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333

蒋大女儿
首页 > 考试培训 > 20017高考试题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yellowmoon27

已采纳

不一样的。有些省份的试卷是不一样的,有的省份用的试卷比较难,有的省份用的试卷比较简单,但是每年的难度是不同的。

有些省份是用全国卷的,但是全国卷分为1/2/3,有时候,省份用试卷的时候,每年用的全国卷可能会有差别,而且有些省份,都是需要自己去出题的,考试的模式可能会和大多数省份不一样的。

大部分省市区的试卷按“3+X”的方案,个别省如:江苏省、海南省、上海市、浙江省考试的试卷按其他方案。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高考由教育部统一组织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

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20017高考试题

208 评论(9)

哈密赖赖

在高考结束以后,很多考生总是喜欢聚在一起,谈论高考试题的难度,和自己考的情况,以此来猜测自己大概能考多少分。考得好的学生沾沾自喜,觉得自己这次成绩应该不错,而考得差的学生则暗自懊恼,甚至可能准备着再次复读,总之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尤其近年来,高考难度日益加大,令很多考生都抱怨连连,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更有学生直接坦言,如果自己能在高考恢复第一年时参加高考,那么考上清华北大根本不是梦想。

众所周知,我国是在1977年恢复高考的,那时候,国内刚刚结束那段最特殊的时期,整个国家大伤元气,正迫切需要注入新鲜血液,帮助国家恢复生机。此时,就有人向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议,要恢复高考,而邓小平非常果断地同意了。

自此,被迫中断了十年之久的高考再次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里。当时中央公布恢复高考时间已经是在10月份,而这一年的高考将在11月份举行,这也是历史上唯一一次高考是在冬天举行的。

当人们得知高考将在一个月后举行时,全国都沸腾了起来,很多人都纷纷报名参加了该年的高考,后来由于报考人数实在太多,中央很难统一进行,便允许各地区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高考。

于是有些地区为了缓解考场压力,开始对报名参加高考的考生进行筛选,其中,家里有政治问题的人不能参加高考,没有高中学历的人不能参加高考等。经过重重筛选,最终全国一共有570万考生获得了高考资格。

570万考生也是非常多的了,要知道,最终能够录取的也只有27万人左右,占比不足5%。所以要想被录取还是非常难的,很多人早已经忘记了自己写过的知识,即便是刚刚毕业的高中生,并没有学到很多知识,所以他们也不容易考好。一时间,所有的考生都动了起来,纷纷拿出书本,加入到了求学大军中。

而且不仅是参加高考的考生紧张,他们的家庭成员同样紧张,因为那时候大部分人的家里除了政治书本,几乎没有其他科的书籍,根本无从学起。于是那些考生的家人和亲朋好友到处帮忙搜寻书籍和资料,打听消息,想尽办法地给考生寻找学习的机会。所以虽然只有570万考生,但全国起码超过1亿人在为了高考而忙活着。

一个月后,高考如期举行,这一天,570万考生进入考场,开始参加考试。在这些考生中,有白发苍苍的老者,也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有农民,也有办公室领导等,但他们在进入考场以后,都只是一名普通的考生。那么这一年的试题是怎样的呢?为何网友说如果自己穿越回去考上清华北大根本不是问题?

由于不是国家统一进行,所以各个地区的试题都有所不同,接下来我们看看当年山东的高考试题。首先是语文试卷,这张试卷非常简单,只有三道题,分别是作文、解释词语和翻译文言文,其中理科考生只需要写作文即可。而作文题目也非常容易,叫“难忘的一天”,这简直就是初中作文,而且还不限文体。

接着是英语试卷,也是相当简单,和现在的考卷是完全没法比的,而且没有听力,只有笔试部分,考的也是简单的否定句和一般疑问句等,都是初中知识。不过这些在我们看来非常简单的题目,对当时的考生来说却很难,因为那时候英语还没有在全国普及,人们的英语教育非常落后,再加上受文革的影响,很多人当时根本不敢学习英语,所以整体英语水平也比较差。

最后我们再看看历史地理试卷。这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文科综合考卷,不过比现在的试卷要容易得多,考的都是基本知识,相信即便是文综不太好的学生也能轻松应答。不过当时的人由于荒废了学业太久,又找不到相关的书籍学习,所以对他们来说还是很难的。

看了当年的高考考卷,确实比现在的考卷要简单得多,怪不得很多网友说考上清华北大不是梦。不过在当时的人看来,这些题目却很难,完全不逊于现在的试卷,所以最终能够考上大学的人都是相当优秀的。

