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鳗小公主
复习资料 1.两本书,一本行测,一本申论 2.近三年的考题与解析,因为出题重复率较高 3.每天必看人民日报,因为申论题,都是从上面摘下来的时事原题!备考网站: 1.新闻网:人民网 新华网 2.考试论坛:学宝BBS QNZZ公务员论坛 考试大论坛 3.一定要关注一定要关注报名网站是: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网址粘不了 会被屏蔽的),别错过报名时间
子非鱼1102
公务员考试复习如下:
常识 常识模块我是比较喜欢小黑老师的“故事联想法”,把考点用编故事的形式记,特好玩,而且记得很牢!晚上睡前想一想,巩固知识的时候还能自己给自己哄睡,一举两得了属于是。 尤其是我这种不太爱背,常识小手册背完没几天就忘了的。
言语 言语模块是整个公务员考试的重中之重!备考的时候建议大家按照提醒分配复习的时间,逻辑填空、主旨概括和意图判断花的时间要多一点。 逻辑填空对词汇积累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高频词汇,需要记的东西比较多。
重行测轻申论:我发现很多公考小白普遍都觉得申论考察语文基础,短期内无法提高,所以备考的时候只背一点模板,卷子是都没做过!
而行测刷题刷得不亦乐乎,成绩也很不错。可这没用啊!木桶理论大家都知道,短板才决定装了多少水!申论短板,全盘皆输!
申论采分点都是通过挖掘材料获得,只要知道如何抄就能得高分。学会层次法、总分关系、解释关系、因果递进并列等逻辑关系,抄写要点不是问题,而且进步比行测要快很多
全能小吃货
国考和其它事业单位和省考相对还是比较有挑战性的,所以如果没有备考经验的话,建议进行系统备考,自己一个人闷头干可能是比较吃力的。根据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来看,可能2021国家公务员招考公告可能会在2020年10月中旬发布,笔试预计在11月底,或者12月初,因此建议想要参与国家公务员的同学们要开始进入备考状态了。
excellentpri
如何备考2023年省考?
贵州旺黔诚大树教育2023年省考笔试班第二期已于2022年12月09日开班,后续还会有班次,需要的同学可以找小编!旺黔诚大树职教给大家解答!
第一,全面熟悉公务员省考的题型。这是做好公务员省考准备工作的首要前提,只有掌握清楚考试题型,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公务员省考的行测考试包括资料分析、言语表达与理解、判断推理、常识判断、数量关系等5个方面题型都是选择题。公务员省考的申论考试,主要是材料分析和应用文写作。清楚了这个考试题型之后,就可以做好相应的准备了。
第二,要多做练习题,把往年公务员省考的真题收集后进行模拟练习,这对于在考试当中考出好成绩具有重要帮助。大家都知道,我们的高考或者说其他的一些社会性考试,基本上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公务员考试也是如此。
考试过程、考试的难度相对来讲都是比较大的。既然是应试教育的考试,意味着你练习的题目越多,在考试的时候成功的几率也就越大。通过不断的练习、不断的做真题模拟,就可以提高你的解题能力和解题速度。例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这门科目,总共的题目大概是125个,但是考试的时间却只有120分钟。也就是说你必须要一分钟做一个题,留给你的思考时间是非常非常少的。
如果你不通过多练习多做题的话,那么你的解题速度就很难提升,这是不利于今后的公务员考试的。所以说平常在准备公务员省考过程当中,也需要不断地练习,不断地做练习题目。因此,我觉得,做练习题是公务员省考最重要的一个关键的工作。
第三,做好面试的准备,无论笔试成绩怎么样,都需要及早地做好面试的准备工作。面试成绩的好与坏,对于最终的成绩影响比较大。
公务员省考面试是一个结构化的面试。面试在公务员省考当中占总成绩的40%,笔试成绩占60%。两者折算之后的成绩,就是最后的考试成绩。如果你的面试成绩不好,即便是笔试成绩很好,那最终排名也可能会受到影响,最终就有可能是考公务员失败。
在公务员省考准备过程当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要把自己的字要练好。申论考试答卷是通过机器扫描之后阅卷,如果你字写得不漂亮的话,很可能给这个阅卷老师的印象就不好,那么分数也不会太高。
2.报一个培训班(针对自主学习能力极差的同学,觉得自己很棒且对考情等都了解的同学可以选择自学)。通过报班的形式来准备公务员省考,通过的几率会更大。可以选择报一个面试培训班或者笔试培训班,针对自己的弱项来进行选择。
3.做好职位选择工作。公务员省考报名的时候,要做一些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说对报考的职位,报考条件的分析。
4.关注想要报考的省份的公务员省考的相关信息。无论是在招考公告发布以后,还是在笔试、面试之前,都会有一些相应的消息。紧张复习备考的时候,这些消息也千万不能够漏掉了。
静水居士
你好,很乐意为您解答问题!
