全篇的线索是。(1分) 2、现在的“我”为什么不喜欢妈妈叫自己的小名?(2分) 本文导航1、首页2、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23、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34、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考试试题-4 (1) (2) 3、作者是用哪一具体事例来说明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的?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不超过15个字。(2分) 4、“我”曾两次抗议妈妈喊“我”小名,这两次抗议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妈妈的表情如何?(摘引原文回答)(4分) 第一次抗议的语气,妈妈的表情; 第二次抗议的语气,妈妈的`表晴。 5、为什么妈妈在送别“我”的时候脱口喊出了“我”的小名?(2分) 6、结尾一自然段中的“什么东西”应该是指什么?(1分) (二)竹石(5分)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解释字义。(2分) 任()尔() 2、“咬定”这是手法。(1分) 3、这首诗着力表现竹子的品质。(1分) 4、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出了作者的风骨。(1分) (三)孩子和书(13分) ①这小镇只有一家书店。这书店只有她一个卖书的。 ②她卖了多少书?怎样忙过来的?没有人说得清。人们只知道,书架上的书越来越丰富,进出书店的人换了一拔又一拨,她的额头和眼角也渐渐刻上细细的皱纹。可她那一双眸子却依然如般清明。几十年来,人们从她那传神的眸子里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正因为这样,那些赶集的老婆婆们不买书也会进店来,歇乏,拉家常,向她讨水喝。有时,她们也会大把大把地掏出鲜枣、红果,强留在柜面上。 ③一天,小书店里来了一位年轻人。 ④“您要买书?”“不,看看,先看看……”年轻人礼貌地说,“请您取一下那本书。”他指向那本装帧精美、雅致的诗集——《孩子和书》。 ⑤“您看过这本书吗?”他抚摸着手中的诗集,问。 ⑥她()了:“没有……”真的,她卖过的书很多,但读过的书太少。实在是因为太忙了。她常常只能翻一翻新进的书:看看封面、内容提要、插图、定价。这是为了向客人介绍、推荐。让顾客买了不合适的书,她觉得对不起人家,尤其是那些农家孩子。她深知,那些孩子手中的一把把硬币是从妈妈的盐钱里一点一点抠出来的。 ⑦“您,认识我吗?”年轻人突然问道。 ⑧她愣住了,仔细地观察他,希望能记起来。可是,回忆里只是一片空白。他笑了。“您真好,说着,他放下手中的诗集,从包里取出一本书,递到她面前,“这是我送给您的。”她(),甚至有点不知所措——为什么送我书? ⑨见她不接,他就把那书放在柜面上,凝视着她,“您还记得十五年前的一个偷书的孩子吗?”她顿了一下,似乎为了唤起她的记忆,“他偷了您的书……您没有骂他……还给了他两块点心,是白皮的,一杯水,放了糖……” ⑩年轻人的话使她渐渐记起了一件往事。十五六年前,她店里许多捆书被贴上了封条,放在了角落里。有一天,她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声,走过去,啊!一个孩子,蓬头垢面,一脸汗珠,正从一捆书里掏出一本匆匆往怀里塞。她咳嗽了一声。于是看到一双慌张中带着倔犟的眼睛……她没有训他,送了那本书给他,好像是《牛虻》。孩子被感动了,哭着告诉说,父母都死了,他无依无靠,可是爱读书……她听了爱怜地为他擦去汗珠,又挑了几本书送给他,还给了他一点钱和食物……为了这件事,她后来也吃了点苦头……十几年过去了,她已渐渐淡忘。难道眼前的他就是当年的那个孩子? 当她回过神来,那年轻人不知什么时候走了,柜面上只有他留下的那本书。她惊讶地发现,那是同样的一本诗集:《孩子和书》。 扉页上,有几行秀气的字: 阿姨: 这本书赠给您—我写的—一个关于您、我、书的故事。 我,是一个诗人了。但,没有您,就只是一个偷书的孩子。 也许您早已忘记我了,那正是您的崇高。 偷书、爱书、写书的人 ×年×月 天哪,他是诗人!这诗人()就是当年的孩子! “我要买书。”稚嫩的声音从柜面下传来,惊醒了她。她探出身子,看到一只胖胖的小手攥着硬币,另一只手指着一本小人书。“噢,又是二个孩子。”她急忙招呼这位小客人,心想,兴许这个孩子将来也会成为诗人的,至少能成为有文化、有学识的人。 门外传来一阵孩子的喧闹——放学了,她又要忙起来了,可是她心里很高兴,也很欣慰…… 1、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入选文相应的括号里。(3分) 俨然依然竟然茫然当然赧然 2、2、填进第②自然段中横线上最合适的喻体是:()(1分) a.湖水b.泉水c.秋月潭水 3、第②自然段中说:“几十年来,人们从她那传神的眸子里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她的“善良、真诚”在全文中的表现。(3分) (1)热情招呼不买书的顾客。(2) (3)(4) 4、如果将第⑨自然段画线内容改为“他偷了您的书,您不仅没有骂他,还给了他点心和水”,两者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说说理由。(2分) 5、联系全文,第⑩自然段中“她心里很高兴,也很欣慰”的原因是。(2分) 6“于是看到一双慌张中带着倔犟的眼睛”,“慌张”的原因是,“倔犟”的原因是(2分) 四、作文。(30分)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因为有“爱”而美丽,也因为有“爱”而精彩。如果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一定能够发现自己身边那许许多多关于“爱”的故事。请你以《爱》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感情真实,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不少于400字。 (三)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46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工整。(9分) duànliàn ()fěicuì ()shūjí ()chōuyē () qīnshí ()tóuxián ()chúchuāng ()chāyang () 其中整体认读音节的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查字典(3分) “鼎”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再查音节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部,再查____画,第六画名称是____,“鼎”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正当,正在;②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③大;④锅。在“鼎盛”一词中的“鼎”应取第____种解释。 (三)照样子,写词语。(3分) 茫茫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所未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用“静”字组词,再填空,不可重复。(5分) (1)夜深了,校园里显得格外()。 (2)没有风的时候,湖里()得像一面镜子。 (3)蒙拉丽莎脸上流露出()的微笑。 (4)()的山林里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 (5)同学们()地坐在教室里。 (五)按要求写句子。(6分) 1、英国著名化学家波义耳正急匆匆地向自己的实验室走去。(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美国来的中学生个子都很高。(改变词序变为意思不同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班的李华同学被评为“道德小富翁”的光荣称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老师对小明说:“我了解了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改为转述句)

28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