102 评论(12)

看i哦飞机

其实是因为那年高考的难度特别的低,因为当时刚刚恢复了高考,考试的人并不是特别的多。

94 评论(13)

超级吃货两枚

2005年,全国共15道高考作文题, 山东卷作文题:双赢的智慧 ;福建卷作文题:一个圆圈 重庆卷作文题:筷子 ; 四川卷作文题:忘记与铭记 上海卷作文题:文化生活三个镜头的影响;湖南卷作文题:跑的体验 辽宁卷作文题:今年花胜去年红;黑龙江卷作文题:位置与价值 全国卷作文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北京卷作文题:说安 广东卷作文题:以纪念为题作文;天津卷作文题:留给明天 江苏卷作文题目:凤头猪肚豹尾;浙江卷作文题:一叶、一枝、一世界 湖北卷作文题:谈谈对人生、事物的看法 2004年,有15道高考作文试题 中帖子的下半部分,这年的作为多以以XXX为话题写文章 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 ——河南、河北、安徽、江西、山东、山西等地区; 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吉林、四川、黑龙江、云南等地区; 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内蒙古、海南、西藏、陕西、广西等地区; 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甘肃、宁夏、贵州、青海、新疆等地区; 忙——上海 ; 包容——北京 ; 材与非材——天津 ;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重庆; 平凡与自豪——辽宁 ; 人文素养与发展——浙江; 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人 物: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霍金;文学形象: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福建卷; 买镜——湖北; 家庭教育——湖南; 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江苏; 语言与沟通——广东 2003年,感情的亲疏远近对认知的正误深浅的影响 2002年,心灵的选择 2001年,诚信 2000年作文题目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通过对四个图形符号的不同认识,谈你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 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1998年,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二选一)小作文: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1997年,自拟题(社会调查分析,素材两份,主线为“助人为乐”) 1996年,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两幅漫画比较,议论题为“我更喜欢”) 1995:①一段对话;②一篇评论(素材为诗歌《鸟的对话》) 1994年,尝试 1993年,广播稿:关于补课报酬问题 1992年,①记叙;②议论(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 1991年,①以圆形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②命题——选择(“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 1990年,①动作表情;②肖像描写;③议论500字(素材为:玫瑰园里的花与刺) 1989年,“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 1988年,习惯 1987年,自拟题(关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的简讯) 1986年,“树木·森林·气候”(一段报道,副标题自拟) 1985年,“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 1984年,一段报道,关于怎样写作文 1983年,看图作文: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漫画《挖井》) 1982年,命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1年,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 1980年,读后感:《画蛋》(达·芬奇的故事) 1979年,改写:“陈依玲的故事” 1978年,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1977年,“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湖南试题:心中有话向党说) (1966—1976:高考中断了11年) 1965年,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64年,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 1963年,“五一”劳动节日记 1962年,说不怕鬼;雨后(两选一) 1961年,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 1960年,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1959年,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1958年,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幕 1957年,我的母亲 1956年,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1955年,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 1954年,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 1953年,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记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1952年,记一件新人新事;我投身到祖国的怀抱里 1951年,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论增产节约的好处

312 评论(15)