公务员考试,你首先需要了解其考试科目和主要的考试内容,一般考察为《行政能力测试》《申论》,对于考察的具体内容,你可以购买行测和申论相关的书籍进行了解,同时也可以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解题方法。
行测学习,掌握一些基础的解题方法是前提,后期还是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进行巩固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将所学的方法进行熟练的掌握,同时提高做题的速度。
申论学习,建议多关注时事新闻,比如人民网和新华网的相关新闻。另外也可以多关注《半月谈》《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进行模仿写作。
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困惑,或者希望有老师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指导,你可以到中政行测和中政申论申请一对一的战役学习模式,专家会根据你的实际备考情况给你配置合适的学习资源,同时老师的督促和指导也有助于你学习效率的提高。
希望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
coloredglaze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加入考公的队伍中,每年的公务员考试,其竞争激烈不言而喻,那么如何在考试中“激流勇进”,高效备考至关重要,为此,小编特意整理了以下资料,一起跟着小编来看看吧!
(一)基础阶段,有效刷题
本周集中精力针对经典母题研究和学习,按照“归纳概括、提出对策、综合分析、贯彻执行”四大模块,一天一个模块刷对应国考历年试题,掌握经典答题思路的同时,熟悉国考申论材料的表达和问法。此处注意,历年试题是王道,题目在精不在多,掌握核心思路、经典母题即可。
(二)巩固阶段,查漏补缺
按题型来做,一类型题目1天即可,刷题时注意,优先刷经典题目2-3道,然后刷几道近年来考察过的灵活题目、新颖题目等开拓思维,完善自己的作答体系。
(三)整套练习,整体把握
一天一套历年试卷,建议从远及近练习,比如先练习2016,然后再到2022年国考试题。如果你觉得负担较大,可以练习近三到五年的试题,不能再少了。此处注意:严格按照作答时间、在作答纸上面书写,进行全真模拟考试;作文内容部分注意举一反三,把之前整理的经典范文合理运用。这样不仅可以整体了解薄弱项,考试结束后,再结合练题,把之前的答案跟现在的进行对比,进一步强化提升;也可以合理分布时间,优化做题顺序,积累做题经验和手感。
(四)热点加持,画龙点睛
如果说靠技巧考试,可以得到70+的分数,那么热点加持,是可以实现80+的成绩!一方面,继续要一天一套历年试题试卷,查漏补缺,保持做题手感。另一方面,学习热点课程,通过学习试题背后叠加的热点知识,明晰热点体系,以及热点运用,让我们规范表达要点,体现政治素养和政治综合能力。
提醒下各位考生们一定要确定自己的岗位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公务员和其他工作是一样的,会有不同的工作岗位。比如说办公室的岗位都是从事一些文字类的工作,警察岗位都是从事一线执法等一系列任务。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来选择自己想要报考的岗位。提前查看考试公告信息,了解考试职位表。公务员的考试的一般岗位都是申论和行测的科目,而如果你想要报考公安岗位,除了考试公共科目,还需要进行专业科目的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还有些特殊性质的岗位需要加试一些专业的科目考试,你需要参考往年的公告去查询。
最后,祝愿大家考试顺利,圆梦2023
abcdeffggg
随着时间推移,2020年国考工作逐渐接近尾声,湖南、天津、浙江等部分省市省考也在7月25日举行了笔试,同时贵州省省考、事业单位联考、特岗教师、贵阳教师等大型招录考试笔试时间也主要集中在8月和9月(具体时间如下),看到下边的时间,相信不少考生已经慌了,但是树树必须告诉大家一句话:现在属于备考的黄金时间,大家千万要抓紧时间,全力备考!
贵州省特岗教师笔试时间:8月1日
贵州省贵阳市教师笔试时间:8月16日
贵州省公务员(人民警察)、选调生笔试时间:8月22日
贵州省事业单位联考笔试时间:9月5日
但是在这里树树还要告诉大家一个更为劲爆的消息,那就是2021国考也来了。
近期,树树发现北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发布了北京市2020年下半年人事考试工作计划,其中提到了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为11月下旬。
(图片来源:北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
如果笔试时间为11月下旬的话,参考往年国考时间安排,预计2021年国考招录公告将于2020年10月中下旬发布,所以想要参加国考的考生千万注意了,越早的备考,上岸的几率也会越大。
2021年国考即将到来。考生在明确自己可否报考公务员之后,可以制定出符合自身要求的复习计划,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考生也许会问,到底什么才叫符合自身要求的复习计划,应该如何制定,一点头绪都没有,现就为考生分类说明,三类考生群体备考公务员应该如何自身情况制定备考计划。
不同人群如何进行备考计划拟定?
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人群不同,备考方法有所不同。今天树树带你看:不同人群公考备考计划。
应届毕业生备考建议
应届毕业生吐槽:从来没有接触过公务员,知识范围太狭窄,社会经验太少,工作经验为零。
应届考生备考建议:年龄上会比社会在职的偏小,基础知识比较坚实、记忆力比较好、注意力也比较容易集中,由于在校经常参加考试,所以有很丰富的应试经验,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的考察中会占据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应届考生接触社会相对较少,社会阅历缺乏,所以在申论文章写作上可能会很难联系实际。应届考生在做申论文章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公务员的角色,让自己也融入其中,决不要站错队、坐错位,犯原则性错误。所以在“备考阶段”考生在对基础知识的不间断的复习积累的同时,必须要加强时政要闻的广泛涉猎、申论热点的深入复习,做到一事一问、一事一论。
社会在职人员备考建议
社会在职人员吐槽:很久没接触考试,记忆力减退,而且没有时间复习。
社会在职人员备考建议:年龄上会偏大,基础知识不牢固,记忆力比较差、注意力也比较难集中,由于长期在职工作,应试能力会稍差。但是在长期接触社会和工作当中,有比较丰富的社会阅历,对一些社会现象有正确的认识。所以在申论文章写作的练习上会很轻车熟路的,更是可以旁征博引、引“时”据“热”将申论一论到底。所以在“备考阶段”这类考生应注重系统学习复习基础的数学、逻辑等方面的理论知识、侧重于熟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的考试形式、内容、时限等等,同时按照公务员考试的正式考试形式进行模拟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帮助社会在职考生减少对考试的生疏感,积累考试经验。还有对时政要闻与申论热点要强化记忆,与此同时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历进行记忆,减少强化记忆带来的枯燥感。
偏科考生备考建议
考生吐槽:我是文科生,行测考试内容复习起来着实吃力,怎么办?我是理科生,申论写作我词穷,怎么办?
备考建议:偏文科思维考生——偏文科思维的考生对于纯理论化、理性化的问题,如数量关系、判断推理等部分上可能会稍弱。而在感性化的问题,如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上存在优势。所以应该注意加强对数学、逻辑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注重归纳总结,在面对行测考试题目时尽量做到理性思考。在申论文章的写作上,一定要注意题目设置资料的运用,在感性的基础上加强一些理性的思考,不要过于主观臆断。
偏理科思维考生——偏理科思维的考生在言语理解与表达上可能会稍弱,所以应该多多加强语言能力的表达的训练,审论文章的写作在坚守原则的基础上,一定要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处理问题应该灵活多变。
裸考上岸几率多大?
2021年国家公务员即将来临,很多考生早早就开始了备考,也有很多考生是临时起意,没有什么复习计划,刚知道要考什么,随手翻了几页书,打算裸考。公务员考试不复习就去考试能考上吗?成功几率有多大?依据往年经验,树树想告诉打算裸考的考生,公务员考试裸考上岸的几率比中百万彩票还要低。所以趁早打消这个念头,踏踏实实的复习吧。
树树提醒各位考生,留给大家备考的时间不多了,考生要从现在开始抓住每一寸光阴,按照当初制定的计划,完成笔试阶段的复习工作,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要适时做出调整。
嘟嘟07179
公务员主要是考行测和申论这两科,行测就是言语理解 判断推理 资料分析 数量关系 常识,行测的备考一定一定要多做题,在多做题的基础上,不断总结,对题型进行分门别类,不同类型的题目运用不同的做题技巧。申论是让很多考生头疼的地方,这里建议大家备考时可以看人民日报、新华网、新闻联播里面关于国内社会民生的内容和评论,对于写申论很有参考价值。国考备考难度还是挺大的,如果没有备考经验的话,建议进行系统备考,自己一个人闷头干可能是比较吃力的,华图现在有国考的全程班,老师都是系统讲解,对备考小白来说是有很大帮助的
虾球麻麻
2021国考公告已经发布,距离考试大概还有40余天的时间,所以咱们要想增大上岸几率,首先要给自己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争取学习效果最大化。一、第一阶段【4天左右】——了解真题 认清自我在开始的三至四天内,考生可以通过浏览历年真题来全面了解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题型、重点以及考试难度等基本情况。同时,找到自己的优势模块和薄弱环节,以便于下一阶段展开有针对性的复习。再者,对于自己没有集中的时间进行公考资料的研读或自觉性较差的考生,建议报个华图的面授理论班次。其作用在于在较短时间内将公考题型及相关知识灌输给考生,不需要考生在课下做大量的资料收集和分析。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各个模块知识的串讲,典型例题的讲解,考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各个知识模块的重点题型,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二、第二阶段【20天左右】——模块学习 抓重点放弱点在本阶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学习的内容是:在了解各模块的知识点和答题技巧的基础之上,重点加强常考题型和重点知识的学习。这一阶段考生要快速进步是需要大量练习的。因此,做题必不可少,至于做题的数量,要在掌握方法和技巧的基础之上越多越好,尤其对于行测,大家都知道,行测题目并不难,难的是要在规定时间内快速准确的做完。因此,只能通过大量练习来提高答题质量,缩短答题时间。三、第二阶段【6天左右】— 全套真题 调整状态融汇提高、适应考试环境。在对各个模块有重点的学习和练习后,我们还应该回归做题模拟中去。通过全套的真题、模拟题的演练,一方面对题型和做题技巧能融会贯通;另一方面,适应考试环境,严格控制做题时间,按照考试的规范来要求自己。
优质考试培训问答知识库