Simena1943

2017年的江苏高考语文试卷揭晓之后,学生们虽然普遍反映试卷较为平稳,但感觉还是有难度,下手做起来不很顺畅,特别是作文不好把握。总体感觉试卷整体上平稳,保持了高考试卷结构上的延续性。今年的高考试卷特点一、试卷结构基本稳定,略有变化(一)试卷的结构、分值保持稳定江苏试卷2017年各部分的分值也一样,结构也基本一样,发生变化的只有一个地方:诗歌鉴赏分值虽然仍是11分,但题目由以往的3道变成2道,每道题的分值也随之增加,考生的得分差距或许有所拉大。而2017年和2016完全相同。所以,整份试卷在结构和各部分的比分上均与2016年一致,学生自然有种熟悉的感觉,而这样的稳定,也有利于考生们的正常发挥。(二)四篇阅读题目没有偏题怪题,但也有灵活性阅读题目在思考方向和问法的设置上没有刻意地标新立异,这使学生觉得试卷很稳定。两篇现代文的阅读传承性尤其明显,比如《一个圣诞节的回忆》一文,设置的四个题目:13.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中“我的朋友”生活状态。(6分)14.文中画线句表达了“我”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15.小狗奎尼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简析其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4分)16.请探究小说结尾的表达效果(6分)13题是依据文本情节对人物生活状态进行分析,第14题对人物情感分析,15题是对多次出现的物象作用分析,题干特别强调对人物刻画的映衬作用分析。这是模拟卷中时常出现的题型,且和16年的题型非常相似。而16题,分析结尾处的表达效果,题型完全和前几年一样。如2013年《何容何许人也》最后一题14.“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探究文章最后一句的内涵。(6分)2014年《安娜之死》最后一题“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6分)2015年最后一题15.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6分)2016年请探究小说结尾‘微笑的意义的意蕴。(6分)五年来,设置点一样,问法大同小异,难怪学生觉得熟悉,答题时的思路应该比较清晰。再来看论述类文本,自2010年《谈静》出到论述思路题开始,除2013年《论名声》没出思路题,2011、2012、2014、2015每年都会出到,或全文论述思路,或一段论述层次,2016年《成人不自在》也不例外,第一题就是全文论述思路题。2017年《从脸谱说起》也同样,第二题,也就18题就是要求简要归纳文章第四段的论述层次。而17.文中“谱”的含义有哪些?(6分)19.请结合文章,阐释最后一段中“有规律的自由”的内涵。(6分)一句文本解析作答,和2016年题目几乎一样,非常常规。所以说,2017的两篇现代文的出题实在是老面孔,“结尾内涵”“思路层次”似乎已经成为江苏命题者现代文的两大情结。而文言文概括题是“根据第三段,概括汪中在治学、为文方面的特点。不超过30个字。(4分)”,这道题和2016年“根据文中张作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4分),这道题倒有些不一样,回归到传记类文本一般设题上——关于传主的治学为文方面特点,相对来说要容易许多。第7题“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是对文化常识(即传统文化)的考查,这一题和以往是不同的。但是题目的难度不大,只要在平时学生文言文时稍微注意一下,选出正确的答案,还是非常容易的。诗歌两道题:10.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6分)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5分)一题是内容概括,一题是赏析句子,两题都是常见题,特别是第一题,根据中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即使看不懂诗,结合平时了解的陆游特点也能回答出来。(三)选择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变化,题目容量增大“语言文字运用”部分,2014、2015都是考查了词语、病句、修辞、得体连贯、图文,2016年,在知识点的分布上明显不一样,保留了词语、修辞,将考了几年的病句、连贯、图文都去掉了,换成了所引诗词合不合语境、对联和特定文艺演出专场对应匹配、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这样三道题,信息容量很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明显增加,尤其是第四题、第五题。而2017年,同样保留了词语、修辞,把2016年去掉的连贯和图文又拿了回来,2016年的对联仍然保留。五道题难度都不大,但加大了传统文化内容的含量,对联题和图文题都包含传统文化知识。对联题难度不大,结合杜甫的生平和选修教材《唐诗宋词》中《客至》句子“但见群殴日日来”,选出正确答案,就容易多了。这道题的积极意义,就在于提醒我们在高考语文复习时,必须紧密联系课文文本,这样的引导很有价值。图文题要求选出诗句与漫画意境最吻合的,注意漫画的画面内容和各选项中诗句的意象来判断,就容易多了。但是学生容易忽视诗句中意象,靠纯粹去理解诗句来作答,就不是那么顺手了。总之,“语言文字运用”部分的考查,题型与往年变化不大,在整体难度上也超和去年持平。

134 评论(15)

美食界女王

当然不一样。2017年高考除浙江、上海因实行高考改革变化较大外,全国其他地区保持稳定,考试模式仍与2016年保持一致。具体请看如下:2017年各省份试卷使用情况全国Ⅰ卷地区: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全国Ⅱ卷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海南全国Ⅲ卷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自主命题省份自主命题:江苏、北京、天津、上海部分使用全国卷省份海南省:全国Ⅱ卷(语、数、英)单独命题(政、史、地、物、化、生)山东卷:全国Ⅰ卷(外语、文综、理综)自主命题(语文、文数、理数)

144 评论(12)

MidnightAngel

作为一个江苏的文科考生我谈一谈我的感受,首先,语文200中的前160分的七道选择题确实比去年要简单,文言文也相对平和,较之去年也下降了些,但是,文学类文本和论述类文本和去年一样的难;作文也是避开了大热话题而选择了车。40分附加分整体比去年难,主要是难在材料概括分析题,其他还可以。

194 评论(13)

王道之战约定

试卷的难度非常简单,因为和现在试卷相比,简直就是天差地,所以说穿越回去清华北大可以随便挑。

169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